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科生导师制至今仍然是牛津大学本科教学的核心和基础,其展现的先进教学理念对北京城市学院本科生教育质量的全面提升具有非常重要的启示作用。然而,由于两校在师生比、学生基础素质以及管理组织结构上的重大差异,牛津式的本科生导师制在北京城市学院照搬是不切实际的。在分析北京城市学院和牛津大学实行本科生学术导师制面临的不同情况的基础上提出建立有北京城市学院特色的本科生学术导师制度的建议。
关键词:北京城市学院;牛津大学;学术导师制;本科生导师制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03-0310-02
一、牛津大学的本科生导师制
在国内外众多优秀高校中,牛津大学的本科生学术导师制是较为完善的。本科生的学习主要有三种方式:一是课堂讲授式教学模式或称讲课制度(Lecture 或Class),这与中国的课堂教学相同;二是研讨性教学模式(Seminar),老师或专家依主题进行报告示范,随之安排学生课下分组准备,报告后是开放式问答,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开展讨论与研究。在北京城市学院进行的某些公共选修课试点中我们采用了这种教学模式;三是导师制教学模式(Tutorial System),导师制教学模式是在学生与学术导师会面时,导师给予学生个别的指导和建议。
牛津大学的本科生导师制是一种以学院为依托、以本科教学为主旨、以导师个别教学为主要特征的教学制度(Brain Harrison,1994)。导师按照学生的所属学院和专业进行指定和分配,导师既负责学生的学业,也负责学生的思想教育和日常生活。14世纪,温切斯特主教威廉·威克姆在他建立的新学院中首次实行付薪的导师制,标志着制度化的导师制在牛津大学的最初确立。19世纪大学考试制度改革之后,导师制逐渐向学科化、学术化和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导师职业成为一种真正的学术性职业。
二、牛津大学本科生导师制对北京城市学院学术导师制的启示
牛津大学导师制教学方法无论对于精英人才的培养还是一般人才的培养都非常有好处。有学者将其归纳为四个方面:一是让学生在博览群书中受到启迪,唤醒了主体意识,激发了创新意识和创造精神及其能力,有利于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和临场反应能力;二是通过具体且具有针对性的指导,使学生学会并掌握了学习、研究、解决问题的思路及方法,把握住了学术前沿及发展方向和做人做事的道理;三是给学生留下了充分的思考空间,学生可以在思想的海洋里任意飞翔,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提高思维的水平及能力,四是帮助学生掌握了学术交流的方式,在这种环境下,学生很快就能够适应学术研究的方法与环境氛围(刘学政,2010)。
当然,学术导师制的互动式教学需要搭建适当的平台来承载,实施导师制的中心环节是师生共同探究,这是一种典型的互动式教学。牛津大学的一对一辅导中,导师认真辅导,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学生可以大胆质疑,学生所知道的一切都是在同导师互动的过程中一起学到的。因此,北京城市学院的学术导师制有必要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承载平台。
学术导师制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自主学习”是指学生通过老师的科学指导,围绕老师确定的学习目标,自主地选择学习方法,自我监控学习过程,逐步养成自主评价学习结果,通过能动的创造性的学习活动,实现学生自主性发展的教学实践活动。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是提高学生学习质量的一个有效途径,更是他们将来适应社会激烈竞争的需要。
学术导师制可以使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创造出自主学习和个体化学习的环境和条件,让学生在主动学习中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学术导师和学生之间的地位不再是传统的“教”与“学”的关系,学术导师从传统课堂中的主角变为教学的组织者、促进者,而学生便成为知识的获得者与建构者。很多以前必须课堂讲授的东西已逐步转为由学生参与或自主学习中获得。学术导师制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自学方法为主。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启发学生的思维,培养他们自主思考的能力。
三、北京城市学院实行本科生学术导师制面临的不同情况
在北京城市学院照搬牛津大学等学校的学术导师制是不可行的,比较北京城市学院情况与其他开展本科生学术导师制度的国外优秀大学,会有以下几个方面突出的区别。
