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尔鲁克山

来源 :国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iyomkg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中国最西北的边塞上,隐匿着一条连很多新疆当地人都不知道的神奇山脉:巴尔鲁克山。因为地处边境,且山势陡峭,以前很少有外来者可以游历到此。
  这是一座充满传奇和人文色彩的山脉:这里的山坡常年开满鲜花,几度出现野人的影踪;10万亩极其珍贵的野生巴旦杏林,在零下28度的严寒中生长;成吉思汗曾经率军厮杀在野花铺地的战场……它还是著名军旅歌曲《小白杨》产生的地方——今天,歌中的小白杨依然站在山岗上。
  近年来,随着探险者的深入,越来越多的人得以领略巴尔鲁克山的风光——人们将它称为继著名的喀纳斯之后,新疆的第二个“人间仙境”。
  
  横贯东西的巴尔鲁克山脉,处于新疆裕民县的中南部,是该县的标志性山脉。中国的版图是一只美丽的雄鸡,巴尔鲁克山就是其尾冠上一片漂亮的羽毛。山对面是阿拉尔湖,属于哈萨克斯坦国。
  “巴尔鲁克”是哈萨克语,意思是“丰饶富足,无所不有”。站在它的主峰塔普汗峰(海拔3252米)下极目远眺,你能真正明白这个名字的意思:降水丰富的巴尔鲁克山区,草原丰美、灌木绵延,大部分区域是美丽的天然牧场。同时,整个山脉高低层次分明,景致和植被变化都异常丰富。在每年的夏天,草场上成片地怒放着亮黄色的酥油花、红色的野生郁金香和新疆芍药,鲜花的海洋会蔓延到人的膝盖处;不远处的缓坡上,是茂盛生长的绿色乔木;再往远处,就是巍峨静默的大雪山了。
  从巴尔鲁克山区流淌而下的16条河流,不但为生活在这里的雪豹、盘羊和天鹅等动物提供了水源,更滋养了万千植物,其中包括世界上面积最大的野巴旦杏林,以及全球唯一的裕民兰花贝母。有人说,巴尔鲁克山这个动植物天堂,浓缩了天山和阿尔泰山的精华,有着苏格兰高地般的丘陵草原和新西兰风情的高山峡谷、森林湖泊。
  充足的水源造就了丰美草场——于是这一地区曾是中国北方游牧民族争夺最激烈的地方。这里留下的兵家故事中,要数成吉思汗的那个最为出名:巴尔鲁克山与吾日喀夏山之间的鞍形山口,是名闻全国的“老风口”,这里可以产生瞬时速度达40米/秒的大风,屡屡酿成风灾,甚至发生过上千牛羊被吹过国境线的事件。传说中,成吉思汗西征时曾路过老风口,被风灾困了三天三夜,其麾下数百将士和一位妻子都葬身于此。很难想象,领着残部走出大风口的成吉思汗,看到巴尔鲁克山上那一片灿烂的花海,该是怎样一番心境。
  红毛野人几度出没
  在新疆,有关野人的传说由来已久,当地媒体也时常出现有关野人的报道。那些出现在历史文本上的新疆野人大概分为两类:一种体型庞大,称为雪人或毛人;另一种体型小,被称为红柳娃,因为它们会将红柳盘圈,戴在头上跳舞。
  从上世纪90年代起,巴尔鲁克山就不断地传出“目击野人”的消息:有人见过一种能用两足行走的古怪动物,它们时隐时现于幽谷丛林间,浑身长有棕红色的毛发。近几年来,持续有探险家或野人追踪者进入巴尔鲁克山腹地,向当地的牧民打听有关野人的事情。而当地人几乎每个都表示“知道野人的事情”,并且言之凿凿地说,那就是“毛人”。但是,真正见过的却没有几个。
  在巴尔鲁克山,探险家们想要寻找野人,一定会去找一个叫马新平的人,他是当地一位牧民,曾经掀起一场惊动全国野人研究界的“野人骨调查”。在巴尔鲁克山,牧人们有佩戴动物骨头寻求保佑的习俗,若谁拥有一块野狼骨,肯定受人羡慕——就在去年,马新平所拥有的骨头,让他出了最大的风头。马新平宣称,那是一块野人骨,是一名要好的老牧人赠送给他的。而且老牧人还说,自己几年前在一个小河谷里,发现了一具人形骨骼,已经没有头和脚了,骨骼旁边还有些散落的红棕色的毛发——这块骨头就是其中一块。
