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校是一所典型的农村集镇小学,对科技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科学教师资源缺乏,学校的科技社团,活动实施过程中存在着诸多的理念和操作的问题,如:
一、学校科技社团活动管理乏力,欠缺引领
在全面实施“二次课改”的大背景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核心理念深入人心,但由于应试的分数指挥棒下,压力与科技社团活动的持续性和延伸性,成为困扰学校科技社团活动的主要矛盾。学校设立社团管理制度、活动章程,但落实与执行情况一般,管理层制度执行不严,还有存在比较松散与无序的状况,个别学生在休息和自主方面比较松散,活动自主参与程度不够,学校科技类社团所占比例还不是很高,不能满足学生对科技项目的兴趣。
二、学校科技社团评价机制单一,欠缺活力
在社团评价方面:学校缺乏对科技社团工作的评价机制,对学生,科技社团的监督不够,科技社团的活动效果是否有效,经费使用是否合理,负责人是否负责等情况,缺乏了解。
在师生评价方面:科技社团活动方式单一,由于科技社团没有现成活动教案,有的教师是兼职教师,教师仅仅是依靠个体的自发研究,处于主观原因和客观条件的限制,只能对科技社团的活动进行形式简单化处理,常常采用某种单一的活动方式,缺乏情景设置、兴趣导入、问题发现、探究深入造成科技特长和潜力不能得到有效发挥,主要表现为:1.科技社团一般以动手制作为主,常常采取现成的科技工具,对于活动时同伴间的交流合作,问题意识培养,严重忽视;2.科技活动延伸性和持久性未达成,科技应服务于生活,生活中处处科学,科学探究的深度和广度仍需加强。
如何在农村集镇小学中建设多元科技社团?
从2006年,科技社团成立,仅仅几位科学竞赛学生,至今,学校建设多元科技社团,从竞赛走向创新,从少数迈向普遍,十几年来,我校科学教师身兼多职,在多年指导科技社团活动与任教的科学课中,不断探索、完善、创新!
一、建立浓趣和谐的师生氛围、规范系统的科技社团制度
笔者赞同爱因斯坦的话:“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生由于其独特好奇的年龄特征,对未知的世界充满了兴趣,因此我们应该抓住学生的特点,鼓励学生自主自愿参加科技活动。
同时,合理系统的社团制度在如此环境下更要规范,在社团活动时明了相关制度,要求科技教师规范系统,管理层督促管理,适当的奖惩体制,力求科技社团顺利进行。多年来,由开始不断摩擦,到现在基本能形成顺利的制度,不仅由学校的制度管理,更有学生们发自内心的制度规范化。
如:鸡蛋撞地球科技节,在家人、老师的相互配合下,不断尝试“鸡蛋撞地球”装置如何更合理更合规;搭建的高塔如何更快用的材料又更多……
在如此和谐师生共同探讨进步的环境下,学生们对社团的秩序化更有认同感。
二、因地制宜,开展本土科技活动
“世界上没有一片叶是完全相同的。”照本宣科,不利于学校科技社团的开展,鉴于我校的地理位置特殊性,利用好农村本土资源非常的有创造性!
比如:我们虹桥的母亲河——虹河从几十年前的饮用水到如今的垃圾河,政府不断的改善虹河的环境,我们虹河的孩子,走进虹河,探寻虹河变化成因,制作净水装置,只为剿灭劣V类水质!
