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荒诞是现代艺术典型的审美范畴,它是人类思维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诞生于20世纪的西方。从浪漫主义自我表达到现代主义的主体非中心化,使荒诞意识成为现代艺术的重要思想倾向,荒诞也作为一个重要的审美范畴进入美学视野之中。
关键词:荒诞;审美特点;荒诞感
荒诞是一个很难下精确定义的概念,它是西方近代以来文化环境的产物,它的意蕴主要也是西方文化的意蕴。荒诞是现代艺术典型的审美范畴,从浪漫主义现实特征开始,丑就出现在美的旁边,引起了艺术世界的分裂。由资本主义带动的世界性和现代化进程,改变了古典时代有序的等级制度,造成社会的分化。在19世纪到20世纪的精神生活中,人文主义对理性的信仰和启蒙主义对理想的期待收到普遍的怀疑。个体价值的张扬,也带来了个人和世界的分裂。从浪漫主义自我表达到现代主义的主体非中心化,使荒诞意识成为现代艺术的重要思想倾向,荒诞也作为一个重要审美范畴进入美学视野之中。
荒诞和古典时期的悲剧范畴相关,源于时空的无限性、必然性、偶然性以及由此造成的世界的荒谬和个人的孤独。个体意识的觉醒带着与生俱来的精神痛苦,因为现代科学破坏宗教,引起了信仰的丧失;现代文明破坏理想,造成了理性的沦落。这样个人自由成为无精神超越、无实体依赖的自由。
理性失落了,信仰失落了,人失落了,西方现代文化与西方古典文化断裂了,这种断裂使西方现代文化层从西方古典文化层,特别是从晚期浪漫主义蜕变出一个新的审美形态:荒诞(absurd)——认得存在失去了意义。
当代德国哲学家施太格缪勒指出,人在现代社会里“收到威胁的不只是人的一个方面或对世界的一定关系,而是人的整个存在连同他对世界的全部关系都从根本上成为可疑了,人失去了一切支撑点,一切理性的知识和信仰都崩溃了,所熟悉的亲近之物也移向飘渺的远方,留下的只是限于绝对的孤独和绝望之中的自我。”[1]“我们在其中生活的世界完全不可理解的、荒谬的。”[1]从这个意义上,我们才能认识荒诞派作家尤奈斯库给“荒诞”下的定义不仅只是荒诞派戏剧的定义,而是整个现代派艺术的定义。尤奈斯库说:“荒诞是指缺乏意义,和宗教的、形而上学的、先验论的根源绝之后,人就不知所措,他的一切行为就变得没有意义,荒诞而无用。”[2]荒诞作为分离形态的审美范畴,正是自我感知的不知所措和一无所有,是对虚无、绝望、异样、紧张、冷漠和盲目。
在西方现代社会,由于理性和信仰的双重失落,认得存在失去意义,因而产生了荒诞这种审美形态。“荒诞”就是人的一切行为变得没有意义。“荒诞”在形态上最显著标志是平面化、平板化以及价值削平。
首先,西方现代派艺术不再在理性意义上把实体看作是可以个别地或整体地透彻了解的存在大系列。完整的、立体的、独立存在的个体被取消,存在着的只是面——或者是立体被挤压成的面,或者是拆解后再拼凑的面,或者是毫不相关东拉西扯到一起的面。
其次,由于时空深度的取消,秩序不复存在,造成了无高潮、无中心的出现。这在西方现代派艺术的绘画与文学中大量存在。在传统型艺术中,音乐有主题,这主题呈示、展开,成为一曲音乐的中心,并在展开中形成高潮。
最后,是价值削平。在荒诞艺术中,平板上的一切都是等值的,或者说,平板上的一切都是无价值的,因为荒诞艺术绝对地否定任何价值。
荒诞感是由于人与世界的疏离而体验到的一种不安全感和不可信任感,从而产生一种极度的焦虑、恐惧、失望和苦闷。荒诞感里已经渗透了理性的思考,所以在某种程度上显示出脱离美感的倾向。
德国学者凯赛尔认为,荒诞是一个被疏离了的世界,荒诞感就是这个世界中体验到的一种不安全感和不可信任感,从而产生一种生存的恐惧。虽然荒诞中亦有滑稽的成分,但这种生存的恐惧使荒诞感成为一种痛苦而压抑的笑。存在主义哲学家加缪在《西绪福斯神话》中有一个更为精彩的论断:“一个能用理性方法加以解释的世界,不论有多少毛病,总归是熟悉的世界。可是一旦宇宙中间的幻觉和照明都消失了,人便自己觉得自己是陌生人。他成为了一个无法召回的流放者,因为他被剥夺了关于家乡的记忆,而同时也缺乏对未来世界的希望;这种人与他自己的生活分离,演员与舞台分离的状况真正构成荒诞感。”[3]英国评论家埃斯林则认为,荒诞感展现了“人类在荒诞的处境中所感到的抽象的心理苦闷”。[2]这些论述都从不同角度接触到荒诞感的两个基本特征,一个是人与世界的疏远和分离,一个是由此而造成的心理苦闷。各种荒诞艺术所引发的感受都具有这种特征。如我们在蒙克的《呼号》中感受到一种丧失了家园的陌路人凄凉而恐惧的心境;在达利《内战的先兆》中,体验到一种失去理智的疯狂;在贝克特的《等待戈多》里,领悟到人与希望乃至人与自身的严重分离。这些都属于荒诞感。这种荒诞感的实质就是人在面临虚无深渊时所产生的焦虑、恐惧和失望。
