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网红之城”布拉格有卡夫卡与哈谢克,有斯美塔那与德沃夏克,还有克里玛与瓦楚利克……无论在文学史还是艺术史上,它都是一座丰碑式的城市。经历了几十年的跌宕起伏,更是见证了这座城市的不屈。而查理大橋见证了这一切,比如卡夫卡的一生。
1357年,波希米亚国王查理四世下令,由27岁的建筑师彼得·帕尔勒日主持设计并建造一座横跨伏尔塔瓦河的石桥。彼得·帕尔勒日矢志要建造一座“最好的大桥”。工期长达60年,彼得·帕尔勒日最终没能等到大桥落成的那一天,但他确实建造了一座“最好的大桥” 1992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布拉格查理大桥。
如今的布拉格被视为世界最美的城市之一。但这种“旅行打卡”式的浮光掠影,却消解了这座城市的跌宕历史和知识分子念念不忘的“布拉格精神”。
卡夫卡出生时,奥匈帝国已摇摇欲坠,民族矛盾逐渐激化。在斯拉夫人占据多数的布拉格,讲德语的犹太人是少数,因此卡夫卡始终有着极大的疏离感。这种疏离感即使在家中也未被淡化,他的父亲性格专断,简单粗暴,以致卡夫卡一生都活在父亲的阴影之下。
有人曾这样描述卡夫卡的矛盾:“作为犹太人,卡夫卡在基督徒眼中不是自己人;作为不入帮会的犹太人,他在犹太人眼中不是自己人;作为说德语的人,他不完全属于奥地利人;作为劳动保险公司的职员,他不完全属于资产者;作为资产者的儿子,他又不完全属于劳动者……而‘在自己的家庭里,我比陌生人还要陌生’。”但布拉格毕竟包容了卡夫卡。有人认为:“卡夫卡的消失标志着从捷克—日耳曼—奥地利—犹太混合体中产生的布拉格知识界的结束,这个混合体曾在几个世纪中起着支撑和激励布拉格的作用。”
布拉格包容了卡夫卡的敏感脆弱、彷徨无助,也包容了他的人生。1919年6月19日,卡夫卡在日记中提及,自己和妹妹奥特拉经过马提尼新桥回家,在桥上望向查理大桥,“桥在夜里展现着奇特的‘夏夜之光’。”
当年我第一次前往布拉格时,就根据卡夫卡这段记录,选择了马提尼桥旁的一家酒店。酒店斜对着城堡山的阶梯,从客房里凭窗望去,可见城堡山美景。走出酒店,穿桥而过,对岸就是卡夫卡长大的犹太区。我也曾学着卡夫卡,在马提尼桥上望向不远处的查理大桥,感受那“夏夜之光”。如果在大桥靠近旧城区一侧的塔楼上观赏“夏夜之光”,更是绝美。从塔楼望下去,大桥向河对岸延伸,更远处则是城堡山,再远处则是或蓝或暗的天空。我更喜欢黄昏时登上塔楼远望的感受,白天尽管天色极蓝,但过于明朗,倒是黄昏时,不管有没有夕阳,都透着一股神秘。每次来到布拉格,爬上塔楼望向城堡山,是我必须要做的一件事。
尼采曾说:“当我想以另一个字来表达音乐时,我只找到了维也纳;而当我想以另一个字来表达神秘时,我只想到了布拉格。”也许正因为这神秘,卡夫卡对查理大桥一直十分喜爱。卡夫卡生命中的最后一句话则是:“我的生命和灵感全部来自于伟大的查理大桥。”在穿城而过的伏尔塔瓦河上有18座大桥,查理大桥是最古老的一座。
查理大桥之美,在于它连接了布拉格城堡、小城和老城,这正是布拉格的精华所在。它自身的美也无懈可击,哥特式桥梁与巴洛克式雕塑完美结合,桥两侧石栏杆上的30座雕像都是杰作。桥下伏尔塔瓦河的流淌也从未停息,它从不是静悄悄的,河水撞击桥墩的声音,不远处水坝落差处的水声,都是布拉格人再熟悉不过的声音。
1874年秋天,斯美塔那这样记录:“那天清晨,我缓缓地走上大桥,没有人知道我想干什么。就在这时我突然听见了伏尔塔瓦河的激流在撞击查理大桥的声音……”那天,他本想自杀,因为严重的耳疾,他几近崩溃。任何人都很难承受这种巨大的痛苦,对于以耳朵倾听世界的音乐家来说更是如此。但伏尔塔瓦河拯救了他,他所听到的激流声,被他视为捷克人心灵的呼唤,最终促成了他享誉世界的交响乐《我的祖国》。
