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物理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一门自然科学,这决定了初中物理课堂教学必须以实验为主,如何运用演示实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是所有物理教师的追求。
1 提高可见度,增强直观效果
1.1在精度要求不太高的情况下,尽量采用大规格尺寸的演示仪器、仪表做实验
这样,即使是后排的学生在座位上看得清楚,达到让全体同学看得真、看得明的效果,如苏科版物理九年级下册第十六章第三节有一个实验“观察磁场对通电直导线的作用”,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教材中直导线选用的是铝棒,实践证明由于棒自重大,实验现象不够明显,我对该实验进行了改进,选用香烟盒里的锡箔,金属面朝外卷成棒代替铝棒,另外竖直悬挂的导线应注意把外包的绝缘皮剥去,这样可以大大减小装置的自重,使实验时直导线受磁场力作用时摆动的幅度较大,实验现象很明显。
1.2改变实验装置的空间放置
有的时候将实验装置改变一下空间的位置也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在讲解串联、并联电路等电学实验时常常用到电路示教板,我们可以先将示教板竖着悬挂在黑板上,结合讲解,把灯座(泡)、开关、电源、电表、滑动变阻器等电路元件、测量仪表插于示教板上组成电路,使学生对电路结构、电表位置、教师接线的示范动作等一目了然,这比老师将示教板放在讲台上要好得多,再如,如果在没有多媒体教学设备的条件下,完成“欧姆定律”演示实验时,我们可将所需的演示电表、滑动变阻器、定值电阻等器材分别用课本、小方凳分别垫高,呈阶梯式展示在讲台上,让学生看清楚全部实验器材的连接方法和实验过程,效果比较好。
1.3合理利用多媒体
直观演示实验难度大的,有的需要显微放大的部分,有的实验现象停留时间短等,有的是微观世界的现象等,可以采取播放录像等方法解决,如讲滑动摩擦力产生的机理和摩擦起电的机理时,播放电视录像,学生看得清楚,且有动感,不仅知道结果,还了解过程,再如利用投影放大,对电流表、电压表的表头进行投影放大、讲解,效果也不错。
2 增强可信度,调动学习潜能
2.1师生合作
按传统的教法,演示实验是教师教学生看,这样不能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时学生还会产生疑虑,认为老师在变“魔术”、凑数据,对实验现象和数据产生怀疑,因此,我建议根据实验操作的难易程度,课前对一二个学生进行训练,上课演示时让学生协助教师一起做实验,这样让参与实验的学生身临其境,感受真切,并可通过他们把信息传递给全班学生,增强了实验的可信度,如在做“阿基米德原理”实验时,我事先在讲台上放置所需器材如弹簧测力计、带挂钩的塑料小桶、金属块、溢水杯等,请学生上讲台按操作的步骤进行实验,得到了金属块浸没在水中受到的浮力正好等于它排开水的重力,从而让所有学生对阿基米德原理深信不疑。
2.2改演示为分组
增强实验可信度的另一种方法是将部分演示实验改为学生分组实验,如在“欧姆定律”一课教学中,把验证性演示实验改为小组合作探索性实验,学生亲手做实验、读数据,在此基础上教师再进行分析、归纳,得出结论,学生不仅深信不疑,而且印象深刻,难以遗忘。
再如,在苏科版物理九年级下册第十八章第四节(能量转化的基本规律)中,有一个滴水实验:利用棉纱吸水提高水位,说明能量转化是有方向的,这个实验在课上费时较长,约需时间较长才能看到明显的实验现象,我让学生自带一次性面纸搓成纸带代替棉纱来做实验,教学效果比较好,事实上,教材中绝大多数演示实验都可改成学生实验,这的确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更能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进而大面积提高物理教学质量。
3 加强逆向实验。培养创新意识
为了探究某一规律,或说明某一道理,如果采用不同的实验思路,适量增加同类实验,营造浓厚的物理情境,不但加深学生印象,而且对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大有益处,如在做“汽化、沸腾”实验时除了用抽气机给装有九十几摄氏度热水的烧瓶抽气,使之重新沸腾外,还增加了一个实验:将沸腾已停止的装有开水的烧杯倒置在铁架台上,向瓶底浇淋冷水使瓶内的水重新沸腾,这样做,活跃了课堂气氛,学生兴趣盎然,知识面也拓宽了。
4 开发自制实验,激发求知欲望
努力开发新、奇、妙、趣、怪的演示实验,给学生以强刺激,学生看了这些从未见过、出乎意料、妙不可言的实验后,兴致勃勃,激起了强烈的求知欲望。
