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温室的花朵往往易折,自然生长的小草却有着坚强的生命力。针对当前一些学生存在的“蛋壳心理”,亟须开展挫折教育。本文首先对蛋壳心理的形成原因进行分析,然后结合一些教学中的事例,有针对性地提出帮助学生远离“蛋壳心理”的对策,指出要让学生走出避风港,接受生活的历练,教师要有针对性地开展挫折教育活動。希望本文能够给相关教学工作者以一定的启发。
[关键词] 蛋壳心理;抗挫能力;压力;班主任;小学生
“蛋壳心理”就是指孩子心理脆弱,有些孩子只能听赞美、受表扬,一旦被批评或者大人不支持他的一些想法时,就会感到挫败;有些学生“外硬内软”,看起来高傲,但是内心极其脆弱,敏感而又多疑,只能享受成功的喜悦,无法承受失败,遇到不合自己心意的事情,就会暴躁,产生极端的行为,甚至放弃生命。“蛋壳心理”的本质是脆弱,是抗压、抗挫能力不足的外在表现。
一、学生“蛋壳心理”形成原因
1.“温室的花朵”,未经历过风吹雨打
当今的学生,生活条件发生了很大变化,家长对孩子也越来越看重。独生子女家庭不在少数,不少学生在家里就是“小霸王”,事事顺心如意。家庭教育是学生最初接受的教育,对其认知发展有不可小觑的影响。在过度呵护下成长的孩子,从未独立面对过外面充满危险的世界,下雨有人打伞、冬寒有人送衣,一旦提出要求,就会得到反馈,满足其需求。可是,在这样的成长环境下,久而久之很容易使孩子产生依赖心理,缺乏毅力,经不起打击,情感脆弱。
2.不恰当的赏识教育
现在提倡对学生进行赏识教育,目的是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促进其全面健康的发展,但有的教师、家长却走进了误区,认为赏识教育仅仅只是对学生进行表扬,忽视了适当的批评对学生的发展来说也是必要的。老师对学生总是在表扬,即使表现很差的学生,也总是对其“不起眼”的优点大夸一番,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让他有自信,从而提升学习的主动性。但是不恰当的赏识教育,会让学生不能看清自己,容易盲目自信,更听不得别人的意见。
3.学生的自卑心理
对于一些具有自卑心理的学生来说,他们对自身的能力产生怀疑,总是低估、看轻自己,经常感到自己很卑微,觉得自己不重要,在群体中没有地位。这样的学生特别害怕听到别人的负面评价,只要遭遇一些不好的事情,就把自己锁在自己的世界里,不愿与人诉说、分享、释放压力,久而久之就会自闭。
二、帮助学生远离“蛋壳心理”,培养抗挫能力
针对上文所提“蛋壳心理”的形成原因,笔者提出如下对策:
1.撒开双手,让学生在体验中成长
我们应让孩子走出温室,承担更多的责任,增强独立性与承担意识。作为管理学生的班主任,应该给学生更多的机会,让学生体验生活。在班级里,让学生自己管理自己,每个人都要找到自身的岗位,学会为其他同学服务。在课下生活中,可以布置一些任务,让学生体验真实的生活。比如,让学生在假期时跟父母上班,并记录下自己的内心感受。笔者的学生曾这样记录:“我看着妈妈上班时忙上忙下地搬货,口渴都没有时间去喝水,而我每天吃饭都要妈妈递过饭来,感觉自己特别不懂事,应该让妈妈多休息。”还有的同学写道:“爸爸是卖货的,总是有一些顾客不满意,挑来挑去的,看得我都不耐烦了,而爸爸还在微笑着让顾客多选选;还有的顾客态度很不好,对爸爸发脾气,爸爸也是耐心地跟人家讲解。想想我自己,听一点点批评就觉得是很大的事情,还赌气不吃饭,真是太不应该了。”让学生亲身体验生活中的酸、甜、苦、辣,可以让他们学会面对挫折时,摆正心态,不断改正自身行为。
为学生创造更多的体验真实生活的机会,除了教师自身的努力外,还要动员家长。不少学生都处在父母过度的保护之下,单凭教师的力量是不够的。这就需要教师,特别是班主任与学生家长形成统一的育儿观念,在这一问题上达成共识。
2.正确的批评与鞭策,促进学生进步
人的成长不仅仅需要褒扬、赏识,也需要他人的意见,学会接受批评。对于教师来说,批评是为了让学生纠正自身不良行为,让学生清楚地认识到什么可为、什么不可为。批评是一种手段,不是最终目的。避免学生产生不良情绪,班主任、任课教师在批评学生时,特别要注意方式方法,冷静、理智地对待学生,要对事不对人,注意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切勿言辞过激、带有负面性的个人评价话语,要让学生真正理解到是自己的某个行为违反了规范,会产生一些不良后果。批评时,教师要做到以心换心、诚恳耐心,在愉悦轻松的谈话氛围中,让学生放松自己,觉得自己和教师是平等的,而不是在指责自己,是在帮助自己认识错误。
3.挫折中成长,帮助学生树立自信
一是要强化挫折教育,开展相关教学活动与班会活动。例如,利用班会时间展开挫折主题教育,让学生列举自己知晓的名人事迹,互相之间探讨自己感到挫败感的事情、自己是怎么应对的,以此让学生认识到挫折是每个人都会遇到的事情,互相学习、互相讨教,掌握应对挫折的多种方法。
