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人说,一生一定要去一次牛津。那里有开窗可见的田园美景;看一看皮特河博物馆里高低错落摆放的稀奇藏品;在前酿酒厂工艺美术馆看手艺人创作……毕竟作为工艺美术的爱好者,一定要探访工艺美术运动的发源地英国。而牛津,正是英国工艺美术运动的聚集地与活跃之地。
工艺美术运动的发起人威廉·莫里斯(William Morris)曾说:“不要在家里放一件你认为有用,但其实并不美的东西。”这句话正好诠释了工艺美术的精髓,也恰到好处地勾勒出牛津文化与艺术交织的美。
看一本书,听一场讲座
拉德克利夫圆楼,是牛津大学博德利图书馆5座建筑之一。这座拱顶式的巴洛克建筑在牛津经历了268年的风雨,却并未磨蚀掉建筑师赋予它的魅力。现在,它仍是牛津大学的标志性建筑之一。钱钟书、杨绛先生当年留学牛津时,就常在博德利读书。钱钟书先生还把图书馆称为“饱蠹楼”。据说牛津的学生,待得最久的地方就是博德利图书馆,还有人说一日不去便觉遗憾的地方也是这里。
这座建于1602年的图书馆,是欧洲最大的图书馆之一,藏书以古典学、哲学、神学、文学、史学等为主,藏书量仅次于大英图书馆。
若说阅读是个人的一场思考,那么聆听一场讲座,则能带来思想的碰撞。讲座在牛津大学多得不胜枚举,但从1869年到现在已有148年历史的斯莱德讲座(Slade Lectures),对于喜爱艺术的人来说则是一场不可错过的思想盛宴。
每年1月底到3月初之间,牛津大学都会邀请艺术届鼎鼎有名的学者来授课。引人入胜的主题、教授们深入浅出的讲解方式、丰富多变的主题,都会吸引众多观众慕名而来。2017年的讲座,就请来了刚被任命为剑桥大学艺术历史教授的卡罗琳·冯·艾克(Caroline van Eck),她用可视艺术的新颖方式,在当地博物馆、画廊里为听众讲解了《关于缺失文物的物质存在:收藏大量的艺术文物以复兴艺术文化史》。
想必观众在聆听讲座时,一定有那么片刻,仿佛回到了求知若渴的学生时代。
信步田园中
历史文化的积淀,成就了牛津的美名,也为当地的工艺美术发展增添了一份动力。
在工艺美术活跃地科茨沃尔德,小镇的手工艺历史十分悠久,早在中古时期就因羊毛贸易发展起来。有一句谚语说:“欧洲最好的羊毛在英国,英国最好的羊毛就在科茨沃尔德。”
科茨沃尔德毛织店诞生于1982年,现在是当地唯一一家还在坚守呢绒设计和制造的店铺。几十年来毛织店一直坚持在当地生产精纺毛布。特色的格洛斯特郡格子布和牛津郡格子布,设计灵感均来自科茨沃尔德地区的田园风光。
当地匠人用科茨沃尔德特色的蜂蜜色石头(一种远古沉淀的侏罗纪石灰岩矿石)手工打造出一座1∶9比例的迷你公园,复制出小镇所有的标志性建筑。游走于迷你模型公园中,恍如置身在小矮人的奇妙国度。
小镇人口虽然不多,但艺术氛围却十分浓厚,有好几座博物馆,其中汽车博物馆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20—1930年间。还有坐落在维多利亚街道旁的香水厂,还在坚持使用传统工艺萃取香水,并为英国女王和顶级音乐艺术家艾尔顿·约翰量身定制过香水。
國际艺术大集合
一路走来,牛津、科茨沃尔德地区的一屋一桥都有着人文历史的沉淀。除了古朴典雅的一面,在一年一度的牛津国际艺术展上也汇集了世界各国的艺术。
牛津国际艺术展是除伦敦外,英国南部地区唯一的国际性展览,也是南部地区性的艺术类展览之一。
牛津市中心阿尔达特街上的市政厅始建于1893年维多利亚女王时期。这座欧洲古典风格的建筑内部装潢极为考究,本身就堪称一件艺术品,而国际艺术展每年都会在这里揭开神秘的面纱。
