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基础教育改革应该尊重学生个性差异,强调学生个性化发展。网络信息将学生的视野从书本延伸到课外、延伸到社会、延伸到科技前沿,使学生在获得现代科技知识的同时,感受现代信息技术的巨大威力,并把这种感觉内化为一种新观念。
关键词:信息技术;个性化;钥匙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5)10-0064-02
教育的目的虽然在语言描述上各执己见,但有一点是统一的,那就是将受教育者培养成有用之才。起始发展起来的教育一直以培养社会的优秀劳动者为目的,从各国的教育目的来说也是如此。班级授课制一直是现代教育的主要形式。在工业化社会,这种教育形式也比较符合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引发了学校教育的很大转变,它使学校内的学习活动、知识的呈现和利用方式,甚至包括“人的发展”都产生了很大程度的变化,对学生的有效学习和教师的有效教学都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一、提供学习环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我校现在已经形成了网络教学,每位教师都能较为熟练的操作多媒体教学设备和制作课件。我们需要通过网络这一强大的资源优势,搜集大量适合教育教学的资源,并进行有效的资源整合,形成丰富的信息资源,以保证教师充分利用网络这个强大的资源库,引导学生通过网络,寻找到适合学生学习的资源库。比如:通过网络将抽象问题转化为直观问题、采集资源、质疑讨论。这种方式正应了学生的喜好:自主参与摸索体验的心理特征。这是学生获得学习动机的基础,积极地满足了学生的心里需求和愿望。由于学生在分析和解决问题中获得的是成功的喜悦,所以对之后的学习成果有了很大的兴趣,而且软件给我们提供生动的多媒体反馈信息,又不断激励学生对新信息的搜索与提取。在技术媒体环境下,学生面对形象生动的多媒体所展现的内容,学习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不同媒体的刺激,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潜能。我们利用多媒体、网络教室、电子白板构造成学生自主学习的环境,学生可根据自己的需要,按照自己的思维方式,灵活地采取独立学习、协作学习或探究式学习方法来获取知识,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和获取信息的意识
我校地处县城,早已经形成了网络教学。加之学生成长环境的优势,学生对网络技术的知识及技能掌握较多。教学中,应着重培养学生以下几方面的意识:
1.将网络环境运用到学习中,并学会在网络上学习。信息技术具有超级链接功能、交互功能,学生利用这一工具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获得新知识。
2.学会操作。学生在信息技术环境下独立思考、自主探索,通过动手操作,促进了对知识的思考、理解和内涵的把握。
3.积极参与学习,激发学习主动性。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伴随着信息技术的介入,学生学习兴趣浓厚,探索新知识欲望也比较强烈。
4.获取信息的意识。热爱学习,有获取新信息的观念,能够主动地从信息技术中查找新信息;可灵活地运用信息,较好地掌握选择信息的技能;能够有意义的利用信息,并将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在网络发表,而且愿意和别人分享。
课堂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主要场所,也是学生获取知识最主要的场所。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可以将大量信息传递给学生,改变了以往学生被动学习的状态。教师充分运用信息技术,转变成学生学习的指导者、组织者、合作者,使学生成为主动参与的学习主体。在发挥教学媒体的作用上,不再把教学媒体仅仅当作教学内容的展示工具,而应使之成为学生认知、启迪思维的工具。
三、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在教学中,用多种媒体来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是一种有效的手段。例如李晨霞老师在教学《认识钟表》时,考虑到这一内容比较抽象,学生难以理解,所以教师先提出问题质疑:同学们,你们知道红红几点在干嘛吗?周末的现在你们在干嘛呢?此时学生都产生了强烈的兴趣,特别想给大家分享自己周末这个时候在做什么事情。之后李老师便出示课件,动画展示卡通钟表和红红周末在游乐园玩耍的场景。调动孩子积极性的同时,也使得课堂变成高效课堂。
四、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启动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如在讲《找规律》时,李晨霞老师利用课件网上优对教学做了如下的设计:电脑课件出示孩子们欢度联欢会的场面,课件出示房间布置一些漂亮的彩旗,并问孩子们:这些彩旗有什么规律吗?再让学生举例说说生活中的有规律的图形或物体,然后用电脑来显示生活中的有规律的图形,并通过电脑制作,转变成动画的形式,让学生进一步来感知。
