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标准下,初中生物教学中渗透环保教育之我见

来源 :商品与质量·消费视点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5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环境与发展是当今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环境问题是关系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能否发展、兴旺的问题。在环境遭受肆意破坏的今天,加强对中学生的环保意识的培养,有着深远的意义。那么,怎样在初中的生物教学中渗透环保教育呢?
  一、让学生形成“生物圈是人类和其他生物的共同家园”的基本观点
  在世界各国倡导“保护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今天仍然有许多人认为“人类是地球的主宰”,认为人类可以肆意从环境中索取一切需要的物质。正是由于这种错误思想的存在,使人类在历史上出现了数不胜数的破坏环境的行为,“生物圈是人类和其他生物的共同家园”是所有人都应该具备的基本观点之一,在生物学教学中让学生具备这种基本观点是具体开展环保活动的重要前提。 在初一学生入学之初,就应培养学生的这种观点。在学习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时有意识地引导学生通过学习形成对生物圈的整体认识。
  二、结合教材内容,挖掘环保素材
  目前中学生物教材蕴含了许多环境教育的素材,不少生物学知识本身就是环境知识,教师应以高度的环保责任感,充分利用教材,联系实际,把环保教育贯穿于课堂教学之中,这是进行环保教育最基本的途径。初中生物构建了“人与生物圈”为主线的课程内容体系,就是以生态环境为主线,串联生物科学知识;初中生物课程标准明确地将“确立保护生物圈的意识”、“拟定保护当地生态环境的行动计划”、“关注我国特有的珍稀动植物”等列入教学内容。例如,在讲授《根对水分和无机盐的吸收》时,可渗透到重金属污染物随植物对水分和无机盐吸收进入植物体,并通过食物链危害人体健康。又如,在讲《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时,让学生探讨“生物圈二号”失败的原因,使学生意识到进行环境保护和生态恢复是实现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作为生物教师应不断的挖掘教材中涉及的环保内容,适时地渗透环保意识,使学生认识到生物与其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保持生态平衡、防止环境污染和保护动植物资源的重要意义,为了不让环境污染而威胁人类自身的生存,就一定要保护环境,这样才能在长期潜移默化中达到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的目的。
  三、结合教材的内容进行适当拓展
  在教材中有些内容与环保有关,但并没有具体的例子,而且篇幅也不够大,我们可以做适当的拓展,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如讲授有关“水域环境的保护”的内容时,我除了讲清楚水域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之外,还列举了现在世 世 界人均水资源占有情况及我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让事实、数据说话,同时告诉学生如何节约用水,如洗澡时尽量洗淋浴,洗手时在打肥皂时应该将水龙头关掉,用淘米水浇花,用洗过衣服的水冲厕所,等等。这样既使学生了解了目前我国水资源缺乏的现状,又使学生知道了应该如何从身边的小事做起节约水资源。又如,在“保护生物的多样性”这一章节中,除了课本提供的几种动植物资料外,还可以播放一些珍稀动植物的录像片,以便进一步增强学生热爱动植物的情感,也可组织学生观看《可可西里》电影片段,这样强烈的视觉和语言效果更有利于让学生体验到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急迫性和艰巨性。另外,在介绍环节动物蚯蚓时,实验做完后,有意识地问学生:“课后该如何处置这些蚯蚓?”这时学生异口同声地答道:“放回大自然。”通过这样一件小事又间接教育学生要保护对人类有益的动物。俗话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点滴小事不可忽视,它才是培养学生的关键。
  四、开展各种课外实践活动,将环境保护意识渗透到整个社会中去
  除了进行课堂教学以外,第二课堂的活动也是进行环保教育的好场所,在利用好课堂教学进行环保教育的同时,还应结合生物学课的自身特点,积极组织学生开展式多样的课外活动,在各种活动中向学生渗透环保意识。如可以组织学生调查学校或学校附近的环境,也可以组织学生去野外或去参观动物园、植物园,使学生在感受大自然美的过程中,产生向往大自然的情感,从而升华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向往,以增强学生改善和保护生态环境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也可以组织学生调查附进居民住宅区、工厂、医院、垃圾处理厂等,让学生明白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并自动行动起来关爱环境、保护环境。还可以向学生提出一些有关环境保护方面的问题,让学生在课堂外寻找答案,来自己解决这些问题,最终促使其将一些环保知识运用到生活和实践中。
  五、以布置形式不同的课外作业向学生渗透环保意识
  在平常的教学中可以通过让学生做一些调查、探究、资料收集方面的作业,从而增强他们的环保意识。在讲到七年级上册的“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时,我让学生回家收集一些有关人类破坏生物圈的实例;在讲到八年级上册有关动物的内容时,我让学生课下调查一些有关人类的活动而造成的面临灭绝或数量急剧减少的稀有动物。这样的课外作业既培养了学生收集资料和取得有用信息的能力,又可以让学生在做课外的同时渗透环保意识。
  总之,在生物教学中渗透环保教育,正是为了促进学生了解环境问题,获得环境知识,并在直接或间接参与解决环境问题、改善环境行动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建立环保新观念——环境资源观念、环境价值观念、环境道德观念,真正认识到人与自然是一种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尊重自然的固有价值,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它是人类共同的家园,每一个人都有责任保护好我们共同的家园。
  