实验名称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苏科版八年级物理教材中第八章)
实验目的
研究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实验操作步骤
(1)将钢球和弹簧一起压缩到卡口处,用棉线在卡口处将钢球固定(如图);
(2)点燃棉线;
(3)钢球和小车在力的作用下,向相反方向运动,
有的时候教师不但可以自己做,还可让学生动手做,通过自制教具活动,把学生带入创新领域,享受创造的喜悦和乐趣。
设计思想
苏科版物理教材八年级下学期第八章《摩擦力》——实验体验摩擦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九年级上学期第十一章《机械效率》——实验探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课本上要求是匀速拉动物体,在匀速拉物体的过程中读出拉力的大小,但是这两个实验在读出拉力的数据时容易受到外部的影响,很关键的一点就是在做实验时用手很难做到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所以弹簧测力计上指针有比较明显的晃动,给我们的读数和实验的准确性造成了较大误差,基于此,我设想一实验装置,满足课堂需要的可调节速度的匀速拉绳器;
器材
可装四节电池的电池盒(配干电池若干节)、导线若干、按钮开关、一个可旋转的电位器、一个小型电动机、电烙铁、胶水等。
制作
(1)找一硬纸盒,分成A、B、C、D四个区域,分别安装不同的元件,使之串联组成一个完整的可调节速度的匀速拉绳器,
(2)四个区域分别安装电池组、一个按钮开关、可旋转的电位器、一个小型电动机,在盒上钻一个小孔,将电动机转子一端升出电池盒并在转子上装上一个带有槽的圆塑料(在槽的一边留有一个豁子目的是用来绕线);
(3)用电烙铁使导线把四个装置串联起来,并用502胶水将各个装置固定起来。
演示:如体验摩擦力大小与那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可以将弹簧测力计用绳子系在可调节速度的匀速拉绳器上,按动按钮开关,可调节速度的匀速拉绳器就可以慢慢的通过拉绳子,来达到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的目的,同时我们还可以调节不同的速度来拉动绳子,达到探究摩擦力大小与速度无关的实验目的。
1 提高可见度,增强直观效果
1.1在精度要求不太高的情况下,尽量采用大规格尺寸的演示仪器、仪表做实验
这样,即使是后排的学生在座位上看得清楚,达到让全体同学看得真、看得明的效果,如苏科版物理九年级下册第十六章第三节有一个实验“观察磁场对通电直导线的作用”,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教材中直导线选用的是铝棒,实践证明由于棒自重大,实验现象不够明显,我对该实验进行了改进,选用香烟盒里的锡箔,金属面朝外卷成棒代替铝棒,另外竖直悬挂的导线应注意把外包的绝缘皮剥去,这样可以大大减小装置的自重,使实验时直导线受磁场力作用时摆动的幅度较大,实验现象很明显。
1.2改变实验装置的空间放置
有的时候将实验装置改变一下空间的位置也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在讲解串联、并联电路等电学实验时常常用到电路示教板,我们可以先将示教板竖着悬挂在黑板上,结合讲解,把灯座(泡)、开关、电源、电表、滑动变阻器等电路元件、测量仪表插于示教板上组成电路,使学生对电路结构、电表位置、教师接线的示范动作等一目了然,这比老师将示教板放在讲台上要好得多,再如,如果在没有多媒体教学设备的条件下,完成“欧姆定律”演示实验时,我们可将所需的演示电表、滑动变阻器、定值电阻等器材分别用课本、小方凳分别垫高,呈阶梯式展示在讲台上,让学生看清楚全部实验器材的连接方法和实验过程,效果比较好。
1.3合理利用多媒体
直观演示实验难度大的,有的需要显微放大的部分,有的实验现象停留时间短等,有的是微观世界的现象等,可以采取播放录像等方法解决,如讲滑动摩擦力产生的机理和摩擦起电的机理时,播放电视录像,学生看得清楚,且有动感,不仅知道结果,还了解过程,再如利用投影放大,对电流表、电压表的表头进行投影放大、讲解,效果也不错。
2 增强可信度,调动学习潜能
2.1师生合作