多媒体课件的能静、能动、动静结合的特点为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开辟了新的途径。将学生看不见摸不着的物质用多媒体课件承现出来进行分解组合移动等,利用可视化的动态的演示功能来启发学生,为学生的认知过程提供了方便。在课堂教学中科学、合理的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有利于激发学生潜在的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自开展实验以来,教师们充分运用多媒体的优势,不但在教学课堂上使学生体会到信息技术的优势,在课下,美术方艳芸老师、顾建明老师还定期组织学生制作电脑画、制作小报,让学生在网络中遨游,学生总是根据自己的爱好,有选择地参加各种活动。活动中,学生充分展示自己,在自己的作品中、在与同学交往中不断提升自己,张扬了个性。
多媒体手段决不仅仅是对知识的某种简单的展示,其真正的功能是要求学生能全程地参与并创造新知,利用现代媒体引导学生去分析思考,学会通过自主与合作去发现、分析、解决问题,这才是多媒体手段的真正作用。通过课题研究,我校教师对此深有体会,也在这一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尤其是体现在学生课堂研究性学习中,学生对于各种材料的分析把握,运用相关知识与理论研究问题的能力都有所提高。
四、新型教育教学观,提高了教师的信息素养和专业水平
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教师们积极围绕课题方案展开研究,业务水平不断得到提高,观念不断得到更新,主要体现在:
1.信息技术由原来作为教师讲解的辅助工具转变为帮助学生学习的认知工具。
2.教师角色逐步由原来处于中心地位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
3.学生逐步由原来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主动参与者,成为了知识探究和意义建构的主体、知识的主人。
4.教学逐步由向学生传授知识转变为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主体性、个性、创造性和实践能力。
网络信息将学生的视野从书本延伸到课外、延伸到社会、延伸到科技前沿,使学生在获得现代科技知识的同时,感受现代信息技术的巨大威力,并把这种感觉内化为一种新观念。而此时,鼓励引导学生到丰富多彩的外部世界、社会生活实践中去自主探究,让他们在实践中独立地、自由地思考,使他们在知识面前恢复主人的尊严,萌生主人的意识,最终实现驾驭知识、创造知识的能力,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能够展示自身的才华,这也是教育的最终归宿。
关键词:信息技术;个性化;钥匙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5)10-0064-02
教育的目的虽然在语言描述上各执己见,但有一点是统一的,那就是将受教育者培养成有用之才。起始发展起来的教育一直以培养社会的优秀劳动者为目的,从各国的教育目的来说也是如此。班级授课制一直是现代教育的主要形式。在工业化社会,这种教育形式也比较符合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引发了学校教育的很大转变,它使学校内的学习活动、知识的呈现和利用方式,甚至包括“人的发展”都产生了很大程度的变化,对学生的有效学习和教师的有效教学都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一、提供学习环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我校现在已经形成了网络教学,每位教师都能较为熟练的操作多媒体教学设备和制作课件。我们需要通过网络这一强大的资源优势,搜集大量适合教育教学的资源,并进行有效的资源整合,形成丰富的信息资源,以保证教师充分利用网络这个强大的资源库,引导学生通过网络,寻找到适合学生学习的资源库。比如:通过网络将抽象问题转化为直观问题、采集资源、质疑讨论。这种方式正应了学生的喜好:自主参与摸索体验的心理特征。这是学生获得学习动机的基础,积极地满足了学生的心里需求和愿望。由于学生在分析和解决问题中获得的是成功的喜悦,所以对之后的学习成果有了很大的兴趣,而且软件给我们提供生动的多媒体反馈信息,又不断激励学生对新信息的搜索与提取。在技术媒体环境下,学生面对形象生动的多媒体所展现的内容,学习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不同媒体的刺激,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潜能。我们利用多媒体、网络教室、电子白板构造成学生自主学习的环境,学生可根据自己的需要,按照自己的思维方式,灵活地采取独立学习、协作学习或探究式学习方法来获取知识,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和获取信息的意识
我校地处县城,早已经形成了网络教学。加之学生成长环境的优势,学生对网络技术的知识及技能掌握较多。教学中,应着重培养学生以下几方面的意识:
1.将网络环境运用到学习中,并学会在网络上学习。信息技术具有超级链接功能、交互功能,学生利用这一工具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获得新知识。
