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中国最西北的边塞上,隐匿着一条连很多新疆当地人都不知道的神奇山脉:巴尔鲁克山。因为地处边境,且山势陡峭,以前很少有外来者可以游历到此。
这是一座充满传奇和人文色彩的山脉:这里的山坡常年开满鲜花,几度出现野人的影踪;10万亩极其珍贵的野生巴旦杏林,在零下28度的严寒中生长;成吉思汗曾经率军厮杀在野花铺地的战场……它还是著名军旅歌曲《小白杨》产生的地方——今天,歌中的小白杨依然站在山岗上。
近年来,随着探险者的深入,越来越多的人得以领略巴尔鲁克山的风光——人们将它称为继著名的喀纳斯之后,新疆的第二个“人间仙境”。
横贯东西的巴尔鲁克山脉,处于新疆裕民县的中南部,是该县的标志性山脉。中国的版图是一只美丽的雄鸡,巴尔鲁克山就是其尾冠上一片漂亮的羽毛。山对面是阿拉尔湖,属于哈萨克斯坦国。
“巴尔鲁克”是哈萨克语,意思是“丰饶富足,无所不有”。站在它的主峰塔普汗峰(海拔3252米)下极目远眺,你能真正明白这个名字的意思:降水丰富的巴尔鲁克山区,草原丰美、灌木绵延,大部分区域是美丽的天然牧场。同时,整个山脉高低层次分明,景致和植被变化都异常丰富。在每年的夏天,草场上成片地怒放着亮黄色的酥油花、红色的野生郁金香和新疆芍药,鲜花的海洋会蔓延到人的膝盖处;不远处的缓坡上,是茂盛生长的绿色乔木;再往远处,就是巍峨静默的大雪山了。
从巴尔鲁克山区流淌而下的16条河流,不但为生活在这里的雪豹、盘羊和天鹅等动物提供了水源,更滋养了万千植物,其中包括世界上面积最大的野巴旦杏林,以及全球唯一的裕民兰花贝母。有人说,巴尔鲁克山这个动植物天堂,浓缩了天山和阿尔泰山的精华,有着苏格兰高地般的丘陵草原和新西兰风情的高山峡谷、森林湖泊。
充足的水源造就了丰美草场——于是这一地区曾是中国北方游牧民族争夺最激烈的地方。这里留下的兵家故事中,要数成吉思汗的那个最为出名:巴尔鲁克山与吾日喀夏山之间的鞍形山口,是名闻全国的“老风口”,这里可以产生瞬时速度达40米/秒的大风,屡屡酿成风灾,甚至发生过上千牛羊被吹过国境线的事件。传说中,成吉思汗西征时曾路过老风口,被风灾困了三天三夜,其麾下数百将士和一位妻子都葬身于此。很难想象,领着残部走出大风口的成吉思汗,看到巴尔鲁克山上那一片灿烂的花海,该是怎样一番心境。
红毛野人几度出没
在新疆,有关野人的传说由来已久,当地媒体也时常出现有关野人的报道。那些出现在历史文本上的新疆野人大概分为两类:一种体型庞大,称为雪人或毛人;另一种体型小,被称为红柳娃,因为它们会将红柳盘圈,戴在头上跳舞。
从上世纪90年代起,巴尔鲁克山就不断地传出“目击野人”的消息:有人见过一种能用两足行走的古怪动物,它们时隐时现于幽谷丛林间,浑身长有棕红色的毛发。近几年来,持续有探险家或野人追踪者进入巴尔鲁克山腹地,向当地的牧民打听有关野人的事情。而当地人几乎每个都表示“知道野人的事情”,并且言之凿凿地说,那就是“毛人”。但是,真正见过的却没有几个。
在巴尔鲁克山,探险家们想要寻找野人,一定会去找一个叫马新平的人,他是当地一位牧民,曾经掀起一场惊动全国野人研究界的“野人骨调查”。在巴尔鲁克山,牧人们有佩戴动物骨头寻求保佑的习俗,若谁拥有一块野狼骨,肯定受人羡慕——就在去年,马新平所拥有的骨头,让他出了最大的风头。马新平宣称,那是一块野人骨,是一名要好的老牧人赠送给他的。而且老牧人还说,自己几年前在一个小河谷里,发现了一具人形骨骼,已经没有头和脚了,骨骼旁边还有些散落的红棕色的毛发——这块骨头就是其中一块。
