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4月2日,美股上市公司瑞幸咖啡宣布,在审计2019年年报发现问题后,董事会成立了一个特别调查委员会。委员会发现,公司在2019年二季度至四季度期间,伪造了22亿元人民币的交易额,相关的成本和费用也相应虚增。
这犹如一颗重磅炸弹。受此影响,瑞幸咖啡盘前股价一度暴跌85%,最终以6.4美元收盘,跌幅超75%。瑞幸的财务造假行为不仅让自身名誉扫地,还将面对巨额索赔。
就在一年前,瑞幸咖啡创始人、CEO钱治亚在上市发言中疾呼:“好的咖啡不贵,中国人正成为全球咖啡消费增长最快的地方。”仅一年后,瑞幸咖啡便走下了神坛。
不过话说回来,国人真的有喝咖啡的习惯?在褥完咖啡打折劵的羊毛后,还会持续性地保持对咖啡的需求吗?
这倒未必。众所周知,多数中国人并没有喝咖啡的习惯,传统还是以茶为主。咖啡,对于很多年轻人来说,或是尝鲜,或是一种潮流。而在欧美国家,咖啡几乎是每个家庭的刚需。为何会有这种差异?实际上,和任何一种全球化商品一样,咖啡的背后有着庞大的文化脉络。
在英国,喝咖啡曾是一种健康的习惯。1649年,英王查理一世被处死,英国进入清教主义当政时期。清教当局把饮酒、娱乐视为引人堕落的罪恶,严加管控。
从海外归来的商人知道,咖啡是一种健康饮品,不会让人大醉,它既然适合于禁酒的伊斯兰社会,也就适合于有清教信仰的基督徒。
于是卖咖啡这个新行当应运而生。但新商品产生免不了与本地的旧环境、旧习俗发生冲突,例如咖啡馆与传统小酒馆、啤酒屋之间存在利益竞争,咖啡馆引发基督徒对伊斯兰文明入侵的忧虑。
然而,咖啡馆带来的消费革命还是势不可挡。由于喝咖啡的客人总是头脑清醒、精神愉快,于是咖啡馆为吸引客源,将各种客户服务及文娱活动纳入其间。社会各阶层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聚集于咖啡馆,终使之成为一种具有影响力的公共空间。
在德国,人们一天平均要喝4杯咖啡,一年下来,人均要喝150升咖啡。谈及原因,大多数德国人认为咖啡可以给他们带来温暖和爱意。因此,无论是早晨作为早饭、工作闲暇之余、婚礼或是生日,德国人都离不开咖啡。
与生活习惯相关的咖啡,甚至是民族性格形成过程中的关键成分。但除此之外,它也是各国势力争夺利益和话语权的经济工具。
“大航海时代”开启了“全球化”的序幕。物质的全球大交换在近现代伴随着殖民、奴隶制、民族主义崛起等等一同进行。几乎无一例外,咖啡的生产国都曾是帝国主义的殖民地,而消费国则集中于它们的宗主国。
在美国独立战争时期,咖啡远不及酒精饮料一般流行。当时云杉啤酒或苹果酒一直是大兵们喜闻乐见的饮料,劣质的朗姆酒、黑麦威士忌也曾经成为军队的配给。但咖啡的转机却发生美国禁酒运动后。
由于与英国关系紧张,茶叶贸易经常中断,而从法国、荷兰在加勒比海的殖民地进口咖啡却方便得多。为了卖出手里的存货,一些狡猾的商人甚至嚷嚷起了“喝咖啡不喝茶就是爱国”的口号,咖啡的销量开始有所增加。
在美国禁酒运动广泛兴起后,整个社会对于酗酒的危害深恶痛绝,寻找一种替代饮料提供给士兵才变成顺理成章的事,价廉物美的咖啡无疑成为最佳替代品,咖啡才开始流行起来。