1.生师比的具体环境不同。牛津大学的生师比不足6∶1,美国排名前十位的著名大学生师比平均值为6.73∶1。而中国本科生生师比的平均数接近20∶1,针对北京城市学院而言,历史发展和现实状况都表现为典型的“生师比”较高的特征,如果扣除大量的外聘教师则生师比会更高。在这种“生师比”较高的特定环境下,照搬牛津大学的一对一辅导为主的学术导师制是不现实的,而学术导师的个别式教育又已被证明是本科生提高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手段,如何在高生师比的条件下寻找出适合北京城市学院情况的学术导师制度就显得尤为紧迫和重要。
2.学生水平相距较大。牛津大学等学校的本科生是世界级的优秀学生,其自学能力一般非常强大,牛津大学的导师制是基于传统的精英人才培養的一种教学模式,渗透着精英教育的理念。在学生就学的几年间,导师与学子时常相聚一堂,或坐斗室相对论学、思辨,或共用茶点小饮于导师之家,剖析疑难、释疑解惑,指导学生个人品行、学问修养,解答学生个人问题(刘学政,2010)。而北京城市学院的本科生主要集中为三本生和一部分二本生,其自我学习能力与世界一流大学相比有着较大的差距。而学术导师对学生的个别辅导是建立在学生的个别研修的基础之上的。只有个别研读的认真、充分,在与导师见面时才能表现良好,如果没有个别研修的过程,那么学术导师制度就会收效甚微甚至是走过场,不仅浪费了学术导师的宝贵时间,也浪费了社会资源,不能达到提升本科生教学质量的目标。
3.国内大学特有的班主任(辅导员)制度和学团组织。与很多国内大学类似,北京城市学院在发展过程中逐步的形成了一套班主任(辅导员)制度,并且有具有中国学校管理特征的学团组织。在欧美等西方国家,本科生导师(Tutor )的涵义偏重家庭教师或私人教师(Private Teacher),有对学生进行个别指导的意味,其对学生的指导不仅包括学业,还包括学生的生活起居,其概念要超过“学术导师”的范畴。照搬国外的导师制度会造成导师与班主任(辅导员)以及学团组织的功能部分重叠,形成不必要的资源浪费。 四、对北京城市学院实行本科生学术导师制的建议
以上的重要区别使得我们在借鉴世界一流本科大学的导师制度时需要结合自身的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导师集中精力进行学术指导,形成名副其实的“学术导师制”,主要从技术层面解决学生面临的学习方法的掌握、学习能力的培养和学术水平的提升。虽然,在学术指导的过程中同样也会涉及到学生的思想道德的问题,但学术导师制不应动摇学团组织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力軍地位,也不应替代班主任(辅导员)处理学生的日常管理工作。这样做既可以是学术导师制度与现行学生管理制度实现“无缝对接”,又可以在师生比很高的条件下最优配置“学术导师”这一稀缺资源,使其发挥的效能最大化。
2.学术导师的指导活动以“科研社团”为平台发挥作用。如前所述,在北京城市学院师生比较高的既定条件下实现师生的一对一互动和个别辅导是不现实的,而通过“科研社团”这一平台可以使学术导师“一对多”的指导效果等于甚至超过“一对一”的效果。科研社团是由8名左右(6~10名)的学生组成小型科学研究团体,以学术导师为指导核心展开以科学研究或相关活动为名义目标、以学生学习能力提升为实际目标的社团活动。具体做法是:为学生设置一个科学研究课题(可以是教师本身承担的项目)作为目标,也可以是参加专业学科竞赛等的具体目标,在完成这个目标的过程中,学生可以逐渐提升以自我学习为主要特征的学习能力。例如,查找文献了解前人的研究成果,研究内容的设计、研究方法的获得,调研问卷的设计、获取,数据的整理与分析以及结论的形成。在这个过程当中,学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难题”,导师引导(而不是替代)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克服这些“难题”的过程也就是学生学习能力提升的过程。“科研社团”这一平台不仅能够使得学术导师实现“一人指导、多人收益”的良好局面,而且有助于科研社团内部成员之间的协同与合作,在培养学生自我学习能力的同时进一步强化团队合作能力,起到一举多得的作用。
3.放弃全员指导思想,实现教育公平。令一些学者和学校管理部门担心的是一种“两难”局面:一是“导师资源”不够,二是惧怕社团活动被个别学生“拖后腿”,然而,如果科研社团只针对部分有兴趣的同学展开,又怕有失教育公平。但是,教育公平应该体现为“因材施教”,公平并不是完全的“同一”和“统一”。针对部分对学习和科学研究具有浓厚兴趣的同学开展科研社团活动是对其潜能的开发,使得在第一课堂中可能没有得到充分发挥的学习科研能力充分发挥出来,为社会造就一批具有创新性、高水平的优秀人才是对这部分学生的公平;而其他同学也可以通过公共选修课、其他社团活动、甚至第一课堂的补修、重修来使自己的知识完善和能力提升。
参考文献:
[1] 刘学政.牛津大学本科生导师制探究[J].辽宁医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1-4.