这样一座大桥,绝不能仅仅用浮于视觉的一个“美”字来形容。
1357年,波希米亚国王查理四世下令,由27岁的建筑师彼得·帕尔勒日主持设计并建造一座横跨伏尔塔瓦河的石桥。彼得·帕尔勒日矢志要建造一座“最好的大桥”。工期长达60年,彼得·帕尔勒日最终没能等到大桥落成的那一天,但他确实建造了一座“最好的大桥” 1992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布拉格查理大桥。
如今的布拉格被视为世界最美的城市之一。但这种“旅行打卡”式的浮光掠影,却消解了这座城市的跌宕历史和知识分子念念不忘的“布拉格精神”。
卡夫卡出生时,奥匈帝国已摇摇欲坠,民族矛盾逐渐激化。在斯拉夫人占据多数的布拉格,讲德语的犹太人是少数,因此卡夫卡始终有着极大的疏离感。这种疏离感即使在家中也未被淡化,他的父亲性格专断,简单粗暴,以致卡夫卡一生都活在父亲的阴影之下。
有人曾这样描述卡夫卡的矛盾:“作为犹太人,卡夫卡在基督徒眼中不是自己人;作为不入帮会的犹太人,他在犹太人眼中不是自己人;作为说德语的人,他不完全属于奥地利人;作为劳动保险公司的职员,他不完全属于资产者;作为资产者的儿子,他又不完全属于劳动者……而‘在自己的家庭里,我比陌生人还要陌生’。”但布拉格毕竟包容了卡夫卡。有人认为:“卡夫卡的消失标志着从捷克—日耳曼—奥地利—犹太混合体中产生的布拉格知识界的结束,这个混合体曾在几个世纪中起着支撑和激励布拉格的作用。”
布拉格包容了卡夫卡的敏感脆弱、彷徨无助,也包容了他的人生。1919年6月19日,卡夫卡在日记中提及,自己和妹妹奥特拉经过马提尼新桥回家,在桥上望向查理大桥,“桥在夜里展现着奇特的‘夏夜之光’。”
当年我第一次前往布拉格时,就根据卡夫卡这段记录,选择了马提尼桥旁的一家酒店。酒店斜对着城堡山的阶梯,从客房里凭窗望去,可见城堡山美景。走出酒店,穿桥而过,对岸就是卡夫卡长大的犹太区。我也曾学着卡夫卡,在马提尼桥上望向不远处的查理大桥,感受那“夏夜之光”。如果在大桥靠近旧城区一侧的塔楼上观赏“夏夜之光”,更是绝美。从塔楼望下去,大桥向河对岸延伸,更远处则是城堡山,再远处则是或蓝或暗的天空。我更喜欢黄昏时登上塔楼远望的感受,白天尽管天色极蓝,但过于明朗,倒是黄昏时,不管有没有夕阳,都透着一股神秘。每次来到布拉格,爬上塔楼望向城堡山,是我必须要做的一件事。
尼采曾说:“当我想以另一个字来表达音乐时,我只找到了维也纳;而当我想以另一个字来表达神秘时,我只想到了布拉格。”也许正因为这神秘,卡夫卡对查理大桥一直十分喜爱。卡夫卡生命中的最后一句话则是:“我的生命和灵感全部来自于伟大的查理大桥。”在穿城而过的伏尔塔瓦河上有18座大桥,查理大桥是最古老的一座。
查理大桥之美,在于它连接了布拉格城堡、小城和老城,这正是布拉格的精华所在。它自身的美也无懈可击,哥特式桥梁与巴洛克式雕塑完美结合,桥两侧石栏杆上的30座雕像都是杰作。桥下伏尔塔瓦河的流淌也从未停息,它从不是静悄悄的,河水撞击桥墩的声音,不远处水坝落差处的水声,都是布拉格人再熟悉不过的声音。
1874年秋天,斯美塔那这样记录:“那天清晨,我缓缓地走上大桥,没有人知道我想干什么。就在这时我突然听见了伏尔塔瓦河的激流在撞击查理大桥的声音……”那天,他本想自杀,因为严重的耳疾,他几近崩溃。任何人都很难承受这种巨大的痛苦,对于以耳朵倾听世界的音乐家来说更是如此。但伏尔塔瓦河拯救了他,他所听到的激流声,被他视为捷克人心灵的呼唤,最终促成了他享誉世界的交响乐《我的祖国》。
这样一座大桥,绝不能仅仅用浮于视觉的一个“美”字来形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