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书本的仆役变成课堂的主人

来源 :中外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rongxu2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们学校是一所完全高级中学,是一所民汉合校。这所学校里民语部的汉语教学工作已有近七十年的历史,和校史一样长,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民语部使用的汉语教材更加规范和科学,所学内容更加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这不仅为教师增加了教好汉语的积极性,而且也为民语学生学好汉语带来了极大的兴趣。在民语部的汉语教学工作中,根据我的亲身体验,我总结如下三个原则。
  
  一、趣味性原则
  
  我所任的民语班级中有维、哈、柯、回、汉等民族同学组成,部分同学生活在少数民族相对比较集中的农牧区,他们的语言环境比生活在城镇或汉族群众相对多一些的少数民族孩子差。语言是文字的基础,语言水平极大地影响着文字的掌握水平,为了逐步提高学生的汉语或文字书写的水平,我在每篇课文里都找出最有特殊性、代表性和可比性的文字,对学生加以灌输,然后让学生从上一篇课文中选出读音和结构相近的字。大家边比划、边朗读、边记忆,学生最喜欢哪种类型的学习方法,我就采取哪种类型的学习方法,比如学生喜欢在汉语课上对新掌握的字添加笔画,有的字加一笔就变成另一个字,如大→太,有的字加两笔又变成另一个字,比如:人→天、干→平,有的字加了不同的笔画可以形成不同的字,比如:日→旧、甲、田、由、申、白、旦、电、目,而这些字都有不同的读音和含义,学生们在这里获得了丰富的知识和浓厚的兴趣,汉字字谜是一种学习汉语汉字的有效途径,如“两个星星在打架,太阳来劝架,月亮在旁边看笑话”,这是什么字呢?是“朝”(cháo)或“朝”(zhāo),这个字有两个读音,给学生讲完这个内容后,学生不仅掌握了这个字,还学会两种读音及字义,如“口木不是呆,别把杏字猜,你要猜束字,迭倒再重来”这个字是“困”。学生在这种兴趣的引导下,学会了汉语拼音,学会了查字典,学会了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知识,那就是方法。
  除了添加笔画,我们也可以对汉字进行拆字,将汉字的偏旁部首去掉以后,汉字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呢?既然汉字由偏旁部首组成,那么这些部分也都有自己的意义,比如:歪、磊、碧、赢、男等。例如“思想”,思想最多的人是谁呢?一种人是农民,种田的人,经常为生计而发愁,另一种人是当官的相者,过去皇帝的左臂右膀,替皇帝拿主意的,是总参谋长,他想的能不多吗?
  另外,学生常用的用具名、文具名、家电名、地名、名人的名字等等,这些都是让学生掌握和理解汉字的好方法。
  
  二、灵话性原则
  
  我所任教的班级是高中学生,经过小学和初中的学习他们已经有了一定的汉语基础,在教学中我将课文内容大卸八块,让学生分段讲述其中的内容。再将部分内容连成一个整体,让学生从总体上把握。有时可以让学生讲述文中的道理,再联系学生的实际,让学生谈感悟。允许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在几个同学的相互补充后又是一个崭新的故事。
  例如:“我的祖国”、“劳动创造财富”、“放学路上”等等,都是学生展开想象的最好的蓝本,我让学生用大胆的想象冲破教材的局限,只有敢于猜想,才能拓展思维的空间,才能使思维更加活跃。我先让汉语表达稍差的同学一人一句地对课文内容加以描述,然后再让汉语表达较好的同学进行概括。这样做的目的是,汉语表达能力差的同学得到了锻炼,他们的思想形成了表达能力强的同学的基础,所以对他们也是一种鼓励;而汉语表达能力强的同学在听取表达能力稍差的同学叙述时又对其思想进行了必要的加工,使他所表达的的思想内容更加完整充实,这对他们又是最佳的展示才华的好时机。两个部分的有机结合,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产生了互动,形成了一种相互学习的良好局面。
  我认为,只有调动起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才有可能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这是一种有效思维。端正了学习态度,明确了学习目的,这才是最主要的。因为这是内因,此时老师帮助学生选择了恰当的学习方法,学生的学习水平便会日复一日不断提高。
  现在我所任教的班级中已经有60%的同学能够用汉语进行流利地交谈,有70%的同学能够写出完整的命题作文,用词基本恰当、准确,有95%的同学能阅读报刊。
  
