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体定教?坚守语文

来源 :新校园·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exo09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小说教学如何创新设计,是中学语文教学改革中难以回避的问题。当前,中学语文小说教学中普遍存在“陈旧”和“跳出”两种问题。从本质上来讲,最重要原因是没有从“小说体式”这一本体性认知的高度来解读小说。本文拟从“言语体式”“结构体式”“意蕴体式”三个维度来进行小说体式教学的创新设计,把小说当成小说来教,从而实现小说教学“不变味、不走调”,也保证了中学小说的学习“接地气、有活力”。
  关键词:小说教学;言语体式;结构体式;意蕴体式
  一、问题提出
  小说教学的创新设计,是中学语文教学改革中难以回避的问题。就当下来说,中学语文小说教学中普遍存在“守旧”和“跳出”两种问题。
  1.“守旧”——罔顾时代变迁固守传统教学模式
  所谓“守旧”,指的是小说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守旧。回顾当前中学语文小说教学,绝大多数教师在进行小说教学时依然围绕“主题”“内容”“三要素”来进行设计,这些主导课堂几十年的小说解读模式实在是“教得太多”;而对于小说的体式特征的挖掘,尤其是现代小说的艺术鉴赏,却很少出现在“该教的”小说教学中。
  2.“跳出”——语文课堂,不见语文
  所谓“跳出”,指的是在中学语文小说教学设计中的“非语文”现象,教师在小说教学中只以小说为跳板,把教学重点放在与小说无关的“德育”或者“专业实训”上去,以至于丧失语文课的学科自尊,丢掉了小说的“语文味”和“小说味”。对此,语文教学专家王荣生教授痛心疾首地表示:“中学语文教学,常常是种了别人的田,荒了自己的地。”小说教学“跳出”现象普遍存在于中学语文教育中,中学语文教学尤甚。
  二、核心概念界定
  从根本上讲,造成中学小说教学“陈旧”和“跳出”问题日益严重的最重要原因是没有从“小说体式”这一本体性认知的高度来解读小说。小说体式是小说文本教学的文体依据,把小说当成小说来教是保证自己的教学设计“不变味、不走调”的根本前提,这也是使中学小说教学“接地气”“有活力”的最主要保证。
  所谓“体式”亦即“体裁格式”,指艺术作品的种类和样式,是在历史上具有某种稳定形式的艺术结构。我们所阅读的文本,接触的第一层次就是不同文本的“体式”,阅读本质上也就是“某一特定文本进行译码和解释的具体而自愿的行为”。所以,阅读与文本体式是密不可分的。对于学生来说,他们之所以需要语文课,之所以要有阅读课来教学生阅读,是因为学生的理解需要提升,感受有待丰富。
  就小说来说,能够表征小说体裁的稳定的艺术结构就是“小说体式”,即能够判定一篇文章在体裁上属于小说的相关特征。比如小说最大的体式特征是“虚构的真实”;与透漏作家自身秘密的“自述体”散文相比,小说是作为揭示社会的秘密而存在的“旁述体”。利用“虚构合法性”与“旁述体”等艺术特质,从根本上把小说从散文、诗歌、戏剧等文学样式中剥离出来。
  三、小说“体式教学”创新教学实践
  就中学小说教学来说,体式教学大体上可以从“言语体式”“结构体式”“意蕴体式”等角度进行切入。所谓“言语体式”,指的是充分重视小说独特的言语风格和言语技巧,认识到小说在本质上是“虚构的真实”,是“言语的历险”。所谓“结构体式”,指的是从小说的结构美学出发,培养学生关注小说结构的意识,其中最重要的是“情节意识”“视角意识”等。所谓“意蕴体式”,指的是小说主题的摇摆,关于小说“确定性”问题,要让学生知道,经典小说伟大之处,在于其主题摇摆所生成的内涵无限的可能性。
  1.言语体式——从“空泛性语言感悟”到“个性化言语解码”
  传统的小说教学,文本分析的重头戏也是语言分析,但是,我们今天提出的小说言语体式与传统的语言分析有着本质的区别。所谓语言,指的是人类普遍应用的沟通媒介,具有稳固性和相对静止性。而言语则不同,它是语言的个性呈现,是小说家笔下独特的具有“语音的”“节奏的”“象征的”等内涵的审美因素。