[2] 杜智萍.今日牛津大学本科导师制的特点及启示[J].现代大学教育,2006,(6):85-88.
[3] Brain Harrison;The History of the University of Oxford.The Twentieth Century [M].Clarenden Press,1994,163-164.
[责任编辑 魏 杰]
关键词:北京城市学院;牛津大学;学术导师制;本科生导师制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03-0310-02
一、牛津大学的本科生导师制
在国内外众多优秀高校中,牛津大学的本科生学术导师制是较为完善的。本科生的学习主要有三种方式:一是课堂讲授式教学模式或称讲课制度(Lecture 或Class),这与中国的课堂教学相同;二是研讨性教学模式(Seminar),老师或专家依主题进行报告示范,随之安排学生课下分组准备,报告后是开放式问答,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开展讨论与研究。在北京城市学院进行的某些公共选修课试点中我们采用了这种教学模式;三是导师制教学模式(Tutorial System),导师制教学模式是在学生与学术导师会面时,导师给予学生个别的指导和建议。
牛津大学的本科生导师制是一种以学院为依托、以本科教学为主旨、以导师个别教学为主要特征的教学制度(Brain Harrison,1994)。导师按照学生的所属学院和专业进行指定和分配,导师既负责学生的学业,也负责学生的思想教育和日常生活。14世纪,温切斯特主教威廉·威克姆在他建立的新学院中首次实行付薪的导师制,标志着制度化的导师制在牛津大学的最初确立。19世纪大学考试制度改革之后,导师制逐渐向学科化、学术化和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导师职业成为一种真正的学术性职业。
二、牛津大学本科生导师制对北京城市学院学术导师制的启示
牛津大学导师制教学方法无论对于精英人才的培养还是一般人才的培养都非常有好处。有学者将其归纳为四个方面:一是让学生在博览群书中受到启迪,唤醒了主体意识,激发了创新意识和创造精神及其能力,有利于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和临场反应能力;二是通过具体且具有针对性的指导,使学生学会并掌握了学习、研究、解决问题的思路及方法,把握住了学术前沿及发展方向和做人做事的道理;三是给学生留下了充分的思考空间,学生可以在思想的海洋里任意飞翔,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提高思维的水平及能力,四是帮助学生掌握了学术交流的方式,在这种环境下,学生很快就能够适应学术研究的方法与环境氛围(刘学政,2010)。
当然,学术导师制的互动式教学需要搭建适当的平台来承载,实施导师制的中心环节是师生共同探究,这是一种典型的互动式教学。牛津大学的一对一辅导中,导师认真辅导,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学生可以大胆质疑,学生所知道的一切都是在同导师互动的过程中一起学到的。因此,北京城市学院的学术导师制有必要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承载平台。
学术导师制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自主学习”是指学生通过老师的科学指导,围绕老师确定的学习目标,自主地选择学习方法,自我监控学习过程,逐步养成自主评价学习结果,通过能动的创造性的学习活动,实现学生自主性发展的教学实践活动。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是提高学生学习质量的一个有效途径,更是他们将来适应社会激烈竞争的需要。
学术导师制可以使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创造出自主学习和个体化学习的环境和条件,让学生在主动学习中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学术导师和学生之间的地位不再是传统的“教”与“学”的关系,学术导师从传统课堂中的主角变为教学的组织者、促进者,而学生便成为知识的获得者与建构者。很多以前必须课堂讲授的东西已逐步转为由学生参与或自主学习中获得。学术导师制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自学方法为主。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启发学生的思维,培养他们自主思考的能力。
三、北京城市学院实行本科生学术导师制面临的不同情况
在北京城市学院照搬牛津大学等学校的学术导师制是不可行的,比较北京城市学院情况与其他开展本科生学术导师制度的国外优秀大学,会有以下几个方面突出的区别。
