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例左室假腱索的超声心动图追踪观察与临床分析

来源 :家庭心理医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songshu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析左室假腱索的超声心动图追踪观察与临床分析。方法:选择2013年5月~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心电图异常患者150例为研究对象,再选择同期体检的60例健康者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的检查结果。结果:两组均顺利完成检查,对照组的左室假腱索检出率为5%;而观察组的左室假腱索检出率为24%,并且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左室假腱索2条以上比率较高,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室假腱索的发生在一定程度上与心电图异常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并且通过追踪观察超声心动图,可以发现室性期前收缩的发生与左室假腱索数目增多有关,同时横型假腱索也是诱发室T波倒置的一个重要因素。
  关键词:左室假腱索、超声心动图、追踪观察、临床分析
  【中图分类号】R540.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02(2015)06-0449-01
  左室假腱索在临床上又被称之为左心室条束,通常指的是除与左房室瓣叶和乳头肌相连接的正常腱索外,位于左心室内的一种纤维条索结构,是先天性的一种解剖变异[1]。之前临床上认为左室假腱索是单纯的一种解剖变异,但是随着电生理学和临床解剖学的不断发展,有学者发现左室假腱索容易导致多种心电异常,严重威胁患者健康[2]。当前,临床上在对患者进行左室假腱索检查时,超声是比较常用、也是唯一能够进行活体检查的方法,具有较好的检查效果。因此,本文探讨了左室假腱索的超声心动图追踪观察与临床分析,现报道如下。
  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5月~12月期間我院收治的心电图异常患者150例为研究对象,再选择同期体检的60例健康者为对照组,观察组中90例为男性,60例为女性,年龄13~66岁,平均年龄为(39.2±5.5)岁,其中50例为T波倒置,100例为室性期前收缩。对照组中35例为男性,25例为女性,年龄11~64岁,平均年龄为(38.4±5.3)岁。两组在年龄、性别等资料方法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对比。
  1.2方法
  两组均接受超声心动图检查。运用德国Siemens生产的X300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对患者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探头频率控制在2.0~3.3MHz左右,检查前,指导患者保持平躺姿势,于两腔心切面、心尖四腔、各水平短轴、五腔以及胸骨旁左室长轴等各个部位对患者进行多切面、多角度检查。检查的过程中,观察到受检者的两个及以上切面出现条索状高回声时,则能确定为左心室假腱索。对于确诊为左心室假腱索的患者,随访1~2年,追踪观察超声心动图,并将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作为基本依据,对假腱索的宽度、数量、分型以及长度进行记录。
  1.3观察指标
  对两组的检查结果进行密切观察,并将左室假腱索检出率计算出来,同时,对两组假腱索的宽度、数量、分型以及长度进行对比,并认真做好记录。
  1.4统计学分析
  本次实验数据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其中组间数据资料对比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对比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的左室假腱索检出率对比
  两组均顺利完成检查,对照组的左室假腱索检出率为5%;而观察组的左室假腱索检出率为24%,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下表1所示。
  2.2两组左室假腱索各性质参数分析对比
  相比较对照组而言,观察组的左室假腱索2条以上比率明显较高,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在左室假腱索的分型、宽度以及长度方面,两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如下表2所示。
  3讨论
  近年来,左室假腱索在我国的发生率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不仅威胁患者健康,在一定程度上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3]。所以关于心电图异常与左室假腱索性质参数之间的关系研究也逐渐成为临床上的热点。临床上在对左室假腱索进行检查时,超声心动图是比较有效的一种方法,其作用机制是充分利用超声波回声对大血管和心脏进行全方位、多角度探查,从而获得相关检查结果的一种方法,并且该检查方法具有操作简单、无创性、检查结果精确等特点,更容易被广大患者所接受[4],同时也是当前临床上对左室假腱索进行活体检查的唯一一种方法,所以,超声心动图检查对左室假腱索相关性质参数的准确判断与左室假腱索检出率的提高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5]。在本次研究中,运用超声心动图对健康者和心电图异常者分别进行全面检查,对并两组的左室假腱索检出率进行统计,同时对心电图异常类型与左室假腱索相关性质参数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全面分析。结果显示,相比较对照组而言,观察组患者的左室假腱索检出率明显较高,说明左室假腱索的发生在一定程度上与心电图异常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并且在观察随访期间,相比较对照组而言,观察组患者的左室假腱索2条以上比率明显较高,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左室假腱索的发生在一定程度上与心电图异常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并且通过追踪观察超声心动图,可以发现室性期前收缩的发生与左室假腱索数目增多有关,同时横型假腱索也是诱发室T波倒置的一个重要因素。
  参考文献:
  [1] 曾文. 45例左室假腱索的超声心动图追踪观察与临床分析[J].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4,15:3567+3572.
  [2] 杨红骏,杜文华,李陶. 130例左室假腱索的超声心动图追踪观察与临床分析[J].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2006,07:391-393.