从2014年开始,展览已经连续举办了4届。作为英国为数不多的国际性展览,它吸引了除英国本土外,还有来自爱尔兰、德国、法国、荷兰、比利时、瑞士等国的艺术家远道前来参展,来自世界各地的艺术为也古典的市政厅增添了国际范。
展会分设在主厅、集会室、老图书馆3个区域,漫步于会场,仿佛徜徉在艺术的海洋。远离城市喧嚣,艺术展提供给大众的也正是一个暂时忘却日常繁琐事务的空间。
在2017年的展会上,短短两天半时间,吸引了超过6 500多名专业观众参与。随着人群穿梭会场,摆放在一个角落的几件铜制牛雕塑尤为引人注目。雕塑的主人名叫戴安娜,她当年刚从美术学院毕业后有过一段与牛“同居”的在牛棚寄宿经历,而那些与她朝夕共处的牛就是她的朋友。
除了像戴安娜这样的独立艺术家,也不乏画廊、文化协会等机构参与展览。世界各地的艺术家们,在这里像是开办了一场艺术派对,洋溢着蒙古风情的画作;取材于塞浦路斯的艺术品;脾气有些暴躁但却有爱地帮妻子做展览的德国人马克;来自伦敦的罗伯特和亚历山大用100年历史的古书座做雕刻;两位因为爱好玻璃艺术而结交成好友的当地艺术家安妮和艾丽莎以及来自英国北部的木艺家贾斯汀。艺术展不仅仅为每个艺术家展现各自的艺术风格提供了场所,也为来自不同国家地区的艺术家提供了文化交流的空间,在展厅里思想的包容、多样性与艺术共存。
文学的牛津、田园的牛津、艺术的牛津,牛津的多姿多彩,期待更多的人去探索、发现。
2018年《中华手工》邀您一同开启8天的英国牛津国际艺术展游学之旅,探寻英国牛津的文艺灵魂。
·在博德利图书馆、斯莱德讲座做一回“学生”
·去科茨沃尔德地区寻访手工艺之源
·手工艺从业者的圣地——维多利亚与艾伯特博物馆
·看乔丁汉美术与博物馆,感受工艺美术之魂
·拜访国际雕塑大师Hamish Mackie
·领略赛伦赛斯特、水上伯顿、拜伯里的英伦田园风光
想去牛津游学展?请拨打:023—88739227
工艺美术运动的发起人威廉·莫里斯(William Morris)曾说:“不要在家里放一件你认为有用,但其实并不美的东西。”这句话正好诠释了工艺美术的精髓,也恰到好处地勾勒出牛津文化与艺术交织的美。
看一本书,听一场讲座
拉德克利夫圆楼,是牛津大学博德利图书馆5座建筑之一。这座拱顶式的巴洛克建筑在牛津经历了268年的风雨,却并未磨蚀掉建筑师赋予它的魅力。现在,它仍是牛津大学的标志性建筑之一。钱钟书、杨绛先生当年留学牛津时,就常在博德利读书。钱钟书先生还把图书馆称为“饱蠹楼”。据说牛津的学生,待得最久的地方就是博德利图书馆,还有人说一日不去便觉遗憾的地方也是这里。
这座建于1602年的图书馆,是欧洲最大的图书馆之一,藏书以古典学、哲学、神学、文学、史学等为主,藏书量仅次于大英图书馆。
若说阅读是个人的一场思考,那么聆听一场讲座,则能带来思想的碰撞。讲座在牛津大学多得不胜枚举,但从1869年到现在已有148年历史的斯莱德讲座(Slade Lectures),对于喜爱艺术的人来说则是一场不可错过的思想盛宴。
每年1月底到3月初之间,牛津大学都会邀请艺术届鼎鼎有名的学者来授课。引人入胜的主题、教授们深入浅出的讲解方式、丰富多变的主题,都会吸引众多观众慕名而来。2017年的讲座,就请来了刚被任命为剑桥大学艺术历史教授的卡罗琳·冯·艾克(Caroline van Eck),她用可视艺术的新颖方式,在当地博物馆、画廊里为听众讲解了《关于缺失文物的物质存在:收藏大量的艺术文物以复兴艺术文化史》。
想必观众在聆听讲座时,一定有那么片刻,仿佛回到了求知若渴的学生时代。
信步田园中
