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软实力理论提出后,被约瑟夫·奈进行了数次更新,最新的理论成果是2002年出版的《美国霸权的悖论》,该书在西方的流行说明软实力理论有广阔的背景:一是冷战的结束,二是美国实力是否衰落的论战,三是美国推进民主的战略。结合软实力理论的新发展,文章概述了软实力的理论特征:一是国家实力二分法,二是软实力的三个维度,三是美国软硬实力的悖论,四是世界文化多元性。
关键词:软实力 理论背景 理论特征
一、软实力的理论背景
《美国霸权的悖论》自2002年出版后,很快成为报刊杂志的热门话题。在美国攻打伊拉克的几个月内,约瑟夫·奈的软实力理论成为反战运动者的理论武器。该书还被英国《经济学家》杂志和美国《华盛顿邮报》评为2002年度最佳书籍。约瑟夫·奈对软实力理论进行的新发展是有其广阔背景的。
(一)软实力理论是冷战后涌动的国际思潮之一。苏联解体后,世界政治经济版图的重新划分、大国关系的重整、民族宗教冲突的增多,以及全球和地区金融危机的影响,形成了冷战后国际关系及其未来走向的不确定性。面对这种不确定性,除了传统和现实的国际政治外交活动外,国际上试图解决不确定性的各种描述和分析,预测和设计未来国际关系与秩序的理论应运而生。约瑟夫·奈的软实力理论属于这一时期具有代表性的理论思潮。奈本人曾说,软实力是他在20世纪80年代为形容美国的强大而从别处借用的一个词,以便概括所有非官方的影响力。
(二)软实力理论在美国是否衰落的论战中占据上风。越战以后,美国学术界对本国实力进行评估,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大约以20世纪90年代苏东巨变为界,可分为前后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美国实力衰落论略占上风。论者认为,军事上美国在越南失败,政治上美国政策不统一,经济上美国持续滞涨状态,有可能像当年大英帝国一样衰落下去。其代表人物为1987年推出畅销书《大国的兴衰》的耶鲁大学教授保罗·肯尼迪,其主要观点是美国的过分扩张导致了衰落,为避免衰落美国要进行战略收缩。第二阶段,伴随苏东巨变、冷战结束,对美国实力的评估出现相反论者,领军人物是哈佛大学教授萨缪尔·亨廷顿和约瑟夫·奈。他们明确提出美国在各方面都占有巨大优势,在意识形态感召力、社会凝聚力和思想文化影响力方面更是独步全球,因而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在对外关系实践中美国出兵动武次数明显增多,国家战略利益得到保障,正面效应可观。但负面影响也日益显露,美国成了霸权主义和单边主义的代名词,国际威望下降。
(三)软实力理论成为美国政府推进民主战略的理论依据。面对直接干涉造成负面影响过多的实际情况,不少美国战略学者提出因应之道:美国今后应该进行适度收缩,尽可能以经济、外交、科技、文化等非军事的软实力介入有关国际事务,以此确保美国的战略利益。约瑟夫·奈在《信息革命与国际安全》一书中称,若能将软实力与信息革命结合起来,就可以帮助美国遏制冲突,使美国能够抑制对立紧张地区人们之间仇恨的扩散,有助于推进民主政体。正是按照这一思想,美国利用其软实力和信息技术优势在全球范围内强行兜售美国的思想文化、价值观念、制度规则。
二、软实力的理论特征
(一)国家实力可以分为软实力和硬实力。实力就是实现目标的能力。它可以划分为硬实力和软实力。硬实力即强制能力,它来自一个国家的军事和经济实力,一般通过经济胡萝卜或军事大棒来威胁、利诱别国去干他们不想干的事情;软实力是一种影响他国意愿的能力与无形的权力资源,依赖于一国文化、政治理想和政策的吸引力,具有非强制性。换言之,软实力依靠的是某种思想、文化的吸引力和根据特定的价值标准和政治制度设置别人的议程的能力,是说服别人相信和同意某些行为准则、价值观念和政治制度,以促使他们产生预期的行为。
