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所谓“动感教学”实际上就是在老师的引导下,让全体学生在每一节语文课堂里都能够充分地“动”起来,让整个课堂“活”起来。也就是说课堂中要把老师的“主演”转变为学生的“主角”,要把老师以往一贯的“讲”转变为学生的“读、说、议、练”。本文旨在探索设计充满“动感”的语文课堂教学,强调课堂教学中学生“活动”的重要性,让学生真正“动”起来,在充满动感的语文课堂教学活动中感受、体验和表现语文,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一、“动感教学”活动问题的提出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与完整。”这句话告诉我们,小学语文课堂将由传授知识技能为主线,向引导学生参与语文活动为主线。引导学生在实践中感受体验语文,让学生自己去感悟语文的魅力所在,理解语文的特定的社会价值,最终实现提高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教学目标。这些实践性的活动离不开学生的活动,学生在活动中不知不觉得走进了语文学习的“动感地带” 。
小学语文课堂是师生共同的课堂,如何能让我们的学生在课堂中活跃地参与教学活动,如何设计充满“动感”的语文课堂教学,如何让我们的学生在语文课中“动”起来,主动参与,亲身体验、积极探索,如何让我们的小学语文课真正被学生接受并喜欢,是每一个小学语文教师值得深思并探讨的问题。
二、“动感教学”课堂活动模式的操作
1.引领学生“自主学习”,学会动感的节奏
根据小学生好动的特点,我常让学生在课堂动动口、动动脑、动动手,学生由静止坐正听讲的状态转变为自由活动的动感性状态,他们在学习上的投入程度会较以前有所提高。比如让学生自学课文时,必须要有导读目标,让学生带着任务去读书,带着问题去思考,要给学生足够的自学时间,一般在8分钟左右。这样在课堂上,学生就会很快进入到动感节奏中快乐地学习了。
2.把脉学生“交流讨论”,展现动感的魅力
课堂“交流讨论”是学生互动学习的机会,每上一节语文课至少给学生2次的合作学习。在这个教学环节上要注意留给学生合作学习的时间和空间,不要形式化的交流。一是要建立好班级学习小组,定好组长,每组都有自己不同的学习口号,利用课前进行学习培训,课内由组长组织交流讨论;二是要明确交流讨论的主题;三是学生交流讨论中,要让学生学会互相帮助,采用“兵教兵”的办法,力求达到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组组互动的学习氛围。
3.组织学生“展示汇报”,体验动感的喜悦
课堂“展示汇报”是锻炼学生语言表达能力,也是培养学生基本技能的形成,更是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在这个教学环节上,一般为6至8分钟,力求每节课至少以小组展示2次,激发学生展示的热情,教给展示的方法,即“说、读、写、画、做、演”等的展示。这样通过展示汇报就能发现问题,就能弥补纠正学生学习的不足,同样给学生体验到自己动感的喜悦。
4.提供学生“赏析评价”,享受动感的幸福
课堂“赏析评价”是指学生的点评和教师的点评,也就是对学生的展示汇报中进行加以赏析评价。在学生的展示质疑点评时,教师要当好导演,要善于捕捉时机进行评价、追问、点拨。教师的点拨,一是针对展示点评,肯定值得借鉴的地方,指出存在的问题;二是对展评中模糊不清的疑难,做出准确的答复;三是对重难点问题进行点拨讲解,归纳方法、规律,老师点拨的语言要简练,点拨要直奔问题,开门见山,直击要点,点深点透;四是要对主讲的、补充的、质疑的、听讲的等各方面的学生全面关注和调控,及时对个人、小组予以评价。这样通过老师的点拨和学生的点评,让学生亲身感受到学习成功的体验和学习的快乐,从而全身享受课堂动感的幸福。
三、“动感教学”课堂活动的亮点
我们时常都说,老师的“教”,是为了达到不教,而是让学生主动要“学”,即我要学会“自主学习”,我要学会“合作交流”,我要学会“展示汇报”,我要学会“欣赏点评”。那么如何挖掘课堂活动的亮点呢?下面谈一谈此课例的亮点。
课例:拼拼摆摆,拼出动感的巧妙
拼图是小孩子比较喜欢的游戏,在拼图的过程中,学生的智慧在手尖得到了展示。手脑相连,常动小手,也能使人的思维得到锻炼,大脑变得更加灵活,我们来看声母“b、p、d、q”的教学。
师:“b、p、d、q”这四个声母我们已经学过,小朋友们仔细地看看,它们有什么共同之处?
