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香港中乐团不仅是在国家大剧院登台演出的首个香港艺团,更是首个中国民族乐团踏足北京国家大剧院的两场演出(1月26日及27日),是乐团在1987年9月应中国文化部之邀,由第二任音乐总监关迺忠带领参加首届中国艺术节演出后,二十多年来再度进京的音乐会(2005年5月乐团进京参加由中国文化部在北京主办,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六十周年,于人民大会堂举行的《和平颂》盛大演出活动,是联同南京民族乐团和台北市立国乐团,组成两岸三地的联合乐团,分由石中光、阎惠昌和李英执棒的演出)。
阎惠昌带领香港中乐团这次访京之行可说是莫大的挑战,乐团此行和1987年那次最大的不同是两场音乐会选奏的九首作品,几全是乐团委约委编的作品,而且全是以乐团大编制演出,甚至程大兆特别为这次乐团在国家大剧院登台演奏修改的乐队协奏曲,亦没有独奏家!重复1987年曲目的只有林乐培的《昆虫世界》,当年临场更改没有演奏的《缘》,这回北京的听众终能听到了!
北京登台严峻考验 座谈交流誉为翘楚
此一节目设计,见出刻意要突出乐团的整体实力!然而,不可不知的是,北京不仅是中国的首都,是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更重要的是今日中国大陆凝聚民族音乐人材,包括创作、演奏、指挥、理论、评论等专家最多的城市,来自民族音乐根源与底气均薄弱的香港的中乐团,这两场音乐会的考验便无疑有如是乐团访京期间的天气(摄氏零下2至10度)那样严峻!同时,对于1983年在上海音乐学院毕业即出任中央民族乐团首席指挥兼乐队艺术指导,其后并在北京多个单位任职过的阎惠昌来说,就更是一次面对众多前辈、学长考验,充满压力的演出。
尽管如此,阎惠昌和香港中乐团在国家大剧院的两场演出充满了自信,充分发挥了乐团应有的水平,在第二场音乐会演出后翌日下午,由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人民音乐》月刊主办的“香港中乐团大型民族音乐会访演北京座谈会”上,出席的近四十位来自北京各大音乐院校、乐团,和文艺单位的音乐专家学者,无不交相赞誉,对乐团“音色之干净,音准之精确,表现变化幅度之大表示震惊”(作曲家郭文景);认为乐团的表现是“独一无二的,是一个典范”(《音乐周报》陈志音);“浓缩了三十年来的深度、厚度,和高度,海内外众多同类乐团难以模拟,乐团的成就与经验确实值得我们学习”(作曲家刘文金);“一个新的起点,新的高度”(中央民族乐团团长席强);音乐学者梁茂春则说:“香港中乐团的演奏给我留下了极深刻的印象,阎惠昌的指挥能够充分地将整个乐团的音乐凝聚到一个点上,显得驾轻就熟”,他更用“不拘一格,开放包容,广采博取,精益求精”十六个字来概括香港中乐团的艺术风格。此外,很多与会者对乐团优良的委约制度,高效率的行政管理同样做出高度评价;甚至有学者直称阎惠昌为“国宝”,“应向惠昌同志学习!”香港中乐团俨然是领导“民族乐团群雄”的翘楚!难怪让当日出席座谈会的乐团理事会副主席赵丽娟亦被感动到眼含泪光!
从座谈会上各方的反映可以看出,阎惠昌和香港中乐团此行在京演出,不仅获得了音乐同行的肯定,更对民乐界,甚至是音乐界带来非常大的震动和冲击!很显然地,大家都看到了乐团在舞台前的辉煌成果,那确是让人大大感到兴奋的事。事实上,关心香港中乐团的人士都会知道,乐团过去三十年来,同样走过一段高高低低、起起伏伏的日子,今日的辉煌,是在无数前人点滴工作累积下的基础上,再经过现任艺术总监阎惠昌和行政总监钱敏华领导,乘着香港回归后在文化艺术上展现的大气候,以超过十年的时间打造出来的成果。
黄金地段巨型广告 社会肯定重要回报
如果在一两年前到香港来,你可以在香港的心脏地带,邻近中环街市皇后大道中,见到竖立起的一块巨型广告牌,硕大的直行十三个大字“香港音乐文化大使香港中乐团”,配图是阎惠昌的半身像和香港中乐团的照片及标志,广告牌上还列出了乐团曾外访过的20多个城市和著名的音乐厅。
很明显香港中乐团并没有如此强大的财力,可以在香港的心脏地带竖立这块巨型广告牌长达一年半的时间。背后的故事是该广告牌的业主,愿意无条件赞助中乐团使用这个黄金广告位置!这件好事能够玉成,关键在于该位有心人士认同香港中乐团的工作,认同乐团对香港的贡献。这其实可说是香港中乐团2001年4月1日公司化后积极进行海内外访问演出,和加强本土社会性活动,大大提升了乐团的社会形象和知名度所获得的回报之一。
据统计,香港中乐团在公司化前的二十五年外访大概只有二十次,公司化后至今仅七八年间的外访便有近五十次之多!
