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情画意》教学实录

来源 :小学语文教学·人物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hua143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设计理念】
  这是一节五年级自选教材古诗课。基于学生已有了不少学习古诗的经验,也接触过丰子恺的漫画,以及教材中的宋诗不多等因素,我选了四首宋诗进行主题式诗画学习。希望学生借助漫画,巩固并学会运用已经掌握的读诗方法,获得自主读古诗的快乐。
  《惠崇春江晓景》环节,帮助学生复习古诗学习中通过不同视角进行体验的阅读策略;《游园不值》环节,让学生感受一诗两画的不同视角带来的不同情趣;《秋日田园杂兴》环节,让学生借助漫画自读自悟诗意;《过松源晨炊漆公店》环节,通过师生表演,让学生自主理解古诗,感受宋诗的理趣;最后唱古诗环节,选用学生学过的《汉乐府》,仍配以漫画,让学生感受读诗的乐趣,体会诗中的道理。
  【教学实录】
  师:今天,我们上一节古诗课。以前,一节课我们学一首古诗或者两首古诗,今天,我们挑战一下,一节课学四首古诗。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古诗,老师找来了一些漫画。我们这节课的题目叫——
  (师课件出示:诗情画意)
  生:诗情画意。
  师:讲到诗情画意,必须要提到丰子恺先生。上个学期我们学过的一篇作文是——
  生:《已死的母熊》。
  师:同学们还记得啊。《已死的母熊》是丰子恺先生画的一幅漫画。他的画很独特,就是常把古代的诗词作为绘画的素材,比如说这幅《春江水暖》就是根据苏轼的诗画出来的。
  师:相传宋朝时有一个和尚,他也是画家,叫惠崇。有一天,他画了一幅画,起名叫《春江晓景》,然后邀请朋友——著名的大文豪苏轼来观赏。苏轼看完,就在画上题诗一首。这种诗叫作题画诗。几百年过去了,惠崇的这幅画已经没有了,但这幅画上的题画诗留下来了,这首诗就是《惠崇春江晓景》。
  (师范读,课件出示。)
  惠崇春江晓景
  【宋】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
  | | ——— | —
  春江水暖鸭先知。
  —— | | | ——
  蒌蒿满地芦芽短,
  —— | | —— |
  师:大家发现了吗,屏幕上的诗有个什么问题?
  生:少了一句。
  师:为什么老师在这里少写了一句呢?
  生:因为在这幅画中没有画出这一句。
  师:最后一句写的是河豚,为什么河豚不能在这幅画中表现出来呢?
  生:因为它是生活在水中的。
  师:你的话有点儿道理。其实还有个原因,因为前三句写的是苏轼在惠崇的画上看到的。而“河豚”那句是苏轼看了画联想到的内容。写诗和写文章一样,也有见闻和感想之分。好,我们把它还原,注意平仄,一起来读。
  (师课件出示)
  惠崇春江晓景
  【宋】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
  | | ——— | —
  春江水暖鸭先知。
  —— | | | ——
  蒌蒿满地芦芽短,
  —— | | —— |
  正是河豚欲上时。
  | | —— | | —
  (全班读诗)
  师:读得非常好。刚才讲到了想到的、看到的,这就是从不同角度欣赏古诗。其实这首诗还可以从另外一些角度欣赏。我再举一个例子,我在这首诗中发现了“远”和“近”,你们能告诉我,“远”的是什么,“近”的是什么吗?
  (师板书:远 近)
  生:前面两句写“远”,第三句写“近”。
  师:为什么说“蒌蒿满地芦芽短”是近的呢?
  生:因为能看见很短的芦芽,说明离得近。
  师:聪明啊,还能发现别的角度吗?
  生:有“高”和“低”。
  (师板书:高 低)
  师:什么是“高”,什么是“低”?
  生:桃花是高的,鸭是低的。
  师:还有别的不同角度吗?
  生:第一和第三句描写的是植物,第二和第四句描写的是动物。
  (师板书:动物 植物)
  生:陆地上的和水里的。
  师:刚才有一个同学提到了三两枝桃花,除了三两枝桃花,你还看到了什么?
  生:满地芦芽。
  师:“三两枝”和“满地”是什么关系?
  生:多和少的关系。
  (师板书:多 少)
  师:还有吗?
  生:有“疏”和“密”的关系。第一句“竹外桃花三两枝”中“三两枝”是指稀稀疏疏的,而后面是“密”。
  (师板书:疏 密)
  师:你真聪明。从别人分析过的句子中,你又有了新的发现。当我们能从不同角度来读古诗时,就能更好地体会古诗的味道。(板书:角度)
  (生齐读古诗)
  师:这是一首宋诗,今天我们还要学几首宋诗。《游园不值》读过吗?
  生:读过。
  师:一起读。
  (师课件出示)
  游园不值
  【宋】叶绍翁
  应怜屐齿印苍苔,
  —— | | | ——
  小扣柴扉久不开。
  | | —— | | —
  春色满园关不住,
  — | | —— | |
  一枝红杏出墙来。
  | —— | | ——
  (生齐读)
  师:大家觉得这首诗里有不一样的角度吗?
