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八、白鹤亮翅
白鹤亮翅是传统杨式太极拳极具代表性的动作之一,动作外形舒展大方、圆活潇洒。此式动作的虚步步形,也是传统杨式太极拳拳式中的高架虚步。所谓“高架”是就动作外形相对而言,同是虚步步形,“手挥琵琶”、“提手”动作属于中架虚步,“海底针”的虚步动作属于低架虚步。
白鹤亮翅虽然动作外形看似直立,但是动作要领却丝毫没有改变。首先身形要达到虚领顶劲、含胸拔背、松腰沉髋、收腹敛臀的要求。只有这样才能既有向上的挺拔之势,又含有向下的沉稳之劲,才能有上下对拔、把身肢拉长的感觉。尤其是右臂虽然向上擎托高举,但是松肩、垂肘的动作原理丝毫没有变化,也要充分体现出来。右肘关节不可扬起,要松沉,右肩与右掌指呈弧形,双臂要呈弧形不可挺直,只有这样才能将腿脚之力、腰髋之劲通畅地灌注到双掌。前(左脚)三后(右腿)七的身体重心的合理分配,就是整体动作劲力的基础和保证。含胸拔背、松腰沉髋、松肩垂肘,不仅加强了身体重心的稳固性,同时也保证了呼吸的深沉,也充分体现出太极拳原理中所包含的升降、虚实、开合,以及采按、擎托等相对、统一的哲理,以心意之动,寓动作之形。如拳谚所云:“心气一发,四肢皆动。足起有地,动转有位。或黏而游,或连而随;或腾而闪,或折而空;或■而捋,或挤而按。”
九、左右搂膝拗步
拗步的“拗”字,释义有“弯曲”的含义,在做本式动作定势时,可以理解为一腿膝关节弯曲成弓步的意思。“拗”字在太极拳术中还有一种解释,为左右不顺向的意思,也就是左手右脚、右手左脚不是同时顺向的动作。
左右搂膝拗步的动作,是传统杨式太极拳套路中极具代表性的动作之一。它的身法、步法、劲力的变化极其丰富。
首先是身法、步法的转化。从白鹤亮翅动作的高架虚步到右支撑腿的屈蹲下坐,随着身体重心下沉,身形上要达到“立身中正”的要求,即使是左脚迈出时上体也要正直。这样既保持了身体纵轴的稳定,也尽量避免了因迈步而失去身体的平衡以致产生突臀、左右歪髋的错误动作的出现。如果有这些错误动作,自然就不符合太极拳理提到的“敛臀”和“尾闾中正”的要求。这一点在练习的时候要多加注意。
其次是身体重心的前移。在做左、右腿屈膝前弓成弓步时,身体要平稳位移,髋关节沿水平位置移动,这是避免动作过程中身体上下起伏的要点。在做动作演练时,步法的变化是通过转体转脚——迈步——转身弓步的轨迹进行的,尾闾中正要贯穿始终。主宰于腰,腰髋的转动起着主导的作用。两掌的动作要随腰髋的转动而转动,腰左右转动时,身体切不可晃动。身体晃动重心必然不稳,极易产生抢步、砸地的现象,这与拳理不符。双掌的运转、劲力的变化,在练习的时候要留意着重体会。
比如,由白鹤亮翅到转体落手的动作,右手翻转掌心向上,为“接手”,此时的劲力意识为“截劲”,是截击对方的动作,所以要意贯右臂左侧。
再如左式搂膝分解动作3,左掌由右肩前落到右腹前,同样也是“截劲”,是截击对方的动作使之失去重心,意贯左臂下侧。
左式搂膝动作2,在右臂后展过程中,劲力意识不仅要表现以肘关节为力点,右臂同时又要具备向下的■劲,是“肘劲”与“下■劲”的合力;在右臂展开时,要意贯双臂,左臂为“平■劲”,右臂为“立■劲”,同时含有向外的撑力,立身中正、松腰沉髋、含胸拔背、沉肩垂肘是劲力贯注到双臂的保证。再由腰的转动,将右腿的弓蹬之力运用到下搂掌和前推掌。前推掌时,虎口撑圆,沉肩垂肘,顺腕舒指,力达掌指;下搂掌时,意贯左臂后侧,既要有向后的“采劲”,又要有向下的“按劲”和向外的“分劲”,是三劲合一的感觉;虎口向前,是为了便于“拿采”对方。这一点,是传统杨式太极拳动作的独特风格。在做左右搂膝动作定势时,肩髋要上下相对相合,符合“肩与胯合”的拳理要求,这样就避免了过分强调向前送肩而产生的扭身、别髋的现象。
拳谚云:“气宜鼓荡,神宜内敛。勿使有缺陷处,勿使有凹凸处,勿使有断续处。”“一身之劲,练成一家,分清虚实,发劲要有根源;劲起于脚跟,主宰于腰间,行于手指,发于脊骨。”
十、手挥琵琶
传统杨式太极拳套路中手挥琵琶的动作变化幅度不是很大,但是在动作的运转变化中,身形正确与否、身体重心分配是否合理,直接影响到步法变化、劲力体现。
