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研究的一种球墨铸铁件,其抗拉强度超过420MPa,伸长率超过7%,屈服强度超过320MPa,硬度在150—210HB范围内,铸件壁厚区间为42—180.5mm之间,属于大断面球铁件。由于该铸件中最大与最小壁厚的差距较大,且对屈服强度的要求较高,要想铸造出符合上述要求的铸件,务必要注重生产工艺问题。
关键词:高屈服强度;球墨铸铁件;生产
引言:
高强度球墨铸铁件的生产主要采用合金化强化基体组织的方式获得。在该构件的生产中,虽然生铁、合金等原材料中包含强化基体组织的合金元素,但铸态球墨铸铁的伸长率往往较低,因此具有较强的铸造难度。本文将针对球墨铸铁件的生产过程进行分析与研究。
1.原材料准备与成分
在目前的生产过程中,采用5t/h两排大间距酸性冲天炉,其出铁温度大约为1450℃,采用1t浇包冲入法来完成球化处理。在处理过程中,温度始终保持在1430—1450℃之间,借助优质原材料使材料来源得以稳定,对硫含量进行严格控制,具体操作为:
(1)球化剂:使用GB4138-84的FeSiMg8RE3,孕育剂采用硅钡符合孕育剂、75硅铁,其中硅钡孕育剂的化学成分包括:Ba、Si、Ca、Al;
(2)新生铁:最为理想的配置为Q10生铁当中,硅含量不超过2%、磷含量不超过0.1%、硫含量不超过0.05%;在球体废品、浇冒口方面,将其分类放置并注明名称、化学成分,由于其中含有大约0.03%的硫,当生铁、焦炭中硫含量提升时,可以利用90%的回炉料与10%的生铁调配至适当比例的熔制原铁液,利用其来生产球铁;
(3)焦炭:在炉料进行熔化、过熱的过程中,焦炭属于增硫的主要来源。在焦炭当中,硫含量较多、体积较小、孔隙越大的增硫量越多。要想使铁液流量降低,最为行之有效的方式便是利用低硫焦炭。如若一定要用高硫焦炭,则最好使用低硫生铁,以此来减少铁液流量。对于硫含量较高的生铁、土焦来说,应采用炉内脱硫的方式,适当的加入一些萤石来提高炉渣碱度,促使铁液中的硫向渣快速扩散。
2.熔炼、球化及孕育处理
2.1熔炼
在球铁件生产过程中,将65%的生铁与35%的碳素废钢加入到金属炉料当中,利用中频炉进行熔炼,由于其中生铁的含量较高,为了去除其中石墨特性,使铁液变得更加纯净,应对铁液进行过热处理,保持处理温度在1480—1500℃之间,持续10min左右,便可将温度降低到1445—1455℃之间,进行下一步球化处理工作。
2.2球化与孕育
2.2.1球化剂的选择
在对球化剂的选择上,与铁液质量息息相关。由于原铁液中蕴含的硫量不尽相同,因此应选择含稀土量不同的球化剂,即便使用电炉熔炼,若是生铁中的杂质过多,当原铁水中S的含量超过0.03%时,则最好采用FeSIMg8RE7球化剂;如若S的含量不超过0.03%,则采用低稀土FeSiMg8RE5球化剂。球化剂的质量不但与化学成分有较大关联,与粒度之间也存在一定联系,在生产过程中,粒度越大,溶解速度越慢,反应熔化时间越长,很容易导致铁液表面被烧毁,影响镁的吸收与球化效果。同时,由于球化剂中的粒度较小,在比例上更应严格控制,加之铁水温度较高,很容易直接烧毁,如若温度低则又可能被氧化。因此,在生产过程中应根据球化包大小、温度来确定球化剂的力度。通常情况下,使用300kg左右球化包,处理温度在1510—1540℃之间,在球化剂粒度上选择5—30mm左右即可。
2.2.2球化处理
