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伴随新课改的逐渐深入,对高中体育教学提出了更高要求和标准,高中阶段是学生身心变化的关键时期,体育教学在完成自身教学目标后,更应注重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一直以来,教师也在逐渐探索如何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虽然取得一些成效,但是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制约心理健康教育的广泛开展。本文主要阐述了高中体育教学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策略,以满足新课改的发展要求。
关键词:高中;体育教学;心理健康
前言:高中体育教学的主要目标是:促进学生生理和心理的全面发展,在完成体育达标后,更应注重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因此,现阶段,高中体育教师的主要任务是:通过各种教学方法和手段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
一、高中体育教学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一)有利于形成良好的意志品质
意志主要指:学生在面对挫折时所具有的果断、坚强、顽强、勇敢和独立的精神,挫折既可以表现出学生的意志品质,又能够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意志品质,由于体育自身的特殊性质,使其具有艰苦、疲劳、激烈和竞争等特点,在体育活动过程中,要求学生具有顽强的意志力,所以,通过体育活动能够使学生形成勇敢、吃苦耐劳、坚持不懈和克服困难的优秀品质,有利于培养团队合作精神;有利于形成灵活机智、执着果断和谦虚谨慎的意志品质,进而使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心理品质[1]。
(二)有利于调节心理状态
高中体育教学能够有效调节学生的心理状态,通过体育教学的集体性,能加强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这既能够培养学生之间的友谊,又能形成集体主义精神。例如,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组织团体赛,使每一位学生都加入到活动中,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感受到团队的力量,这样心理承受能力也不断增强,以逐渐形成不怕困难、勇于挑战的意志品质。
二、高中学生的心理变化特点
通常情况下,高中学生的年龄在15-18岁左右,正是人体发育走向成熟时期,也是决定身体健康的关键阶段,但并不是完全成熟时期,在此阶段,心理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竞争性相对较强
高中阶段,学生的心理变化程度比初中大,思维能力也不断提升,有强烈的求知欲和自尊心,此阶段,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强,喜欢争强好胜、充满自信、不会轻易放弃,但是,当面对挫折和失败时,难以控制自己的情绪,经常会向教师提出质疑。因此,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心理变化特点,例如,具有竞赛性质的比赛,教师应明确比赛规则,做出公平、公正、公开的判断,积极引导学生取得良好的成绩,要以一种胜利不骄傲、失败不灰心的信念参加比赛,这不仅会使学生自身的意志品质得到提升,还能加强团队合作精神[2]。
(二)个性强烈
部分高中生个性强烈,有很强的虚荣心,希望在课堂中引起学生和教师的关注,有些体育项目是自己无法完成的,但是虚荣心的趋势,使学生硬撑去做,结果失败,长此以往,这种挫折会加重学生的心理负担,对体育教学产生偏差。此外,部分高中学生自负、自私、心胸狭隘,这不利于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
三、高中体育教学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措施
(一)强化课堂心理环境,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教师的健康心理是强化课堂心理环境的关键,课堂心理环境主要由教师行为产生,在体育教学活动中,如果教师的心理是健康的,能够保持稳定的平稳,会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使学生以一种平和的心态面对学习;如果教师不能控制自身的情绪,教学氛围会变得紧张,不利于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因此,一名优秀的体育教师,应当具备良好的专业技能和专业素养,能够控制自己的情绪,改进和完善自身的意志品质,了解学生的心理变化特点,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3]。
(二)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
自尊心能够使学生积极向上,不断克服自身的缺点,因此,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不断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如果教师不能尊重学生,会使学生逐渐失去自信和自尊,进而产生逆反心理。此外,教师应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依据学生的不同差异,制定与其相适应的教学方法,以满足新课改的发展要求。
(三)改进和完善教学方法
在高中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正确对待学生的成功与失败,积极引导和鼓励学生走出失败的阴影,指引学生正确的学习方向,帮助学生克服恐惧和焦虑的心理,不断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意志品质,使学生能够健康、快乐的成长。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随时关注学生心理和情绪的变化,充分发挥教师的心理调节作用,当学生对体育练习存在恐惧心理时,教师应在语言上给予鼓励,进而消除学生紧张、畏惧的心理,使学生逐渐树立自信;当学生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时,教师应给予肯定,使学生获得成就感。
结论:综上所述,通过分析在高中体育教学中如何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我们能够看出,心理健康教育对学生发展的重要意义,因此,为使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健康心理,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合作,教师应转变教学方法,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不断关注学生的心理变化,以制定正确的学习方法;学生应积极主动参与到体育教学活动中,正确面对挫折和失败,进而形成良好的意志品质。
参考文献:
[1]张军,试析体育教育应重视新生入学初期的心理调适作用[J].贵州体育科技2010,18(03):259-261.