1.生师比的具体环境不同。牛津大学的生师比不足6∶1,美国排名前十位的著名大学生师比平均值为6.73∶1。而中国本科生生师比的平均数接近20∶1,针对北京城市学院而言,历史发展和现实状况都表现为典型的“生师比”较高的特征,如果扣除大量的外聘教师则生师比会更高。在这种“生师比”较高的特定环境下,照搬牛津大学的一对一辅导为主的学术导师制是不现实的,而学术导师的个别式教育又已被证明是本科生提高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手段,如何在高生师比的条件下寻找出适合北京城市学院情况的学术导师制度就显得尤为紧迫和重要。
2.学生水平相距较大。牛津大学等学校的本科生是世界级的优秀学生,其自学能力一般非常强大,牛津大学的导师制是基于传统的精英人才培養的一种教学模式,渗透着精英教育的理念。在学生就学的几年间,导师与学子时常相聚一堂,或坐斗室相对论学、思辨,或共用茶点小饮于导师之家,剖析疑难、释疑解惑,指导学生个人品行、学问修养,解答学生个人问题(刘学政,2010)。而北京城市学院的本科生主要集中为三本生和一部分二本生,其自我学习能力与世界一流大学相比有着较大的差距。而学术导师对学生的个别辅导是建立在学生的个别研修的基础之上的。只有个别研读的认真、充分,在与导师见面时才能表现良好,如果没有个别研修的过程,那么学术导师制度就会收效甚微甚至是走过场,不仅浪费了学术导师的宝贵时间,也浪费了社会资源,不能达到提升本科生教学质量的目标。
3.国内大学特有的班主任(辅导员)制度和学团组织。与很多国内大学类似,北京城市学院在发展过程中逐步的形成了一套班主任(辅导员)制度,并且有具有中国学校管理特征的学团组织。在欧美等西方国家,本科生导师(Tutor )的涵义偏重家庭教师或私人教师(Private Teacher),有对学生进行个别指导的意味,其对学生的指导不仅包括学业,还包括学生的生活起居,其概念要超过“学术导师”的范畴。照搬国外的导师制度会造成导师与班主任(辅导员)以及学团组织的功能部分重叠,形成不必要的资源浪费。 四、对北京城市学院实行本科生学术导师制的建议
以上的重要区别使得我们在借鉴世界一流本科大学的导师制度时需要结合自身的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导师集中精力进行学术指导,形成名副其实的“学术导师制”,主要从技术层面解决学生面临的学习方法的掌握、学习能力的培养和学术水平的提升。虽然,在学术指导的过程中同样也会涉及到学生的思想道德的问题,但学术导师制不应动摇学团组织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力軍地位,也不应替代班主任(辅导员)处理学生的日常管理工作。这样做既可以是学术导师制度与现行学生管理制度实现“无缝对接”,又可以在师生比很高的条件下最优配置“学术导师”这一稀缺资源,使其发挥的效能最大化。
2.学术导师的指导活动以“科研社团”为平台发挥作用。如前所述,在北京城市学院师生比较高的既定条件下实现师生的一对一互动和个别辅导是不现实的,而通过“科研社团”这一平台可以使学术导师“一对多”的指导效果等于甚至超过“一对一”的效果。科研社团是由8名左右(6~10名)的学生组成小型科学研究团体,以学术导师为指导核心展开以科学研究或相关活动为名义目标、以学生学习能力提升为实际目标的社团活动。具体做法是:为学生设置一个科学研究课题(可以是教师本身承担的项目)作为目标,也可以是参加专业学科竞赛等的具体目标,在完成这个目标的过程中,学生可以逐渐提升以自我学习为主要特征的学习能力。例如,查找文献了解前人的研究成果,研究内容的设计、研究方法的获得,调研问卷的设计、获取,数据的整理与分析以及结论的形成。在这个过程当中,学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难题”,导师引导(而不是替代)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克服这些“难题”的过程也就是学生学习能力提升的过程。“科研社团”这一平台不仅能够使得学术导师实现“一人指导、多人收益”的良好局面,而且有助于科研社团内部成员之间的协同与合作,在培养学生自我学习能力的同时进一步强化团队合作能力,起到一举多得的作用。
3.放弃全员指导思想,实现教育公平。令一些学者和学校管理部门担心的是一种“两难”局面:一是“导师资源”不够,二是惧怕社团活动被个别学生“拖后腿”,然而,如果科研社团只针对部分有兴趣的同学展开,又怕有失教育公平。但是,教育公平应该体现为“因材施教”,公平并不是完全的“同一”和“统一”。针对部分对学习和科学研究具有浓厚兴趣的同学开展科研社团活动是对其潜能的开发,使得在第一课堂中可能没有得到充分发挥的学习科研能力充分发挥出来,为社会造就一批具有创新性、高水平的优秀人才是对这部分学生的公平;而其他同学也可以通过公共选修课、其他社团活动、甚至第一课堂的补修、重修来使自己的知识完善和能力提升。
参考文献:
[1] 刘学政.牛津大学本科生导师制探究[J].辽宁医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1-4.
[2] 杜智萍.今日牛津大学本科导师制的特点及启示[J].现代大学教育,2006,(6):85-88.
[3] Brain Harrison;The History of the University of Oxford.The Twentieth Century [M].Clarenden Press,1994,163-164.
[责任编辑 魏 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