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名词解释
什么是扭力
扭力即“不协调压力”,它与简单的压力不同。压力只是一种单向的现象,只要有一个压力源即可产生压力,而扭力的形成至少包含了两种压力源或者两种相对立的社会体验。
社会体验是人们对社会现象、社会经历的深刻印象和感受。在扭力的形成过程中,至少要有一对相互矛盾的社会体验在人们的心灵深处反复纠缠、冲击,一言以概之,扭力就是个体经历了不协调的相互矛盾的社会体验而产生的压力。
例如,几乎所有人都有在某些方面成功的理想。但是,一些人的物质条件和社会资本条件等较好,达到理想的可能性较大,而另外一些人的本身条件和环境并不好,要成功或达到目的很难。这理想的压力和现实条件距离越大,扭力也就越大。
自杀根源是什么
近几年,国内外发生的自杀事件一度引起公众的广泛关注。人们在为那些自杀者扼腕叹息的同时,不禁要问:他们究竟为什么要亲手结束自己宝贵的生命?
国内外自杀研究总结了几个公认的危险因素,除了精神疾病之外,还有躯体疾病、失业、破产、离婚、丧偶、参加邪教组织、生活极度贫困、失去重要机会、受到天灾人祸等。仔细衡量一下这些危险因素,就会发现它们多数都只是自杀者在自杀前的心理或者社会状况的反映,都没有解释自杀者心理深层的根源。另外,笼统地以心理压力过大、精神疾病或者其他心理障碍作为自杀原因,也不能很好地解释自杀根源。
因此,仅仅找出自杀的相关事件、心理或精神特征是不够的,必须探寻隐藏于这些表面特征之下的深层原因。“扭力是自杀的原因”是一个全新的理论,在探索自杀根源之路上开辟了新方向。
扭力有4种类型
我们发现了四类相互独立而又彼此关联的扭力(即不协调压力)。
1. 不同价值观之间的冲突如果一个人在生活中不断体验到两种相互抵触的价值观或者观念,并且不断内化和强化,就会形成价值观扭力。如果一个人在生活中把两种相互抵触的价值观或观念同等看待的时候,就会体验到严重的扭压力;如果认为其中一个价值观比另一个更为重要的时候,就不会产生扭力。例如,有些女性一方面相信男女平等的观念,但同时又被文化中包含的性别歧视所浸染,当她既希望男女平等,同时又认为女性应该遵从男性时,这两种观念就会产生冲突,就有可能由此产生扭力。
2. 愿望与现实之间的冲突 当一个人的愿望、目标与其必须面对的现实之间有较大差距的时候,个人就会体验到愿望扭力。该扭力的产生所包含的两个相互冲突的社会体验分别是个人美好的理想或目标,以及阻碍其实现目标的现实状况。比如,人们一方面期望得到平等的机会和待遇,另一方面,现实的情况是生活中存在很多不平等。当这种希望与现实之间出现较大距离时,就可产生扭力。
3. 与同样背景的人比较产生的冲突 俗话说:人比人,气死人。这句话说的就是这种情况。比如,当处于极度贫困下的人发现有人与自己背景相同或相似,却过着优越的生活,就会体验到这种“相对剥夺”的扭力,从而导致情绪低落。
4. 缺乏应对生活中危机的技能 面对人生中的危机,如果缺乏应对手段,不知所措或者应对不当,就会形成相互冲突的社会体验,就会体验到扭力。一般地说,单纯经历一种危机可能产生普通压力,而不会形成扭力;但对那些缺乏应对技能的人来说,也可体验到不协调的压力。比如,出现了损失财产、失去地位、丢面子、离婚、失去爱人等危机时,一些人由于不知道如何应对这些负面生活事件,就可能产生严重的不协调压力。
特别警示
扭力可导致自杀行为
