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今年3月,罗彩霞在办理网上银行业务、教师资格证时,发现自己的身份被王俊佳盗用,这才逐渐揭开了“罗彩霞事件”的真相。2004年,湖南省邵东一中考生王俊佳在父亲王峥嵘(湖南省邵东县牛马司镇党委书记)的操作下,冒用同班同学罗彩霞身份被贵州师范大学录取、入党并顺利毕业。这一事件引起了社会舆论的广泛关注。
在媒体和网络的强大压力下,在公安部领导的直接关注下,“罗彩霞事件”调查已终结。然而不少人。尤其是“三无”(无权、无势、无钱)家长中的许多人,却吸收了过多的负面信息,产生了巨大的挫折感,感到十分无奈、无助、无望。
诚然,“罗彩霞事件”暴露出公权的失控可能会使有违社会公平、公正的厄运不知不觉中降临到“三无”人群的头上,我们的激愤、痛恨是情理之中的事。但由此而自卑、自弃,“听天由命”,就有失偏颇了。因为这种消极的心态不仅使家长们自卑,更会殃及后代的教育,后果真是不堪设想!我想奉劝家长们记住毛主席的话“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
全面、客观、辨证地看待“罗彩霞事件”
许多家长从“罗彩霞事件”看到了王峥嵘们的权、势、钱淫威无比,绝对化地认为“三有”(有权、有势、有钱)者必能呼风唤雨,一手遮天。而“三无”者只能认“命”,于是自卑、自贱、自弃。其实这都是不能全面、客观、辨证地看问题的不合理信念在作祟。君不见全国人大一直致力于完善各项保障社会公平、公正的法律制度;而各级政府则不断加大执法力度,整肃公权,打击贪腐,维护公民的正当权责;各种主流媒体、网络更发挥着巨大的监督作用……虽仍不免百密一疏,甚至恶性事件屡见,但“罗彩霞事件”的处理终归公正,难道不正向我们昭示了真理和正义的光辉终将照耀神州大地?如果因王峥嵘们的恶行而让自己自卑。甚至自暴自弃。放弃为国教子的责任,那不是在用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吗?歌德说:“人类最大的灾难就是瞧不起自己!”连自己都瞧不起自己的人,还手指望别人把你当回事吗?
坚定教子成人成才的信心
教育规律和无数事实证明,子女能否成人成才,外因中起决定作用的是家长的素质。而家长的素质中起决定作用的是家长有无教子成人成才的坚定信心(无论是权贵还是庶民)。因为信心来自自知、自尊、自重,决定他教子的努力程度。许多研究揭示:那些考上北大、清华等名校的学生,其父母多不是达官贵人、富商巨贾,而是那些社会地位平平。经济并不富裕。却人格高尚,有着强烈的教子成人成才信心和毅力的普通劳动者。曾考取北大的来自福建莆田海边的渔家女林萱的父亲,自己连小学都没有毕业,在极其艰难的条件下,凭着坚韧、乐观的性格和坚定的“社会终究是需要有本领的人”的信念,为实现由渔民向船员的转变而终年苦读英语,更激励孩子刻苦学习,“成就大事”。这样的例子很多。可见。只要我们有“心”。有“志”,就会有“能”。就一定能教子成人成才!
培养孩子自尊、自信、自强、自立
一些家长错误地认为:家长不能给孩子准备好一切,就是无能。这种观念剥夺了孩子的主体地位,以为孩子的一切都应当由家长来提供,包括上学、找工作,甚至结婚、生子。岂不知子女是一个独立的人,最终只有靠自己的努力才能自立于社会。因此,无论有权有势的家长还是无权无势的家长,最根本的责任都在于培养孩子的独立人格和自立于社会的能力。为此起码要做到:
培养孩子的自尊心
承认孩子人格的独立性是培养孩子自尊的前提,要认识到,无论从事什么工作的人。其人格都是平等的,都是值得尊重的。杜鲁门当选美国总统后不久,别人认为他母亲一定为杜鲁门自豪,他母亲却说:“不过。我还有一个儿子,也同样使我感到自豪。他现在正在地里挖土豆。”老舍先生说,孩子们今后做木匠、瓦匠或当作家。是同样有意义的;孩子不一定非要当作家,也不一定非要上大学。一个受到父母尊重的孩子,才能学会自尊,也才会尊重他人。
培养孩子的自信心
这里首要的条件是家长对自己的自信和在充分尊重孩子的个别差异的前提下对孩子的信任。既要善于引导孩子学会横向比较以发现自己的长处和不足,更要引导孩子精于纵向比较而发现自己的潜力、进步和希望。
培养孩子的自强、自励精神
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在磨难面前是英雄还是狗熊,关键看当事人在磨难面前能不能自强不息。不断自我激励。要培养孩子自强自励的精神,家长自己要是不向命运低头的“硬骨头”,相信命运最终把握在自己手中。要教育孩子,失败是成功之母,在挫折面前保持冷静理智的头脑,客观分析失败的经验和教训,适时地调整目标,仔细审察途径和方法是否恰当,积极、主动地积蓄力量,寻找突破自我的机会和方法。经过努力,挫折终将被克服,逆境定会在坚持不懈的奋斗中转化。
培养孩子自立的精神和能力
要根据孩子的年龄特征,从小循序渐进地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自我负责的精神;不为孩子设想和准备好一切,该让孩子自己去闯的一定要放手让其闯;闯得头破血流了,学会自己疗伤,再继续闯,我们不是都知道“自古英雄多磨难,一帆风顺少伟男”吗?※
(责编 张银萍)