西方现代派文学是20世纪一种新的文学实践,它包括多个文学流派,反映了一个特殊的历史时期人性与人本身的脱离和人类生存在本质上的荒诞性。从艺术借鉴上来讲,现代派作家在表现手法上的种种试验我们将之称为陌生化的总原则,如思想知觉化、自由联想、意识流、抽象肉感、戏剧性叙述、法时间旅行法、多层次结构等,由这些创作手法所传递出的对于人生的感觉,我们将其归结为荒诞。现代派属于我们时代“反文学”的运动,它正是以“反文学”的方式来张扬一种全人类的意识。现在,荒诞早已不再只是某个艺术派别的专利,而成了荒诞派、存在主义、表现主义等众多现代派文学广泛运用的一种观念和表达方式,一种以荒诞的方式去控诉、去反抗现实世界、历史、人生的荒诞的有力战术与武器。可以说现代派文学的精神实质正在于以荒诞的形式把特定时期的人生感受表达出来,而作为该时期特定的主题,荒诞正是人生意义的抽象表。
参考文献:
[1] 施太格缪勒.《现代西方哲学主潮》上卷[M].商务印书馆,1986:182.
[2] 伍蠡甫.现代西方文论选[M].上海译文出版社,1983:357358.
[3] 加缪.西西弗的神话[M].三联书店,1987:6.
[4] 葉朗.美学原理[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5] 袁可嘉.现代派论·英美诗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6071.
[6] 柳鸣九.二十世纪文学中的荒诞[M].湖南教育出版社,1993.
[7] 李钧.存在主义文论[M].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
[8] 王林.美术批评方法论[M].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作者简介:辛守辉(1986—),男,硕士研究生在读,浙江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关键词:荒诞;审美特点;荒诞感
荒诞是一个很难下精确定义的概念,它是西方近代以来文化环境的产物,它的意蕴主要也是西方文化的意蕴。荒诞是现代艺术典型的审美范畴,从浪漫主义现实特征开始,丑就出现在美的旁边,引起了艺术世界的分裂。由资本主义带动的世界性和现代化进程,改变了古典时代有序的等级制度,造成社会的分化。在19世纪到20世纪的精神生活中,人文主义对理性的信仰和启蒙主义对理想的期待收到普遍的怀疑。个体价值的张扬,也带来了个人和世界的分裂。从浪漫主义自我表达到现代主义的主体非中心化,使荒诞意识成为现代艺术的重要思想倾向,荒诞也作为一个重要审美范畴进入美学视野之中。
荒诞和古典时期的悲剧范畴相关,源于时空的无限性、必然性、偶然性以及由此造成的世界的荒谬和个人的孤独。个体意识的觉醒带着与生俱来的精神痛苦,因为现代科学破坏宗教,引起了信仰的丧失;现代文明破坏理想,造成了理性的沦落。这样个人自由成为无精神超越、无实体依赖的自由。
理性失落了,信仰失落了,人失落了,西方现代文化与西方古典文化断裂了,这种断裂使西方现代文化层从西方古典文化层,特别是从晚期浪漫主义蜕变出一个新的审美形态:荒诞(absurd)——认得存在失去了意义。
当代德国哲学家施太格缪勒指出,人在现代社会里“收到威胁的不只是人的一个方面或对世界的一定关系,而是人的整个存在连同他对世界的全部关系都从根本上成为可疑了,人失去了一切支撑点,一切理性的知识和信仰都崩溃了,所熟悉的亲近之物也移向飘渺的远方,留下的只是限于绝对的孤独和绝望之中的自我。”[1]“我们在其中生活的世界完全不可理解的、荒谬的。”[1]从这个意义上,我们才能认识荒诞派作家尤奈斯库给“荒诞”下的定义不仅只是荒诞派戏剧的定义,而是整个现代派艺术的定义。尤奈斯库说:“荒诞是指缺乏意义,和宗教的、形而上学的、先验论的根源绝之后,人就不知所措,他的一切行为就变得没有意义,荒诞而无用。”[2]荒诞作为分离形态的审美范畴,正是自我感知的不知所措和一无所有,是对虚无、绝望、异样、紧张、冷漠和盲目。