  一石击起千层浪,很快众多媒体、专家都集中在马新平的周围,注目着他那块4厘米长的“野人骨”。由于发现地点在长年积雪的高山上,无法进行实地调查,骨头被送到了位于北京的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通过检测,专家首先确定了这是一块哺乳类杂食性动物的骨头,再初步判定这是块灵长类动物的骨头。然而就在巴尔鲁克山野人呼之欲出时,事件发展峰回路转,最终的答案大大出乎人们意料——骨骼上的石化现象,说明骨头主人的死亡时间应该在万年之前。经过多次比对,专家最终判定,这块来自新疆巴尔鲁克山的神秘骨骼,与传说中活蹦乱跳的“毛人”没有关系。
  至今为止,在巴尔鲁克山地区,没有任何人拿到野人存在的确切证据。但是当地牧民依然对“野人”这个话题兴致勃勃,对于他们来说,关于野人的迷题,已经是生活乐趣的重要部分了。
  全球唯一的大型野生巴旦林
  巴尔鲁克山又被称为“野生动物的天然博物馆”,而这个博物馆的镇馆之宝是10万亩野生巴旦杏林。
  六千万年前,野生巴旦杏就已存活在地球上,到今天它被称为“植物活化石”。就在有关世界组织宣告它是全球濒危物种时,在中国新疆裕民县巴尔鲁克山的布尔干河流域,成片的野生巴旦林豁然醒目地生长于山野里,其中仅密集丛可达2万亩。全球范围内,除了中国的巴尔鲁克山,就只有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能看到数量有限的野生巴旦杏了——其他地方只能找到它的化石。
  野巴旦杏的外形并不抢眼,这些一两米的矮灌木紧密地长在一起,枝连枝、叶挨叶,挤得风雨不透,人根本无法插脚进去。2000年的时候,一场从哈萨克斯坦国蔓延过来的草原火灾,给这片巴旦杏林造成了很大的打击。一般来说,森林大火过后,原来的树种会被新的树种所代替,然而野巴旦杏林被烧后,生长出来的仍旧是密麻麻的野巴旦杏林——这至少说明它的生命力是相当顽强的。有人说,它的根比较深,不容易被完全烧死;但这更证明了,它的耐烧力高过了许多参天大树。
  目前在新疆南部有人工栽培的各种巴旦杏,其中一种的杏仁被用于治疗癌症药物当中。在巴尔鲁克山脚下,牧民们都可以在“绝对保护区”外捡拾掉落的野巴旦杏果实,在当地我们多次听到这样的讲述:某人得了癌症后,持续吃野巴旦杏果实,五、六年过后,身体状况竟然逐渐好转。其实早有学者指出,野巴旦杏比人工巴旦杏的科研、经济价值更大,已经得到证实的是:野巴旦杏仁中富含22种人体所需要的氨基酸、18种微量元素——营养价值非常高。医学家持续关注野巴旦杏核仁中提取物的利用,但还需要进行反复的试验证实,而农学家则非常看好野巴旦杏在果树矮化、杂交育种方面重要的潜在价值。毕竟,人工栽培的巴旦杏只能抵抗零下20度的严寒,而这里的野巴旦杏对零下28度的严寒也无所畏惧。
  很多人都觉得奇怪,为什么这种古老的树种能够在巴尔鲁克山上生活了几千万年?跟这里的地理环境有莫大的关系,巴尔鲁克山附近有3个面积很大的湖泊:阿拉湖、萨司克湖和巴尔喀什湖,给野巴旦杏林造成了一种湿润多雨的良好条件。更重要的是,这里地处边境,人迹罕至,让野巴旦杏林躲过了人类的大肆“利用”。
  走在保护区内,你会看到有众多野生动物自由地跑来跑去,大头羊、雪鸡、猫头鹰、石鸡、沙鸡、斑鸠……这里同样也是飞禽走兽的天堂。
  《小白杨》诞生地