相较于欧美国家,人类已经饮用近千年的咖啡真正传到中国,还是在19世纪。1884年,一位叫劳伦斯的英国曼彻斯特茶商发现,台湾的气候类似盛产咖啡的加勒比海岸,于是动起了垦殖咖啡园的念头。他从菲律宾马尼拉运来了100多株咖啡树,开始在台湾种植,揭开了咖啡在中国发展的序幕。
但從1884年咖啡初到至今,似乎很难说有多少是人打心眼儿里喜欢喝咖啡的。上世纪20年代,上海的咖啡店主要集中在法租界及虹口(日租界)这两个地区。1928年,《申报》刊登了一篇短文,介绍了一家位于虹口区的咖啡店。
在店内,作者遇到了许多文艺界名人,当中包括鲁迅、郁达夫、龚冰卢、孟超和叶灵凤,他们在店内不是高谈各自的主张,就是默默沉思。
对鲁迅而言,咖啡馆是不可或缺的社交场所。当时的文学青年要见到鲁迅,必经路线就包括咖啡馆。但对于咖啡这味饮品,鲁迅却直言不喜欢。他常常说:“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工夫都用在工作上的。”他认为,喝茶是为了消除疲劳,能更好地工作。而咖啡,完完全全是享乐,把时间都浪费在无意义的高谈阔论上。因此他从不喝咖啡,通常都自备中国茶。
建国后,咖啡连同咖啡馆,又慢慢消失在大众的视野里了。直到上世纪80年代,中国才从电视里又一次认识了咖啡。“味道好极了!”这句某品牌的咖啡广告语相信很多80后仍能记忆犹新。
当时的某品牌速溶咖啡是一种有“逼格”的象征。在北京,西单商场的货架上也摆着三四元一罐的上海咖啡。那时,装着某品牌的玻璃瓶子,即便是喝空了,也常被放在玻璃柜子里当摆设。
一晃二十多年过去,咖啡在中国早就不具备饮料奢侈品的身份。随着咖啡的逐渐平民化,有多少人是真爱还是装装小资?相信瑞幸事件后,爱咖啡的“真粉丝”们还是会一如既往地买咖啡,而不仅是因为折扣劵、买一赠一等优惠活动,让一些对咖啡本来就不感冒的路人产生不喝白不喝的捡便宜心理。
这犹如一颗重磅炸弹。受此影响,瑞幸咖啡盘前股价一度暴跌85%,最终以6.4美元收盘,跌幅超75%。瑞幸的财务造假行为不仅让自身名誉扫地,还将面对巨额索赔。
就在一年前,瑞幸咖啡创始人、CEO钱治亚在上市发言中疾呼:“好的咖啡不贵,中国人正成为全球咖啡消费增长最快的地方。”仅一年后,瑞幸咖啡便走下了神坛。
不过话说回来,国人真的有喝咖啡的习惯?在褥完咖啡打折劵的羊毛后,还会持续性地保持对咖啡的需求吗?
咖啡的背后,是庞大的文化脉络
这倒未必。众所周知,多数中国人并没有喝咖啡的习惯,传统还是以茶为主。咖啡,对于很多年轻人来说,或是尝鲜,或是一种潮流。而在欧美国家,咖啡几乎是每个家庭的刚需。为何会有这种差异?实际上,和任何一种全球化商品一样,咖啡的背后有着庞大的文化脉络。
在英国,喝咖啡曾是一种健康的习惯。1649年,英王查理一世被处死,英国进入清教主义当政时期。清教当局把饮酒、娱乐视为引人堕落的罪恶,严加管控。
从海外归来的商人知道,咖啡是一种健康饮品,不会让人大醉,它既然适合于禁酒的伊斯兰社会,也就适合于有清教信仰的基督徒。
于是卖咖啡这个新行当应运而生。但新商品产生免不了与本地的旧环境、旧习俗发生冲突,例如咖啡馆与传统小酒馆、啤酒屋之间存在利益竞争,咖啡馆引发基督徒对伊斯兰文明入侵的忧虑。
然而,咖啡馆带来的消费革命还是势不可挡。由于喝咖啡的客人总是头脑清醒、精神愉快,于是咖啡馆为吸引客源,将各种客户服务及文娱活动纳入其间。社会各阶层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聚集于咖啡馆,终使之成为一种具有影响力的公共空间。