又如:我校位于全国五A风景区:雁荡山的旁边,探究雁荡山的地质结构、变化历史等等感受雁荡山的奇妙;探寻雁荡毛峰茶,采茶、晾干、杀青、品茶等等,体味不同的人文情怀;走访西门岛,探究西门滩涂,探索红树林奥秘;温州野鸟协会进校园,听专家讲座,爱鸟从自身做起……
开展适宜的本土科技活动内容,遵循小学生的天性,让同学们在玩中应用科学,在科学体验中认识社会,趣味盎然,值得继续延伸…
三、激励评价机制,调动主观能动性
“孩子需要鼓励,就如小草需要阳光雨露”!创建合理有效的激励评价机制,通过展示丰富多彩的内容,灵活多样的方式,充分发据学生主观能动性。借助六一儿童节,各科技社团展示科技作品,尤其是我校这几年开展科技制作节,各种眼前一亮的桥梁模型、变废为宝的科技作品、“越长越大”的高塔……科技制作者们纷纷解释科学原理,感受其他学生崇拜的眼神……这一展示在一定程度上让学生重视科学,重视科技的发明,那么他们就会更加热衷去做探究活动。
当然评价激励机制方式多样化才能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激发学生的科技潜力,在科技社团上,鼓励学生自主探索科学奥秘,采用雏燕章、海燕章等积分制,引导学生在观察中积极发散思考,于微观方面去捕捉思维的灵感,着眼于身边的现象,不随意放弃任何环节,不排斥任何微小的进步,逐步开阔视野。比如说,男孩子比较喜欢“飞机模型”“汽车模型”“投石机”等机械类的东西,而女孩子比较喜欢一些折纸、编织类的作品:这个时候,教师就可以根据学生喜欢的特点,帮助指导鼓励,多年来学生在探索科技奥秘、创新思维等方面有了长足的进步! 今年我校两位学生:卓章豪、陆一凡就是其中的佼佼者,获得市“小科学家”提名奖,张泽阳、卓术道、王冠宇、倪梓程、赖文祺、陈禹睿、赵亦天、季宸宇、姚泓帆获温州市青少年创新大赛二等奖等等。
四、优势互补,交互提升
加强学校科技社团的交往互动与个性化发展,科技社团具有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发展的特点,因此要加强科技社团内交往与互动,充分发挥,社团成员的主观能动性,不论是教师或是学生,走出学校,走向社会。比如STEAM教育理念下的乐清市小学生技术与工程挑战赛:纸火箭、铁丝陀螺比赛,采用个人赛和团体赛,设计制作、改进完善、达到标准、精益求精、力争上游,教师的精心指导,为了让铁丝陀螺能转的更久更完美,让纸火箭发射射程达到足够远,不同年级不同年龄的学生们不断的思维火花碰撞,面红耳赤,终于在社团学生的通力合作下,科技作品取得优异成绩。
又如:2017年,科学教师们承担了乐清市课题《“户外课堂”拓展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研究》,在教学中,组内教师积极制作教学课件,从网上收集整理各种科学素材,调用教学资源,优化课堂教学,并组织不同年级的科技社团学生积极科学户外课程的调查研究,指导学生学会收集整理信息,整合各类信息,提取有用资源,采用电脑、微信、笔记等方式记录分类信息,带领
学生切身体验科技变化与生活生产的正相关与负相关,形成了涉及多个领域的调查报告,初步完成了户外课堂的精华所在,切实体会到户外课堂可行性和可操作性,完善学生课堂思维的局限性。
五、优化科技资源,提升社会价值
优化科技资源,科技社团不仅要利用好学校的有效资源与智力支持,还要改变囿于学校范围封闭的学习空间,开辟利于探究的科技科普实践基地,比如:我校的陽光房,整合科学课堂资源,研究动植物,探究温度湿度等影响,种植植物,亲历“方形西瓜”的生长,感受大自然的奇妙和科学的魅力;又依托于阳光房开展我校蓝精灵植物种植社,种植平菇、灵芝等,切实了解菜农、平菇商人等种植、炮制、销售等辛苦,实践体验,真正体现学生为本的理念,面向全体热爱科技热爱大自然的学生。
又如:一二年级科学机器人游考大行动,不仅让学生们感受到我校科技乐高机器人社团的奇思异想,更让陪同的家长们啧啧称奇,让我校低年级游园活动瞬间红遍“朋友圈”!又如:元旦科技游园活动,各班级积极开展各项蕴含科学原理的趣味活动,“寓教于乐”,让孩子在“在玩中学”,不断的亲身体验科学的神奇奥妙……优化科技资源,寓科学于生活,有效提升学生的科学意识,树立科学的社会价值观,开拓了家长的的科学见识,更提升了学校的科学荣誉感。
如我们这样的农村集镇小学的科技社团多元建设和逐步完善也是一个长期而渐进的过程,但我们深信:在新课改的理念下,在学校的大力支持下,在科技教师的不断探索下,我们会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正是:征程正未有穷期,无须扬鞭自奋蹄!
