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赵宪宇,江苏省无锡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教育杂文作者,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
关于校园暴力,我想找几句我们常说的话,来回溯一下根源。大家肯定会说,校园暴力是一个古今中外普遍性的问题,怎么可以见得几句中国特色的话就有暴力作用呢?
究竟是谁培育了校园暴力?各种原因自有评说,但追寻来龙与去脉,这三句话也还似乎是“功不可没”的。
“不敢打架的孩子不是好孩子。”我听过好几个所谓的专家,强调过这个观点。说现在的孩子尤其是男孩子,杨柳扶腰,弱不禁风,没有血气,缺乏阳刚。主要表现是不敢打架,不是水平和技术问题,是胆量和态度问题。
打架是孩子的某种天性,但在学校却朴素地暗含着校园暴力倾向。抑之则可成为忍耐,导之则可称为刚强,放之则可成为乖张。当然,坚持这种观点的专家们,主要是想要现在的学生多一点勇猛和进击,不会去真实地为学校设置一个规划,制作一个课题,或者设计一个关于打架的方案。但在理念上、情绪上、眼神上,对教师们认知起到了诱导的作用,可心理上或许些微的轻松,就会带来孩子敞开的不羁。孩子们得到了某种启发与鼓舞,原有的缺陷就会放大,甚至会衍生出附带的理由或念头。人生不为打架而来,但没有一次打架经历,肯定是误缺了什么。不该出手出手了,学生要打架,和谁打,打老师有师道尊严在,打父母有孝道亲情在,出去打,没时间,一般学校也决不允许出校门,只好在校园里打同伴。过去是一个巷子打另一个巷子的,一个村打另一个村的。现在是一组人打另一组人了,冒出来的一些个案都是具有共同体特征,是打架共同体。
其实,我们现在的校园并不缺少勇敢。经常听说一些学校,特别是那些名校,学生遇到想不开的事,就敢于从高楼上一跃而下,他们死不足惧,胆量该是最大了。而且他们的勇敢表现还略有差异,职教学校的领导们自豪地说,我们的学生没有跳楼的,但被问到学生们如何表达自己的勇敢时却不得不承认,他们多是通过捅刀子来表达郁闷和愤恨的。
学生没有勇武,甚至还怪罪到了女老师,现在的老师女性多,学校阴盛阳衰,脂粉气重。打架,难道是让女性走开了吗?最近爆出的校园暴力,好像女教师、女学生的比例并不低。要通过打架展示阳刚,女性不只是呈现温柔的。打架是没有男女之分的,只有方式的不同,女人们打起来,应该也是死去活来的。再说了,在女人堆里,培育的都是纤绵吗,如果本色好,男人仍然是男人。贾宝玉在女人堆里,但十三岁就成为了男人,其果敢与叛逆惊世骇俗。脆弱,绝不是靠打架来摆脱的,狮子老虎,只在温柔善良的母亲身边长大,但他们丝毫没有减少自己的野性和凶残。
还有人经常拿我们的校园和日本进行比较,有数据,有案例,说人家的孩子能光着屁股在雪地里奔跑,羡慕和痛心油然而生。但似乎还没有更多的人去和美国的校园比较,因为他们的校园暴力比较极端,直接就是校园终结。当然,外国的事情也别太相信,有些可能也是道听途说。原来说日本人喜欢喝尿美国孩子敢于吃活蚯蚓,等等,实际情况要么是误传,要么是误导。
想想我们有的家庭,当孩子和同伴发生争执的时候,有的家长说,有话好好说,养成的可能就是匹夫之责。而有的家长则说,爱拼才会赢,养成的则可能是匹夫之勇。
“没有惩戒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很多人物都说过,很多媒体都讨论过,结论当然是各执一词,但毕竟有一部分人主张惩戒。尽管惩戒的界定还是比较严肃和严谨的,但惩戒这个词本身就已经说明了一切。老师可以惩戒学生,学生自己呢,也可以上行下效,惩戒自己的同伴。
首先我们要清楚,要不要一个完整的教育。为了完整的教育或者教育的完整,我们各类手段都必须使用吗?那么类比一下,比如吃饭,没有吃过猪肉炖粉条的人,是一个口福不完整的人。因为天下有这样一种基本的菜肴,假如某个人没有吃过,确实就是不完整的。比如穿衣,没有穿T型裤的人,就是一个对时尚追求不完整的人。因为天下确实有这样时髦的穿法,如果有人没有这样穿过,你就是欠缺的,不完整的。完整是一个什么标准,难道是一个鱼目必须混珠吗?