通常情况下,使用冲入法完成球化处理,堤坝高度设置在100—200mm左右,将球化剂放入到与炉体相接近的一侧以后,将0.4%的粒度加入其中,并覆盖在球化剂上,覆盖厚度大约为3—8mm,利用铁叉岛平,然后再将厚度在8mm左右的压板放置上面捣平,这样做能够使镁的回收率增加25%左右,保障球化剂的使用量占铁水重量的1.0%—1.2%之间。在球化反应过程中,时间大约在100—120s左右,在这过程中铁水应尽可能的避免与球化剂发生直接接触,球化方式应该是在铁水为1/3时才正式开始球化反应。由于电炉熔炼中的铁水含量较低,加上表面活度较大,因此氧化的概率较高,待到球化反应完毕后,应极快利用集渣剂覆盖,并转包孕育,处理后的铁水也应在第一时间浇注完毕,防止球化温度降低,对产品质量产生不良影响。通常情况下,应以铸件大小为依据,所等待的浇注时间小于8分钟。
2.2.3孕育处理
使用较为频繁的孕育剂通常为75FeSi,为了获得最为理想的孕育效果,对硅量进行合理控制,应结合生产条件,进行二次孕育。在孕育过程中,利用冲入法将0.4%左右的孕育剂添加到球化剂的表面,粒度为3—8mm左右,在冲入铁液过程中对其进行球化处理,同时发生孕育反应,在浇筑之前对铁水进行转移,使其从球化包转移到浇注包当中,将0.2%—0.3%的粒度注入其中,以此来完成二次孕育,极大的降低孕育衰退现象,使孕育效果得到显著提升。
2.3浇注与开箱
为了达到更加良好的孕育效果,避免孕育衰退,在铁液完成球化反应后的18min内完成浇注工作,使浇注温度保持在1330—1350℃之间。为了避免铸件在浇注完毕后发生开裂现象,铸件开箱温度应不超过300℃。
3.生产过程控制与结果
3.1控制过程
在对球墨铸铁件进行生产的过程中,要想使其屈服度、强度符合规定标准,则需要在确保良好球化的基础上,对基体组织中的铁素体含量进行严格把控。其主要的生产过程控制内容包括:
(1)控制铁液温度,一旦铁液温度过高,则会导致其剧烈犯浑,镁的吸收率降低,孕育衰老加快,对球化反应产生不良影响;如若铁液的温度过低,则会导致铁液的起爆较慢,甚至不发生反应。因此要严格控制铁液的温度,尽量将其控制在1430—1450℃之间即可。
(2)在生产过程中,粒度越大,溶解速度越慢,反应熔化时间越长,很容易导致铁液表面被烧毁,影响镁的吸收与球化效果。控制铁液中硅、碳的含量,坚持“高碳低硅”的原则;
(3)严格控制镁、RE的含量,确保二者的比例大于1;
(4)保障原材料质量、来源可靠,加强对硫含量的控制;
(5)由于球化剂中的粒度较小,在比例上更应严格控制,加之铁水温度较高,很容易直接烧毁,如若温度低则又可能被氧化。因此,在生产过程中应根据球化包大小、温度来确定球化剂的力度。
对此,应加大对炉料的管理力度,在对方、加料时应明确标记,保障称量的准确性。具体为:生铁,最佳配比为:Si含量小于2%、P含量小于0.1%、S含量小于0.05%,吨位大于50t,为球铁质量稳定提供切实保障。球铁废品:单独放置且注明化学成分;不合理球化剂或者粒度不超过5mm的合金,应单独放置,利用2.0%左右的加入量去除球铁液,对砂箱球墨铸铁件进行浇注。
3.2研究结果
经过探伤与力学性能检测后,发现铸件性能与表面质量已经能够充分满足技术要求,在对试块的划分成分、力学性能等相关项目进行测试后,各项指标如下:化学成分中:Si的含量为2.83%、Mn的含量为0.48%、P的含量为0.037%、S的含量小于0.01%;在力学性能方面:Rp0.2的数值为335MPa、Rm为445MPa;A为9.5%、HB为164。
结论:综上所述,通过本文的研究可知,对于壁厚相距较大的球铁铸件来说,在生产过程中为了确保其质量,可采用外冷铁来降低壁厚差;在生产高屈服强度的球铁铸件时,应尽可能的增加终硅含量;在球铁件生产过程中,将少量的锰加入其中,能够与孕育剂结合起来,不但能够减少锰的偏析,还能够使孕育效果得到显著提高。
参考文献:
[1]赵书城.高强度/高韧性铸态汽车球墨铸铁件生产技术[J].中国铸造装备与技术,2015(1):7-10.
[2]刘斌.张印生,锻压机械产品铸态高强度球墨铸铁件的铸造生产[J].中国铸机,2016(6):34-37.