在西方现代社会,由于理性和信仰的双重失落,认得存在失去意义,因而产生了荒诞这种审美形态。“荒诞”就是人的一切行为变得没有意义。“荒诞”在形态上最显著标志是平面化、平板化以及价值削平。
首先,西方现代派艺术不再在理性意义上把实体看作是可以个别地或整体地透彻了解的存在大系列。完整的、立体的、独立存在的个体被取消,存在着的只是面——或者是立体被挤压成的面,或者是拆解后再拼凑的面,或者是毫不相关东拉西扯到一起的面。
其次,由于时空深度的取消,秩序不复存在,造成了无高潮、无中心的出现。这在西方现代派艺术的绘画与文学中大量存在。在传统型艺术中,音乐有主题,这主题呈示、展开,成为一曲音乐的中心,并在展开中形成高潮。
最后,是价值削平。在荒诞艺术中,平板上的一切都是等值的,或者说,平板上的一切都是无价值的,因为荒诞艺术绝对地否定任何价值。
荒诞感是由于人与世界的疏离而体验到的一种不安全感和不可信任感,从而产生一种极度的焦虑、恐惧、失望和苦闷。荒诞感里已经渗透了理性的思考,所以在某种程度上显示出脱离美感的倾向。
德国学者凯赛尔认为,荒诞是一个被疏离了的世界,荒诞感就是这个世界中体验到的一种不安全感和不可信任感,从而产生一种生存的恐惧。虽然荒诞中亦有滑稽的成分,但这种生存的恐惧使荒诞感成为一种痛苦而压抑的笑。存在主义哲学家加缪在《西绪福斯神话》中有一个更为精彩的论断:“一个能用理性方法加以解释的世界,不论有多少毛病,总归是熟悉的世界。可是一旦宇宙中间的幻觉和照明都消失了,人便自己觉得自己是陌生人。他成为了一个无法召回的流放者,因为他被剥夺了关于家乡的记忆,而同时也缺乏对未来世界的希望;这种人与他自己的生活分离,演员与舞台分离的状况真正构成荒诞感。”[3]英国评论家埃斯林则认为,荒诞感展现了“人类在荒诞的处境中所感到的抽象的心理苦闷”。[2]这些论述都从不同角度接触到荒诞感的两个基本特征,一个是人与世界的疏远和分离,一个是由此而造成的心理苦闷。各种荒诞艺术所引发的感受都具有这种特征。如我们在蒙克的《呼号》中感受到一种丧失了家园的陌路人凄凉而恐惧的心境;在达利《内战的先兆》中,体验到一种失去理智的疯狂;在贝克特的《等待戈多》里,领悟到人与希望乃至人与自身的严重分离。这些都属于荒诞感。这种荒诞感的实质就是人在面临虚无深渊时所产生的焦虑、恐惧和失望。
西方现代派文学是20世纪一种新的文学实践,它包括多个文学流派,反映了一个特殊的历史时期人性与人本身的脱离和人类生存在本质上的荒诞性。从艺术借鉴上来讲,现代派作家在表现手法上的种种试验我们将之称为陌生化的总原则,如思想知觉化、自由联想、意识流、抽象肉感、戏剧性叙述、法时间旅行法、多层次结构等,由这些创作手法所传递出的对于人生的感觉,我们将其归结为荒诞。现代派属于我们时代“反文学”的运动,它正是以“反文学”的方式来张扬一种全人类的意识。现在,荒诞早已不再只是某个艺术派别的专利,而成了荒诞派、存在主义、表现主义等众多现代派文学广泛运用的一种观念和表达方式,一种以荒诞的方式去控诉、去反抗现实世界、历史、人生的荒诞的有力战术与武器。可以说现代派文学的精神实质正在于以荒诞的形式把特定时期的人生感受表达出来,而作为该时期特定的主题,荒诞正是人生意义的抽象表。
参考文献:
[1] 施太格缪勒.《现代西方哲学主潮》上卷[M].商务印书馆,1986:182.
[2] 伍蠡甫.现代西方文论选[M].上海译文出版社,1983:357358.
[3] 加缪.西西弗的神话[M].三联书店,1987:6.
[4] 葉朗.美学原理[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5] 袁可嘉.现代派论·英美诗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6071.
[6] 柳鸣九.二十世纪文学中的荒诞[M].湖南教育出版社,1993.
[7] 李钧.存在主义文论[M].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
[8] 王林.美术批评方法论[M].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作者简介:辛守辉(1986—),男,硕士研究生在读,浙江师范大学美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