大型演出屡创纪录 社会活动广受注视
这些外访活动将乐团的民族大合奏音乐亦增添上“环球音乐”的色彩。但另一方面,乐团2001年近千名乐手共同缔造的“千弦齐鸣”,首创最多人同时演奏二胡的纪录后,2003年更冒着酷热炙日为振奋“非典”疫情下的香港人心举办鼓乐节,以千人击鼓活动又再打破吉尼斯纪录,其后续办鼓乐节外,2005年又办笛箫节,以千人吹笛活动来再创吉尼斯纪录,2006年12月阎惠昌又指挥乐团,带领超过一万人举行维港两岸齐击鼓活动,以求打破吉尼斯世界纪录,为国际共融艺术节揭幕。这些大型社会性活动,大大扩阔了乐团的接触面,对乐团争取社会资源,确能发挥积极作用。
现时香港中乐团还将活动推进到关怀弱势社群。乐团于2005年9月成立“乐在其中显关怀”计划,把中乐之美带到老人院、儿童院及单亲家庭中心等慈善机构,以履行社会责任。同年并获香港社会服务联会颁发“同心展关怀”标志。
同时,乐团为发挥更大影响,近年还加强影音产品的制作,包括音乐会现场录音CD、VCD、DVD,2003年更推出全球首张大型中乐团SACD现场录音音乐会专辑“明月星辉——香港中乐团银禧音乐会”,而刚面世的“华夏之根”(CCD2564)(乐团三十周年志庆音乐会的实况录音),在中国唱片“金唱片”活动中,获得提名竞逐“最佳唱片”、“最佳指挥”、“最佳演奏”、“最佳创作”、“最佳专辑”和“最佳录音”,很有可能会创下在该项评奖活动中获得奖项最多的单一唱片。同时,乐团又为世界知名获奖电影《天地英雄》及《功夫》演奏配乐。为提升推广中国音乐欣赏,又积极策划出版中乐导赏书籍《中乐因您更动听》及《大型中乐合奏观赏秘籍》等。
此外,2004年乐团理事会又获得香港董事学会颁发“杰出董事奖——法定/非分配利润组织董事会”奖项,乐团2003/04乐季的年报又获得香港会计师公会主办的“2004最佳企业管治资料披露大奖——公营/非牟利机构组别金奖”,而2005年更获香港电台颁发第二十八届十大中文金曲金针奖,以表扬乐团长时间以来对香港中文金曲的支持。
由此亦见出乐团不仅没有因为外访活动的加强而减少了本地的活动,相反却是有更大的本地投入。而这些奖项可以说是对乐团的社会性活动的肯定。香港中乐团这些社会性活动,备受大众媒体广泛报道,也就广为各方注视,然而这只是乐团30年来立足于本土,对香港社会做出贡献的其中一部分,而乐团的成就和建树,亦并非都能很具体地在乐团的音乐会,在舞台上的演出感受得到,但那却往往更为重要,但又往往会被忽略。
乐器编制不断完善 表达能力不断提升
先从舞台上的乐团说起吧!
今日在舞台上的香港中乐团是一个编制85人的大规模民族乐团,这个编制可以说是经过30年不断扩充,加以完善的一个成果,也可以说是在中国民族乐团发展过程中,为求更大提升乐团的表达能力,在大型乐团编制上经过长期实践后取得的一项重要成就。这个编制自开始便未有采用大提琴及低音提琴,因创团指挥吴大江认为革胡及低音革胡基本可获得同样效果,如在技巧上加以提高,当可丰富中乐的低音部分。由于全部采用了中国民族乐器的组合,乐团阵容便具有统一性的视觉美感,听起来的音色更统一,心理感觉更佳。此一编制各乐器人数虽有增减,各乐器在舞台上的排位亦在不同总监处理下做出过一些改变,但乐团编制基本结构未有大改变,在声量平衡与音色和谐上都颇理想。
创作引进现代技法 委约制度激励新作
然而,乐团职业化之时,够水平的大型作品寥寥可数,加上当年香港的音乐创作患“贫血病”已久,写作中乐合奏作品的,更绝无仅有。因此,乐团筹组职业化时,吴大江已强调缺乏与此大型编制相应,可供演奏的乐曲的重大危机,没有相应作品,乐团便无法生存!为解决此一危机,乐团第二个乐季开始征求新作品,每年委约作曲家创作、编曲的制度,亦开始确立。乐团积极发表新作态度,30年来对活跃香港的音乐创作环境,发挥了很大作用,对香港的音乐创作直接和间接地作出了重大建树。同时,获得乐团委约创编的作曲家,并不限于香港作曲家,还有不少中国大陆、台湾地区,甚至是外国的作曲家,亦加入为香港中乐团、中国的大型民族乐团累积曲目的行列。