[2]吴立洪,高中男生的心理特征与高中体育教学[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12,20(05):12-14.
[3]杨文,浅析高中体育教学中抗挫折心理教育[J].当代教育论坛2011,10(8):158-159.
关键词:高中;体育教学;心理健康
前言:高中体育教学的主要目标是:促进学生生理和心理的全面发展,在完成体育达标后,更应注重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因此,现阶段,高中体育教师的主要任务是:通过各种教学方法和手段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
一、高中体育教学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一)有利于形成良好的意志品质
意志主要指:学生在面对挫折时所具有的果断、坚强、顽强、勇敢和独立的精神,挫折既可以表现出学生的意志品质,又能够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意志品质,由于体育自身的特殊性质,使其具有艰苦、疲劳、激烈和竞争等特点,在体育活动过程中,要求学生具有顽强的意志力,所以,通过体育活动能够使学生形成勇敢、吃苦耐劳、坚持不懈和克服困难的优秀品质,有利于培养团队合作精神;有利于形成灵活机智、执着果断和谦虚谨慎的意志品质,进而使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心理品质[1]。
(二)有利于调节心理状态
高中体育教学能够有效调节学生的心理状态,通过体育教学的集体性,能加强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这既能够培养学生之间的友谊,又能形成集体主义精神。例如,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组织团体赛,使每一位学生都加入到活动中,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感受到团队的力量,这样心理承受能力也不断增强,以逐渐形成不怕困难、勇于挑战的意志品质。
二、高中学生的心理变化特点
通常情况下,高中学生的年龄在15-18岁左右,正是人体发育走向成熟时期,也是决定身体健康的关键阶段,但并不是完全成熟时期,在此阶段,心理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竞争性相对较强
高中阶段,学生的心理变化程度比初中大,思维能力也不断提升,有强烈的求知欲和自尊心,此阶段,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强,喜欢争强好胜、充满自信、不会轻易放弃,但是,当面对挫折和失败时,难以控制自己的情绪,经常会向教师提出质疑。因此,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心理变化特点,例如,具有竞赛性质的比赛,教师应明确比赛规则,做出公平、公正、公开的判断,积极引导学生取得良好的成绩,要以一种胜利不骄傲、失败不灰心的信念参加比赛,这不仅会使学生自身的意志品质得到提升,还能加强团队合作精神[2]。
(二)个性强烈
部分高中生个性强烈,有很强的虚荣心,希望在课堂中引起学生和教师的关注,有些体育项目是自己无法完成的,但是虚荣心的趋势,使学生硬撑去做,结果失败,长此以往,这种挫折会加重学生的心理负担,对体育教学产生偏差。此外,部分高中学生自负、自私、心胸狭隘,这不利于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
三、高中体育教学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措施
(一)强化课堂心理环境,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教师的健康心理是强化课堂心理环境的关键,课堂心理环境主要由教师行为产生,在体育教学活动中,如果教师的心理是健康的,能够保持稳定的平稳,会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使学生以一种平和的心态面对学习;如果教师不能控制自身的情绪,教学氛围会变得紧张,不利于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因此,一名优秀的体育教师,应当具备良好的专业技能和专业素养,能够控制自己的情绪,改进和完善自身的意志品质,了解学生的心理变化特点,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3]。
(二)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
自尊心能够使学生积极向上,不断克服自身的缺点,因此,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不断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如果教师不能尊重学生,会使学生逐渐失去自信和自尊,进而产生逆反心理。此外,教师应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依据学生的不同差异,制定与其相适应的教学方法,以满足新课改的发展要求。
(三)改进和完善教学方法
在高中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正确对待学生的成功与失败,积极引导和鼓励学生走出失败的阴影,指引学生正确的学习方向,帮助学生克服恐惧和焦虑的心理,不断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意志品质,使学生能够健康、快乐的成长。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随时关注学生心理和情绪的变化,充分发挥教师的心理调节作用,当学生对体育练习存在恐惧心理时,教师应在语言上给予鼓励,进而消除学生紧张、畏惧的心理,使学生逐渐树立自信;当学生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时,教师应给予肯定,使学生获得成就感。
结论:综上所述,通过分析在高中体育教学中如何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我们能够看出,心理健康教育对学生发展的重要意义,因此,为使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健康心理,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合作,教师应转变教学方法,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不断关注学生的心理变化,以制定正确的学习方法;学生应积极主动参与到体育教学活动中,正确面对挫折和失败,进而形成良好的意志品质。
参考文献:
[1]张军,试析体育教育应重视新生入学初期的心理调适作用[J].贵州体育科技2010,18(03):259-261.
[2]吴立洪,高中男生的心理特征与高中体育教学[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12,20(05):12-14.
[3]杨文,浅析高中体育教学中抗挫折心理教育[J].当代教育论坛2011,10(8):158-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