  三、艺术性原则
  
  我经常听汉语部教师的示范课、观摩课,公开课以及优质课大讲赛,从中学到了不少新的方法,我最欣赏的是汉语部语文教师组织的“课前五分钟漫谈”小栏目,每节课都有不同的学生起来畅谈各种体会、心得、感悟,甚至是对某一事件的短评。我借用了这一方法,在上课前让同学们进行一系列的自由表达,有的学生用汉语说绕口令,有的说顺口溜,有的朗诵诗歌,有的唱中文歌曲,成绩稍好的同学描述人物特征,为同学画像,表达最好的同学则即兴口述自然景物和气象观察。
  每节课都有新发现,每节课都充满笑声,学生在一天天长大,他们的汉语水平也在一天天提高,看他们的成长,我非常高兴,有时学生也会给我出难题,他们找来一些疑难字问我,有的我也不认识,他们就大笑,然后说出这个字的读音和字义。我说汉语是非常重要的一门学科,它是我们将来从事各项建设事业的有力工具,汉语博大精深,我们要永远当小学生,老师和你们一样永不停止地学习汉语,古人说:“学无止境”,就是这个道理。此时学生的脸上露出了庄重的表情。
  (作者单位:835200新疆霍城二中)
其他文献
一、现代中学生的一种同感——我很无奈    现代的中学生,大脑不是自己的,是家长和教师要求记忆的一个容器。学生从睁开眼睛的那一刻开始,大脑就围绕家长和教师的意识在转,不停地转,在家里家长时时叮嘱,吃饭也不得安宁。来到学校更是忙不完的作业,有的学生为了完成教师的作业不惜上历史课做数学作业,上生物课做历史作业,……来学校读书的目的是为了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或是为了避免教师的追究和家长的盘查。学生的主动
期刊
语文课程性质的核心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和谐与统一。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充满功利色彩的工具性得到了充分的彰显。通过对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通过长期的字、词、句段、章的积淀,并以此做为学习其它知识的工具。当然,语文教学中工具性凸显,在当今时代仍有其积极意义。然而,语文课程中的人文性及其与工具性的和谐统一,还没了加强有从根本上到位。这是语文教学中的一种不应有的疏忽。由此造成了学生综合素质中人文素质的缺失
期刊
提起给学生写操行评语,每位班主任老师都不会陌生,它是班主任老师在学期和学年终了例行的一项重要工作。通过写操行评语,对学生在一定时期内各方面的表现作出评价.也是班主任对学生进行教育的一种方法。操行评语的内容是班主任代表班级集体对学生本学期在德、智、体、美、劳诸方面表现的全面总结和基本评价,同时也为学生以后的发展指出正确的努力方向。是促进学生不断进步的重要条件。  具有特点的评语应该是:一是要体现出不
期刊
新课程理念下学生的学习方式较以前发生着重大的变化:教学以教师讲授为主转化为让学生通过查阅资料、集体讨论等实践来获得知识、得到发展;教师给学生布置的习题由书面习题与阅读教科书转化为布置观察、制作、实验、读课外书、社会调查等实践性作业;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发表看法与意见;改变课堂教学中“以课堂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以课本为中心”的“三中心”现象,重视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学生的学习具有多样化,
期刊
新课程理论要求我们实施创新教育,一切要有利于学生终身发展,强调学生多方面能力的发展和培养。小学语文教学如何按照新课程理念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语文能力呢?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一、教师要多方面提高自身素质    每一位教师都需要不断地学习、敢于挑战传统、挑战权威、挑战自我,超越教材、超越自我,实现生命价值的提升。实施新课程,教师不仅要“洗脑”还要“充电”。其一,要通过自学提高自己的文化水平
期刊
【摘要】卫生高职教育是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要突出教学特点,培养实用型人才。本文根据作者的实践经验,探讨如何结合高职教育特点,抓住各教学环节,在有限的课时中,促使学生理解掌握生物化学知识,收到较好的效果。  【关键词】高职教育 生物化学 教学    卫生高职教育是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不同于中专教育也不同于普通高等教育,如何适应教学要求,培养实用型人才是教师不断探讨的问题。笔者根据多年来高
期刊
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我们的祖先早就告知我们读书的重要性。语文学习,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让学生好读书,读好书,多读书,读整本的书,让学生从书籍中汲取营养,启迪思想,增长智慧。与中国古人不谋而合,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曾说过:“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真是英雄所见略同。值得我们深
期刊
素质教育是近二十年来中国教育改革语汇中使用频率很高的一个词。进行素质教育是提高全民族的素质、提高民族创新能力的一项重大举措。素质教育的首要任务是要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健身,学会创新,形成良好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语文教学要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必须重视学生主体意识的培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让学生在主动的参与中生
期刊
德育工作的实效性问题是近年来教育界同仁共同关注的话题,面对逐年增多的“问题学生”,德育工作者们心力交瘁,他们苦苦思索着德育实效性的出路问题,逐渐把目光盯向了心理健康教育 ,也由此找到了实现德育实效性的突破口。    一、必须将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有机地整合起来    众所周知,心理健康教育同德育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从相互联系的一面来看,首先,当前中学生中诸如厌学、追星、沉湎网吧、团伙犯罪、校园恶势力
期刊
个性,是心理活动的倾向性和人的稳定性的心理特征。学生的个性适应不良,是学生在个性形成的过程中出现的,不利于良好个性的形成。它表现为:极端的自我为中心,任一时的冲动去获得欲望的满足,不考虑对别人是否有伤害,也不估计行为的后果。对人缺乏正常的感情,既无同情心,也无道义感,有的甚至冷酷,对事不负责任;犯了错误,既不感到愧疚,也不觉得应受道德的谴责,乃至责怪他人,不能从中吸取教训。  学生产生个性适应不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