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初中语文课程标准》在“对语文教学的建议”中指出:“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珍视学生求知的欲望,让学生在言语实践活动中兴趣盎然地学习语文。”初中生由于年龄的关系,他们的学习绝大部分还是依靠兴趣的。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播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没有情感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没有欢欣鼓舞的心情,学习就会成为学生的负担。”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教师不应企图将知识硬塞给学生,而应该找出能引起学生兴趣、刺激学生的材料,然后让学生自己去解决问题”。因此,在小说教学中,如果我们能去找一些激发学生的兴趣点来教学,效果应该是比较理想的。教学中,我常将小说中人物的肖像描写、语言行动、心理活动通过对比作为教学的切入角度,下面从三个方面谈谈我的具体做法。
一、肖像描写对比
初中课本所精心筛选的小说大都是脍炙人口的短篇,而小说中的肖像描写往往能揭示人物的性格,因此,将肖像描写对比作为兴趣点切入常能提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很快地了解小说的故事情节、洞察人物丰富性格、预测人物的命运走向、理解作品的深刻内涵。这对研读小说大有裨益。且以鲁迅先生的《孔乙己》为例。小说一共有两次肖像描写,分别在课文的第四段和倒数第三段。在学生通读的基础上,我让学生将这两段肖像描写单独拎出来,通过对比,找出其中的异同处。学生们找来找去,几乎找不到有什么相同的地方了,不同的地方倒找出了不少:①原来“身材很高大”的孔乙己现在却“盘着两腿,下面垫一个蒲包,用草绳在肩上挂住”了;②原来的孔乙己虽然“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可见经常饿肚子,又常挨打,但现在是“脸上黑而且瘦,已经不成样子”了;③原来的穿着当然不会好,但还能顾及读书人的面子,穿的是长衫,虽然这长衫“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现在连长衫也没有了,只“穿一件破夹袄”;④原来站着喝酒的孔乙己现在只能“在柜台下对了门槛坐着”喝酒了。如果再稍微拓展到孔乙己的语言上去,我们就不难发现,原来孔乙己跟人说话,“总是满口之乎者也,教人半懂不懂的”,现在跟掌柜的说话,其精神很“颓唐”,口吻是乞求。我提出了一个问题:孔乙己为什么会沦落到如此地步?请找出原因。这个问题其实是个剖析课文的突破口,引导学生深入探究小说的情节、人物和主旨,找出孔乙己走向没落的原因。
二、语言行为对比
大教育家第斯多慧有一句名言:“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教师不应该企图将知识硬塞给学生,而应该找出能引起学生兴趣、刺激学生的材料,然后让学生自己去解决问题。小说教学中,运用人物语言行为的前后对比切入,就是对学生的一种唤醒和刺激,这种分析法比教师按部就班地讲解更易为学生所接受。例如契诃夫的《变色龙》,我从警官奥楚蔑洛夫穿的一件新大衣开始切入,让学生找出关于奥楚蔑洛夫对大衣的欲“脱”、欲“穿”、“裹紧”的语言行为前后对比,找出这位警官之所以这样做的理由,从中理清了事情的发生经过和奥楚蔑洛夫变色的缘由,懂得了沙皇统治下的走狗欺压人民、阿谀奉承的丑恶嘴脸。讲解《范进中举》时,我抓住了胡屠户在范进中举前后的截然不同的语言行为作对比,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情趣,一石激起千层浪,达到了“纲举目张”的效果。恩格斯曾经对小说有过精辟的论述,那就是“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我认为,范进的前恭后倨、胡屠户的前倨后恭对比正是范进“高中”前后的这种典型环境中人物形象的典型表现,抓住了他们的前后对比, 就是抓住了分析课文的核心。教学实践也证明,对比这把钥匙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活跃了课堂气氛,发散了学生的思维。
三、心理活动对比
在初中语文课本中,不少小说运用了心理描写,为了增强小说的真实性、感染力,有的小说还运用了第一人称,如《最后一课》、《我的叔叔于勒》、《社戏》、《故乡》等。如果我们在教学中用小说中人物的心理变化切入课文,也不失为一种较为新颖的方法。都德的《最后一课》里的“我”是经常迟到的小弗朗士,小说中描写他那天早晨去上最后一堂法语课,心理活动描写得准确而细腻,符合儿童的心理特征。我让学生先找出小弗朗士前后心理活动的变化之处,然后提出问题大家探讨:小弗朗士为什么会有这种心理变化?他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举例:小说的第12、13、14、15、16自然段几乎全是心理活动,小弗朗士之所以有这么多的想法,原来是他看到了一向喧闹的教室今天“偏安安静静的”,看到了韩麦尔先生穿着“他那件挺漂亮的绿色礼服,打着皱边的领结,戴着那顶绣边的小黑丝帽”,看到了“镇上的人”、“郝叟老头儿”、“从前的镇长”、“从前的邮递员”等人坐在教室里,听到了韩麦尔先生关于最后一堂法语课的讲话。这一切就是因为普鲁士侵略了他们的国家,爱国之情油然而生。这才有了后文的“他们该不会强迫这些鸽子也用德国话唱歌吧”的反讽,有了对韩麦尔先生“可怜的人啊”、“他们明天就要永远离开这个地方了”的敬重与留恋。可见,抓住了小弗朗士心理活动的剖析,使得课文的分析相对轻松得多。