二是让学生体验挫折,并引导学生走出挫折,逐步走向成功,学会享受“挫败感”,内心越来越强大,逐步树立自信心。现在有些学生赢得起却输不起,面对这样的学生,教师要学会在其成长过程中设置一些障碍,不断提升学生对挫折的心理承受能力。比如,在组织学生活动时,可以刻意设置一些有一定难度的活动,让学生学会坦然接受失败。例如,班级板报的制定,特意设置超出学生学习范围的内容,学生出班级板报时,就会遇到种种问题,这时候班主任就可以引导学生:“你们会遇到一些问题,是超出你们理解或者当前能力的,当然对你们来说是困难的,不要紧,慢慢来,通过学习,一次一次改进,终会达成的。”在很多次尝试后,在班主任的带领下,学生终于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体会到历经挫折后成功的喜悦感,自身的自信心也加强了。
三是挫折教育,教师要以自身为榜样,言传身教。例如,教师可以将自己求学过程中的艰辛、自己如何克服艰辛、如何在遇到挫折时爬起来的故事,分享给同学们听。还有,从日常生活中亲身示范。班主任在管理班级时,遇到一些不服管教的同学,屡屡受挫,就要不停地改变方式方法,做到有耐心、有信心、坚持不懈,给学生展示出自己的乐观精神。
帮助学生正视挫折,克服“蛋壳心理”,是教师在培育学生健康心理方面的重要内容。教师要从挫折教育入手,针对学生的心理特点,找到适合学生的方式,做学生眼前的榜样,联合家长的力量,才是真正为学生在成长路上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张洁琼. 如何开展家校合作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探讨[C]. 武汉市创读时代出版策划有限公司.荆楚学术,2020.3.
[2]孙宝琦,顾海红.基于核心素养的学生抗挫折能力培养初探[J].中国农村教育,2019(08):116.
[3]石霞.谈班主任对单亲家庭子女抗挫折能力的培养[J].才智,2019(05):182.
[4]吕军.利用品德课为学生搭建抗挫折教育平台探研[J].成才之路,2017(30):11.
袁 媛 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祈福英语实验小学班主任,广州市中小学名班主任袁媛工作室主持人。曾荣获广州市骨干班主任、番禺区十佳班主任等荣誉称号,获得第六届广州市班主任能力大赛综合类一等奖。
[关键词] 蛋壳心理;抗挫能力;压力;班主任;小学生
“蛋壳心理”就是指孩子心理脆弱,有些孩子只能听赞美、受表扬,一旦被批评或者大人不支持他的一些想法时,就会感到挫败;有些学生“外硬内软”,看起来高傲,但是内心极其脆弱,敏感而又多疑,只能享受成功的喜悦,无法承受失败,遇到不合自己心意的事情,就会暴躁,产生极端的行为,甚至放弃生命。“蛋壳心理”的本质是脆弱,是抗压、抗挫能力不足的外在表现。
一、学生“蛋壳心理”形成原因
1.“温室的花朵”,未经历过风吹雨打
当今的学生,生活条件发生了很大变化,家长对孩子也越来越看重。独生子女家庭不在少数,不少学生在家里就是“小霸王”,事事顺心如意。家庭教育是学生最初接受的教育,对其认知发展有不可小觑的影响。在过度呵护下成长的孩子,从未独立面对过外面充满危险的世界,下雨有人打伞、冬寒有人送衣,一旦提出要求,就会得到反馈,满足其需求。可是,在这样的成长环境下,久而久之很容易使孩子产生依赖心理,缺乏毅力,经不起打击,情感脆弱。
2.不恰当的赏识教育
现在提倡对学生进行赏识教育,目的是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促进其全面健康的发展,但有的教师、家长却走进了误区,认为赏识教育仅仅只是对学生进行表扬,忽视了适当的批评对学生的发展来说也是必要的。老师对学生总是在表扬,即使表现很差的学生,也总是对其“不起眼”的优点大夸一番,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让他有自信,从而提升学习的主动性。但是不恰当的赏识教育,会让学生不能看清自己,容易盲目自信,更听不得别人的意见。
3.学生的自卑心理
对于一些具有自卑心理的学生来说,他们对自身的能力产生怀疑,总是低估、看轻自己,经常感到自己很卑微,觉得自己不重要,在群体中没有地位。这样的学生特别害怕听到别人的负面评价,只要遭遇一些不好的事情,就把自己锁在自己的世界里,不愿与人诉说、分享、释放压力,久而久之就会自闭。
二、帮助学生远离“蛋壳心理”,培养抗挫能力
针对上文所提“蛋壳心理”的形成原因,笔者提出如下对策:
1.撒开双手,让学生在体验中成长