曹朝阳 河北省石家庄学院心理学、教育学教授,中国家庭教育学会理事,全国家庭教育专家团成员,全国家庭教育讲师团成员,河北省家庭教育学会副会长。长期从事家庭教育研究,著述颇丰,其家庭教育研究成果多次获省部级奖励,多次被教育部和全国妇联评为全国家庭教育工作先进个人。
在媒体和网络的强大压力下,在公安部领导的直接关注下,“罗彩霞事件”调查已终结。然而不少人。尤其是“三无”(无权、无势、无钱)家长中的许多人,却吸收了过多的负面信息,产生了巨大的挫折感,感到十分无奈、无助、无望。
诚然,“罗彩霞事件”暴露出公权的失控可能会使有违社会公平、公正的厄运不知不觉中降临到“三无”人群的头上,我们的激愤、痛恨是情理之中的事。但由此而自卑、自弃,“听天由命”,就有失偏颇了。因为这种消极的心态不仅使家长们自卑,更会殃及后代的教育,后果真是不堪设想!我想奉劝家长们记住毛主席的话“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
全面、客观、辨证地看待“罗彩霞事件”
许多家长从“罗彩霞事件”看到了王峥嵘们的权、势、钱淫威无比,绝对化地认为“三有”(有权、有势、有钱)者必能呼风唤雨,一手遮天。而“三无”者只能认“命”,于是自卑、自贱、自弃。其实这都是不能全面、客观、辨证地看问题的不合理信念在作祟。君不见全国人大一直致力于完善各项保障社会公平、公正的法律制度;而各级政府则不断加大执法力度,整肃公权,打击贪腐,维护公民的正当权责;各种主流媒体、网络更发挥着巨大的监督作用……虽仍不免百密一疏,甚至恶性事件屡见,但“罗彩霞事件”的处理终归公正,难道不正向我们昭示了真理和正义的光辉终将照耀神州大地?如果因王峥嵘们的恶行而让自己自卑。甚至自暴自弃。放弃为国教子的责任,那不是在用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吗?歌德说:“人类最大的灾难就是瞧不起自己!”连自己都瞧不起自己的人,还手指望别人把你当回事吗?
坚定教子成人成才的信心
教育规律和无数事实证明,子女能否成人成才,外因中起决定作用的是家长的素质。而家长的素质中起决定作用的是家长有无教子成人成才的坚定信心(无论是权贵还是庶民)。因为信心来自自知、自尊、自重,决定他教子的努力程度。许多研究揭示:那些考上北大、清华等名校的学生,其父母多不是达官贵人、富商巨贾,而是那些社会地位平平。经济并不富裕。却人格高尚,有着强烈的教子成人成才信心和毅力的普通劳动者。曾考取北大的来自福建莆田海边的渔家女林萱的父亲,自己连小学都没有毕业,在极其艰难的条件下,凭着坚韧、乐观的性格和坚定的“社会终究是需要有本领的人”的信念,为实现由渔民向船员的转变而终年苦读英语,更激励孩子刻苦学习,“成就大事”。这样的例子很多。可见。只要我们有“心”。有“志”,就会有“能”。就一定能教子成人成才!
培养孩子自尊、自信、自强、自立
一些家长错误地认为:家长不能给孩子准备好一切,就是无能。这种观念剥夺了孩子的主体地位,以为孩子的一切都应当由家长来提供,包括上学、找工作,甚至结婚、生子。岂不知子女是一个独立的人,最终只有靠自己的努力才能自立于社会。因此,无论有权有势的家长还是无权无势的家长,最根本的责任都在于培养孩子的独立人格和自立于社会的能力。为此起码要做到:
培养孩子的自尊心
承认孩子人格的独立性是培养孩子自尊的前提,要认识到,无论从事什么工作的人。其人格都是平等的,都是值得尊重的。杜鲁门当选美国总统后不久,别人认为他母亲一定为杜鲁门自豪,他母亲却说:“不过。我还有一个儿子,也同样使我感到自豪。他现在正在地里挖土豆。”老舍先生说,孩子们今后做木匠、瓦匠或当作家。是同样有意义的;孩子不一定非要当作家,也不一定非要上大学。一个受到父母尊重的孩子,才能学会自尊,也才会尊重他人。
培养孩子的自信心
这里首要的条件是家长对自己的自信和在充分尊重孩子的个别差异的前提下对孩子的信任。既要善于引导孩子学会横向比较以发现自己的长处和不足,更要引导孩子精于纵向比较而发现自己的潜力、进步和希望。
培养孩子的自强、自励精神
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在磨难面前是英雄还是狗熊,关键看当事人在磨难面前能不能自强不息。不断自我激励。要培养孩子自强自励的精神,家长自己要是不向命运低头的“硬骨头”,相信命运最终把握在自己手中。要教育孩子,失败是成功之母,在挫折面前保持冷静理智的头脑,客观分析失败的经验和教训,适时地调整目标,仔细审察途径和方法是否恰当,积极、主动地积蓄力量,寻找突破自我的机会和方法。经过努力,挫折终将被克服,逆境定会在坚持不懈的奋斗中转化。
培养孩子自立的精神和能力
要根据孩子的年龄特征,从小循序渐进地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自我负责的精神;不为孩子设想和准备好一切,该让孩子自己去闯的一定要放手让其闯;闯得头破血流了,学会自己疗伤,再继续闯,我们不是都知道“自古英雄多磨难,一帆风顺少伟男”吗?※
(责编 张银萍)
曹朝阳 河北省石家庄学院心理学、教育学教授,中国家庭教育学会理事,全国家庭教育专家团成员,全国家庭教育讲师团成员,河北省家庭教育学会副会长。长期从事家庭教育研究,著述颇丰,其家庭教育研究成果多次获省部级奖励,多次被教育部和全国妇联评为全国家庭教育工作先进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