(二)从三维角度看世界,软实力不容低估。在约瑟夫·奈看来,世界政治议程犹如三维棋盘。棋盘顶端是经典的国家间的军事问题,棋盘中部为国家间经济问题,棋盘底部则是跨国间的问题。在全球化时代的综合国力当中,一个国家的软实力从没有像今天这样重要过。传统的综合国力来自军备、人力、工业技术和资金,这些要素在当今仍然有效。但是,在当代国际关系中产生了一些新现象,例如战争和贸易已经不完全主导国与国之间的交往,许多全球性的问题随着科技革新和经济、金融的全球化发展而变得重要起来。世界上很多问题仅仅靠一个国家的力量已不能得到解决,种种新的挑战已经削弱了主权国家单独行事的能力,美国再强大也不能够单独解决这些问题。
(三)美国具有压倒性实力,但软实力和硬实力出现悖论。美国硬实力独霸全球,当今的美国超过了巅峰时期统治地球四分之一的大英帝国。从军事上看,美国在世界各地有3000多个军事基地,美国军费开支占全球的46%,超过了位于其后的20个国家的军费总和。从经济上看,美国GDP规模占全球的25%,美国主导世界贸易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可以说,自罗马衰落以来,还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像美国如此强大,足以凌驾于其他国家之上。但是美国政府正在浪费软实力,使其质量日趋下降。约瑟夫·奈看到,美国再强大也有其局限性,实力与民心并不总成正比。以自身安全为由穷兵黩武,换来的很可能是更多的不安全因素。奈认为,布什政府把注意力过于集中在军事力量和军事行动上。特别是布什政府因为不喜欢某个政权而采取先发制人的打击原则,未经联合国授权贸然发动伊拉克战争,使战争失去正义性,遭到其他国家的质疑等行为,都无异于对美国软实力的一种破坏性开采。
(四)软实力同样适用于美国以外其他国家,应提倡多元文化。欧盟有不少软实力,中欧的一些国家,包括土耳其都被欧盟所吸引。一些军事上并不强大的小国如瑞典也具备一定的号召力,因为它们的文化有令人着迷之处。中国和印度等发展中国家由于它们的特殊政治理念和悠久的传统文化,有时也能表现出软实力。世界上的文化应存在多种多样性,而不是某一民族的某种文化。作为大国,应该支持小国的发展,给小国机会让它们表达文化。这样,世界的多元文化就能保留下来。在全球化的前提下,美国的外交政策应该考虑到他国特别是小国的利益,应该容忍不同并接纳这种不同。
关键词:软实力 理论背景 理论特征
一、软实力的理论背景
《美国霸权的悖论》自2002年出版后,很快成为报刊杂志的热门话题。在美国攻打伊拉克的几个月内,约瑟夫·奈的软实力理论成为反战运动者的理论武器。该书还被英国《经济学家》杂志和美国《华盛顿邮报》评为2002年度最佳书籍。约瑟夫·奈对软实力理论进行的新发展是有其广阔背景的。
(一)软实力理论是冷战后涌动的国际思潮之一。苏联解体后,世界政治经济版图的重新划分、大国关系的重整、民族宗教冲突的增多,以及全球和地区金融危机的影响,形成了冷战后国际关系及其未来走向的不确定性。面对这种不确定性,除了传统和现实的国际政治外交活动外,国际上试图解决不确定性的各种描述和分析,预测和设计未来国际关系与秩序的理论应运而生。约瑟夫·奈的软实力理论属于这一时期具有代表性的理论思潮。奈本人曾说,软实力是他在20世纪80年代为形容美国的强大而从别处借用的一个词,以便概括所有非官方的影响力。
(二)软实力理论在美国是否衰落的论战中占据上风。越战以后,美国学术界对本国实力进行评估,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大约以20世纪90年代苏东巨变为界,可分为前后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美国实力衰落论略占上风。论者认为,军事上美国在越南失败,政治上美国政策不统一,经济上美国持续滞涨状态,有可能像当年大英帝国一样衰落下去。其代表人物为1987年推出畅销书《大国的兴衰》的耶鲁大学教授保罗·肯尼迪,其主要观点是美国的过分扩张导致了衰落,为避免衰落美国要进行战略收缩。第二阶段,伴随苏东巨变、冷战结束,对美国实力的评估出现相反论者,领军人物是哈佛大学教授萨缪尔·亨廷顿和约瑟夫·奈。他们明确提出美国在各方面都占有巨大优势,在意识形态感召力、社会凝聚力和思想文化影响力方面更是独步全球,因而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在对外关系实践中美国出兵动武次数明显增多,国家战略利益得到保障,正面效应可观。但负面影响也日益显露,美国成了霸权主义和单边主义的代名词,国际威望下降。
