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时期文学出版的组织形式

来源 :出版发行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ugbo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延安时期的文学出版,是中国现代文学出版史不可忽略的一支,是党的出版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新民主主义文学出版的高峰。作为“个人智慧、抽象形式和集体结构”相互融合的文化形式,延安时期的文学出版具有突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属性,文学会议、文学社团、专业院系和专业机构通过领导讲话、会议报告、创办报刊、编印书籍、引导创作、文学论争、文学教学和实践等方式组织起延安时期丰富多样的文学出版,促进了革命文学出版制度的形成,推动了文学出版的大众化、民族化和现代革命文学出版的繁荣。
其他文献
在亚里士多德的伦理学研究当中,友爱论虽不常被提及,但还是很重要的.亚里士多德将友爱归结为德性上的必要品质,那么友爱的三种性质是否必须存在或缺一不可?它是不是实现幸福所必需的要素?其友爱论在后世伦理学与实践哲学中又具有何种意义?国内外对于亚里士多德友爱论的研究数不胜数.主要基于对《尼各马可伦理学》中的友爱论进行分析,根据廖申白教授以及福滕堡教授对其友爱论的见解进行论述,以此解决上述问题.
随着社会化阅读兴起而不断崛起的社交阅读平台既是一种新型的媒介结构,也是一个产消合一的多边市场。在这个市场中,平台与用户互动互构的价值共创关系取代了传统媒体与受众的二元对立关系。社交阅读平台要想建构规模化的注意力市场,就需要不断吸引和激励更多的用户参与价值生产与创造。为此,社交阅读平台需建构以用户价值共创为核心的价值生态圈,着眼基于信任与共享的关系协同治理。
严复是中国近代著名的思想家、翻译家和教育家.目前学界对严复的研究多集中在翻译领域和文化领域,对其政治思想领域的研究相对较少.通过史料梳理不难发现,在维新之初严复激烈抨击专制,伸张民权.在维新中后期直至失败以后,他的思想逐渐从“速变”改良过渡到“渐变”改良,20世纪初又开始鼓吹“开明专制”.严复思想嬗变的原因在于当时社会无真正改良之基础,受“西学”文化影响,以及“旧势力”依旧强大.
契诃夫的《渴睡》与玄镇健的《火》在女性悲剧方面有高度的相似性,形象地刻画出悲剧女性的形象.通过探讨两部作品的悲剧女性形象,探寻东西方悲剧女性的反抗心理,从而解读古今中外悲剧斗争的普遍性.
《荀子》一书是荀子思想的集中体现,性恶论是荀子的主要观点之一,影响颇为深远.因此,从关联视角下的认知语境、明示推理和最佳关联三个方面分析了《荀子·性恶论》的翻译.
网络时代的版权合同利益失衡已经成为较为突出的法律问题。在现实层面,作品创作的生产性和技术性使作者沦为文化产业体系中的微末个体,作品传播的独立性和交互性则增强了传播者和使用者在作品市场价值实现中的意义。在法律层面,关于法人作品、职务作品和委托作品等的权益配置规范过于粗略,直接的版权合同规范也存在较大局限。因此,有必要从多方利益平衡的角度厘清法人作品、职务作品和委托作品等的权益配置,并从完善现有规范内容、引入新的合同类型、衔接适用民法规范和促进软法之治的角度构建体系完整的版权合同规范。
贝多芬是世界范围内极负盛名的德国作曲家,其留下的32首奏鸣曲可以说贯穿了其音乐生涯.以贝多芬的《D大调奏鸣曲Op.10 No.3》作为选题,分析了《D大调奏鸣曲Op.10 No.3》的音乐风格以及整体结构,进而着重探究了这首D大调奏鸣曲的创作手法、曲式结构等诸多方面.此外,这首《D大调奏鸣曲Op.10 No.3》也是贝多芬早期音乐作品中的另类,其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古典奏鸣曲,由此可以看出,贝多芬在海顿以及莫扎特等古典主义大师影响下的浪漫主义创新思维,为贝多芬后期的音乐作品创作提供了基础.
乡村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要传承、创新和发展乡村文化的丰富内涵,必须依靠连续八年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的全民阅读战略。全民阅读与乡村文化振兴是相互依存、相互依靠的关系,可以实现相互作用、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目标。全民阅读活动的开展,可以涵养乡村居民的文化底蕴,拓展乡村文化的传播渠道,传承乡村文化的精髓,丰富乡村文化的呈现载体。因此,要挖掘特色鲜明的乡村阅读资源,搭建乡村阅读融媒体平台,打造精品乡村文化阅读资源,延伸乡村文化阅读的广度和深度,实现全民阅读与乡村文化振兴齐头并进,达到“双赢”的目的。
本文从人本叙事思维下的数字教育内容生产,构建多媒介融合与转化的教育出版形态等方面展开对交互式媒介叙事本质的理论梳理,并以此为基础提出数字教育出版平台中人机与人际交互叙事、时空多维叙事和多重主体交互叙事三个主要特征,进而形成对交互式媒体叙事特征性的理论建构,目的是对信息教育2.0时代的数字教育出版的创新性转化和发展提供启示。
西洋乐器钢琴传入中国已有很长的历史,而中国的钢琴音乐创作也随着时代的变迁不断地发展与扩充,经历了从无到有,而今枝繁叶茂的过程.1949年后,安定的社会环境为新老艺术家们提供了良好的创作条件,因此钢琴创作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经查阅发现,在1949—1966年间的钢琴作品民族化特征较为明显,不少钢琴作品的旋律都是以民间曲调为基础发展而来的.以1949—1966年间的钢琴民歌改编作品为研究对象,就曲中所使用的民歌元素做了探究,分析了民歌元素在1949—1966年间的钢琴改编作品中是如何体现的,并分析了这些钢琴改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