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而各种教育方法都收效甚微,所以必须给现有的心理健康教育系统注入新的理念,从而改善现有的教育状况。素质拓展训练以其独特的训练方式和方法呈现出的“自然理念”,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有着研究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其具体的推行措施也有着极其重要的指导和执行意义。
[关键词]素质拓展心理健康自然理念
[作者简介]窦苏明(1982- ),男,江苏连云港人,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高校学生管理和思想政治教育、职业教育课程与教学。(江苏常州213164)
[中图分类号]G4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1)15-0084-02
伴随着全球经济时代的不断发展,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在几十年间创造了令世人瞩目的经济成果,使我国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获得了巨大的转变。但正是由于这种短时间的大范围的物质经济碰撞效应,使得我国各阶层的精神文化领域受到了巨大的冲击,各种文化伴随着经济的发展一并挤入中国,并迅速影响我国青年一代,特别是高校在校大学生。这样的一种经济文化差异格局,让这些大学生们不得不面临空前的融杂状态,这样势必会对他们的心理健康造成严重的影响。从近几年来各种研究调查来看,大学生心理问题发生率超过20%,心理健康状况也呈每况愈下的趋势。素质拓展起源于战争和户外,是一种体验式、开放式、创新式的综合学习方法与训练方式,其通过设计独特而又有针对性的训练项目内容,来完成大家对心灵和身体上的提高与升华。它强调的是一种“自然理念”:激发人体潜能、认知生命能量、提升人格品质、解决身心困难。这种“自然理念”恰好可以应用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当中,通过训练来解决他们的心理问题并增加对心理问题的防御能力。本文试从这种新的理念出发,探讨其在高校大学生中的积极影响作用。
一、素质拓展及其理念简介
1.素质拓展的来源与发展。素质拓展,原意为一艘小船驶离平静的港湾,义无反顾地投向未知的旅程,去迎接一次次挑战,去战胜一个个困难。它经历了20世纪40年代的创始:“二战”期间的英国,以训练年轻海员的海上生存能力和船撞礁后的生存技巧。50年代的扩大规模:战争结束后,许多人将这种训练创意和方式保留并推广开来。60年代的长足发展:训练对象由单独的海员到军人、学生、工商业人员等群体。训练目标由单纯的体能、生存训练扩展到人格训练、管理训练等。70年代的稳固和80年代的国际化。我国自1995年引进素质拓展,短短几年飞速发展,逐渐渗入到国家机关和企业。2002年在教育部体育卫生司倡导下,我国也在高校中进行首次尝试,并在体育课程中引进素质拓展的内容,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目前,很多学校也已经有了自己的素质拓展教育基地。
2.素质拓展的基本内容。素质拓展的内容主要是针对受训人员的要求以及他们面临的主要问题而设计的训练项目。其有多种形式,主要由水上、野外和场地三类课程组成。水上课程包括游泳、跳水、扎筏、划艇、潜水等;野外课程包括远足露营、登山攀岩、野外定向、溶洞探险、伞翼滑翔、户外生存技能等;场地课程是在专门的训练场地上,利用各种训练设施,如高台跳水、高架绳网等,开展各种团队组合课程及攀岩、跳越等心理训练活动。而针对大学生的素质拓展训练项目又可以分为团队协作训练、人际交往训练、意志水平训练、耐挫训练、自信心培养训练、自我分析训练、性心理分析训练等。通过对项目的训练,大学生可以相互沟通、相互学习和相互帮助,一起面对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在这样的一种过程中,达到训练“磨炼意志、陶冶情操、完善人格、熔炼团队”的目的。
3.素质拓展的“自然理念”。理念,可以理解为“理论、观念”,素质拓展训练强调“自然”的理念观。因为拓展训练来源于战争和户外,首先必然强调的是一种残酷的大自然环境,所以大学生必须先能勇敢面对这样一种环境和氛围,通过对外界环境改变的冲击,“自然”激发大学生年轻身体的潜能,活泛思维,增强信心。其次,由于训练项目的针对性和创意性,在激发自身潜能的同时,大学生要“自然”地认知自己的生命能量,“自然”地创造积极阳光的生活心态来面对自己所遇到的问题。然后,团队合作的项目让大家共同面对困难,在互相帮助的基础上“自然”提升自己的人格品质、自身的人格魅力。最后,训练项目的成功完成,再带领大家反思自己在项目运作过程中的问题并是如何解决的,从而“自然”发现自己面对生活、学习、工作中的困难原来也是如此,终于解决了身心难题。
这种“自然”的理念观,强调训练环境的自然、训练过程的自然、训练结果的自然。运用到大学生平时工作生活中,即要求客观环境“自然”,大学生们需要自觉自然地给自己营造这样一种环境;要求一种“自我自然”,大学生们需要自我认知,认识到自己的潜能和生命能量;建议“自然”的解决问题方式,通过训练,逐渐增强大学生自我与协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素质拓展“自然理念”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积极意义
大学生心理问题客观存在,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这已是不争的事实。传统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缺乏新的知识、理念以及方法的融入,高校通过引进素质拓展的“自然理念”,显然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有着积极重要的意义。