(三)软实力理论成为美国政府推进民主战略的理论依据。面对直接干涉造成负面影响过多的实际情况,不少美国战略学者提出因应之道:美国今后应该进行适度收缩,尽可能以经济、外交、科技、文化等非军事的软实力介入有关国际事务,以此确保美国的战略利益。约瑟夫·奈在《信息革命与国际安全》一书中称,若能将软实力与信息革命结合起来,就可以帮助美国遏制冲突,使美国能够抑制对立紧张地区人们之间仇恨的扩散,有助于推进民主政体。正是按照这一思想,美国利用其软实力和信息技术优势在全球范围内强行兜售美国的思想文化、价值观念、制度规则。
二、软实力的理论特征
(一)国家实力可以分为软实力和硬实力。实力就是实现目标的能力。它可以划分为硬实力和软实力。硬实力即强制能力,它来自一个国家的军事和经济实力,一般通过经济胡萝卜或军事大棒来威胁、利诱别国去干他们不想干的事情;软实力是一种影响他国意愿的能力与无形的权力资源,依赖于一国文化、政治理想和政策的吸引力,具有非强制性。换言之,软实力依靠的是某种思想、文化的吸引力和根据特定的价值标准和政治制度设置别人的议程的能力,是说服别人相信和同意某些行为准则、价值观念和政治制度,以促使他们产生预期的行为。
(二)从三维角度看世界,软实力不容低估。在约瑟夫·奈看来,世界政治议程犹如三维棋盘。棋盘顶端是经典的国家间的军事问题,棋盘中部为国家间经济问题,棋盘底部则是跨国间的问题。在全球化时代的综合国力当中,一个国家的软实力从没有像今天这样重要过。传统的综合国力来自军备、人力、工业技术和资金,这些要素在当今仍然有效。但是,在当代国际关系中产生了一些新现象,例如战争和贸易已经不完全主导国与国之间的交往,许多全球性的问题随着科技革新和经济、金融的全球化发展而变得重要起来。世界上很多问题仅仅靠一个国家的力量已不能得到解决,种种新的挑战已经削弱了主权国家单独行事的能力,美国再强大也不能够单独解决这些问题。
(三)美国具有压倒性实力,但软实力和硬实力出现悖论。美国硬实力独霸全球,当今的美国超过了巅峰时期统治地球四分之一的大英帝国。从军事上看,美国在世界各地有3000多个军事基地,美国军费开支占全球的46%,超过了位于其后的20个国家的军费总和。从经济上看,美国GDP规模占全球的25%,美国主导世界贸易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可以说,自罗马衰落以来,还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像美国如此强大,足以凌驾于其他国家之上。但是美国政府正在浪费软实力,使其质量日趋下降。约瑟夫·奈看到,美国再强大也有其局限性,实力与民心并不总成正比。以自身安全为由穷兵黩武,换来的很可能是更多的不安全因素。奈认为,布什政府把注意力过于集中在军事力量和军事行动上。特别是布什政府因为不喜欢某个政权而采取先发制人的打击原则,未经联合国授权贸然发动伊拉克战争,使战争失去正义性,遭到其他国家的质疑等行为,都无异于对美国软实力的一种破坏性开采。
(四)软实力同样适用于美国以外其他国家,应提倡多元文化。欧盟有不少软实力,中欧的一些国家,包括土耳其都被欧盟所吸引。一些军事上并不强大的小国如瑞典也具备一定的号召力,因为它们的文化有令人着迷之处。中国和印度等发展中国家由于它们的特殊政治理念和悠久的传统文化,有时也能表现出软实力。世界上的文化应存在多种多样性,而不是某一民族的某种文化。作为大国,应该支持小国的发展,给小国机会让它们表达文化。这样,世界的多元文化就能保留下来。在全球化的前提下,美国的外交政策应该考虑到他国特别是小国的利益,应该容忍不同并接纳这种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