[3]孟祥锋.铸态高韧性球墨铸铁件的成分控制及熔炼工艺分析[J].铸造技术,2016(1):117-119.
关键词:高屈服强度;球墨铸铁件;生产
引言:
高强度球墨铸铁件的生产主要采用合金化强化基体组织的方式获得。在该构件的生产中,虽然生铁、合金等原材料中包含强化基体组织的合金元素,但铸态球墨铸铁的伸长率往往较低,因此具有较强的铸造难度。本文将针对球墨铸铁件的生产过程进行分析与研究。
1.原材料准备与成分
在目前的生产过程中,采用5t/h两排大间距酸性冲天炉,其出铁温度大约为1450℃,采用1t浇包冲入法来完成球化处理。在处理过程中,温度始终保持在1430—1450℃之间,借助优质原材料使材料来源得以稳定,对硫含量进行严格控制,具体操作为:
(1)球化剂:使用GB4138-84的FeSiMg8RE3,孕育剂采用硅钡符合孕育剂、75硅铁,其中硅钡孕育剂的化学成分包括:Ba、Si、Ca、Al;
(2)新生铁:最为理想的配置为Q10生铁当中,硅含量不超过2%、磷含量不超过0.1%、硫含量不超过0.05%;在球体废品、浇冒口方面,将其分类放置并注明名称、化学成分,由于其中含有大约0.03%的硫,当生铁、焦炭中硫含量提升时,可以利用90%的回炉料与10%的生铁调配至适当比例的熔制原铁液,利用其来生产球铁;
(3)焦炭:在炉料进行熔化、过熱的过程中,焦炭属于增硫的主要来源。在焦炭当中,硫含量较多、体积较小、孔隙越大的增硫量越多。要想使铁液流量降低,最为行之有效的方式便是利用低硫焦炭。如若一定要用高硫焦炭,则最好使用低硫生铁,以此来减少铁液流量。对于硫含量较高的生铁、土焦来说,应采用炉内脱硫的方式,适当的加入一些萤石来提高炉渣碱度,促使铁液中的硫向渣快速扩散。
2.熔炼、球化及孕育处理
2.1熔炼
在球铁件生产过程中,将65%的生铁与35%的碳素废钢加入到金属炉料当中,利用中频炉进行熔炼,由于其中生铁的含量较高,为了去除其中石墨特性,使铁液变得更加纯净,应对铁液进行过热处理,保持处理温度在1480—1500℃之间,持续10min左右,便可将温度降低到1445—1455℃之间,进行下一步球化处理工作。
2.2球化与孕育
2.2.1球化剂的选择
在对球化剂的选择上,与铁液质量息息相关。由于原铁液中蕴含的硫量不尽相同,因此应选择含稀土量不同的球化剂,即便使用电炉熔炼,若是生铁中的杂质过多,当原铁水中S的含量超过0.03%时,则最好采用FeSIMg8RE7球化剂;如若S的含量不超过0.03%,则采用低稀土FeSiMg8RE5球化剂。球化剂的质量不但与化学成分有较大关联,与粒度之间也存在一定联系,在生产过程中,粒度越大,溶解速度越慢,反应熔化时间越长,很容易导致铁液表面被烧毁,影响镁的吸收与球化效果。同时,由于球化剂中的粒度较小,在比例上更应严格控制,加之铁水温度较高,很容易直接烧毁,如若温度低则又可能被氧化。因此,在生产过程中应根据球化包大小、温度来确定球化剂的力度。通常情况下,使用300kg左右球化包,处理温度在1510—1540℃之间,在球化剂粒度上选择5—30mm左右即可。
2.2.2球化处理
通常情况下,使用冲入法完成球化处理,堤坝高度设置在100—200mm左右,将球化剂放入到与炉体相接近的一侧以后,将0.4%的粒度加入其中,并覆盖在球化剂上,覆盖厚度大约为3—8mm,利用铁叉岛平,然后再将厚度在8mm左右的压板放置上面捣平,这样做能够使镁的回收率增加25%左右,保障球化剂的使用量占铁水重量的1.0%—1.2%之间。在球化反应过程中,时间大约在100—120s左右,在这过程中铁水应尽可能的避免与球化剂发生直接接触,球化方式应该是在铁水为1/3时才正式开始球化反应。由于电炉熔炼中的铁水含量较低,加上表面活度较大,因此氧化的概率较高,待到球化反应完毕后,应极快利用集渣剂覆盖,并转包孕育,处理后的铁水也应在第一时间浇注完毕,防止球化温度降低,对产品质量产生不良影响。通常情况下,应以铸件大小为依据,所等待的浇注时间小于8分钟。