一石击起千层浪,很快众多媒体、专家都集中在马新平的周围,注目着他那块4厘米长的“野人骨”。由于发现地点在长年积雪的高山上,无法进行实地调查,骨头被送到了位于北京的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通过检测,专家首先确定了这是一块哺乳类杂食性动物的骨头,再初步判定这是块灵长类动物的骨头。然而就在巴尔鲁克山野人呼之欲出时,事件发展峰回路转,最终的答案大大出乎人们意料——骨骼上的石化现象,说明骨头主人的死亡时间应该在万年之前。经过多次比对,专家最终判定,这块来自新疆巴尔鲁克山的神秘骨骼,与传说中活蹦乱跳的“毛人”没有关系。
至今为止,在巴尔鲁克山地区,没有任何人拿到野人存在的确切证据。但是当地牧民依然对“野人”这个话题兴致勃勃,对于他们来说,关于野人的迷题,已经是生活乐趣的重要部分了。
全球唯一的大型野生巴旦林
巴尔鲁克山又被称为“野生动物的天然博物馆”,而这个博物馆的镇馆之宝是10万亩野生巴旦杏林。
六千万年前,野生巴旦杏就已存活在地球上,到今天它被称为“植物活化石”。就在有关世界组织宣告它是全球濒危物种时,在中国新疆裕民县巴尔鲁克山的布尔干河流域,成片的野生巴旦林豁然醒目地生长于山野里,其中仅密集丛可达2万亩。全球范围内,除了中国的巴尔鲁克山,就只有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能看到数量有限的野生巴旦杏了——其他地方只能找到它的化石。
野巴旦杏的外形并不抢眼,这些一两米的矮灌木紧密地长在一起,枝连枝、叶挨叶,挤得风雨不透,人根本无法插脚进去。2000年的时候,一场从哈萨克斯坦国蔓延过来的草原火灾,给这片巴旦杏林造成了很大的打击。一般来说,森林大火过后,原来的树种会被新的树种所代替,然而野巴旦杏林被烧后,生长出来的仍旧是密麻麻的野巴旦杏林——这至少说明它的生命力是相当顽强的。有人说,它的根比较深,不容易被完全烧死;但这更证明了,它的耐烧力高过了许多参天大树。
目前在新疆南部有人工栽培的各种巴旦杏,其中一种的杏仁被用于治疗癌症药物当中。在巴尔鲁克山脚下,牧民们都可以在“绝对保护区”外捡拾掉落的野巴旦杏果实,在当地我们多次听到这样的讲述:某人得了癌症后,持续吃野巴旦杏果实,五、六年过后,身体状况竟然逐渐好转。其实早有学者指出,野巴旦杏比人工巴旦杏的科研、经济价值更大,已经得到证实的是:野巴旦杏仁中富含22种人体所需要的氨基酸、18种微量元素——营养价值非常高。医学家持续关注野巴旦杏核仁中提取物的利用,但还需要进行反复的试验证实,而农学家则非常看好野巴旦杏在果树矮化、杂交育种方面重要的潜在价值。毕竟,人工栽培的巴旦杏只能抵抗零下20度的严寒,而这里的野巴旦杏对零下28度的严寒也无所畏惧。
很多人都觉得奇怪,为什么这种古老的树种能够在巴尔鲁克山上生活了几千万年?跟这里的地理环境有莫大的关系,巴尔鲁克山附近有3个面积很大的湖泊:阿拉湖、萨司克湖和巴尔喀什湖,给野巴旦杏林造成了一种湿润多雨的良好条件。更重要的是,这里地处边境,人迹罕至,让野巴旦杏林躲过了人类的大肆“利用”。
走在保护区内,你会看到有众多野生动物自由地跑来跑去,大头羊、雪鸡、猫头鹰、石鸡、沙鸡、斑鸠……这里同样也是飞禽走兽的天堂。
《小白杨》诞生地
“一棵呀小白杨,长在哨所旁,根儿深,杆儿壮,守望着北疆……”著名军旅歌唱家阎维文演唱的这首《小白杨》可以说家喻户晓,可有谁知道,这首歌的诞生地就在巴尔鲁克山脚下。