在创作上更大的影响是早于第一、二任音乐总监吴大江、关迺忠,便与不少作曲家努力将现代作曲观念、意识及技法,引入创作中,大大扩展了民族音乐的境界及表现力。乐团首演的新作已不限于借鉴欧洲古典浪漫派作曲技法,不少更是具有创意性、实验性之作。在技法本质上摆脱欧洲大小调和声,在观念上不再囿于西方的和谐音响;甚至在音响追求方面,不再只局限在整体的共性化和谐统一,而是更多地挖掘不同乐器的独特个性,不同乐器组合的色彩变化;这些经由乐团委约编创的作品,已近1700首,这些作品水平虽然有所参差,但其中不少被海内外各大民族乐团选奏(如林乐培的《昆虫世界》)、吴大江的《缘》、陈明志的《精·气·神》更先后在国际现代音乐交流会获选上榜,已成为构成香港音乐文化和历史的重要部分,亦是乐团强调本土概念的重要成果。
香港国际现代音乐节亦于2002年给乐团颁赠“最杰出弘扬现代中乐荣誉大奖”,而亚洲作曲家同盟亦于2007年给乐团颁授“最杰出弘扬亚洲现代音乐荣誉大奖”,以表彰乐团长期推动音乐创作所作的贡献。
交响化艺术大方向 多样化扩充影响面
从30年来演奏的作品来看,“交响化”无疑是香港中乐团艺术发展的最大方向。香港中乐团的“交响化”除了模仿西方乐团的形式,欧洲古典交响乐队般的和谐与不和谐音响外,曲目上敢于创新、尝试的精神所累积的作品,“交响化”的色彩和效果可真是千变万化,异彩纷呈。
不过“交响化”的艺术大方向,却未有影响乐团多样化的演出形式,乐团30年来的演出形式同样是千变万化,异彩纷呈。包括合唱团、儿童合唱团演出大型合唱作品,为舞蹈团伴奏演出,参与大型民族舞剧演出,为话剧作配乐演奏,结合视象投影、书法、绘画的演奏,甚至将花香引入音乐会的演出。又曾与流行歌手、粤剧红伶、声乐家、大提琴家、钢琴家、小提琴家,外国敲击乐队等合作演出。同时亦委约过民族歌剧《易水送别》,城市音乐剧《城寨风情》与《六朝爱传奇》,粤剧舞乐《九天玄女》,和迷你亲子音乐剧《开饭啦》。这些突破传统形式的多样化演出,大大扩充了民族乐团的影响面。
客席指挥开拓视野 实力强大适应力强
香港中乐团自第二乐季开始,便仿效欧美专业管弦乐团的做法,设立客席指挥制度,这在当时海内外的民族乐团来说,可以说是开先河之举。
客席指挥制度的确立,对香港中乐团影响至深。乐师经过历任音乐总监,和众多客席指挥(包括欧美交响乐团的外国指挥家)的训练,加上经常与不同风格之演奏家、作曲家合作,在长期的磨合下,乐团的实力终能稳固地建立起来。前辈指挥家严良堃和香港中乐团合作后,对乐团的表现有过这样一番赞语:
“在排练过程中,他们给我留下的印象是适应能力强,与指挥合作融洽。排练新的大型乐曲,他们一次排练就能搭出乐曲的基本架子,显出了这个乐团的实力。……中乐团却能很快地适应,表现出了一支专业交响乐队所具备的素质和水平。与指挥的合作方面是灵敏的,他们无需过多的语言解释,通过手势便能领会指挥的意图,达到相互理解。”
可以说,今日的香港中乐团无论演奏技巧的掌握,对乐曲的理解、对指挥的适应,都己脱胎换骨;乐团整体表现力之强,更可说已成为业内乐团的典范和同行水平提升的标的。
巡演国内欧美亚澳 世界定位走在前头
在历任音乐总监带领下,乐团已演遍亚、澳、欧、美各大洲,以高水平的演出,将民族大乐团此一形式的中国音乐带到不同文化的国家,发挥了音乐大使的作用,取得了重大的成就。
在乐团历年来的外访中,规模最大的是1982年9月,与香港舞蹈团参加澳洲英联邦运动会艺术节,在悉尼歌剧院举行音乐会,为该歌剧院启用以来最大和首次的民族乐团演奏会。当日《悉尼日报》有这样的一段评论:
“陌生的中国乐器,富有吸引力的东方色彩,乐师穿着蓝色长衫白色裤,固然惹人好感,但最重要的,还是中乐团的精彩演出,就算是对于东方音乐传统及微妙特性不熟悉的人士,也能领会其韵味。”
很显然,中国的民族乐器,外国听众仍是陌生的,外国人对香港中乐团演奏的音乐,大部分仍是抱着猎奇的眼光和新鲜感的心态来欣赏的;然而,在2002年2月,乐团公司化后的首次外访,应邀到德、奥两国访问,无论是在维也纳金色大厅,还是随后在德国小城德根多夫的市政会堂,和慕尼黑市政府的赫尔库勒斯大厅的演出,场面之令人难忘。所见尽是成熟的外国观众,欣赏时但见人人投入,凝神专注,一曲既终时的热烈掌声,和应酬式的客气反应很不一样。台上的演出者亦明显受了这种满堂知音的气氛感染而越奏越投入,最后阎惠昌合共要返场八次,加奏三曲,听众仍无离场之意!继后在2005年10月,乐团在美国华盛顿肯尼迪中心举行“中国文化节”音乐会,和在纽约林肯中心登台,这种满堂知音的气氛再次出现!
