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现代教学理论认为,教学方法包括教的方法和学的方法。初中数学的教学,让学生掌握具体知识是基础目标,而如何在教的同时,让学生掌握学的能力,才能为学生的长久发展打下基础。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我尝试采用互动启发式的教学方法,取得一定的成绩。下面是我在初中数学教学方法上的一些具体尝试。
关键词:数学 教学 启发互动 方法
现行初中数学的教学目的,就明确提出了要“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在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要让学生受到把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的训练”,“形成用数学的意识”。 初步具备学习分析方法的能力。作为数学教师,必须对教学目的有明确的认识,并紧紧围绕教学目的展开教学。必须全面、深刻地掌握数学教学目的,并在教学过程中,经常以此来检查和评价自己的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从而不断改进数学教学方法。数学的逻辑性和严密性,决定了数学教育相较于其他学科,略显枯燥,因此,要教好数学课程,就要求教师要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一、启发互动式的教学手段的实施
传统的数学教学,通常课堂上以教师为核心,采用“满堂灌”的教育方法,导致学生参与度不够,部分学生出现上课走神,打瞌睡等现象。为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课堂中学生的参与度,我采取了课堂启发互动的方式进行教学。
首先,以实际生活中的具体事例,切入将要教授的新课内容,引导学生思考,提升学生兴趣。比如讲授“轴对称图形”时,出示松树、衣服、蝴蝶、双喜等图形,让学生讨论这些图形具有的性质。学生经过讨论得出“这些图形都是沿一条直线对折;左右两边都是对称的,这些图形的两侧正好能够重合……”。学生自己得出了“轴对称图形”这个概念。好的情境创设,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
接下來,针对新课的概念和内容提出一些问题,将问题板书在黑板上。用10分钟时间让学生自己看书、讨论,找出问题的答案,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和自主探索。设置问题时难度把握要适中,难度过高打击学生积极性,难度过低学生会觉得缺乏挑战,丧失兴趣。
其后,通过课堂提问的方式,了解学生掌握新课内容的情况,针对学生回答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具体的教学。通过这种方式,大大提高学生的参与度,也能及时让老师明能看到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疑难点在哪里,可以详讲、细讲,提高教学效率。
二、建设现代多样化的教学资源库
传统的教学手段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显然不能适应现代的教学要求。多媒体的作用显而易见,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可以展示出图文并茂的教学内容,利于教学情景的设计。学生利用多媒体,也可以快速地获取信息,不仅能学到书本的知识,还可以从光盘、网络等多种途径获得,这要摆脱出了课本的限制。另外,通过多媒体的互动,学生可以更好地参与教学过程。
此外,建设教学资源库,采用PPT、动画等直观的教学资源,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对知识的把握和理解。在初中数学教学中,不能忽视的事实是,推进现代化教学手段运用,对教师还需要进一步的培训,加强其对计算机软件和一些应用软件的学习和运用,如果教师不能够熟练地使用这些工具,就难以在课堂上给对学生较好的教学。还要充分发挥各种多媒体的功能,积极的让学生亲手使用各种工具,加强数学实验在教学中的应用。
三、基于启发互动的课堂激励因子
鼓励教学法是一种常用的教学方法,托尔斯泰曾就此形象地说过:“激励能使人产生巨大的精神力量,是促使他人创造奇迹的催化剂和导火线。”多年的实践结果也让我体会到,这是一种体现“人本精神”的教学方法,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培养其创新精神,还有助于改变当前农村中学数学教学所面临的一些难题,在教学活动中广泛应用可以取得了很好的成效。鼓励教学法是“以人为本”的教学方法。正处在青春发育期的中学生,虽然性格处于敏感的叛逆期,但他们同样也渴望着得到老师对自我的认可与赏识,从而达到自我实现的目标。有效合理的奖励机制,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但由于学生的层次能力不同,对学生的要求应该合理分段,比如课堂提问环节,注意将问题分类,基础题、提高题和挑战题等,根据情况给予不同的奖励,以发挥学生主动性。
四、课后辅导与交流
盲目的题海战术显然也不再适应新课标的课程改革思路。因此,课后的辅导不再是单纯解决学生的作业问题。而是在解决学生学习中发现的问题同上,注意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可以使学生进行自我总结、自我评价,使认识上一个台阶,逐步完善认知结构,并进一步开拓探究的空间。使学生在课后环节中,或质疑问难、或自我展现、或答疑解难。从而他们的思维得到了碰撞,认识得到了升华,体验得到了丰富。
初中生也开始形成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他们很多问题有自己的思维方式和方法,尽管有些并不成熟。作为老师,在课后注重与学生多交流沟通,及时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更有利于教学工作的开展,二者可以相辅相成,互相促进。
五、总结