在莽莽巴尔鲁克山脚下,新疆军区塔城军分区边防某团塔斯提边防连,有一个闻名遐迩的小白杨哨所。哨所虽小,头顶的光环却耀眼夺目:中央电视台“心连心”艺术团、中央电视台七套军事频道、百名电影艺术家代表团先后到哨所采访、慰问演出,中央电视台军事频道拍摄过专题片,著名军旅歌唱家阎维文为新歌拍摄音乐电视……
而这个真实的故事,发生在1983年。哨所有位来自伊犁大草原的锡伯族战士陈福森,在回家探家时,为激励儿子在边防安心服役,表达一名草原母亲对边防军人的崇敬,陈福森的妈妈特地为儿子捎上10棵白杨树,让他把小白杨种在哨所旁。
回到连队,战友们一齐动手在山脚下的无名高地哨所周围栽下了10棵小白杨。在中国西北干燥的气候大环境中,即使在水源丰富的巴尔鲁克山区,也有干旱的地方——这个边防哨所正是其中一处。当时,全哨班战士吃的水,都是从一公里以外的河坝挑来的。因为缺水,不久十棵白杨树苗中的九棵都死了,为了养育唯一存活的树苗,官兵们洗脸、漱口都不用香皂和牙膏,省下来的水全部都用来浇灌小白杨。哨所地处风口,一年四季狂风肆虐,战士们找来树枝,编成篱笆,扎在小白杨周围。光阴荏苒,在战士们精心照料下,当年的小树苗已长成枝繁叶茂的高大白杨树。
1984年,总政歌舞团创作组的同志到边防采风,听说了小白杨的故事,非常感动,诗人梁上泉写下歌曲《小白杨》。从此,小白杨哨所的大名随着优美的歌声传遍大江南北,激励戍边将士扎根边疆,建功边防。而随着歌曲的广为传唱,哨所也被命名为“小白杨哨所”,哨所上的小白杨也越种越多。
现如今的小白杨哨所成了戍边军人的象征,小白杨哨所成了边关人的精神家园。每年新兵入伍,连队干部就会带他们到哨所宣誓、授衔,讲述小白杨的故事。老兵复员,连队都要在小白杨哨所搞军旗告别仪式,并把仪式连同小白杨哨所生活点滴刻录成光盘,发到老兵手里,成为他们记忆深处的珍藏。这里也成为了著名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一年四季慕名而来的人员络绎不绝。
这是一座充满传奇和人文色彩的山脉:这里的山坡常年开满鲜花,几度出现野人的影踪;10万亩极其珍贵的野生巴旦杏林,在零下28度的严寒中生长;成吉思汗曾经率军厮杀在野花铺地的战场……它还是著名军旅歌曲《小白杨》产生的地方——今天,歌中的小白杨依然站在山岗上。
近年来,随着探险者的深入,越来越多的人得以领略巴尔鲁克山的风光——人们将它称为继著名的喀纳斯之后,新疆的第二个“人间仙境”。
横贯东西的巴尔鲁克山脉,处于新疆裕民县的中南部,是该县的标志性山脉。中国的版图是一只美丽的雄鸡,巴尔鲁克山就是其尾冠上一片漂亮的羽毛。山对面是阿拉尔湖,属于哈萨克斯坦国。
“巴尔鲁克”是哈萨克语,意思是“丰饶富足,无所不有”。站在它的主峰塔普汗峰(海拔3252米)下极目远眺,你能真正明白这个名字的意思:降水丰富的巴尔鲁克山区,草原丰美、灌木绵延,大部分区域是美丽的天然牧场。同时,整个山脉高低层次分明,景致和植被变化都异常丰富。在每年的夏天,草场上成片地怒放着亮黄色的酥油花、红色的野生郁金香和新疆芍药,鲜花的海洋会蔓延到人的膝盖处;不远处的缓坡上,是茂盛生长的绿色乔木;再往远处,就是巍峨静默的大雪山了。
从巴尔鲁克山区流淌而下的16条河流,不但为生活在这里的雪豹、盘羊和天鹅等动物提供了水源,更滋养了万千植物,其中包括世界上面积最大的野巴旦杏林,以及全球唯一的裕民兰花贝母。有人说,巴尔鲁克山这个动植物天堂,浓缩了天山和阿尔泰山的精华,有着苏格兰高地般的丘陵草原和新西兰风情的高山峡谷、森林湖泊。