历史文化的积淀,成就了牛津的美名,也为当地的工艺美术发展增添了一份动力。
在工艺美术活跃地科茨沃尔德,小镇的手工艺历史十分悠久,早在中古时期就因羊毛贸易发展起来。有一句谚语说:“欧洲最好的羊毛在英国,英国最好的羊毛就在科茨沃尔德。”
科茨沃尔德毛织店诞生于1982年,现在是当地唯一一家还在坚守呢绒设计和制造的店铺。几十年来毛织店一直坚持在当地生产精纺毛布。特色的格洛斯特郡格子布和牛津郡格子布,设计灵感均来自科茨沃尔德地区的田园风光。
当地匠人用科茨沃尔德特色的蜂蜜色石头(一种远古沉淀的侏罗纪石灰岩矿石)手工打造出一座1∶9比例的迷你公园,复制出小镇所有的标志性建筑。游走于迷你模型公园中,恍如置身在小矮人的奇妙国度。
小镇人口虽然不多,但艺术氛围却十分浓厚,有好几座博物馆,其中汽车博物馆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20—1930年间。还有坐落在维多利亚街道旁的香水厂,还在坚持使用传统工艺萃取香水,并为英国女王和顶级音乐艺术家艾尔顿·约翰量身定制过香水。
國际艺术大集合
一路走来,牛津、科茨沃尔德地区的一屋一桥都有着人文历史的沉淀。除了古朴典雅的一面,在一年一度的牛津国际艺术展上也汇集了世界各国的艺术。
牛津国际艺术展是除伦敦外,英国南部地区唯一的国际性展览,也是南部地区性的艺术类展览之一。
牛津市中心阿尔达特街上的市政厅始建于1893年维多利亚女王时期。这座欧洲古典风格的建筑内部装潢极为考究,本身就堪称一件艺术品,而国际艺术展每年都会在这里揭开神秘的面纱。
从2014年开始,展览已经连续举办了4届。作为英国为数不多的国际性展览,它吸引了除英国本土外,还有来自爱尔兰、德国、法国、荷兰、比利时、瑞士等国的艺术家远道前来参展,来自世界各地的艺术为也古典的市政厅增添了国际范。
展会分设在主厅、集会室、老图书馆3个区域,漫步于会场,仿佛徜徉在艺术的海洋。远离城市喧嚣,艺术展提供给大众的也正是一个暂时忘却日常繁琐事务的空间。
在2017年的展会上,短短两天半时间,吸引了超过6 500多名专业观众参与。随着人群穿梭会场,摆放在一个角落的几件铜制牛雕塑尤为引人注目。雕塑的主人名叫戴安娜,她当年刚从美术学院毕业后有过一段与牛“同居”的在牛棚寄宿经历,而那些与她朝夕共处的牛就是她的朋友。
除了像戴安娜这样的独立艺术家,也不乏画廊、文化协会等机构参与展览。世界各地的艺术家们,在这里像是开办了一场艺术派对,洋溢着蒙古风情的画作;取材于塞浦路斯的艺术品;脾气有些暴躁但却有爱地帮妻子做展览的德国人马克;来自伦敦的罗伯特和亚历山大用100年历史的古书座做雕刻;两位因为爱好玻璃艺术而结交成好友的当地艺术家安妮和艾丽莎以及来自英国北部的木艺家贾斯汀。艺术展不仅仅为每个艺术家展现各自的艺术风格提供了场所,也为来自不同国家地区的艺术家提供了文化交流的空间,在展厅里思想的包容、多样性与艺术共存。
文学的牛津、田园的牛津、艺术的牛津,牛津的多姿多彩,期待更多的人去探索、发现。
2018年《中华手工》邀您一同开启8天的英国牛津国际艺术展游学之旅,探寻英国牛津的文艺灵魂。
·在博德利图书馆、斯莱德讲座做一回“学生”
·去科茨沃尔德地区寻访手工艺之源
·手工艺从业者的圣地——维多利亚与艾伯特博物馆
·看乔丁汉美术与博物馆,感受工艺美术之魂
·拜访国际雕塑大师Hamish Mackie
·领略赛伦赛斯特、水上伯顿、拜伯里的英伦田园风光
想去牛津游学展?请拨打:023—88739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