  教师如何从文本中发掘合宜的“言语形式”,就必然成为语文教学的核心任务。小说言语是创造性的语言,我们欣赏小说,分析的就是小说家独特的言语系统。莫言的言语系统与莫泊桑的言语系统不同;《红楼梦》的言语体式与《水浒传》的言语体式相差甚远;微型小说和鸿篇巨制的言语系统迥乎不同……不只是小说言语总体体式上别具风格,在微观处理上,小说家也往往巧妙地利用言语技巧来表达自己的思想,这就给小说阅读教学提供了一个新的途径,即建立新的言语赏析观,通过对个性化言语进行“解码”,从而打通学习小说的渠道。
  小说教学的起点是文本,文本是一种特殊的言语系统。为结构主义奠定基础的瑞士语言学大师索绪尔指出:语言是一个由能指和所指构成的符号系统,通过“言语”与“语言”之关系来关注小说,以语言学理论作为切入点,以结构主义的思维方式作为设计思路,并结合中学语文教育实际,可以实现“有理”“有用”“有趣”三者的有机统一。
  2.结构体式——从“内容概括教学”到“叙事智慧教学”
  传统的小说教学,仅仅停留在分析小说讲了什么故事,这是远远不够的。教学的重点是作者“怎样讲述这个故事”。在小说结构体式教学中,“内容呈现”“故事复述”这种浅层次的显性教学目标应该渐渐退居到次要位置,作者谋篇布局的技法、独特情节对小说主题的意义、情节的曲折是如何实现的等内容应凸显在重要的位置上。
  结构体式中,核心的问题是要让学生明白:小说中的故事之所以动人,是作者精心设置的情节使然。要让学生在阅读实践中体会到故事与情节的不同。如在概括鲁迅小说《故乡》这一教学设计中,学生会呈现两种不同的概括模式。
  甲概括:那个深冬,我冒着严寒,回到了已别二十余年的故乡,见到了多年未见的亲戚、本家以及像杨二嫂这样的街坊邻居;还见到了最想见的闰土,但是,和闰土很隔膜了。我离开了故乡,我想了很多:路该怎么走。
  乙概括:因为为了谋食,因为老屋易主,我冒了严寒,在那个深冬,回到了已别二十余年的故乡,见到了多年未见的亲戚、本家、以及像杨二嫂这样的街坊邻居;还见到了最想见的闰土。因为社会原因,闰土变化很大;因为隔膜,我们竟然无语了。我离开了故乡,我想了很多:路该怎么走。包括宏儿和水生等后代。
  可见,甲概括仅仅是事实的罗列和事件的总结;乙概括则利用一些关联词和独特的叙述视角,将《故乡》中的事件按照因果关系串联起来。很显然,乙概括地更加深刻完整。这种带有因果联系的事件就生成了情节。这些原生故事背后的作者独特艺术处理,才是小说学习的精华所在。
  3.意蕴体式——从“主题先行确定”到“摇摆生成主题”
  传统的小说教学,教师执着于讲授小说思想之深刻、小说人物之高大上、小说主体之鲜明突出。但是,从文学史的事实来看,最伟大的小说,从来不屑于告诉读者一个唯一性的答案,伟大的小说家反而会毁掉确定性,在小说中通过主题的摇摆,生成无限的可能性,从而让人们的思考更加深刻和完整。
  这就告诉我们,在小说教学中,要适当把握小说的“意蕴体式”,即通过主题摇摆来探究小说所反映的内涵。而不再像以往那样,采取“先入为主”式的主题探究。种种“贴标签”式的小说主题解读,不但不利于提升学生解读小说的水平,反而极大地钳制了学生的思维。当然,这样的授课也极大地损害了经典小说的文学价值。
  四、其他“体式教学”
  小说体式教学,涉及小说文体的多重维度,除“言语体式”“结构体式”“意蕴体式”三种小说体式教学之外,教师在教学中可借鉴利用的小说体式有很多。比如人物与视角、结构与布局等。
  徐江曾说,只要教了“该教的”,哪怕是教学过程中还有些缺陷,那就是有效教学。现在的问题是人们没有勇气也舍不得扔掉它们。也许扔掉了上述东西我们也许会感到空落失措,但我们必须尽快丢弃这些陈腐无用的教学内容,捡拾起在小说教学中高度切合小说文本特征的“小说体式”相关理论,为我所用,给学生建构出解读小说的新路子。
  参考文献:
  [1]陈晖.凸显文学教学性质的小说阅读教学设计[J].语文教学通讯,2002(11).
  [2]王荣生.依据文本体式确定教学内容[J].语文学习,2009(10).
