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幼儿园生活礼仪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来源 :新校园(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dgo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阐述了幼儿园生活礼仪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所对应的解决策略,以期对当前的幼儿教育提供参考。
  关键词:幼儿园;生活礼仪;解决对策
  一、幼儿园礼仪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1. 礼仪教育不完善
  幼儿园开展教育活动,始终没有达到良好的效果,造成该问题的原因在于幼儿园没有与孩子的实际生活相结合,以单纯的传统教育方式进行礼仪教导,使其与生活脱轨,无法让幼儿更好地运用到生活中去。幼儿园所开展的活动,对孩子的行为缺乏引导,孩子们不懂得如何去运用老师所教导的方式相处,享受活动中的乐趣,所以,幼儿园在开展活动时,必须有针对性。
  2. 家长与教师之间缺乏沟通
  除了幼儿园教育以外,家长对于孩子的影响也是至关重要的,所以,家长必须树立好自己的形象,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才能更好地引导孩子的行为。使用文明用语,生活上要干净整洁,不能以自己是大人为借口,从而忽视这些细节教育。
  3. 传统教育对孩子的不利影响
  现在隔代教育比较普遍,家里的长辈对孩子比较迁就,但孩子对长辈呼来喝去,自己想要的东西,不管长辈有多为难也必须要得到。家中长辈的宠溺让孩子在价值观、人生观上产生了一些扭曲,这也是中国传统家庭教育的一个弊端,长辈对于晚辈的疼爱必须要把握尺度。
  在平时生活中,家长必须教育孩子尊敬师长、团结同学,對人有礼貌,做人讲文明等。此外,还要培养他们科学的是非观,不能颠倒黑白,要勇于承认自己的错误,学会承担责任。
  二、幼儿园礼仪教育的完善措施
  1. 积极开展文明礼仪教育活动
  孔子曰:“不学礼,无以立。”幼儿园需要多开展文明礼仪活动,让孩子懂得如何在生活中运用自己所学的礼仪知识。久而久之,孩子就能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为了让幼儿从小养成一个良好的行为习惯,幼儿园可以开展文明礼仪“小标兵”活动,使每个幼儿都成为真正的“文明礼仪小标兵”。
  2. 教师要树立良好的榜样
  幼儿教师是孩子礼仪教育的导师,教师自身的素质十分关键,在幼儿成长过程中扮演重要的角色。教师必须要明白言传身教的作用,树立良好的教师形象,做到言行文明,成为幼儿学习的榜样。教师应做好本职工作,为幼儿创造学习的条件,与他们一起成长。
  3. 营造良好的礼仪教育环境
  多样化的礼仪教育环境,可以培养孩子对于礼仪学习的兴趣。幼儿园要营造良好的礼仪教育环境,使他们的生活充满文明,还要时刻监督他们做一个懂礼貌的人。在幼儿园的回廊与教室里,可以张贴与礼仪教育有关的宣传画,提醒幼儿要讲文明、懂礼貌。
  除了学校环境外,家庭环境的营造也十分重要。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教育场所,家庭环境对于幼儿文明习惯的养成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家长可利用自己的休息时间开展亲子活动,与孩子共同装饰家庭。让孩子自己动手,他们能够感受到良好的家庭氛围的熏陶作用。
  4. 加大礼仪教育的宣传力度
  礼仪教育关乎孩子一生的发展。礼仪教育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因此要加大礼仪教育的宣传力度,使家长和孩子都能重视文明礼仪,在日常生活中按照文明礼仪的要求规范言行。
  5. 优化学习礼仪的方式方法
  礼仪学习需要日积月累,所以幼儿园教师必须为幼儿的礼仪教育设定长期的教学目标,并制订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案。教学中要对幼儿的实际情况进行记录,根据每一时期的变化完善教学方案,不能一成不变。
  例如,可以把小班幼儿用餐礼仪编成儿歌:小筷子手中拿,一口饭一口菜,吃饭时不喧哗,垃圾扔进小碗里,自己的饭菜都吃光,桌面地面都干净。
  三、结语
  在幼儿教育中,礼仪教育是至关重要的。所以,家长和教师必须高度重视幼儿的礼仪教育,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生活中养成良好的习惯。
其他文献
摘 要:本文主要采用文献法、问卷法、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对新入职幼儿教师反思性教学的意识、内容、策略等方面进行调查。调查发现,新入职幼儿教师存在反思性教学意识不足、内容理解片面、策略单一的问题。本文进一步剖析影响新入职幼儿教师反思性教学的主观因素及客观因素,为以后新入职幼儿教师开展反思性教学活动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新入职幼儿教师;反思性教学;专业发展  本文主要从意识、内容和策略三方面调查新
空间弯管处于锅炉的过热器、水冷壁、省煤器等部位,这些管子参与水汽气循环,工作环境为高温高热,若是质量不高,必然影响到锅炉的安全运行。在考虑空间弯管材质、金属工艺、机
【摘要】对于当下的教育改革,幼儿计数的学习从课堂走向生活。与传统的计数活动相比,生活化的计数活动从计数的内容、计数的数量、计数对象的空间位置等多方面都有了很大的变化,给幼儿带来了更大的挑战,同时也给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研究,笔者发现生活中物品的排列方式、收纳方式和空间位置以及幼儿自身观察力、记忆力的发展水平对中班幼儿学习计数发展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建议幼儿在生活的学习计数依据:对于规则排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