动作1右脚向前的跟步,现在一般的做法是右脚向前跟半步。所谓半步,就是本人弓步的步幅的一半距离。向前的跟步,右脚与左脚的纵向距离应以不超过此范围为最好。超过这个范围,双脚的纵向距离太近,身体重心偏前,极易产生左腿独立支撑的现象,使身体向前倾倒、突臀、左右歪髋,这是不可取的。传统杨式太极拳教学和练法非常明确地强调向前跟“寸步”。所谓“寸步”,就明确地指出了跟步的距离范围不是很大。手挥琵琶从左搂膝拗步的定势开始做动作,根据身体重心的前移,右手向前的探出、右手与右脚的向前跟步,距离要合理,落点要适度,劲力要恰到好处,实际上是突出了传统杨式太极拳技击上的含义。所以在跟步的运动过程中,跟步的距离合适与否,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要保持自己下盘的稳固,就要以松腰髋的动作要领来约束,这样就避免了身体重心的起伏、动作外形的不正确,更重要的一点是为动作2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在做动作2时身体右转,右掌向后“引带”,重心右移,右脚拧转踏实,使之具有强烈的劲力感。动作3的向左转体,左脚跟踏地成左虚步,前(左脚)三后(右脚)七的身体重心分配,使得左脚具有向后的蹬劲,左脚掌与地面的夹角以不超过90度为宜。双膝要屈,右脚与右膝关节在同一45度方向,右脚具有向前的撑劲,使下盘根基更加稳固。随着身体的转动,两掌前后交错,双臂下沉相合的同时,要有向前推(挥)出之意。
手挥琵琶强调了“挥”字,是推出、送出的意思,也是杨式太极拳中“借劲”、“长劲”的一种表现,即借对方之力,以我劲力之延长将对方发出。手挥琵琶的动作外形与“提手”动作外形看似只是动作左右相反,实则却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劲力表现形式,读者可以对比参看。手挥琵琶的动作过程,身体纵轴的旋转贯穿了动作的始终,其他动作要领笔者也已在分解动作中做了提示,在练习中要体会拳谚所云:“自己懂劲,接及神明,为之文成。于人懂劲,视听之际,遇而变化,自得曲诚之妙形。”
白鹤亮翅是传统杨式太极拳极具代表性的动作之一,动作外形舒展大方、圆活潇洒。此式动作的虚步步形,也是传统杨式太极拳拳式中的高架虚步。所谓“高架”是就动作外形相对而言,同是虚步步形,“手挥琵琶”、“提手”动作属于中架虚步,“海底针”的虚步动作属于低架虚步。
白鹤亮翅虽然动作外形看似直立,但是动作要领却丝毫没有改变。首先身形要达到虚领顶劲、含胸拔背、松腰沉髋、收腹敛臀的要求。只有这样才能既有向上的挺拔之势,又含有向下的沉稳之劲,才能有上下对拔、把身肢拉长的感觉。尤其是右臂虽然向上擎托高举,但是松肩、垂肘的动作原理丝毫没有变化,也要充分体现出来。右肘关节不可扬起,要松沉,右肩与右掌指呈弧形,双臂要呈弧形不可挺直,只有这样才能将腿脚之力、腰髋之劲通畅地灌注到双掌。前(左脚)三后(右腿)七的身体重心的合理分配,就是整体动作劲力的基础和保证。含胸拔背、松腰沉髋、松肩垂肘,不仅加强了身体重心的稳固性,同时也保证了呼吸的深沉,也充分体现出太极拳原理中所包含的升降、虚实、开合,以及采按、擎托等相对、统一的哲理,以心意之动,寓动作之形。如拳谚所云:“心气一发,四肢皆动。足起有地,动转有位。或黏而游,或连而随;或腾而闪,或折而空;或■而捋,或挤而按。”
九、左右搂膝拗步
拗步的“拗”字,释义有“弯曲”的含义,在做本式动作定势时,可以理解为一腿膝关节弯曲成弓步的意思。“拗”字在太极拳术中还有一种解释,为左右不顺向的意思,也就是左手右脚、右手左脚不是同时顺向的动作。
左右搂膝拗步的动作,是传统杨式太极拳套路中极具代表性的动作之一。它的身法、步法、劲力的变化极其丰富。
首先是身法、步法的转化。从白鹤亮翅动作的高架虚步到右支撑腿的屈蹲下坐,随着身体重心下沉,身形上要达到“立身中正”的要求,即使是左脚迈出时上体也要正直。这样既保持了身体纵轴的稳定,也尽量避免了因迈步而失去身体的平衡以致产生突臀、左右歪髋的错误动作的出现。如果有这些错误动作,自然就不符合太极拳理提到的“敛臀”和“尾闾中正”的要求。这一点在练习的时候要多加注意。