其他文献
摘 要:历史课本是历史课程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深挖历史课本内涵,创造性、灵活性地运用课本,可以有效地提升课堂效率。本文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从四方面依次阐述如何深挖课本内涵,提升教学效率。   关键词:课本内涵;课堂效率;历史教学   前段时间,某教师借我班上了一堂公开课“开辟文明交往的航线”。事后,学生一致要求我重上此课,理由是在这节公开课里,他们没记下任何笔记。   细细回想起来,其实这堂课可圈
期刊
《萝卜青菜》是上海教育出版社实用语文第三册中的一课内容。本课共有三幅图片,对应了三种蔬菜的名字,本节课要学习三种蔬菜的名称,并对学生进行相应的多吃蔬菜、不挑食的思想教育。我是这样进行教学设计的:   一、谈话铺垫,组织教学   教师:同学们,上课时我们要遵守课堂纪律,大声说,还要认真学。小手放在——桌子上(学生齐说),小眼睛要——看老师(学生说得很整齐),老师看看,谁还没有做好?(生:做好了)那
期刊
摘 要:职高学生的作文水平普遍较低,革新写作教学方法已迫在眉睫。“仿写”作为阅读与写作的结合,是提升学生写作自信、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及写作创新能力的关键。本文结合“仿写”教学的案例,探讨“仿写”对职高语文写作教学的作用和意义。   关键词:职高学生;仿写;写作教学   朱熹曾说:“古人作文作诗,多是模仿前人之作,盖学之既久,自然纯熟。”通过模仿写作,假以时日方可写出有新意的文章。在职高语文教学中,
期刊
摘 要:高三政治复习要引导高三学生按照系统论的原理,把原有零散的知识按中心辐射发散法、课题归纳法、单元重构法、模块整合法进行“成网连片”的建构,做到点线面的有机结合,促使教师角色的转变,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激发学生自主复习的兴趣,活化知识,从而达到复习的效果。   关键词:知识网络;高三政治复习;解题能力   每当进入高三复习阶段,在平时的课堂检测与考试中,教师会经常发现这样一种情形:相当一
期刊
摘 要:“以学定教,同伴互助”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思路,那就是“教育走向生本”。“生本”,顾名思义即以学生为本,相对的是“师本”。师本教育是为教师“好教”而设计教学,生本课堂是为学生“好学”而设计思路,只有为学生“好学”而设计的课堂才称得上生本课堂,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才能走出教育困境。所以,教育应当走向生本。   关键词:教育困境;生本教育;以学定教;同伴互助   “
期刊
2013年9月10日,教师节。   白天在学校,学生们的祝福带给我一丝喜悦,下班回到家,依旧是一身脱不去的疲惫。然而,一个已毕业的学生给我打来的祝福电话,让我的疲惫一扫光,思绪回到了五年前……   一、案例描述   那时,新一轮初三分班刚结束,小王分到了我的班。他是一个个子高高、皮肤白净、满脸自信的男孩。各科成绩都十分优秀,工作能力也很强,与其他班干部配合融洽,在年级里知名度很高,做班长他当
期刊
摘 要:好的提问能点燃学生头脑中的火把,使之放射出光彩夺目的火焰。这是教师的使命,也是课堂教学追求的理想境界。本文阐述了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优化提问的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提问;优化策略  陶行知在他的创造教育理论中指出“行动是老子,思想是儿子,创造是孙子”。语文教育的核心是教学生会学,让学生在练习中养成习惯,把知识变成自己的东西。提问就是沟通学生和教师之间的桥梁。教师通过提问来激发
期刊
摘 要: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的采用对教员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针对教员备课中的备学员环节,在更新教员观念、学员特点、学情分析、因材施教等方面阐述了如何进行分析和准备,以使教学取得事半功倍的授课效果。  关键词:更新观念;认知规律;学情分析;因材施教  随着全军人才战略工程的加速推进,岗位任职教育成为军队院校教育的主体,应岗位任职教育特点,我校很多课程采用了任务驱动教学模式。任务驱动式教学是基于建构主
期刊
摘 要: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对学生的考核方式层出不穷,开卷考试已经成为初中政治考试的趋势。本文探讨了在初中政治考试中使用开卷考试的可持续性发展。  关键词:初中政治;开卷考试;持续发展  在新课程的背景下,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已经经历了数次改革,对学生的考核方式也在不断创新,开卷考试已经在不同课程、不同学段、不同科目中进行了实践应用。在初中政治教育考核中,应用开卷考试的可持续发展展开一系列讨论。
期刊
摘 要:生物学的课程标准中明确地指出,要结合学生现实的生活背景学习生物,在生物的学习中探讨生活中的问题,并深刻记忆生物知识。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深入探究生活中的问题,让生物的课堂生活化。本文以苏教版的生物中“植物的光合作用”为例,结合生活实际以及有关生物的知识来探讨生物学习的方法。  关键词:初中生物;生活化;生物教学  为了在“植物的光合作用”这节课中体现生物教学的生活化,首先在课堂中引入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