近两年来,乐团除了在中国各地巡演,仍继续在世界各地担任音乐大使,两度出访新西兰奥克兰(2006.5.21—22,2007.9.10—13),重临澳洲,先后在墨尔本、堪培拉、悉尼登台(2006.5.23—31),重访伦敦(2006.10.29—11.3),初访越南胡志明市(2007.2.28—3.1),又重临加拿大两大城市多伦多和温哥华,为香港回归十年登台演奏(2007.8.14—8.19),而最重要的突破是以十一位乐师组成精英小组,在阎惠昌领导下,参加香港首次于莫斯科及圣彼得堡举行之“香港周”活动中演出(2007.9.24—28),首场演出在莫斯科俄罗斯文化中心举行,第二站于圣彼得堡登台,演出场地是金碧辉煌,气派不凡,享负盛名的音乐厅St. Petersburg State Cappella Hall。
今年(3月12—19日),乐团已获邀前往英国,安排巡回四个城市,在四个著名音乐厅参加“2008今日中国艺术节”(China Now Festival 2008)的演出,这又是乐团外游巡演的一个新里程。原因不仅是因为这次巡演行程排期紧密,对乐团之适应能力是一大挑战,更重要的是这次演出的四个音乐厅,包括伦敦的皇家节日厅(Royal Festival Hall),曼彻斯特的Bridgwater Hall,伯明翰的伯明翰大会堂(Birminghom Town Hall)和纽卡素的Sage Gateshead,都是闻名国际的音乐艺术的殿堂,四场演出均由英国著名国际经理人公司Askouas Holt作出邀请,以专业性的运作来安排,由各个音乐厅直接主办,这还是香港中乐团历年来外游的第一次。
中国的民族乐团能够打入欧美主流社会,经营出这种场面,那当然和主办者的能力、组织听众、市场推广的成效很有关系。但值得思考的是,乐团当日带到欧美去的一套曲目,多是交响化的乐曲,看来在交响乐世界中成长的西方听众,对交响化的中乐作品较易产生共鸣,这岂非正意味着交响化会是一种音乐世界中的共通语言吗?乐团在世界各地所获得的反映,又岂非证明交响化的民族音乐能够闯开世界市场吗?阎惠昌提出“艺术定位世界性”,多年来欧美听众的反映,能否为乐团未来的建树带来更大的野心呢?
乐团拥有世界价值 来自传统现代结合
不过,乐团却很清楚知道,乐团拥有的世界性价值,基础仍是来自乐团本身的传统和现代的结合,为此,乐团近年分别成立民间音乐小组、室内乐小组及乐器改革研究小组,加强多方位研究及发展中国传统及现代音乐,改良乐器以达致更佳声效。
另一方面,乐团又先后举办以“中国民族管弦乐发展的方向与展望”为主题之中乐发展国际研讨会(1997)、举办“21世纪国际作曲大赛”及“大型中乐作品创作研讨会”,推动及探讨中乐大型合奏作品,更以不同乐队摆位探讨对作品的演绎效果(2000)为题举办“探讨中国音乐在现代的生存环境及其发展”座谈会(2003),配合由乐团发起之全球投票选出“二十世纪最受乐迷欢迎中乐作品”活动(2002),配合乐团成立三十周年举办的第四届中乐国际研讨会“传承与流变”(2007)。这些活动完结后还出版了论文集,成为民族音乐发展中的重要学术文献。
今日的香港中乐团已走过三十而立之年,乐团踏入第二个三十年的时候,仍会继续坚持立足本土,放眼世界,强调本土概念和世界价值的追求。香港中乐团这种坚持,对众多大型民族乐团来说,能否也带来新的启示呢?
周凡夫 香港艺术发展局顾问,艺术评论家
(责任编辑 于庆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