假如你是一个很好的学生,根本找不到可以来惩戒你的依据,那就没有接受完整的教育了。要想接受完整的教育,就得做出需要用完整的方式教育的理由来,努力做到人无完人,金无足赤。这样的逻辑,让人惊心。我们总是能够找到翻新的教育思想,层出不穷,但却忽略了思想的潜意识作用,尤其是所谓名家的误导作用。许多教师也许为了体现某种理念,本来上扬的嘴角变成下撇,本来蹲下身来看学生,结果声色俱厉,却更显得可怕。
惩戒,有没有更好的效果呢,现在我们的说教已经失效。天天讲道理,从不讲故事,学生就出现了道理疲倦,拒绝道理。于是,有人也许就想到了惩戒。惩戒,简单、捷径,胜似苦口婆心。很多人相信惩戒,做学生思想工作的人一般面生凶相,身份特征可以呈现在表情上。
惩戒或者处罚由来已久,连孔子也有处罚的冲动和主张。惩戒,即使心存善意,面带微笑,动作优美,但毕竟还是处罚。像蔡芸芝老师那样的只能叫关爱,叫心疼。从家庭教育来看,问题家庭就会出现问题孩子,暴力家庭也不可能培育温和孩子。试想,我们为了追求一个所谓完整的教育,留给学生的就有可能是一个对待同学的“完整”相处方式。惩戒这种方式,国与国之间,人与人之间都用,只是在學校里用,负面意义非凡。
“一个不会转变差生的教师不是优秀教师。”许多教师总结自己的教育成果时,除了说自己带病坚持工作,不顾自己家庭外,往往还不缺少另一个条件,就是转变差生。差生首要的标准就是学习不好,具体表现就是上课睡觉,逃课打闹,上掏鸟窝、窃桃李,下捉鱼鳖、掳瓜果,同时还多以拳脚膂力见长。好像优秀的教师只有面对差生才能展示出自己的优秀与卓越,于是,就像某种效应一样,班级里有了差生,有了调皮捣蛋的学生,教师就有了用武之地。
其实,差生一开始就是教师培育出来的。我们习惯于成绩决定论,成绩好就一俊遮百丑。而成绩差的学生,也有表现自己的欲望,于是就有可能选择非学习手段对付老师和同学,藤野先生班级里后面的那几位学生就属于这一类。而我们也有很突出的这种后排现象,学习讨论的时候找不到自己的组织,总是老师粉笔打击的对象。放学时候却有组织有作为,总是能找到怨气发泄的对象。
靠转变差生体现自己的教育技能和水平,似乎是一条铁律,因为很多著名人物讲过,好学生不是老师教的。那么,再有名的学校,再突出的学生,一定也要从优秀中挑选出次优秀者来展示自己的转差功能。理论上讲,再好的学校也有相对薄弱的学生存在,教师可以夸大学生的缺点来衬托自己的成功,但这种思想带来却是消极的负面行为。学生成了被贬义的角色,甚至城乡孩子还有自己的不同表现方式。但不管何种情形,都是所谓的不良行为与心理。从有的老师写的论文看,就能感受到这种经验的弊端。从幼儿园就开始写什么幼儿不良心理分析,一直写到高中。从农村孩子就开始写什么外来民工子女不良心理分析,一直写到学习、心理、个性,等等。现在提倡积极教育、积极德育,而我们一上来就是消极负面,孩子怎能阳光?如果引导正确,即使负面也可以转为积极。勤奋能补拙,而“懒惰”却带来了发明与进步。乐观的人发明了飞行器,而悲观的人发明了降落伞。言语行为木讷,沉默是金,言行暴击,也可顺势养其义理。否则,任意定义他为差生,那他可能就是给你差个气象来。皮克马利翁效应从正面告诉我们,期望与结果高度一致。
这里不是简单地结论为三句话就可以引领校园暴力,校园暴力实际上也有深层的学校和社会原因。但校园里剔除暴力,营造书香,确实不能忽略理论观照、理念引导,否则任何一种走板的观点都有可能在教育实践中埋下伏笔,留下注脚,在受教育者身上获得映射和佐证。
关于校园暴力,我想找几句我们常说的话,来回溯一下根源。大家肯定会说,校园暴力是一个古今中外普遍性的问题,怎么可以见得几句中国特色的话就有暴力作用呢?