2.学会操作。学生在信息技术环境下独立思考、自主探索,通过动手操作,促进了对知识的思考、理解和内涵的把握。
3.积极参与学习,激发学习主动性。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伴随着信息技术的介入,学生学习兴趣浓厚,探索新知识欲望也比较强烈。
4.获取信息的意识。热爱学习,有获取新信息的观念,能够主动地从信息技术中查找新信息;可灵活地运用信息,较好地掌握选择信息的技能;能够有意义的利用信息,并将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在网络发表,而且愿意和别人分享。
课堂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主要场所,也是学生获取知识最主要的场所。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可以将大量信息传递给学生,改变了以往学生被动学习的状态。教师充分运用信息技术,转变成学生学习的指导者、组织者、合作者,使学生成为主动参与的学习主体。在发挥教学媒体的作用上,不再把教学媒体仅仅当作教学内容的展示工具,而应使之成为学生认知、启迪思维的工具。
三、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在教学中,用多种媒体来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是一种有效的手段。例如李晨霞老师在教学《认识钟表》时,考虑到这一内容比较抽象,学生难以理解,所以教师先提出问题质疑:同学们,你们知道红红几点在干嘛吗?周末的现在你们在干嘛呢?此时学生都产生了强烈的兴趣,特别想给大家分享自己周末这个时候在做什么事情。之后李老师便出示课件,动画展示卡通钟表和红红周末在游乐园玩耍的场景。调动孩子积极性的同时,也使得课堂变成高效课堂。
四、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启动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如在讲《找规律》时,李晨霞老师利用课件网上优对教学做了如下的设计:电脑课件出示孩子们欢度联欢会的场面,课件出示房间布置一些漂亮的彩旗,并问孩子们:这些彩旗有什么规律吗?再让学生举例说说生活中的有规律的图形或物体,然后用电脑来显示生活中的有规律的图形,并通过电脑制作,转变成动画的形式,让学生进一步来感知。
多媒体课件的能静、能动、动静结合的特点为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开辟了新的途径。将学生看不见摸不着的物质用多媒体课件承现出来进行分解组合移动等,利用可视化的动态的演示功能来启发学生,为学生的认知过程提供了方便。在课堂教学中科学、合理的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有利于激发学生潜在的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自开展实验以来,教师们充分运用多媒体的优势,不但在教学课堂上使学生体会到信息技术的优势,在课下,美术方艳芸老师、顾建明老师还定期组织学生制作电脑画、制作小报,让学生在网络中遨游,学生总是根据自己的爱好,有选择地参加各种活动。活动中,学生充分展示自己,在自己的作品中、在与同学交往中不断提升自己,张扬了个性。
多媒体手段决不仅仅是对知识的某种简单的展示,其真正的功能是要求学生能全程地参与并创造新知,利用现代媒体引导学生去分析思考,学会通过自主与合作去发现、分析、解决问题,这才是多媒体手段的真正作用。通过课题研究,我校教师对此深有体会,也在这一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尤其是体现在学生课堂研究性学习中,学生对于各种材料的分析把握,运用相关知识与理论研究问题的能力都有所提高。
四、新型教育教学观,提高了教师的信息素养和专业水平
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教师们积极围绕课题方案展开研究,业务水平不断得到提高,观念不断得到更新,主要体现在:
1.信息技术由原来作为教师讲解的辅助工具转变为帮助学生学习的认知工具。
2.教师角色逐步由原来处于中心地位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
3.学生逐步由原来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主动参与者,成为了知识探究和意义建构的主体、知识的主人。
4.教学逐步由向学生传授知识转变为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主体性、个性、创造性和实践能力。
网络信息将学生的视野从书本延伸到课外、延伸到社会、延伸到科技前沿,使学生在获得现代科技知识的同时,感受现代信息技术的巨大威力,并把这种感觉内化为一种新观念。而此时,鼓励引导学生到丰富多彩的外部世界、社会生活实践中去自主探究,让他们在实践中独立地、自由地思考,使他们在知识面前恢复主人的尊严,萌生主人的意识,最终实现驾驭知识、创造知识的能力,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能够展示自身的才华,这也是教育的最终归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