首先,素质拓展“自然理念”要求的是自然的学习生活环境,要求大学生自觉形成非舒适的、锻炼人的生活环境,能够使大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克服自己的心理恐惧,挑战战胜自己,提高情绪调节和自我调控能力,加强他们迅速适应各种环境的能力,塑造他们冷静、果断、坚持不懈以及坚忍不拔的生活意志,从而更好地面对各种外在环境的冲击。
其次,素质拓展“自然理念”要求大学生们能认知自己的潜能与各方面的能力,增强他们的自信心,提高自我的主动积极性和创造协调性,消除自卑,重新认知自己,定位自我,实现自我的超凡飞跃,从而提升和强化自我的个人心理素质。
最后,素质拓展“自然理念”锻炼大学生们自我与协作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意识与沟通能力,使他们同时敞开心扉,建立起彼此间的相互信任、理解、关爱和包容心。同时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提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三、素质拓展“自然理念”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推行措施
1.进行素质拓展“自然理念”相关调查。在向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引进、推行和实施素质拓展“自然理念”时,需要进行一系列的相关调查来指导各方面工作,要符合高校本身的校规、校训、校风以及各方面的实际情况,最后达到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和谐双赢效果。具体的主要需要做以下三个方面的调查:(1)对于素质拓展“自然理念”的认识调查。首先,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推进此种理念是一项庞杂繁复的系统工作,需要面临很多重点、难点和细节问题。其次,实施者需要了解教职工和学生对“自然理念”的看法与理解。这样的认识调查确定的是整个任务的中心思想和工作基调,如发现问题可以实时调整,让其思想成为整个学校所普遍认同的一种理念,将准备做足做好,以便下面工作的顺利开展与进行。(2)对于素质拓展“自然理念”的执行调查。在确定好工作思想之后,最重要的便是如何执行实施的问题。在带来“自然理念”的同时,其物质依托是素质拓展训练运动,此时需要调查的是教师们和学生们的切身需求,他们需要的是什么训练项目?我们该选择什么训练项目?在训练项目中如何体现并让他们学习“自然理念”?在非训练时间又该如何向其体现“自然理念”?执行调查非常重要,其将直接影响推行的效果。(3)对于素质拓展“自然理念”的效果调查。效果因条件、方法、人群等而异,对于在认识和执行调查前后,每个月、每个季度、每一年等因时间条件不同而形成的效果影响需要调查。对于因各种拓展训练项目、非训练项目以及各种数据统计方法不同而形成的效果影响需要调查。对于因性别、年纪、身份等造成的人群种类不同而形成的效果影响需要调查。调查之后进行反馈从而来支持执行。
[关键词]素质拓展心理健康自然理念
[作者简介]窦苏明(1982- ),男,江苏连云港人,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高校学生管理和思想政治教育、职业教育课程与教学。(江苏常州213164)
[中图分类号]G4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1)15-0084-02
伴随着全球经济时代的不断发展,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在几十年间创造了令世人瞩目的经济成果,使我国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获得了巨大的转变。但正是由于这种短时间的大范围的物质经济碰撞效应,使得我国各阶层的精神文化领域受到了巨大的冲击,各种文化伴随着经济的发展一并挤入中国,并迅速影响我国青年一代,特别是高校在校大学生。这样的一种经济文化差异格局,让这些大学生们不得不面临空前的融杂状态,这样势必会对他们的心理健康造成严重的影响。从近几年来各种研究调查来看,大学生心理问题发生率超过20%,心理健康状况也呈每况愈下的趋势。素质拓展起源于战争和户外,是一种体验式、开放式、创新式的综合学习方法与训练方式,其通过设计独特而又有针对性的训练项目内容,来完成大家对心灵和身体上的提高与升华。它强调的是一种“自然理念”:激发人体潜能、认知生命能量、提升人格品质、解决身心困难。这种“自然理念”恰好可以应用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当中,通过训练来解决他们的心理问题并增加对心理问题的防御能力。本文试从这种新的理念出发,探讨其在高校大学生中的积极影响作用。
一、素质拓展及其理念简介
1.素质拓展的来源与发展。素质拓展,原意为一艘小船驶离平静的港湾,义无反顾地投向未知的旅程,去迎接一次次挑战,去战胜一个个困难。它经历了20世纪40年代的创始:“二战”期间的英国,以训练年轻海员的海上生存能力和船撞礁后的生存技巧。50年代的扩大规模:战争结束后,许多人将这种训练创意和方式保留并推广开来。60年代的长足发展:训练对象由单独的海员到军人、学生、工商业人员等群体。训练目标由单纯的体能、生存训练扩展到人格训练、管理训练等。70年代的稳固和80年代的国际化。我国自1995年引进素质拓展,短短几年飞速发展,逐渐渗入到国家机关和企业。2002年在教育部体育卫生司倡导下,我国也在高校中进行首次尝试,并在体育课程中引进素质拓展的内容,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目前,很多学校也已经有了自己的素质拓展教育基地。