究竟是谁培育了校园暴力?各种原因自有评说,但追寻来龙与去脉,这三句话也还似乎是“功不可没”的。
“不敢打架的孩子不是好孩子。”我听过好几个所谓的专家,强调过这个观点。说现在的孩子尤其是男孩子,杨柳扶腰,弱不禁风,没有血气,缺乏阳刚。主要表现是不敢打架,不是水平和技术问题,是胆量和态度问题。
打架是孩子的某种天性,但在学校却朴素地暗含着校园暴力倾向。抑之则可成为忍耐,导之则可称为刚强,放之则可成为乖张。当然,坚持这种观点的专家们,主要是想要现在的学生多一点勇猛和进击,不会去真实地为学校设置一个规划,制作一个课题,或者设计一个关于打架的方案。但在理念上、情绪上、眼神上,对教师们认知起到了诱导的作用,可心理上或许些微的轻松,就会带来孩子敞开的不羁。孩子们得到了某种启发与鼓舞,原有的缺陷就会放大,甚至会衍生出附带的理由或念头。人生不为打架而来,但没有一次打架经历,肯定是误缺了什么。不该出手出手了,学生要打架,和谁打,打老师有师道尊严在,打父母有孝道亲情在,出去打,没时间,一般学校也决不允许出校门,只好在校园里打同伴。过去是一个巷子打另一个巷子的,一个村打另一个村的。现在是一组人打另一组人了,冒出来的一些个案都是具有共同体特征,是打架共同体。
其实,我们现在的校园并不缺少勇敢。经常听说一些学校,特别是那些名校,学生遇到想不开的事,就敢于从高楼上一跃而下,他们死不足惧,胆量该是最大了。而且他们的勇敢表现还略有差异,职教学校的领导们自豪地说,我们的学生没有跳楼的,但被问到学生们如何表达自己的勇敢时却不得不承认,他们多是通过捅刀子来表达郁闷和愤恨的。
学生没有勇武,甚至还怪罪到了女老师,现在的老师女性多,学校阴盛阳衰,脂粉气重。打架,难道是让女性走开了吗?最近爆出的校园暴力,好像女教师、女学生的比例并不低。要通过打架展示阳刚,女性不只是呈现温柔的。打架是没有男女之分的,只有方式的不同,女人们打起来,应该也是死去活来的。再说了,在女人堆里,培育的都是纤绵吗,如果本色好,男人仍然是男人。贾宝玉在女人堆里,但十三岁就成为了男人,其果敢与叛逆惊世骇俗。脆弱,绝不是靠打架来摆脱的,狮子老虎,只在温柔善良的母亲身边长大,但他们丝毫没有减少自己的野性和凶残。
还有人经常拿我们的校园和日本进行比较,有数据,有案例,说人家的孩子能光着屁股在雪地里奔跑,羡慕和痛心油然而生。但似乎还没有更多的人去和美国的校园比较,因为他们的校园暴力比较极端,直接就是校园终结。当然,外国的事情也别太相信,有些可能也是道听途说。原来说日本人喜欢喝尿美国孩子敢于吃活蚯蚓,等等,实际情况要么是误传,要么是误导。
想想我们有的家庭,当孩子和同伴发生争执的时候,有的家长说,有话好好说,养成的可能就是匹夫之责。而有的家长则说,爱拼才会赢,养成的则可能是匹夫之勇。
“没有惩戒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很多人物都说过,很多媒体都讨论过,结论当然是各执一词,但毕竟有一部分人主张惩戒。尽管惩戒的界定还是比较严肃和严谨的,但惩戒这个词本身就已经说明了一切。老师可以惩戒学生,学生自己呢,也可以上行下效,惩戒自己的同伴。
首先我们要清楚,要不要一个完整的教育。为了完整的教育或者教育的完整,我们各类手段都必须使用吗?那么类比一下,比如吃饭,没有吃过猪肉炖粉条的人,是一个口福不完整的人。因为天下有这样一种基本的菜肴,假如某个人没有吃过,确实就是不完整的。比如穿衣,没有穿T型裤的人,就是一个对时尚追求不完整的人。因为天下确实有这样时髦的穿法,如果有人没有这样穿过,你就是欠缺的,不完整的。完整是一个什么标准,难道是一个鱼目必须混珠吗?