其次是身体重心的前移。在做左、右腿屈膝前弓成弓步时,身体要平稳位移,髋关节沿水平位置移动,这是避免动作过程中身体上下起伏的要点。在做动作演练时,步法的变化是通过转体转脚——迈步——转身弓步的轨迹进行的,尾闾中正要贯穿始终。主宰于腰,腰髋的转动起着主导的作用。两掌的动作要随腰髋的转动而转动,腰左右转动时,身体切不可晃动。身体晃动重心必然不稳,极易产生抢步、砸地的现象,这与拳理不符。双掌的运转、劲力的变化,在练习的时候要留意着重体会。
比如,由白鹤亮翅到转体落手的动作,右手翻转掌心向上,为“接手”,此时的劲力意识为“截劲”,是截击对方的动作,所以要意贯右臂左侧。
再如左式搂膝分解动作3,左掌由右肩前落到右腹前,同样也是“截劲”,是截击对方的动作使之失去重心,意贯左臂下侧。
左式搂膝动作2,在右臂后展过程中,劲力意识不仅要表现以肘关节为力点,右臂同时又要具备向下的■劲,是“肘劲”与“下■劲”的合力;在右臂展开时,要意贯双臂,左臂为“平■劲”,右臂为“立■劲”,同时含有向外的撑力,立身中正、松腰沉髋、含胸拔背、沉肩垂肘是劲力贯注到双臂的保证。再由腰的转动,将右腿的弓蹬之力运用到下搂掌和前推掌。前推掌时,虎口撑圆,沉肩垂肘,顺腕舒指,力达掌指;下搂掌时,意贯左臂后侧,既要有向后的“采劲”,又要有向下的“按劲”和向外的“分劲”,是三劲合一的感觉;虎口向前,是为了便于“拿采”对方。这一点,是传统杨式太极拳动作的独特风格。在做左右搂膝动作定势时,肩髋要上下相对相合,符合“肩与胯合”的拳理要求,这样就避免了过分强调向前送肩而产生的扭身、别髋的现象。
拳谚云:“气宜鼓荡,神宜内敛。勿使有缺陷处,勿使有凹凸处,勿使有断续处。”“一身之劲,练成一家,分清虚实,发劲要有根源;劲起于脚跟,主宰于腰间,行于手指,发于脊骨。”
十、手挥琵琶
传统杨式太极拳套路中手挥琵琶的动作变化幅度不是很大,但是在动作的运转变化中,身形正确与否、身体重心分配是否合理,直接影响到步法变化、劲力体现。
动作1右脚向前的跟步,现在一般的做法是右脚向前跟半步。所谓半步,就是本人弓步的步幅的一半距离。向前的跟步,右脚与左脚的纵向距离应以不超过此范围为最好。超过这个范围,双脚的纵向距离太近,身体重心偏前,极易产生左腿独立支撑的现象,使身体向前倾倒、突臀、左右歪髋,这是不可取的。传统杨式太极拳教学和练法非常明确地强调向前跟“寸步”。所谓“寸步”,就明确地指出了跟步的距离范围不是很大。手挥琵琶从左搂膝拗步的定势开始做动作,根据身体重心的前移,右手向前的探出、右手与右脚的向前跟步,距离要合理,落点要适度,劲力要恰到好处,实际上是突出了传统杨式太极拳技击上的含义。所以在跟步的运动过程中,跟步的距离合适与否,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要保持自己下盘的稳固,就要以松腰髋的动作要领来约束,这样就避免了身体重心的起伏、动作外形的不正确,更重要的一点是为动作2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在做动作2时身体右转,右掌向后“引带”,重心右移,右脚拧转踏实,使之具有强烈的劲力感。动作3的向左转体,左脚跟踏地成左虚步,前(左脚)三后(右脚)七的身体重心分配,使得左脚具有向后的蹬劲,左脚掌与地面的夹角以不超过90度为宜。双膝要屈,右脚与右膝关节在同一45度方向,右脚具有向前的撑劲,使下盘根基更加稳固。随着身体的转动,两掌前后交错,双臂下沉相合的同时,要有向前推(挥)出之意。
手挥琵琶强调了“挥”字,是推出、送出的意思,也是杨式太极拳中“借劲”、“长劲”的一种表现,即借对方之力,以我劲力之延长将对方发出。手挥琵琶的动作外形与“提手”动作外形看似只是动作左右相反,实则却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劲力表现形式,读者可以对比参看。手挥琵琶的动作过程,身体纵轴的旋转贯穿了动作的始终,其他动作要领笔者也已在分解动作中做了提示,在练习中要体会拳谚所云:“自己懂劲,接及神明,为之文成。于人懂劲,视听之际,遇而变化,自得曲诚之妙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