  “一棵呀小白杨,长在哨所旁,根儿深,杆儿壮,守望着北疆……”著名军旅歌唱家阎维文演唱的这首《小白杨》可以说家喻户晓,可有谁知道,这首歌的诞生地就在巴尔鲁克山脚下。
  在莽莽巴尔鲁克山脚下,新疆军区塔城军分区边防某团塔斯提边防连,有一个闻名遐迩的小白杨哨所。哨所虽小,头顶的光环却耀眼夺目:中央电视台“心连心”艺术团、中央电视台七套军事频道、百名电影艺术家代表团先后到哨所采访、慰问演出,中央电视台军事频道拍摄过专题片,著名军旅歌唱家阎维文为新歌拍摄音乐电视……
  而这个真实的故事,发生在1983年。哨所有位来自伊犁大草原的锡伯族战士陈福森,在回家探家时,为激励儿子在边防安心服役,表达一名草原母亲对边防军人的崇敬,陈福森的妈妈特地为儿子捎上10棵白杨树,让他把小白杨种在哨所旁。
  回到连队,战友们一齐动手在山脚下的无名高地哨所周围栽下了10棵小白杨。在中国西北干燥的气候大环境中,即使在水源丰富的巴尔鲁克山区,也有干旱的地方——这个边防哨所正是其中一处。当时,全哨班战士吃的水,都是从一公里以外的河坝挑来的。因为缺水,不久十棵白杨树苗中的九棵都死了,为了养育唯一存活的树苗,官兵们洗脸、漱口都不用香皂和牙膏,省下来的水全部都用来浇灌小白杨。哨所地处风口,一年四季狂风肆虐,战士们找来树枝,编成篱笆,扎在小白杨周围。光阴荏苒,在战士们精心照料下,当年的小树苗已长成枝繁叶茂的高大白杨树。
  1984年,总政歌舞团创作组的同志到边防采风,听说了小白杨的故事,非常感动,诗人梁上泉写下歌曲《小白杨》。从此,小白杨哨所的大名随着优美的歌声传遍大江南北,激励戍边将士扎根边疆,建功边防。而随着歌曲的广为传唱,哨所也被命名为“小白杨哨所”,哨所上的小白杨也越种越多。
  现如今的小白杨哨所成了戍边军人的象征,小白杨哨所成了边关人的精神家园。每年新兵入伍,连队干部就会带他们到哨所宣誓、授衔,讲述小白杨的故事。老兵复员,连队都要在小白杨哨所搞军旗告别仪式,并把仪式连同小白杨哨所生活点滴刻录成光盘,发到老兵手里,成为他们记忆深处的珍藏。这里也成为了著名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一年四季慕名而来的人员络绎不绝。
其他文献
司马光在《资治通鉴》里评价郭子仪是“天下以其身为安危者殆三十年,功盖天下而主不疑,位极人臣而众不嫉,穷奢极欲而人不非之。”这三句评语,古往今来多少文臣武将欲求其一而不可得,郭子仪却囊括了。   没有“安史之乱”杨贵妃不会死得那么惨,但没有“安史之乱”也就没有郭子仪名垂青史的机会了。作为一个地方官,当时任灵武郡太守、朔方节度使的郭子仪都59岁了,本来可以安安稳稳当个离退休干部,但国家出大乱子了,退休
期刊
孙子曰:“知彼知己,胜乃不殆;知天知地,胜乃可全。” “故知兵者,动而不迷,举而不穷。” 孙子在讨论“知胜之道”时,认为贤能的将帅,必须做到“知彼知己”,“知天知地”——不仅要了解敌人,还要了解自己;不仅要懂得天时,还要懂得地利。也就是说,必须把敌我双方的情况搞得非常清楚,才能下定战役决心,选择好战役的突击方向,这样的“知兵者”才能“动而不迷,举而不穷”,打起仗来绝不会感到迷惑,采取的作战措施一定
期刊
饮食失度是导致疾病和早衰的重要原因之一,平衡饮食应当成为现代饮食科学的重要标准,为此,我们了解一下——  我国古代养生家十分重视饮食适量,在节制饮食方面有许多精辟论述和具体方法。被后世称为“医书始祖”的《内经·素问》中,曾一针见血地指出饮食过度的危害。“饮食自倍,肠胃乃伤”。又具体论道:“饮食不节,起居不时者……则腆满闭塞(腹部胀满堵塞),下为飧泄(腹泻),久为肠澼(痢疾)”。此后,历代医学家和养
期刊
