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小學数学教学中,如何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一直是一个让很多教师感到头疼的问题。因为数学学科中有很多较为抽象的理论知识需要学生掌握,对于思维能力尚有待提高的小学生来说是一个比较大的挑战,会导致部分学生产生挫败感,极大伤害到学习兴趣。但数学知识又是几乎所有自然科学学科的重要基础,部分教师为了给学生打好这个基础,不得不加大教学力度,又可能进一步加大学生对数学知识学习的抵触情绪。为了改变这种局面,本文尝试从游戏教学、创设情境和生活应用三个方面,对小学数学的学习兴趣培养策略进行探讨。
关键词:小学数学;学习兴趣;培养策略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兴趣,师生所做出的努力就会事倍功半,造成时间精力上的极大浪费。小学生好奇心与求知欲旺盛,在刚刚进入小学阶段的数学知识学习时,他们还能保持较高的学习兴趣。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数学知识难度逐渐增大,这种兴趣会慢慢消退。如果教师的教学策略方法再出现问题,比如课堂教学中有太多的练习,会导致情况的进一步恶化。而且,没有兴趣的学习,等于违背了学生的主观意愿,与“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也是格格不入的。因此,教师应该对培养学习兴趣提起更多的重视。
一、通过游戏教学来激发兴趣
游戏教学是部分教师比较常用的一种小学数学教学策略,但其大都发生在小学低段。那时学生刚刚进入系统化的知识学习阶段,为了让学生能够尽快进入状态,很多教师会通过游戏的方式来导入教学内容。但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和数学知识水平的提升,有些教师认为游戏方式已经不再适用,课堂教学场景越来越单调。其实,游戏教学在每个阶段都是适用的,因为喜欢游戏、特别是希望在对抗性的游戏中取得胜利是人的天性,重要的是以什么样的方式来进行游戏教学,让学生觉得有趣且有挑战性。
例如,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的“方向与位置”,教师就可以在教学过程中设计这样一个游戏:首先找好教室的方位,比如每面墙对应的东南西北方向,然后将学生两两分组,每组的两名同学可以商量之后分别站到教室里的两个位置,然后让其他组抢答两个人的相对方位,最后看哪个组答对的最多。在这类游戏中,除了基本的游戏规则由教师制定外,学生都有着比较充分的参与,融入感比较强,能够激发出学生的兴趣,他们会自发地思考和应用刚刚学到的方向位置知识,实现高效地提升与巩固。
二、通过创设情境来提升兴趣
影响小学生数学知识学习兴趣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是缺少必要的情境,即上文提到的部分教师让学生进行大量的练习。这种情境显然是比较枯燥无味且与学生意愿相抵触的。其实,小学数学知识浅显易懂,本身就与生活情境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这些情境都可以成为教学内容的重要素材来源。而教材本身在编排时对此也有充分的考虑,有很多来自于生活场景的事例。教师要做的,是进一步结合学生的现实生活,把这些事例变成学生更熟悉的场景,在课堂教学中呈现出来,引导学生充分参与进去。
例如,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的“认识三角形和四边形”,教师可以挑选一个当地造型比较奇特的标志性建筑,然后再选择几名家庭住址在这个建筑不同方位的学生,教师模拟一个外地人,向他们询问这个建筑是什么样子的。结果这几名学生因为观察角度的不同,给出了完全不同的答案。然后教师再进一步提问,表示自己理解不了这些不同的答案,希望他们能够给出一个统一的认识,结果全班同学从自己的观察角度出发,经过充分讨论与整合,最终得出一个比较准确、全面的结论告诉给教师。这就比普通的认识图形练习更能吸引学生兴趣。
三、通过生活应用来巩固兴趣
任何知识的学习其最终的落脚点都在于应用,小学数学知识也不例外。相对广阔的世界来说,课堂环境是比较狭小的,只在课堂上应用数学知识也是不够的。所以,教师要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运用数学知识。同时,教师也要通过良好的家校沟通机制,努力争取家长的支持与配合,由家长为学生提供充分的应用机会。教师要告诉家长,学生在生活应用中遇到问题时不要着急或生气,要帮助学生找到问题的解决办法,或者把问题记录下来告诉教师,由教师进行解答。
例如,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教材已经涉及到了小数的运算和方程的认识,此时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运算水平,很多生活中与运算有关的事情已经可以交给学生来负责了,教师应该提醒家长注意到这一点。学生在生活中正确运用数学知识后,家长应该对学生给予充分的肯定与鼓励,给学生更大信心,让学生逐渐喜欢并习惯去运用数学知识。来自生活的成就感,对数学学习兴趣的巩固作用是巨大的,也是课堂教学很难达到的。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的学习兴趣的培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数学教学效果,如果缺少兴趣,学生的学习就只能是对外界压力的一种反馈,一旦外界压力放松,其学习动力几乎会荡然无存,对学生未来的人生发展是非常不利的。因此,广大同仁应该牢固树立“以学生为教学活动主体”的意识,重视学生的意愿,从兴趣出发创造出更加坚实的小学数学教学成果。
参考文献
[1] 王玉锋.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兴趣[J].学周刊,2018(36):84-85.