  [3] 张翠. 50例左室假腱索二维超声心动图分析[J]. 当代医学,2012,02:105.
  [4] 张锦怡. 左心室假腱索的超声诊断分析及临床意义[J]. 中外医疗,2010,31:16+18.
  [5] 张锦怡A左心室假腱索的超声诊断分析及临床意义[J].中外医疗,2010,29(31):124-126.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观察分析中老年人群健康体检者中心电图异常的发生情况及其原因。方法:905例中老年健康体检者在安静状态下平卧,采用上海光电ECG9620P2三导自动分析心电图记录仪进行检测,并根据实际情况随时加做各导联。结果:905例中老年健康人群中异常心电图352例(38.90%),异常心电图检出类型依次为ST-T改变135例(14.92%)、心律失常128例(14.14%)、传导阻滞62例(6.85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结直肠癌手术在基层医院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5例腹腔镜辅助结直肠癌手术的临床资料,其中包括右半结肠切除8例,左半结肠切除5例,直肠癌根治术12例。结果:所有病例均获得手术成功,手术平均时间182min,术中平均失血量91.2ml,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平均为2.6天,平均住院时间12.9天,其中1例发生吻合口瘘,无其他并发症发生。结论:在基层医院开展腹腔镜辅助结直肠
期刊
摘要:目的:主要讨论内窥镜鼻窦手术失败继续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13年1月-2013年12間收治的130例内窥镜鼻窦手术失败患者,对其进行针对性治疗干预,并进行术后随访,统计综合治疗效果。结果:在本次研究中,治疗总有效率为56.92%(74/130),其中,治愈23.07%(30/130),显效17.69%(23/130),好转16.14%(21/130),无效43.08%(5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螺旋CT在原发性腹膜后肿瘤患者中的诊断结果和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原发性腹膜后肿瘤患者41例进行分析,均进行螺旋CT扫描诊断,观察影像学特征,分析诊断结果,总结临床应用价值。结果:41例患者肿瘤源于间叶组织11例(26.8%),淋巴组织8例(19.5%),神经组织20例(48.8%),生殖细胞2例(4.9%)。CT诊断结果显示,良性肿瘤边界清晰,发生钙化的数量多,发生坏死的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血液检验在贫血鉴别中的作用。 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在我院就诊的缺铁性贫血患者53例为实验A组,巨幼红细胞性贫血患者19例为实验B组,及同时期在我院体检的正常人群39例为对照组,三组患者性别、年龄等基本情况比较结果显示,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数据具有可比性。三组患者清晨空腹采血2ml。将采得的血液放在抗凝管中,混匀。采用Sysmex-800i血细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呼吸机治疗呼吸衰竭中的护理方法,并经行总结。方法:采用2013年5月至2014年5月来实习医院就诊的60例呼吸衰竭且达到使用无创呼吸接标准患者为研究对象,将这60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0人。结果:实验组治疗前体液PH值7.02±1.6血浆氧分压5.2±3.5血浆二氧化碳分压8.4±2.1;治疗后体液PH值7.29±1.3血浆氧分压10.2±3.1血浆二氧化碳分压5.
期刊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医疗水平的要求也就更高,那么微创手术也就应运而生了。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全子宫切除术就是妇科微创手术的一种,与其它全子宫切除术相比,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全子宫切除术具有损伤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术后无切口疼痛,并发症少,无腹壁瘢痕等优点[1]。所以很多患者都选择了此种手术方式。我院88例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全子宫切除术中,除2例中转开腹外其余86例成功完成手术,术后恢复良好
期刊
摘要:目的: 针对临床纵膈肿瘤切除术中胸腔镜的应用价值开展相关研究。方法:将收集的纵隔肿瘤切除术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胸腔镜方法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胸术方法治疗,评价两组患者的手术效果。结果:观察组有2例患者心律失常,肺部感染、肺不张各有1例患者,没有发生胸膜腔粘连的患者,并发症具有5%的发生率。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在术中出血量、引流管放置及手术时间、切口长度及疼痛评分等方面都存在一定差异,存在
期刊
摘要:目的:重点探究同时采用电针和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方法:选取的研究对象是2012年初至2014年底在我科接受治疗的100例腰间盘突出症患者,将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电针疗治疗,观察组电针联合推拿进行治疗。结果:对照组的优良率仅为78. 0%。观察组的优良率高达96.0%。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显然优于对照组。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电针联合推拿治疗有着明显的临床效果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关节镜治疗胫骨踝间棘撕脱性骨折。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5年1月在我院就诊的胫骨踝间棘撕脱性骨折患者22例,将其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1人,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病情等基本资料比较中显示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实验组患者应用关节镜治疗胫骨踝间棘撕脱性骨折,对照组患者采用普通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对两组患者关节活动度测定结果显示,实验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