《庄子》里有一个故事:养猴人要给猴子吃果子,先说“早上吃三个,晚上吃四个”,猴子听了,怒形于色;他于是改口说“早上吃四个,晚上吃三个”,猴子听了,转怒为喜。  这也是成语“朝三暮四”的来源。猴子一天吃的果子总数都是七个,只是在顺序上有所不同,结果就让它们产生截然不同的情绪反应。也许你会觉得这些猴子未免太容易被“耍”了,但庄子藉这个寓言要说的其实是“人性”,而非“猴性”,多数人对很多问题的看法跟这些
期刊
夏天的一个夜晚,月光皎洁,一个僧人在高山之巅冥思苦想——自己为何不能明道,自己为何这样痛苦呢?僧人越想越迷惘,越思越痛苦。  这时僧人听到一阵悦耳的蝉鸣声。蝉虫声声地歌唱着“知了、知了”,它仿佛快乐无比。  僧人十分感慨,一只小小的蝉虫都能够知了、知了,我为何不能知了、知了呢?它能够快乐地生活,我为何不能明智、快乐地生活呢?我难道还不如一只蝉虫吗?我来到世上难道是为了痛苦吗?我远离尘世难道是为了迷
期刊
武德,说的是军人从武、用武、尚武之德性。通俗地讲,就是军人从事军事活动的职业道德。它是一个观念体系和行为品质的统一体,包括政治观念、道德观念、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品质、人格等要素。它是军队战斗力生成的内在依据和文化基因,构成一个民族、一支军队“精气神”的魂魄,因而被克劳塞维茨誉为“战争中最重要的精神力量之一”,“一旦武德的幼芽长成粗壮的大树,就可以抵御不幸和失败的大风暴,甚至可以抵御和平时期的松懈
期刊
避讳是中国封建社会特有的现象,大约起于周,成于秦,盛于唐宋,至清代更趋严格,民国成立后废除。那时,人们对皇帝或尊长是不能直呼或直书其名的,否则就有因犯讳而坐牢甚至掉脑袋的危险。避讳常见的方法是用意义相同或相近的别的字来代替要避讳的字。这样一来,中国历史上就出现了不少把人名地名或事物名称改头换面的奇怪现象。避讳给古代文献造成了一定的混乱,给今天的阅读造成诸多不便。    避讳的对象  一是帝王,对当
期刊
“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人亦应如此,有山谷那样的胸怀,有大海那样的气度,就会“有容乃大”,成为一个思想境界高尚、文化知识广博、朋友众多的人。在这方面明末清初的顾炎武就是一个很好的典型。  顾炎武出身于官宦人家,他的祖上三代都曾中过进士,在明王朝中做过三品的高官。顾炎武自小好学,优越的家庭环境又为他的学习创造了良好条件。他十岁即开始读《左传》、《史记》、《国语》、《资治
期刊
1915年1月10日,杨宪益出生于天津花园街8号的大公馆内。作为天津中国银行行长杨毓璋惟一的公子,杨宪益从小就穿着袁世凯赠送的、象征王公身份的清廷黄马褂。父亲去世以后,只有七八岁的他就须穿戴整齐,以父亲的名义出席董事会。  1934年,中学毕业的杨宪益前往英国牛津求学。彼时的牛津每年只接受一位亚裔学生,在得知杨宪益只用了5个月学习希腊文和拉丁文就通过入学考试时,学校的官员认为他一定是侥幸过关,并坚
期刊
青花瓷,始创于唐代,元代景德镇出产的青花瓷标志着其制作工艺发展日臻成熟,业界人士简称之为“元青花”。但真正代表青花瓷最高成就的应当是清代康熙年间官窑出产的“五彩青花”。青花瓷以钴矿为原料,在陶瓷坯体上描绘纹饰,然后覆盖上一层较薄的透明釉,经高温一次烧制而成。烧成后釉面清爽透亮,纹饰灵动而不失规矩,其表面的青花发色含蓄沉静,历久弥坚,简直可以用“难以磨灭”来形容。如今,业界把元青花和清代康雍乾时期官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