2.2.3孕育处理
使用较为频繁的孕育剂通常为75FeSi,为了获得最为理想的孕育效果,对硅量进行合理控制,应结合生产条件,进行二次孕育。在孕育过程中,利用冲入法将0.4%左右的孕育剂添加到球化剂的表面,粒度为3—8mm左右,在冲入铁液过程中对其进行球化处理,同时发生孕育反应,在浇筑之前对铁水进行转移,使其从球化包转移到浇注包当中,将0.2%—0.3%的粒度注入其中,以此来完成二次孕育,极大的降低孕育衰退现象,使孕育效果得到显著提升。
2.3浇注与开箱
为了达到更加良好的孕育效果,避免孕育衰退,在铁液完成球化反应后的18min内完成浇注工作,使浇注温度保持在1330—1350℃之间。为了避免铸件在浇注完毕后发生开裂现象,铸件开箱温度应不超过300℃。
3.生产过程控制与结果
3.1控制过程
在对球墨铸铁件进行生产的过程中,要想使其屈服度、强度符合规定标准,则需要在确保良好球化的基础上,对基体组织中的铁素体含量进行严格把控。其主要的生产过程控制内容包括:
(1)控制铁液温度,一旦铁液温度过高,则会导致其剧烈犯浑,镁的吸收率降低,孕育衰老加快,对球化反应产生不良影响;如若铁液的温度过低,则会导致铁液的起爆较慢,甚至不发生反应。因此要严格控制铁液的温度,尽量将其控制在1430—1450℃之间即可。
(2)在生产过程中,粒度越大,溶解速度越慢,反应熔化时间越长,很容易导致铁液表面被烧毁,影响镁的吸收与球化效果。控制铁液中硅、碳的含量,坚持“高碳低硅”的原则;
(3)严格控制镁、RE的含量,确保二者的比例大于1;
(4)保障原材料质量、来源可靠,加强对硫含量的控制;
(5)由于球化剂中的粒度较小,在比例上更应严格控制,加之铁水温度较高,很容易直接烧毁,如若温度低则又可能被氧化。因此,在生产过程中应根据球化包大小、温度来确定球化剂的力度。
对此,应加大对炉料的管理力度,在对方、加料时应明确标记,保障称量的准确性。具体为:生铁,最佳配比为:Si含量小于2%、P含量小于0.1%、S含量小于0.05%,吨位大于50t,为球铁质量稳定提供切实保障。球铁废品:单独放置且注明化学成分;不合理球化剂或者粒度不超过5mm的合金,应单独放置,利用2.0%左右的加入量去除球铁液,对砂箱球墨铸铁件进行浇注。
3.2研究结果
经过探伤与力学性能检测后,发现铸件性能与表面质量已经能够充分满足技术要求,在对试块的划分成分、力学性能等相关项目进行测试后,各项指标如下:化学成分中:Si的含量为2.83%、Mn的含量为0.48%、P的含量为0.037%、S的含量小于0.01%;在力学性能方面:Rp0.2的数值为335MPa、Rm为445MPa;A为9.5%、HB为164。
结论:综上所述,通过本文的研究可知,对于壁厚相距较大的球铁铸件来说,在生产过程中为了确保其质量,可采用外冷铁来降低壁厚差;在生产高屈服强度的球铁铸件时,应尽可能的增加终硅含量;在球铁件生产过程中,将少量的锰加入其中,能够与孕育剂结合起来,不但能够减少锰的偏析,还能够使孕育效果得到显著提高。
参考文献:
[1]赵书城.高强度/高韧性铸态汽车球墨铸铁件生产技术[J].中国铸造装备与技术,2015(1):7-10.
[2]刘斌.张印生,锻压机械产品铸态高强度球墨铸铁件的铸造生产[J].中国铸机,2016(6):34-37.
[3]孟祥锋.铸态高韧性球墨铸铁件的成分控制及熔炼工艺分析[J].铸造技术,2016(1):117-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