  
  
其他文献
摘要: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格局下,中国的经济发展也依赖于世界的大环境。尤其是在中国加入了WTO组织之后,我国的贸易环境从国内走向的国外。在这样的契机之下,国内就需要大量的国际贸易方面的人才,在很多高校的教学计划中,豆浆国际贸易的教学作为发展的内容。在本文中,我们就从高职教育方面来对国际贸易专业的教学特点进行阐述,同时对于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详细的介绍,并对于这些问题和教学中遇到的困难提出相关的解
期刊
摘要:模拟联合国是一种新颖的自主学习模式,它代表了英语学习的先进理念,实现了英语教学与实践的无缝对接,开辟了英语实际能力学习最理想的途径,解决了英语实践教学中所面临的纸上谈兵的问题。模拟联合国为英语实践开辟了广阔天地,也是高等学校进行跨学科合作,培养复合型、国际化创新人才的大舞台。因此,模联是当前教育改革中英语自主学习新模式很好的实践,也是适应当前中国教育国际化形势的新尝试。  关键词:模拟联合国
期刊
摘要: 随着全球性能源危机的不断加深,石油资源的储备量逐渐减少。这就使燃油发动机在油耗和排量上的限制成为了研发重点,尤其是对柴油发电机进行电子控制技术已经成为了常用技术,所以进行柴油机的电控系统检修就成为了主要的技术手段之一。  关键词:工学一体;行为导向;教学形式     引言:电控柴油机控制系检修学需要合理的技术形式作为支持,这就离不开对技术人才的培养,为了更快的满足电控柴油机控制系检修的需求
期刊
读是学习一门语言的重要途径,而且是英语学习的中心环节。从我教书一直以来我就清楚的认识到:“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得有一桶水。”然而对于学生来说,阅读是他们接触英语的主要手段,又是提高英语能力的重要方面。那么在课堂上我应该如何上好英语阅读课,更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呢﹖下面我谈谈几点提高阅读课高效课堂的做法。  一、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阅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兴趣是中学生英语学习的决定性因素
期刊
学生有优生、中等生、后进生之分。教师乐教优生、厌教后进生,这是应试教育留给素质教育的后遗症。乐教优生,对之关怀备至、热情有加,既为国家培养了人才,又为学校增添了荣誉,这是值得提倡的;但厌教后进生,对之漠不关心、麻木不仁,既有悖我国的教育方针,又不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这是不足取的。而且转化后进生工作不到位,很可能造成后进生队伍不断扩大,有些后进生还会出现从量变转化到质变的现象,给我们的教育工作带来负
期刊
摘要:现今高职学生在学习上的倦怠感越来越严重,针对这种情况本文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来对700名高职学生进行关于学习倦怠感的问卷调查,了解导致其产生倦怠感的影响因素,并针对这些影响因素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  关键词:高职学生;学习倦怠感;影响因素    高职院校的学生没有普通高中学生那样有着好的学习成绩,高职院校的学生一般是成绩较差而且在校不能够有效约束自己言行的学生。高职学生在学习上没有明确的目标,
期刊
班级作为学校教学活动的基础单位,其管理水平的高低,对学生健康全面的发展,对完成教育和教学的各项任务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那么,班主任开展班级管理工作呢?我认为应从以下这些方面入手:  一、正确的自我价值定位  若说学生是那小河中自由流淌蜿蜒的溪流,那班主任则是那为溪流引领方向的曲折河岸,或许主宰不了河水的意愿,却也为其指引了方向规约了范围;若将青春焕发的学生视为那春日里茁壮抽芽成长的绿芽,班主任则不
期刊
一、引言  大学生评教工作在各大高校的教学管理工作中已经占据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作为大学生评教工作的实践和平台,大学生评价系统设置的完整合理,才能够保证学生评教工作能够顺利有效的实施。因而,大学生评教系统的有效性对高校教学工作的开展和提高教学水平有着重大的意义。  学生评教系统的有效性主要是指评教系统的可靠性,合理性以及科学性。学校建立学生评教系统的目的是方便与学生交流,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结
期刊
初中历史新课程标准强调以人为本和人文精神的培养,明确提出: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主义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对初中的历史教育提出精神陶冶和性格养成的学科定位。历史自身的学科特点决定了历史在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那
期刊
“创新”是当今教育领域的最热门话题,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从教育的理念来说,创新能力并非科学家,世界伟人所独具,学生同样具有强烈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只不过他们的创新主要表现为对已有结果的“重新发现”,从某种角度来说虽不具社会意义,但对其个人来说,也是一种创新。我国教育家刘佛年指出:“只要有点新意思,新思想,新观点,新设计,新作法,就可以称得上创新。”因此,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