[2] 宫晓敏.浅谈小学数学兴趣教学[J].课程教育研究,2018(47):136.
关键词:小学数学;学习兴趣;培养策略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兴趣,师生所做出的努力就会事倍功半,造成时间精力上的极大浪费。小学生好奇心与求知欲旺盛,在刚刚进入小学阶段的数学知识学习时,他们还能保持较高的学习兴趣。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数学知识难度逐渐增大,这种兴趣会慢慢消退。如果教师的教学策略方法再出现问题,比如课堂教学中有太多的练习,会导致情况的进一步恶化。而且,没有兴趣的学习,等于违背了学生的主观意愿,与“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也是格格不入的。因此,教师应该对培养学习兴趣提起更多的重视。
一、通过游戏教学来激发兴趣
游戏教学是部分教师比较常用的一种小学数学教学策略,但其大都发生在小学低段。那时学生刚刚进入系统化的知识学习阶段,为了让学生能够尽快进入状态,很多教师会通过游戏的方式来导入教学内容。但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和数学知识水平的提升,有些教师认为游戏方式已经不再适用,课堂教学场景越来越单调。其实,游戏教学在每个阶段都是适用的,因为喜欢游戏、特别是希望在对抗性的游戏中取得胜利是人的天性,重要的是以什么样的方式来进行游戏教学,让学生觉得有趣且有挑战性。
例如,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的“方向与位置”,教师就可以在教学过程中设计这样一个游戏:首先找好教室的方位,比如每面墙对应的东南西北方向,然后将学生两两分组,每组的两名同学可以商量之后分别站到教室里的两个位置,然后让其他组抢答两个人的相对方位,最后看哪个组答对的最多。在这类游戏中,除了基本的游戏规则由教师制定外,学生都有着比较充分的参与,融入感比较强,能够激发出学生的兴趣,他们会自发地思考和应用刚刚学到的方向位置知识,实现高效地提升与巩固。
二、通过创设情境来提升兴趣
影响小学生数学知识学习兴趣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是缺少必要的情境,即上文提到的部分教师让学生进行大量的练习。这种情境显然是比较枯燥无味且与学生意愿相抵触的。其实,小学数学知识浅显易懂,本身就与生活情境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这些情境都可以成为教学内容的重要素材来源。而教材本身在编排时对此也有充分的考虑,有很多来自于生活场景的事例。教师要做的,是进一步结合学生的现实生活,把这些事例变成学生更熟悉的场景,在课堂教学中呈现出来,引导学生充分参与进去。
例如,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的“认识三角形和四边形”,教师可以挑选一个当地造型比较奇特的标志性建筑,然后再选择几名家庭住址在这个建筑不同方位的学生,教师模拟一个外地人,向他们询问这个建筑是什么样子的。结果这几名学生因为观察角度的不同,给出了完全不同的答案。然后教师再进一步提问,表示自己理解不了这些不同的答案,希望他们能够给出一个统一的认识,结果全班同学从自己的观察角度出发,经过充分讨论与整合,最终得出一个比较准确、全面的结论告诉给教师。这就比普通的认识图形练习更能吸引学生兴趣。
三、通过生活应用来巩固兴趣
任何知识的学习其最终的落脚点都在于应用,小学数学知识也不例外。相对广阔的世界来说,课堂环境是比较狭小的,只在课堂上应用数学知识也是不够的。所以,教师要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运用数学知识。同时,教师也要通过良好的家校沟通机制,努力争取家长的支持与配合,由家长为学生提供充分的应用机会。教师要告诉家长,学生在生活应用中遇到问题时不要着急或生气,要帮助学生找到问题的解决办法,或者把问题记录下来告诉教师,由教师进行解答。
例如,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教材已经涉及到了小数的运算和方程的认识,此时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运算水平,很多生活中与运算有关的事情已经可以交给学生来负责了,教师应该提醒家长注意到这一点。学生在生活中正确运用数学知识后,家长应该对学生给予充分的肯定与鼓励,给学生更大信心,让学生逐渐喜欢并习惯去运用数学知识。来自生活的成就感,对数学学习兴趣的巩固作用是巨大的,也是课堂教学很难达到的。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的学习兴趣的培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数学教学效果,如果缺少兴趣,学生的学习就只能是对外界压力的一种反馈,一旦外界压力放松,其学习动力几乎会荡然无存,对学生未来的人生发展是非常不利的。因此,广大同仁应该牢固树立“以学生为教学活动主体”的意识,重视学生的意愿,从兴趣出发创造出更加坚实的小学数学教学成果。
参考文献
[1] 王玉锋.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兴趣[J].学周刊,2018(36):84-85.
[2] 宫晓敏.浅谈小学数学兴趣教学[J].课程教育研究,2018(47):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