一、学校科技社团活动管理乏力,欠缺引领
在全面实施“二次课改”的大背景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核心理念深入人心,但由于应试的分数指挥棒下,压力与科技社团活动的持续性和延伸性,成为困扰学校科技社团活动的主要矛盾。学校设立社团管理制度、活动章程,但落实与执行情况一般,管理层制度执行不严,还有存在比较松散与无序的状况,个别学生在休息和自主方面比较松散,活动自主参与程度不够,学校科技类社团所占比例还不是很高,不能满足学生对科技项目的兴趣。
二、学校科技社团评价机制单一,欠缺活力
在社团评价方面:学校缺乏对科技社团工作的评价机制,对学生,科技社团的监督不够,科技社团的活动效果是否有效,经费使用是否合理,负责人是否负责等情况,缺乏了解。
在师生评价方面:科技社团活动方式单一,由于科技社团没有现成活动教案,有的教师是兼职教师,教师仅仅是依靠个体的自发研究,处于主观原因和客观条件的限制,只能对科技社团的活动进行形式简单化处理,常常采用某种单一的活动方式,缺乏情景设置、兴趣导入、问题发现、探究深入造成科技特长和潜力不能得到有效发挥,主要表现为:1.科技社团一般以动手制作为主,常常采取现成的科技工具,对于活动时同伴间的交流合作,问题意识培养,严重忽视;2.科技活动延伸性和持久性未达成,科技应服务于生活,生活中处处科学,科学探究的深度和广度仍需加强。
如何在农村集镇小学中建设多元科技社团?
从2006年,科技社团成立,仅仅几位科学竞赛学生,至今,学校建设多元科技社团,从竞赛走向创新,从少数迈向普遍,十几年来,我校科学教师身兼多职,在多年指导科技社团活动与任教的科学课中,不断探索、完善、创新!
一、建立浓趣和谐的师生氛围、规范系统的科技社团制度
笔者赞同爱因斯坦的话:“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生由于其独特好奇的年龄特征,对未知的世界充满了兴趣,因此我们应该抓住学生的特点,鼓励学生自主自愿参加科技活动。
同时,合理系统的社团制度在如此环境下更要规范,在社团活动时明了相关制度,要求科技教师规范系统,管理层督促管理,适当的奖惩体制,力求科技社团顺利进行。多年来,由开始不断摩擦,到现在基本能形成顺利的制度,不仅由学校的制度管理,更有学生们发自内心的制度规范化。
如:鸡蛋撞地球科技节,在家人、老师的相互配合下,不断尝试“鸡蛋撞地球”装置如何更合理更合规;搭建的高塔如何更快用的材料又更多……
在如此和谐师生共同探讨进步的环境下,学生们对社团的秩序化更有认同感。
二、因地制宜,开展本土科技活动
“世界上没有一片叶是完全相同的。”照本宣科,不利于学校科技社团的开展,鉴于我校的地理位置特殊性,利用好农村本土资源非常的有创造性!
比如:我们虹桥的母亲河——虹河从几十年前的饮用水到如今的垃圾河,政府不断的改善虹河的环境,我们虹河的孩子,走进虹河,探寻虹河变化成因,制作净水装置,只为剿灭劣V类水质!