生:它们都有一竖和半圆。
师:是呀,这一竖和半圆站的位置不同,它们的读音就不同了。我们能不能根据半圆的位置,来编儿歌记住它们读音呢?
生:右下半圆b b b。
生:右上半圆p p p。
生:左下半圆d d d。
生:左上半圆q q q。
师:谁伸出你的小手, 一边书空一边说儿歌。
生边书空边说。
师:你们说得真好!老师想变个字母给你们猜猜。
师拿出一个小竖条和一个半圆,平放在黑板上请学生猜字母。
师:小朋友们也能用这两样东西变个声母给大家猜吗?
师:那就拿出自己课前准备的小纸条和半圆吧。
学生变换着半圆的位置,摆出了四个声母的形状,并用儿歌说出字母的读音。
学生用这两样东西,移移拼拼,就能拼出这四个字母的形状。这样动手性的活动,让抽象、呆板的拼音课堂实现了快乐与趣味的转身,用方法引路,用活动当家,我们的孩子就会在动手的活动中感受到语文变化的快乐、动感的巧妙。
四、“动感教学”课堂活动的好处
我校实施“动感教学”课堂改革已经三年了,我觉得给我们的师生带来诸多好处,受益匪浅。一是打破了以往语文课堂的沉闷情绪,课堂上“活”了。二是转变了老师以“讲”为主的传统观念,教师的点拨主导得到了很大的改变,消除了“一言堂”的毛病。三是学生的学习方式得到很大的改革,课堂上学生主动学、大胆说、合作讨论、敢于展示的学习氛围更浓。所以在这样的课堂活动中,学生能在活跃、开放气氛中培养自信,实践得知,只有在充满动感的教学活动中,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爱好才能更好地维持和激发,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才能做到“润物细无声”。
一、“动感教学”活动问题的提出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与完整。”这句话告诉我们,小学语文课堂将由传授知识技能为主线,向引导学生参与语文活动为主线。引导学生在实践中感受体验语文,让学生自己去感悟语文的魅力所在,理解语文的特定的社会价值,最终实现提高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教学目标。这些实践性的活动离不开学生的活动,学生在活动中不知不觉得走进了语文学习的“动感地带” 。
小学语文课堂是师生共同的课堂,如何能让我们的学生在课堂中活跃地参与教学活动,如何设计充满“动感”的语文课堂教学,如何让我们的学生在语文课中“动”起来,主动参与,亲身体验、积极探索,如何让我们的小学语文课真正被学生接受并喜欢,是每一个小学语文教师值得深思并探讨的问题。
二、“动感教学”课堂活动模式的操作
1.引领学生“自主学习”,学会动感的节奏
根据小学生好动的特点,我常让学生在课堂动动口、动动脑、动动手,学生由静止坐正听讲的状态转变为自由活动的动感性状态,他们在学习上的投入程度会较以前有所提高。比如让学生自学课文时,必须要有导读目标,让学生带着任务去读书,带着问题去思考,要给学生足够的自学时间,一般在8分钟左右。这样在课堂上,学生就会很快进入到动感节奏中快乐地学习了。
2.把脉学生“交流讨论”,展现动感的魅力
课堂“交流讨论”是学生互动学习的机会,每上一节语文课至少给学生2次的合作学习。在这个教学环节上要注意留给学生合作学习的时间和空间,不要形式化的交流。一是要建立好班级学习小组,定好组长,每组都有自己不同的学习口号,利用课前进行学习培训,课内由组长组织交流讨论;二是要明确交流讨论的主题;三是学生交流讨论中,要让学生学会互相帮助,采用“兵教兵”的办法,力求达到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组组互动的学习氛围。