充足的水源造就了丰美草场——于是这一地区曾是中国北方游牧民族争夺最激烈的地方。这里留下的兵家故事中,要数成吉思汗的那个最为出名:巴尔鲁克山与吾日喀夏山之间的鞍形山口,是名闻全国的“老风口”,这里可以产生瞬时速度达40米/秒的大风,屡屡酿成风灾,甚至发生过上千牛羊被吹过国境线的事件。传说中,成吉思汗西征时曾路过老风口,被风灾困了三天三夜,其麾下数百将士和一位妻子都葬身于此。很难想象,领着残部走出大风口的成吉思汗,看到巴尔鲁克山上那一片灿烂的花海,该是怎样一番心境。
红毛野人几度出没
在新疆,有关野人的传说由来已久,当地媒体也时常出现有关野人的报道。那些出现在历史文本上的新疆野人大概分为两类:一种体型庞大,称为雪人或毛人;另一种体型小,被称为红柳娃,因为它们会将红柳盘圈,戴在头上跳舞。
从上世纪90年代起,巴尔鲁克山就不断地传出“目击野人”的消息:有人见过一种能用两足行走的古怪动物,它们时隐时现于幽谷丛林间,浑身长有棕红色的毛发。近几年来,持续有探险家或野人追踪者进入巴尔鲁克山腹地,向当地的牧民打听有关野人的事情。而当地人几乎每个都表示“知道野人的事情”,并且言之凿凿地说,那就是“毛人”。但是,真正见过的却没有几个。
在巴尔鲁克山,探险家们想要寻找野人,一定会去找一个叫马新平的人,他是当地一位牧民,曾经掀起一场惊动全国野人研究界的“野人骨调查”。在巴尔鲁克山,牧人们有佩戴动物骨头寻求保佑的习俗,若谁拥有一块野狼骨,肯定受人羡慕——就在去年,马新平所拥有的骨头,让他出了最大的风头。马新平宣称,那是一块野人骨,是一名要好的老牧人赠送给他的。而且老牧人还说,自己几年前在一个小河谷里,发现了一具人形骨骼,已经没有头和脚了,骨骼旁边还有些散落的红棕色的毛发——这块骨头就是其中一块。
一石击起千层浪,很快众多媒体、专家都集中在马新平的周围,注目着他那块4厘米长的“野人骨”。由于发现地点在长年积雪的高山上,无法进行实地调查,骨头被送到了位于北京的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通过检测,专家首先确定了这是一块哺乳类杂食性动物的骨头,再初步判定这是块灵长类动物的骨头。然而就在巴尔鲁克山野人呼之欲出时,事件发展峰回路转,最终的答案大大出乎人们意料——骨骼上的石化现象,说明骨头主人的死亡时间应该在万年之前。经过多次比对,专家最终判定,这块来自新疆巴尔鲁克山的神秘骨骼,与传说中活蹦乱跳的“毛人”没有关系。
至今为止,在巴尔鲁克山地区,没有任何人拿到野人存在的确切证据。但是当地牧民依然对“野人”这个话题兴致勃勃,对于他们来说,关于野人的迷题,已经是生活乐趣的重要部分了。
全球唯一的大型野生巴旦林
巴尔鲁克山又被称为“野生动物的天然博物馆”,而这个博物馆的镇馆之宝是10万亩野生巴旦杏林。
六千万年前,野生巴旦杏就已存活在地球上,到今天它被称为“植物活化石”。就在有关世界组织宣告它是全球濒危物种时,在中国新疆裕民县巴尔鲁克山的布尔干河流域,成片的野生巴旦林豁然醒目地生长于山野里,其中仅密集丛可达2万亩。全球范围内,除了中国的巴尔鲁克山,就只有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能看到数量有限的野生巴旦杏了——其他地方只能找到它的化石。
野巴旦杏的外形并不抢眼,这些一两米的矮灌木紧密地长在一起,枝连枝、叶挨叶,挤得风雨不透,人根本无法插脚进去。2000年的时候,一场从哈萨克斯坦国蔓延过来的草原火灾,给这片巴旦杏林造成了很大的打击。一般来说,森林大火过后,原来的树种会被新的树种所代替,然而野巴旦杏林被烧后,生长出来的仍旧是密麻麻的野巴旦杏林——这至少说明它的生命力是相当顽强的。有人说,它的根比较深,不容易被完全烧死;但这更证明了,它的耐烧力高过了许多参天大树。