在德国,人们一天平均要喝4杯咖啡,一年下来,人均要喝150升咖啡。谈及原因,大多数德国人认为咖啡可以给他们带来温暖和爱意。因此,无论是早晨作为早饭、工作闲暇之余、婚礼或是生日,德国人都离不开咖啡。
与生活习惯相关的咖啡,甚至是民族性格形成过程中的关键成分。但除此之外,它也是各国势力争夺利益和话语权的经济工具。
“大航海时代”开启了“全球化”的序幕。物质的全球大交换在近现代伴随着殖民、奴隶制、民族主义崛起等等一同进行。几乎无一例外,咖啡的生产国都曾是帝国主义的殖民地,而消费国则集中于它们的宗主国。
在美国独立战争时期,咖啡远不及酒精饮料一般流行。当时云杉啤酒或苹果酒一直是大兵们喜闻乐见的饮料,劣质的朗姆酒、黑麦威士忌也曾经成为军队的配给。但咖啡的转机却发生美国禁酒运动后。
由于与英国关系紧张,茶叶贸易经常中断,而从法国、荷兰在加勒比海的殖民地进口咖啡却方便得多。为了卖出手里的存货,一些狡猾的商人甚至嚷嚷起了“喝咖啡不喝茶就是爱国”的口号,咖啡的销量开始有所增加。
在美国禁酒运动广泛兴起后,整个社会对于酗酒的危害深恶痛绝,寻找一种替代饮料提供给士兵才变成顺理成章的事,价廉物美的咖啡无疑成为最佳替代品,咖啡才开始流行起来。
国人喝咖啡,喝的是什么?
相较于欧美国家,人类已经饮用近千年的咖啡真正传到中国,还是在19世纪。1884年,一位叫劳伦斯的英国曼彻斯特茶商发现,台湾的气候类似盛产咖啡的加勒比海岸,于是动起了垦殖咖啡园的念头。他从菲律宾马尼拉运来了100多株咖啡树,开始在台湾种植,揭开了咖啡在中国发展的序幕。
但從1884年咖啡初到至今,似乎很难说有多少是人打心眼儿里喜欢喝咖啡的。上世纪20年代,上海的咖啡店主要集中在法租界及虹口(日租界)这两个地区。1928年,《申报》刊登了一篇短文,介绍了一家位于虹口区的咖啡店。
在店内,作者遇到了许多文艺界名人,当中包括鲁迅、郁达夫、龚冰卢、孟超和叶灵凤,他们在店内不是高谈各自的主张,就是默默沉思。
对鲁迅而言,咖啡馆是不可或缺的社交场所。当时的文学青年要见到鲁迅,必经路线就包括咖啡馆。但对于咖啡这味饮品,鲁迅却直言不喜欢。他常常说:“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工夫都用在工作上的。”他认为,喝茶是为了消除疲劳,能更好地工作。而咖啡,完完全全是享乐,把时间都浪费在无意义的高谈阔论上。因此他从不喝咖啡,通常都自备中国茶。
建国后,咖啡连同咖啡馆,又慢慢消失在大众的视野里了。直到上世纪80年代,中国才从电视里又一次认识了咖啡。“味道好极了!”这句某品牌的咖啡广告语相信很多80后仍能记忆犹新。
当时的某品牌速溶咖啡是一种有“逼格”的象征。在北京,西单商场的货架上也摆着三四元一罐的上海咖啡。那时,装着某品牌的玻璃瓶子,即便是喝空了,也常被放在玻璃柜子里当摆设。
一晃二十多年过去,咖啡在中国早就不具备饮料奢侈品的身份。随着咖啡的逐渐平民化,有多少人是真爱还是装装小资?相信瑞幸事件后,爱咖啡的“真粉丝”们还是会一如既往地买咖啡,而不仅是因为折扣劵、买一赠一等优惠活动,让一些对咖啡本来就不感冒的路人产生不喝白不喝的捡便宜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