3.组织学生“展示汇报”,体验动感的喜悦
课堂“展示汇报”是锻炼学生语言表达能力,也是培养学生基本技能的形成,更是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在这个教学环节上,一般为6至8分钟,力求每节课至少以小组展示2次,激发学生展示的热情,教给展示的方法,即“说、读、写、画、做、演”等的展示。这样通过展示汇报就能发现问题,就能弥补纠正学生学习的不足,同样给学生体验到自己动感的喜悦。
4.提供学生“赏析评价”,享受动感的幸福
课堂“赏析评价”是指学生的点评和教师的点评,也就是对学生的展示汇报中进行加以赏析评价。在学生的展示质疑点评时,教师要当好导演,要善于捕捉时机进行评价、追问、点拨。教师的点拨,一是针对展示点评,肯定值得借鉴的地方,指出存在的问题;二是对展评中模糊不清的疑难,做出准确的答复;三是对重难点问题进行点拨讲解,归纳方法、规律,老师点拨的语言要简练,点拨要直奔问题,开门见山,直击要点,点深点透;四是要对主讲的、补充的、质疑的、听讲的等各方面的学生全面关注和调控,及时对个人、小组予以评价。这样通过老师的点拨和学生的点评,让学生亲身感受到学习成功的体验和学习的快乐,从而全身享受课堂动感的幸福。
三、“动感教学”课堂活动的亮点
我们时常都说,老师的“教”,是为了达到不教,而是让学生主动要“学”,即我要学会“自主学习”,我要学会“合作交流”,我要学会“展示汇报”,我要学会“欣赏点评”。那么如何挖掘课堂活动的亮点呢?下面谈一谈此课例的亮点。
课例:拼拼摆摆,拼出动感的巧妙
拼图是小孩子比较喜欢的游戏,在拼图的过程中,学生的智慧在手尖得到了展示。手脑相连,常动小手,也能使人的思维得到锻炼,大脑变得更加灵活,我们来看声母“b、p、d、q”的教学。
师:“b、p、d、q”这四个声母我们已经学过,小朋友们仔细地看看,它们有什么共同之处?
生:它们都有一竖和半圆。
师:是呀,这一竖和半圆站的位置不同,它们的读音就不同了。我们能不能根据半圆的位置,来编儿歌记住它们读音呢?
生:右下半圆b b b。
生:右上半圆p p p。
生:左下半圆d d d。
生:左上半圆q q q。
师:谁伸出你的小手, 一边书空一边说儿歌。
生边书空边说。
师:你们说得真好!老师想变个字母给你们猜猜。
师拿出一个小竖条和一个半圆,平放在黑板上请学生猜字母。
师:小朋友们也能用这两样东西变个声母给大家猜吗?
师:那就拿出自己课前准备的小纸条和半圆吧。
学生变换着半圆的位置,摆出了四个声母的形状,并用儿歌说出字母的读音。
学生用这两样东西,移移拼拼,就能拼出这四个字母的形状。这样动手性的活动,让抽象、呆板的拼音课堂实现了快乐与趣味的转身,用方法引路,用活动当家,我们的孩子就会在动手的活动中感受到语文变化的快乐、动感的巧妙。
四、“动感教学”课堂活动的好处
我校实施“动感教学”课堂改革已经三年了,我觉得给我们的师生带来诸多好处,受益匪浅。一是打破了以往语文课堂的沉闷情绪,课堂上“活”了。二是转变了老师以“讲”为主的传统观念,教师的点拨主导得到了很大的改变,消除了“一言堂”的毛病。三是学生的学习方式得到很大的改革,课堂上学生主动学、大胆说、合作讨论、敢于展示的学习氛围更浓。所以在这样的课堂活动中,学生能在活跃、开放气氛中培养自信,实践得知,只有在充满动感的教学活动中,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爱好才能更好地维持和激发,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才能做到“润物细无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