按传统的教法,演示实验是教师教学生看,这样不能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时学生还会产生疑虑,认为老师在变“魔术”、凑数据,对实验现象和数据产生怀疑,因此,我建议根据实验操作的难易程度,课前对一二个学生进行训练,上课演示时让学生协助教师一起做实验,这样让参与实验的学生身临其境,感受真切,并可通过他们把信息传递给全班学生,增强了实验的可信度,如在做“阿基米德原理”实验时,我事先在讲台上放置所需器材如弹簧测力计、带挂钩的塑料小桶、金属块、溢水杯等,请学生上讲台按操作的步骤进行实验,得到了金属块浸没在水中受到的浮力正好等于它排开水的重力,从而让所有学生对阿基米德原理深信不疑。
2.2改演示为分组
增强实验可信度的另一种方法是将部分演示实验改为学生分组实验,如在“欧姆定律”一课教学中,把验证性演示实验改为小组合作探索性实验,学生亲手做实验、读数据,在此基础上教师再进行分析、归纳,得出结论,学生不仅深信不疑,而且印象深刻,难以遗忘。
再如,在苏科版物理九年级下册第十八章第四节(能量转化的基本规律)中,有一个滴水实验:利用棉纱吸水提高水位,说明能量转化是有方向的,这个实验在课上费时较长,约需时间较长才能看到明显的实验现象,我让学生自带一次性面纸搓成纸带代替棉纱来做实验,教学效果比较好,事实上,教材中绝大多数演示实验都可改成学生实验,这的确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更能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进而大面积提高物理教学质量。
3 加强逆向实验。培养创新意识
为了探究某一规律,或说明某一道理,如果采用不同的实验思路,适量增加同类实验,营造浓厚的物理情境,不但加深学生印象,而且对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大有益处,如在做“汽化、沸腾”实验时除了用抽气机给装有九十几摄氏度热水的烧瓶抽气,使之重新沸腾外,还增加了一个实验:将沸腾已停止的装有开水的烧杯倒置在铁架台上,向瓶底浇淋冷水使瓶内的水重新沸腾,这样做,活跃了课堂气氛,学生兴趣盎然,知识面也拓宽了。
4 开发自制实验,激发求知欲望
努力开发新、奇、妙、趣、怪的演示实验,给学生以强刺激,学生看了这些从未见过、出乎意料、妙不可言的实验后,兴致勃勃,激起了强烈的求知欲望。
实验名称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苏科版八年级物理教材中第八章)
实验目的
研究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实验操作步骤
(1)将钢球和弹簧一起压缩到卡口处,用棉线在卡口处将钢球固定(如图);
(2)点燃棉线;
(3)钢球和小车在力的作用下,向相反方向运动,
有的时候教师不但可以自己做,还可让学生动手做,通过自制教具活动,把学生带入创新领域,享受创造的喜悦和乐趣。
设计思想
苏科版物理教材八年级下学期第八章《摩擦力》——实验体验摩擦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九年级上学期第十一章《机械效率》——实验探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课本上要求是匀速拉动物体,在匀速拉物体的过程中读出拉力的大小,但是这两个实验在读出拉力的数据时容易受到外部的影响,很关键的一点就是在做实验时用手很难做到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所以弹簧测力计上指针有比较明显的晃动,给我们的读数和实验的准确性造成了较大误差,基于此,我设想一实验装置,满足课堂需要的可调节速度的匀速拉绳器;
器材
可装四节电池的电池盒(配干电池若干节)、导线若干、按钮开关、一个可旋转的电位器、一个小型电动机、电烙铁、胶水等。
制作
(1)找一硬纸盒,分成A、B、C、D四个区域,分别安装不同的元件,使之串联组成一个完整的可调节速度的匀速拉绳器,
(2)四个区域分别安装电池组、一个按钮开关、可旋转的电位器、一个小型电动机,在盒上钻一个小孔,将电动机转子一端升出电池盒并在转子上装上一个带有槽的圆塑料(在槽的一边留有一个豁子目的是用来绕线);
(3)用电烙铁使导线把四个装置串联起来,并用502胶水将各个装置固定起来。
演示:如体验摩擦力大小与那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可以将弹簧测力计用绳子系在可调节速度的匀速拉绳器上,按动按钮开关,可调节速度的匀速拉绳器就可以慢慢的通过拉绳子,来达到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的目的,同时我们还可以调节不同的速度来拉动绳子,达到探究摩擦力大小与速度无关的实验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