扭力使人们感到心理上的不适,压抑烦恼,久而久之产生抑郁症状和自杀欲望。扭力或不协调的压力能够直接导致自杀行为;也可以导致精神心理疾病,然后再走向自杀。我们对最近发生的392例自杀和414名正常老百姓进行了对照研究。发现几乎一半的自杀者生前患有诸如重度抑郁的精神疾病。而且,结果表明,自杀和精神疾病都跟这四种扭力的其中几项或全部有直接关系。
5个提醒减弱扭力
今年年初发生在深圳富士康公司的十几例青年人自杀的案例大都能用扭力的理论来解释。扭力理论不但较为全面地考虑了个体在接受各种观念或者社会体验时的心理状态,而且考虑了社会因素的影响。以此理论为指导,可以从根本上开展自杀研究和预防工作。减弱或者消除产生扭力过程中相互矛盾的社会体验的其中一个方面,就不会形成扭力,也就会大大减少自杀几率。心理学家告诉了我们许多缓解压力,保持良好心态的办法,而要减弱或者消除扭力,就要着重注意以下几点:
1.降低理想的标准 我们的研究表明,多数年轻人的抑郁症和自杀行为均由理想与现实的不协调所导致。实事求是地降低理想的标准,不好高骛远,有助于年轻人的身心健康,提高生活的质量,并且降低自杀的危险。
2.懂取舍,知进退 在生活中难免会有相互矛盾的观念或者利益冲突,要根据原则衡量利弊尽快抉择,两害相权取其轻,两利相权取其重,切忌患得患失,犹豫不决。
3.保持心理平衡,不盲目攀比 要知道没有无缘无故的成功,也没有无缘无故的失败,别人在成功的背后所付出的艰辛是我们无法体会的。我们要找好对比的“参照物”,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找一个合适的、“力所能及”的对象来与自身比较,这样既能促使自身上进,又不会诱发心理失衡。
4.乐观面对危机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有危机感,对可能出现的困难估计得多一些、重一些,提前想好应对措施,同时要对事情的结果保持乐观的心态,这样即使出现危机,也能及时恰当应对。俗话说得好:“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只要坚定信念就没有过不去的坎。
5.主动寻求帮助 当今社会节奏很快,压力大,不公平现象也比较多,出现一定的心理问题也是较为普遍的现象,我们发现自身或者亲友出现心理问题时,要及时主动寻求心理医生的帮助,切勿讳疾忌医。如果本人是心理医生、公共卫生工作者等,应加强对重点人群扭力体验状况的筛查,例如大学生群体、某些压力较大的行业和企业,及早发现自杀风险高危人群或者个体,提早进行心理疏导或者提供其他帮助。
什么是扭力
扭力即“不协调压力”,它与简单的压力不同。压力只是一种单向的现象,只要有一个压力源即可产生压力,而扭力的形成至少包含了两种压力源或者两种相对立的社会体验。
社会体验是人们对社会现象、社会经历的深刻印象和感受。在扭力的形成过程中,至少要有一对相互矛盾的社会体验在人们的心灵深处反复纠缠、冲击,一言以概之,扭力就是个体经历了不协调的相互矛盾的社会体验而产生的压力。
例如,几乎所有人都有在某些方面成功的理想。但是,一些人的物质条件和社会资本条件等较好,达到理想的可能性较大,而另外一些人的本身条件和环境并不好,要成功或达到目的很难。这理想的压力和现实条件距离越大,扭力也就越大。
自杀根源是什么
近几年,国内外发生的自杀事件一度引起公众的广泛关注。人们在为那些自杀者扼腕叹息的同时,不禁要问:他们究竟为什么要亲手结束自己宝贵的生命?