目前在新疆南部有人工栽培的各种巴旦杏,其中一种的杏仁被用于治疗癌症药物当中。在巴尔鲁克山脚下,牧民们都可以在“绝对保护区”外捡拾掉落的野巴旦杏果实,在当地我们多次听到这样的讲述:某人得了癌症后,持续吃野巴旦杏果实,五、六年过后,身体状况竟然逐渐好转。其实早有学者指出,野巴旦杏比人工巴旦杏的科研、经济价值更大,已经得到证实的是:野巴旦杏仁中富含22种人体所需要的氨基酸、18种微量元素——营养价值非常高。医学家持续关注野巴旦杏核仁中提取物的利用,但还需要进行反复的试验证实,而农学家则非常看好野巴旦杏在果树矮化、杂交育种方面重要的潜在价值。毕竟,人工栽培的巴旦杏只能抵抗零下20度的严寒,而这里的野巴旦杏对零下28度的严寒也无所畏惧。
很多人都觉得奇怪,为什么这种古老的树种能够在巴尔鲁克山上生活了几千万年?跟这里的地理环境有莫大的关系,巴尔鲁克山附近有3个面积很大的湖泊:阿拉湖、萨司克湖和巴尔喀什湖,给野巴旦杏林造成了一种湿润多雨的良好条件。更重要的是,这里地处边境,人迹罕至,让野巴旦杏林躲过了人类的大肆“利用”。
走在保护区内,你会看到有众多野生动物自由地跑来跑去,大头羊、雪鸡、猫头鹰、石鸡、沙鸡、斑鸠……这里同样也是飞禽走兽的天堂。
《小白杨》诞生地
“一棵呀小白杨,长在哨所旁,根儿深,杆儿壮,守望着北疆……”著名军旅歌唱家阎维文演唱的这首《小白杨》可以说家喻户晓,可有谁知道,这首歌的诞生地就在巴尔鲁克山脚下。
在莽莽巴尔鲁克山脚下,新疆军区塔城军分区边防某团塔斯提边防连,有一个闻名遐迩的小白杨哨所。哨所虽小,头顶的光环却耀眼夺目:中央电视台“心连心”艺术团、中央电视台七套军事频道、百名电影艺术家代表团先后到哨所采访、慰问演出,中央电视台军事频道拍摄过专题片,著名军旅歌唱家阎维文为新歌拍摄音乐电视……
而这个真实的故事,发生在1983年。哨所有位来自伊犁大草原的锡伯族战士陈福森,在回家探家时,为激励儿子在边防安心服役,表达一名草原母亲对边防军人的崇敬,陈福森的妈妈特地为儿子捎上10棵白杨树,让他把小白杨种在哨所旁。
回到连队,战友们一齐动手在山脚下的无名高地哨所周围栽下了10棵小白杨。在中国西北干燥的气候大环境中,即使在水源丰富的巴尔鲁克山区,也有干旱的地方——这个边防哨所正是其中一处。当时,全哨班战士吃的水,都是从一公里以外的河坝挑来的。因为缺水,不久十棵白杨树苗中的九棵都死了,为了养育唯一存活的树苗,官兵们洗脸、漱口都不用香皂和牙膏,省下来的水全部都用来浇灌小白杨。哨所地处风口,一年四季狂风肆虐,战士们找来树枝,编成篱笆,扎在小白杨周围。光阴荏苒,在战士们精心照料下,当年的小树苗已长成枝繁叶茂的高大白杨树。
1984年,总政歌舞团创作组的同志到边防采风,听说了小白杨的故事,非常感动,诗人梁上泉写下歌曲《小白杨》。从此,小白杨哨所的大名随着优美的歌声传遍大江南北,激励戍边将士扎根边疆,建功边防。而随着歌曲的广为传唱,哨所也被命名为“小白杨哨所”,哨所上的小白杨也越种越多。
现如今的小白杨哨所成了戍边军人的象征,小白杨哨所成了边关人的精神家园。每年新兵入伍,连队干部就会带他们到哨所宣誓、授衔,讲述小白杨的故事。老兵复员,连队都要在小白杨哨所搞军旗告别仪式,并把仪式连同小白杨哨所生活点滴刻录成光盘,发到老兵手里,成为他们记忆深处的珍藏。这里也成为了著名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一年四季慕名而来的人员络绎不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