假如你是一个很好的学生,根本找不到可以来惩戒你的依据,那就没有接受完整的教育了。要想接受完整的教育,就得做出需要用完整的方式教育的理由来,努力做到人无完人,金无足赤。这样的逻辑,让人惊心。我们总是能够找到翻新的教育思想,层出不穷,但却忽略了思想的潜意识作用,尤其是所谓名家的误导作用。许多教师也许为了体现某种理念,本来上扬的嘴角变成下撇,本来蹲下身来看学生,结果声色俱厉,却更显得可怕。
惩戒,有没有更好的效果呢,现在我们的说教已经失效。天天讲道理,从不讲故事,学生就出现了道理疲倦,拒绝道理。于是,有人也许就想到了惩戒。惩戒,简单、捷径,胜似苦口婆心。很多人相信惩戒,做学生思想工作的人一般面生凶相,身份特征可以呈现在表情上。
惩戒或者处罚由来已久,连孔子也有处罚的冲动和主张。惩戒,即使心存善意,面带微笑,动作优美,但毕竟还是处罚。像蔡芸芝老师那样的只能叫关爱,叫心疼。从家庭教育来看,问题家庭就会出现问题孩子,暴力家庭也不可能培育温和孩子。试想,我们为了追求一个所谓完整的教育,留给学生的就有可能是一个对待同学的“完整”相处方式。惩戒这种方式,国与国之间,人与人之间都用,只是在學校里用,负面意义非凡。
“一个不会转变差生的教师不是优秀教师。”许多教师总结自己的教育成果时,除了说自己带病坚持工作,不顾自己家庭外,往往还不缺少另一个条件,就是转变差生。差生首要的标准就是学习不好,具体表现就是上课睡觉,逃课打闹,上掏鸟窝、窃桃李,下捉鱼鳖、掳瓜果,同时还多以拳脚膂力见长。好像优秀的教师只有面对差生才能展示出自己的优秀与卓越,于是,就像某种效应一样,班级里有了差生,有了调皮捣蛋的学生,教师就有了用武之地。
其实,差生一开始就是教师培育出来的。我们习惯于成绩决定论,成绩好就一俊遮百丑。而成绩差的学生,也有表现自己的欲望,于是就有可能选择非学习手段对付老师和同学,藤野先生班级里后面的那几位学生就属于这一类。而我们也有很突出的这种后排现象,学习讨论的时候找不到自己的组织,总是老师粉笔打击的对象。放学时候却有组织有作为,总是能找到怨气发泄的对象。
靠转变差生体现自己的教育技能和水平,似乎是一条铁律,因为很多著名人物讲过,好学生不是老师教的。那么,再有名的学校,再突出的学生,一定也要从优秀中挑选出次优秀者来展示自己的转差功能。理论上讲,再好的学校也有相对薄弱的学生存在,教师可以夸大学生的缺点来衬托自己的成功,但这种思想带来却是消极的负面行为。学生成了被贬义的角色,甚至城乡孩子还有自己的不同表现方式。但不管何种情形,都是所谓的不良行为与心理。从有的老师写的论文看,就能感受到这种经验的弊端。从幼儿园就开始写什么幼儿不良心理分析,一直写到高中。从农村孩子就开始写什么外来民工子女不良心理分析,一直写到学习、心理、个性,等等。现在提倡积极教育、积极德育,而我们一上来就是消极负面,孩子怎能阳光?如果引导正确,即使负面也可以转为积极。勤奋能补拙,而“懒惰”却带来了发明与进步。乐观的人发明了飞行器,而悲观的人发明了降落伞。言语行为木讷,沉默是金,言行暴击,也可顺势养其义理。否则,任意定义他为差生,那他可能就是给你差个气象来。皮克马利翁效应从正面告诉我们,期望与结果高度一致。
这里不是简单地结论为三句话就可以引领校园暴力,校园暴力实际上也有深层的学校和社会原因。但校园里剔除暴力,营造书香,确实不能忽略理论观照、理念引导,否则任何一种走板的观点都有可能在教育实践中埋下伏笔,留下注脚,在受教育者身上获得映射和佐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