实践证明:运用对比切入课文,角度新,避免老套的导入手段,使学生很快地进入学习佳境。对比,是提振学生兴趣的不错的方法。■
一、肖像描写对比
初中课本所精心筛选的小说大都是脍炙人口的短篇,而小说中的肖像描写往往能揭示人物的性格,因此,将肖像描写对比作为兴趣点切入常能提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很快地了解小说的故事情节、洞察人物丰富性格、预测人物的命运走向、理解作品的深刻内涵。这对研读小说大有裨益。且以鲁迅先生的《孔乙己》为例。小说一共有两次肖像描写,分别在课文的第四段和倒数第三段。在学生通读的基础上,我让学生将这两段肖像描写单独拎出来,通过对比,找出其中的异同处。学生们找来找去,几乎找不到有什么相同的地方了,不同的地方倒找出了不少:①原来“身材很高大”的孔乙己现在却“盘着两腿,下面垫一个蒲包,用草绳在肩上挂住”了;②原来的孔乙己虽然“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可见经常饿肚子,又常挨打,但现在是“脸上黑而且瘦,已经不成样子”了;③原来的穿着当然不会好,但还能顾及读书人的面子,穿的是长衫,虽然这长衫“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现在连长衫也没有了,只“穿一件破夹袄”;④原来站着喝酒的孔乙己现在只能“在柜台下对了门槛坐着”喝酒了。如果再稍微拓展到孔乙己的语言上去,我们就不难发现,原来孔乙己跟人说话,“总是满口之乎者也,教人半懂不懂的”,现在跟掌柜的说话,其精神很“颓唐”,口吻是乞求。我提出了一个问题:孔乙己为什么会沦落到如此地步?请找出原因。这个问题其实是个剖析课文的突破口,引导学生深入探究小说的情节、人物和主旨,找出孔乙己走向没落的原因。
二、语言行为对比
大教育家第斯多慧有一句名言:“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教师不应该企图将知识硬塞给学生,而应该找出能引起学生兴趣、刺激学生的材料,然后让学生自己去解决问题。小说教学中,运用人物语言行为的前后对比切入,就是对学生的一种唤醒和刺激,这种分析法比教师按部就班地讲解更易为学生所接受。例如契诃夫的《变色龙》,我从警官奥楚蔑洛夫穿的一件新大衣开始切入,让学生找出关于奥楚蔑洛夫对大衣的欲“脱”、欲“穿”、“裹紧”的语言行为前后对比,找出这位警官之所以这样做的理由,从中理清了事情的发生经过和奥楚蔑洛夫变色的缘由,懂得了沙皇统治下的走狗欺压人民、阿谀奉承的丑恶嘴脸。讲解《范进中举》时,我抓住了胡屠户在范进中举前后的截然不同的语言行为作对比,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情趣,一石激起千层浪,达到了“纲举目张”的效果。恩格斯曾经对小说有过精辟的论述,那就是“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我认为,范进的前恭后倨、胡屠户的前倨后恭对比正是范进“高中”前后的这种典型环境中人物形象的典型表现,抓住了他们的前后对比, 就是抓住了分析课文的核心。教学实践也证明,对比这把钥匙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活跃了课堂气氛,发散了学生的思维。
三、心理活动对比
在初中语文课本中,不少小说运用了心理描写,为了增强小说的真实性、感染力,有的小说还运用了第一人称,如《最后一课》、《我的叔叔于勒》、《社戏》、《故乡》等。如果我们在教学中用小说中人物的心理变化切入课文,也不失为一种较为新颖的方法。都德的《最后一课》里的“我”是经常迟到的小弗朗士,小说中描写他那天早晨去上最后一堂法语课,心理活动描写得准确而细腻,符合儿童的心理特征。我让学生先找出小弗朗士前后心理活动的变化之处,然后提出问题大家探讨:小弗朗士为什么会有这种心理变化?他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举例:小说的第12、13、14、15、16自然段几乎全是心理活动,小弗朗士之所以有这么多的想法,原来是他看到了一向喧闹的教室今天“偏安安静静的”,看到了韩麦尔先生穿着“他那件挺漂亮的绿色礼服,打着皱边的领结,戴着那顶绣边的小黑丝帽”,看到了“镇上的人”、“郝叟老头儿”、“从前的镇长”、“从前的邮递员”等人坐在教室里,听到了韩麦尔先生关于最后一堂法语课的讲话。这一切就是因为普鲁士侵略了他们的国家,爱国之情油然而生。这才有了后文的“他们该不会强迫这些鸽子也用德国话唱歌吧”的反讽,有了对韩麦尔先生“可怜的人啊”、“他们明天就要永远离开这个地方了”的敬重与留恋。可见,抓住了小弗朗士心理活动的剖析,使得课文的分析相对轻松得多。
实践证明:运用对比切入课文,角度新,避免老套的导入手段,使学生很快地进入学习佳境。对比,是提振学生兴趣的不错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