又如:我校位于全国五A风景区:雁荡山的旁边,探究雁荡山的地质结构、变化历史等等感受雁荡山的奇妙;探寻雁荡毛峰茶,采茶、晾干、杀青、品茶等等,体味不同的人文情怀;走访西门岛,探究西门滩涂,探索红树林奥秘;温州野鸟协会进校园,听专家讲座,爱鸟从自身做起……
开展适宜的本土科技活动内容,遵循小学生的天性,让同学们在玩中应用科学,在科学体验中认识社会,趣味盎然,值得继续延伸…
三、激励评价机制,调动主观能动性
“孩子需要鼓励,就如小草需要阳光雨露”!创建合理有效的激励评价机制,通过展示丰富多彩的内容,灵活多样的方式,充分发据学生主观能动性。借助六一儿童节,各科技社团展示科技作品,尤其是我校这几年开展科技制作节,各种眼前一亮的桥梁模型、变废为宝的科技作品、“越长越大”的高塔……科技制作者们纷纷解释科学原理,感受其他学生崇拜的眼神……这一展示在一定程度上让学生重视科学,重视科技的发明,那么他们就会更加热衷去做探究活动。
当然评价激励机制方式多样化才能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激发学生的科技潜力,在科技社团上,鼓励学生自主探索科学奥秘,采用雏燕章、海燕章等积分制,引导学生在观察中积极发散思考,于微观方面去捕捉思维的灵感,着眼于身边的现象,不随意放弃任何环节,不排斥任何微小的进步,逐步开阔视野。比如说,男孩子比较喜欢“飞机模型”“汽车模型”“投石机”等机械类的东西,而女孩子比较喜欢一些折纸、编织类的作品:这个时候,教师就可以根据学生喜欢的特点,帮助指导鼓励,多年来学生在探索科技奥秘、创新思维等方面有了长足的进步! 今年我校两位学生:卓章豪、陆一凡就是其中的佼佼者,获得市“小科学家”提名奖,张泽阳、卓术道、王冠宇、倪梓程、赖文祺、陈禹睿、赵亦天、季宸宇、姚泓帆获温州市青少年创新大赛二等奖等等。
四、优势互补,交互提升
加强学校科技社团的交往互动与个性化发展,科技社团具有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发展的特点,因此要加强科技社团内交往与互动,充分发挥,社团成员的主观能动性,不论是教师或是学生,走出学校,走向社会。比如STEAM教育理念下的乐清市小学生技术与工程挑战赛:纸火箭、铁丝陀螺比赛,采用个人赛和团体赛,设计制作、改进完善、达到标准、精益求精、力争上游,教师的精心指导,为了让铁丝陀螺能转的更久更完美,让纸火箭发射射程达到足够远,不同年级不同年龄的学生们不断的思维火花碰撞,面红耳赤,终于在社团学生的通力合作下,科技作品取得优异成绩。
又如:2017年,科学教师们承担了乐清市课题《“户外课堂”拓展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研究》,在教学中,组内教师积极制作教学课件,从网上收集整理各种科学素材,调用教学资源,优化课堂教学,并组织不同年级的科技社团学生积极科学户外课程的调查研究,指导学生学会收集整理信息,整合各类信息,提取有用资源,采用电脑、微信、笔记等方式记录分类信息,带领
学生切身体验科技变化与生活生产的正相关与负相关,形成了涉及多个领域的调查报告,初步完成了户外课堂的精华所在,切实体会到户外课堂可行性和可操作性,完善学生课堂思维的局限性。
五、优化科技资源,提升社会价值
优化科技资源,科技社团不仅要利用好学校的有效资源与智力支持,还要改变囿于学校范围封闭的学习空间,开辟利于探究的科技科普实践基地,比如:我校的陽光房,整合科学课堂资源,研究动植物,探究温度湿度等影响,种植植物,亲历“方形西瓜”的生长,感受大自然的奇妙和科学的魅力;又依托于阳光房开展我校蓝精灵植物种植社,种植平菇、灵芝等,切实了解菜农、平菇商人等种植、炮制、销售等辛苦,实践体验,真正体现学生为本的理念,面向全体热爱科技热爱大自然的学生。
又如:一二年级科学机器人游考大行动,不仅让学生们感受到我校科技乐高机器人社团的奇思异想,更让陪同的家长们啧啧称奇,让我校低年级游园活动瞬间红遍“朋友圈”!又如:元旦科技游园活动,各班级积极开展各项蕴含科学原理的趣味活动,“寓教于乐”,让孩子在“在玩中学”,不断的亲身体验科学的神奇奥妙……优化科技资源,寓科学于生活,有效提升学生的科学意识,树立科学的社会价值观,开拓了家长的的科学见识,更提升了学校的科学荣誉感。
如我们这样的农村集镇小学的科技社团多元建设和逐步完善也是一个长期而渐进的过程,但我们深信:在新课改的理念下,在学校的大力支持下,在科技教师的不断探索下,我们会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正是:征程正未有穷期,无须扬鞭自奋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