我们应让孩子走出温室,承担更多的责任,增强独立性与承担意识。作为管理学生的班主任,应该给学生更多的机会,让学生体验生活。在班级里,让学生自己管理自己,每个人都要找到自身的岗位,学会为其他同学服务。在课下生活中,可以布置一些任务,让学生体验真实的生活。比如,让学生在假期时跟父母上班,并记录下自己的内心感受。笔者的学生曾这样记录:“我看着妈妈上班时忙上忙下地搬货,口渴都没有时间去喝水,而我每天吃饭都要妈妈递过饭来,感觉自己特别不懂事,应该让妈妈多休息。”还有的同学写道:“爸爸是卖货的,总是有一些顾客不满意,挑来挑去的,看得我都不耐烦了,而爸爸还在微笑着让顾客多选选;还有的顾客态度很不好,对爸爸发脾气,爸爸也是耐心地跟人家讲解。想想我自己,听一点点批评就觉得是很大的事情,还赌气不吃饭,真是太不应该了。”让学生亲身体验生活中的酸、甜、苦、辣,可以让他们学会面对挫折时,摆正心态,不断改正自身行为。
为学生创造更多的体验真实生活的机会,除了教师自身的努力外,还要动员家长。不少学生都处在父母过度的保护之下,单凭教师的力量是不够的。这就需要教师,特别是班主任与学生家长形成统一的育儿观念,在这一问题上达成共识。
2.正确的批评与鞭策,促进学生进步
人的成长不仅仅需要褒扬、赏识,也需要他人的意见,学会接受批评。对于教师来说,批评是为了让学生纠正自身不良行为,让学生清楚地认识到什么可为、什么不可为。批评是一种手段,不是最终目的。避免学生产生不良情绪,班主任、任课教师在批评学生时,特别要注意方式方法,冷静、理智地对待学生,要对事不对人,注意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切勿言辞过激、带有负面性的个人评价话语,要让学生真正理解到是自己的某个行为违反了规范,会产生一些不良后果。批评时,教师要做到以心换心、诚恳耐心,在愉悦轻松的谈话氛围中,让学生放松自己,觉得自己和教师是平等的,而不是在指责自己,是在帮助自己认识错误。
3.挫折中成长,帮助学生树立自信
一是要强化挫折教育,开展相关教学活动与班会活动。例如,利用班会时间展开挫折主题教育,让学生列举自己知晓的名人事迹,互相之间探讨自己感到挫败感的事情、自己是怎么应对的,以此让学生认识到挫折是每个人都会遇到的事情,互相学习、互相讨教,掌握应对挫折的多种方法。
二是让学生体验挫折,并引导学生走出挫折,逐步走向成功,学会享受“挫败感”,内心越来越强大,逐步树立自信心。现在有些学生赢得起却输不起,面对这样的学生,教师要学会在其成长过程中设置一些障碍,不断提升学生对挫折的心理承受能力。比如,在组织学生活动时,可以刻意设置一些有一定难度的活动,让学生学会坦然接受失败。例如,班级板报的制定,特意设置超出学生学习范围的内容,学生出班级板报时,就会遇到种种问题,这时候班主任就可以引导学生:“你们会遇到一些问题,是超出你们理解或者当前能力的,当然对你们来说是困难的,不要紧,慢慢来,通过学习,一次一次改进,终会达成的。”在很多次尝试后,在班主任的带领下,学生终于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体会到历经挫折后成功的喜悦感,自身的自信心也加强了。
三是挫折教育,教师要以自身为榜样,言传身教。例如,教师可以将自己求学过程中的艰辛、自己如何克服艰辛、如何在遇到挫折时爬起来的故事,分享给同学们听。还有,从日常生活中亲身示范。班主任在管理班级时,遇到一些不服管教的同学,屡屡受挫,就要不停地改变方式方法,做到有耐心、有信心、坚持不懈,给学生展示出自己的乐观精神。
帮助学生正视挫折,克服“蛋壳心理”,是教师在培育学生健康心理方面的重要内容。教师要从挫折教育入手,针对学生的心理特点,找到适合学生的方式,做学生眼前的榜样,联合家长的力量,才是真正为学生在成长路上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张洁琼. 如何开展家校合作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探讨[C]. 武汉市创读时代出版策划有限公司.荆楚学术,2020.3.
[2]孙宝琦,顾海红.基于核心素养的学生抗挫折能力培养初探[J].中国农村教育,2019(08):116.
[3]石霞.谈班主任对单亲家庭子女抗挫折能力的培养[J].才智,2019(05):182.
[4]吕军.利用品德课为学生搭建抗挫折教育平台探研[J].成才之路,2017(30):11.
袁 媛 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祈福英语实验小学班主任,广州市中小学名班主任袁媛工作室主持人。曾荣获广州市骨干班主任、番禺区十佳班主任等荣誉称号,获得第六届广州市班主任能力大赛综合类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