在新形势的教育环境中,采取启发互动的课堂教学方法,将课堂还给学生,以学生为本的课堂,才能真正培养具有独立思考精神和探索能力的学生。多样化的教学资源和手段,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带着兴趣学习,发挥学生的能动性,教学也必然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数学 教学 启发互动 方法
现行初中数学的教学目的,就明确提出了要“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在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要让学生受到把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的训练”,“形成用数学的意识”。 初步具备学习分析方法的能力。作为数学教师,必须对教学目的有明确的认识,并紧紧围绕教学目的展开教学。必须全面、深刻地掌握数学教学目的,并在教学过程中,经常以此来检查和评价自己的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从而不断改进数学教学方法。数学的逻辑性和严密性,决定了数学教育相较于其他学科,略显枯燥,因此,要教好数学课程,就要求教师要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一、启发互动式的教学手段的实施
传统的数学教学,通常课堂上以教师为核心,采用“满堂灌”的教育方法,导致学生参与度不够,部分学生出现上课走神,打瞌睡等现象。为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课堂中学生的参与度,我采取了课堂启发互动的方式进行教学。
首先,以实际生活中的具体事例,切入将要教授的新课内容,引导学生思考,提升学生兴趣。比如讲授“轴对称图形”时,出示松树、衣服、蝴蝶、双喜等图形,让学生讨论这些图形具有的性质。学生经过讨论得出“这些图形都是沿一条直线对折;左右两边都是对称的,这些图形的两侧正好能够重合……”。学生自己得出了“轴对称图形”这个概念。好的情境创设,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
接下來,针对新课的概念和内容提出一些问题,将问题板书在黑板上。用10分钟时间让学生自己看书、讨论,找出问题的答案,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和自主探索。设置问题时难度把握要适中,难度过高打击学生积极性,难度过低学生会觉得缺乏挑战,丧失兴趣。
其后,通过课堂提问的方式,了解学生掌握新课内容的情况,针对学生回答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具体的教学。通过这种方式,大大提高学生的参与度,也能及时让老师明能看到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疑难点在哪里,可以详讲、细讲,提高教学效率。
二、建设现代多样化的教学资源库
传统的教学手段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显然不能适应现代的教学要求。多媒体的作用显而易见,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可以展示出图文并茂的教学内容,利于教学情景的设计。学生利用多媒体,也可以快速地获取信息,不仅能学到书本的知识,还可以从光盘、网络等多种途径获得,这要摆脱出了课本的限制。另外,通过多媒体的互动,学生可以更好地参与教学过程。
此外,建设教学资源库,采用PPT、动画等直观的教学资源,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对知识的把握和理解。在初中数学教学中,不能忽视的事实是,推进现代化教学手段运用,对教师还需要进一步的培训,加强其对计算机软件和一些应用软件的学习和运用,如果教师不能够熟练地使用这些工具,就难以在课堂上给对学生较好的教学。还要充分发挥各种多媒体的功能,积极的让学生亲手使用各种工具,加强数学实验在教学中的应用。
三、基于启发互动的课堂激励因子
鼓励教学法是一种常用的教学方法,托尔斯泰曾就此形象地说过:“激励能使人产生巨大的精神力量,是促使他人创造奇迹的催化剂和导火线。”多年的实践结果也让我体会到,这是一种体现“人本精神”的教学方法,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培养其创新精神,还有助于改变当前农村中学数学教学所面临的一些难题,在教学活动中广泛应用可以取得了很好的成效。鼓励教学法是“以人为本”的教学方法。正处在青春发育期的中学生,虽然性格处于敏感的叛逆期,但他们同样也渴望着得到老师对自我的认可与赏识,从而达到自我实现的目标。有效合理的奖励机制,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但由于学生的层次能力不同,对学生的要求应该合理分段,比如课堂提问环节,注意将问题分类,基础题、提高题和挑战题等,根据情况给予不同的奖励,以发挥学生主动性。
四、课后辅导与交流
盲目的题海战术显然也不再适应新课标的课程改革思路。因此,课后的辅导不再是单纯解决学生的作业问题。而是在解决学生学习中发现的问题同上,注意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可以使学生进行自我总结、自我评价,使认识上一个台阶,逐步完善认知结构,并进一步开拓探究的空间。使学生在课后环节中,或质疑问难、或自我展现、或答疑解难。从而他们的思维得到了碰撞,认识得到了升华,体验得到了丰富。
初中生也开始形成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他们很多问题有自己的思维方式和方法,尽管有些并不成熟。作为老师,在课后注重与学生多交流沟通,及时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更有利于教学工作的开展,二者可以相辅相成,互相促进。
五、总结
在新形势的教育环境中,采取启发互动的课堂教学方法,将课堂还给学生,以学生为本的课堂,才能真正培养具有独立思考精神和探索能力的学生。多样化的教学资源和手段,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带着兴趣学习,发挥学生的能动性,教学也必然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