国内外自杀研究总结了几个公认的危险因素,除了精神疾病之外,还有躯体疾病、失业、破产、离婚、丧偶、参加邪教组织、生活极度贫困、失去重要机会、受到天灾人祸等。仔细衡量一下这些危险因素,就会发现它们多数都只是自杀者在自杀前的心理或者社会状况的反映,都没有解释自杀者心理深层的根源。另外,笼统地以心理压力过大、精神疾病或者其他心理障碍作为自杀原因,也不能很好地解释自杀根源。
因此,仅仅找出自杀的相关事件、心理或精神特征是不够的,必须探寻隐藏于这些表面特征之下的深层原因。“扭力是自杀的原因”是一个全新的理论,在探索自杀根源之路上开辟了新方向。
扭力有4种类型
我们发现了四类相互独立而又彼此关联的扭力(即不协调压力)。
1. 不同价值观之间的冲突如果一个人在生活中不断体验到两种相互抵触的价值观或者观念,并且不断内化和强化,就会形成价值观扭力。如果一个人在生活中把两种相互抵触的价值观或观念同等看待的时候,就会体验到严重的扭压力;如果认为其中一个价值观比另一个更为重要的时候,就不会产生扭力。例如,有些女性一方面相信男女平等的观念,但同时又被文化中包含的性别歧视所浸染,当她既希望男女平等,同时又认为女性应该遵从男性时,这两种观念就会产生冲突,就有可能由此产生扭力。
2. 愿望与现实之间的冲突 当一个人的愿望、目标与其必须面对的现实之间有较大差距的时候,个人就会体验到愿望扭力。该扭力的产生所包含的两个相互冲突的社会体验分别是个人美好的理想或目标,以及阻碍其实现目标的现实状况。比如,人们一方面期望得到平等的机会和待遇,另一方面,现实的情况是生活中存在很多不平等。当这种希望与现实之间出现较大距离时,就可产生扭力。
3. 与同样背景的人比较产生的冲突 俗话说:人比人,气死人。这句话说的就是这种情况。比如,当处于极度贫困下的人发现有人与自己背景相同或相似,却过着优越的生活,就会体验到这种“相对剥夺”的扭力,从而导致情绪低落。
4. 缺乏应对生活中危机的技能 面对人生中的危机,如果缺乏应对手段,不知所措或者应对不当,就会形成相互冲突的社会体验,就会体验到扭力。一般地说,单纯经历一种危机可能产生普通压力,而不会形成扭力;但对那些缺乏应对技能的人来说,也可体验到不协调的压力。比如,出现了损失财产、失去地位、丢面子、离婚、失去爱人等危机时,一些人由于不知道如何应对这些负面生活事件,就可能产生严重的不协调压力。
特别警示
扭力可导致自杀行为
扭力使人们感到心理上的不适,压抑烦恼,久而久之产生抑郁症状和自杀欲望。扭力或不协调的压力能够直接导致自杀行为;也可以导致精神心理疾病,然后再走向自杀。我们对最近发生的392例自杀和414名正常老百姓进行了对照研究。发现几乎一半的自杀者生前患有诸如重度抑郁的精神疾病。而且,结果表明,自杀和精神疾病都跟这四种扭力的其中几项或全部有直接关系。
5个提醒减弱扭力
今年年初发生在深圳富士康公司的十几例青年人自杀的案例大都能用扭力的理论来解释。扭力理论不但较为全面地考虑了个体在接受各种观念或者社会体验时的心理状态,而且考虑了社会因素的影响。以此理论为指导,可以从根本上开展自杀研究和预防工作。减弱或者消除产生扭力过程中相互矛盾的社会体验的其中一个方面,就不会形成扭力,也就会大大减少自杀几率。心理学家告诉了我们许多缓解压力,保持良好心态的办法,而要减弱或者消除扭力,就要着重注意以下几点:
1.降低理想的标准 我们的研究表明,多数年轻人的抑郁症和自杀行为均由理想与现实的不协调所导致。实事求是地降低理想的标准,不好高骛远,有助于年轻人的身心健康,提高生活的质量,并且降低自杀的危险。
2.懂取舍,知进退 在生活中难免会有相互矛盾的观念或者利益冲突,要根据原则衡量利弊尽快抉择,两害相权取其轻,两利相权取其重,切忌患得患失,犹豫不决。
3.保持心理平衡,不盲目攀比 要知道没有无缘无故的成功,也没有无缘无故的失败,别人在成功的背后所付出的艰辛是我们无法体会的。我们要找好对比的“参照物”,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找一个合适的、“力所能及”的对象来与自身比较,这样既能促使自身上进,又不会诱发心理失衡。
4.乐观面对危机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有危机感,对可能出现的困难估计得多一些、重一些,提前想好应对措施,同时要对事情的结果保持乐观的心态,这样即使出现危机,也能及时恰当应对。俗话说得好:“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只要坚定信念就没有过不去的坎。
5.主动寻求帮助 当今社会节奏很快,压力大,不公平现象也比较多,出现一定的心理问题也是较为普遍的现象,我们发现自身或者亲友出现心理问题时,要及时主动寻求心理医生的帮助,切勿讳疾忌医。如果本人是心理医生、公共卫生工作者等,应加强对重点人群扭力体验状况的筛查,例如大学生群体、某些压力较大的行业和企业,及早发现自杀风险高危人群或者个体,提早进行心理疏导或者提供其他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