2.素质拓展的基本内容。素质拓展的内容主要是针对受训人员的要求以及他们面临的主要问题而设计的训练项目。其有多种形式,主要由水上、野外和场地三类课程组成。水上课程包括游泳、跳水、扎筏、划艇、潜水等;野外课程包括远足露营、登山攀岩、野外定向、溶洞探险、伞翼滑翔、户外生存技能等;场地课程是在专门的训练场地上,利用各种训练设施,如高台跳水、高架绳网等,开展各种团队组合课程及攀岩、跳越等心理训练活动。而针对大学生的素质拓展训练项目又可以分为团队协作训练、人际交往训练、意志水平训练、耐挫训练、自信心培养训练、自我分析训练、性心理分析训练等。通过对项目的训练,大学生可以相互沟通、相互学习和相互帮助,一起面对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在这样的一种过程中,达到训练“磨炼意志、陶冶情操、完善人格、熔炼团队”的目的。
3.素质拓展的“自然理念”。理念,可以理解为“理论、观念”,素质拓展训练强调“自然”的理念观。因为拓展训练来源于战争和户外,首先必然强调的是一种残酷的大自然环境,所以大学生必须先能勇敢面对这样一种环境和氛围,通过对外界环境改变的冲击,“自然”激发大学生年轻身体的潜能,活泛思维,增强信心。其次,由于训练项目的针对性和创意性,在激发自身潜能的同时,大学生要“自然”地认知自己的生命能量,“自然”地创造积极阳光的生活心态来面对自己所遇到的问题。然后,团队合作的项目让大家共同面对困难,在互相帮助的基础上“自然”提升自己的人格品质、自身的人格魅力。最后,训练项目的成功完成,再带领大家反思自己在项目运作过程中的问题并是如何解决的,从而“自然”发现自己面对生活、学习、工作中的困难原来也是如此,终于解决了身心难题。
这种“自然”的理念观,强调训练环境的自然、训练过程的自然、训练结果的自然。运用到大学生平时工作生活中,即要求客观环境“自然”,大学生们需要自觉自然地给自己营造这样一种环境;要求一种“自我自然”,大学生们需要自我认知,认识到自己的潜能和生命能量;建议“自然”的解决问题方式,通过训练,逐渐增强大学生自我与协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素质拓展“自然理念”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积极意义
大学生心理问题客观存在,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这已是不争的事实。传统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缺乏新的知识、理念以及方法的融入,高校通过引进素质拓展的“自然理念”,显然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有着积极重要的意义。
首先,素质拓展“自然理念”要求的是自然的学习生活环境,要求大学生自觉形成非舒适的、锻炼人的生活环境,能够使大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克服自己的心理恐惧,挑战战胜自己,提高情绪调节和自我调控能力,加强他们迅速适应各种环境的能力,塑造他们冷静、果断、坚持不懈以及坚忍不拔的生活意志,从而更好地面对各种外在环境的冲击。
其次,素质拓展“自然理念”要求大学生们能认知自己的潜能与各方面的能力,增强他们的自信心,提高自我的主动积极性和创造协调性,消除自卑,重新认知自己,定位自我,实现自我的超凡飞跃,从而提升和强化自我的个人心理素质。
最后,素质拓展“自然理念”锻炼大学生们自我与协作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意识与沟通能力,使他们同时敞开心扉,建立起彼此间的相互信任、理解、关爱和包容心。同时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提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三、素质拓展“自然理念”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推行措施
1.进行素质拓展“自然理念”相关调查。在向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引进、推行和实施素质拓展“自然理念”时,需要进行一系列的相关调查来指导各方面工作,要符合高校本身的校规、校训、校风以及各方面的实际情况,最后达到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和谐双赢效果。具体的主要需要做以下三个方面的调查:(1)对于素质拓展“自然理念”的认识调查。首先,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推进此种理念是一项庞杂繁复的系统工作,需要面临很多重点、难点和细节问题。其次,实施者需要了解教职工和学生对“自然理念”的看法与理解。这样的认识调查确定的是整个任务的中心思想和工作基调,如发现问题可以实时调整,让其思想成为整个学校所普遍认同的一种理念,将准备做足做好,以便下面工作的顺利开展与进行。(2)对于素质拓展“自然理念”的执行调查。在确定好工作思想之后,最重要的便是如何执行实施的问题。在带来“自然理念”的同时,其物质依托是素质拓展训练运动,此时需要调查的是教师们和学生们的切身需求,他们需要的是什么训练项目?我们该选择什么训练项目?在训练项目中如何体现并让他们学习“自然理念”?在非训练时间又该如何向其体现“自然理念”?执行调查非常重要,其将直接影响推行的效果。(3)对于素质拓展“自然理念”的效果调查。效果因条件、方法、人群等而异,对于在认识和执行调查前后,每个月、每个季度、每一年等因时间条件不同而形成的效果影响需要调查。对于因各种拓展训练项目、非训练项目以及各种数据统计方法不同而形成的效果影响需要调查。对于因性别、年纪、身份等造成的人群种类不同而形成的效果影响需要调查。调查之后进行反馈从而来支持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