  生:我发现了“远”和“近”。   师:说说看。
  生:红杏在树梢上,是远的,苔藓就在脚边,是近的。
  师:你真厉害,刚学过的方法就会用了。丰子恺先生以这首诗为题材,画过两次。一首诗画了两次,怎么才能画得不一样呢?看——
  (师课件出示漫画)
  师:看出两幅画有什么不
  同吗?
  生:一幅画的是院内,一幅画的是院外。
  师:对啊。同学们,我们一起来看看两幅画,你能不能从中选一幅描述一下?
  生:画上有一棵松树,旁边露出了一枝红杏。
  师:你说出了图意。不过,欣赏春景应该是很美好的事情,但你只是说了画上有什么。谁愿意再来试一试?
  生:在一个院子里,一枝红杏露出了墙外,让人忍不住停下脚步欣赏。
  师:有进步,再请一个同学说说看。
  生:我选择第二幅:我站在院外,一棵松树耸立在路边,我看见一枝红杏伸出围墙,忍不住赞叹:“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师:这位同学用第一人称来描述,还将诗句结合到了自己的语言里,多好。掌声送给他!
  生:我讲第一幅:我们家的院子可美了,院子里有一棵高大的柳树,像一个……
  师:想不出比喻时,不要硬用比喻。一棵高大的柳树,柳叶怎么样?
  生:柳叶繁茂,院子里还有一棵杏树,上面盛开了几朵杏花,让我忍不住赞叹。
  师:如果能将画面中的人物也说出来就好了。
  生:院内,一个女孩子正在织毛衣。过了一会儿,她放下毛衣,静静地看着旁边高大的松树、繁茂的柳树和刚开了花的几棵杏树。
  师:你说到了人物,可是话好像没有说完。
  生:我坐在院子里织着毛
  衣。院里的柳树枝叶繁茂,柳条随着风轻轻地飞舞,旁边还立着一棵松树和几棵杏树。虽然有围墙阻挡,但几枝红色的杏花还是探出了墙外。
  师:探到了。
  生:探到了墙外。
  师:说得越来越好了。有的同学用第一人称,有的同学用第三人称,都很有意思。
  生:清晨,我吃了早饭,走出了房间,站在假山旁观赏院子里的景色。一棵松树耸立在院子一角,旁边有一棵柳树,再旁边有几棵杏树,虽然刚刚
  开花,但有几朵杏花已经伸出
  墙外。
  师:她说的和大家又不一样了,说出了人物的移动。我们一起来背背这首诗。
  (生齐背)
  师:看着丰子恺先生的画就能知道这首诗的意思,还加入了很多自己的想象,这就是我们最近正在学习的创造性复述。同学们把这个本领都学会了,非常好。再看一首。
  (师课件出示)
  秋日田园杂兴(之一)
  【宋】范成大
  静看檐蛛结网低,
  | | —— | | —
  无端妨碍小虫飞。
  —— | | | ——
  蜻蜓倒挂蜂儿窘,
  —— | | —— |
  催唤山童为解围。
  — | —— | | —
  (师范读)
  师:懂这首诗的同学请举手。
  (若干学生举手)
  师:大概有十个同学懂了,很好!毕竟这是几百年前的诗了,能懂的小朋友太厉害了。没懂的小朋友,不要紧,请看这幅画。
  (师课件出示画)
  师:结合画面,你读懂了什么?我们先一起读一读,一边读一边琢磨。
  (生齐读诗)
  师:谁来分享自己的体会?
  生:他坐着看屋檐下的蜘蛛结网,不知道蜘蛛为什么要妨碍很多小虫子飞,看着蜻蜓被黏在蜘蛛网上,他赶紧帮它们解围。
  师:解释得非常好,还有谁要补充?
  生:我坐在屋檐下静看旁边的蜘蛛网,蜘蛛为什么非要妨碍小虫子飞呢。只见一只蜻蜓和蜜蜂飞了过来,一下子就被黏在了蜘蛛网上。
  师:蜜蜂怎么样?
  生:蜜蜂在挣扎。
  师:感到非常窘迫。
  生:我不忍心看到这样的情景,赶快叫山童把它们救下来。
  师:这首诗非常有趣,写的是日常生活中的见闻。一起再来读一读。
  (生齐读)
  师:这首诗也很有趣。不过,这次没有画了。
  (师范读)
  (师课件出示)
  过松源晨炊漆公店
  【宋】杨万里
  莫言下岭便无难,
  | — | | | ——
  赚得行人错喜欢。
  | | —— | | —
  正入万山圈子里,
  | | | —— | |
  一山放过一山拦。
  | — | | | ——
  师:老师知道有的同学理解了,有的同学没有理解。这次,老师请几位同学来表演,表演完了,诗的意思大家就都知道了。谁来表演?
  (一生上台)
  师:我先给你说说戏。你背着行囊出门办事,刚刚翻过一座山,这时你很高兴,会说什么?
  生:好开心啊!
  师:可是没想到在你的面前又出现一座山,你还得继续。你会说什么?
  生:都是山路,真难走啊!
  师:就是这样的台词,我和你一起表演,我扮演大山。
  (师生合作表演)
  师:一大清早我就出了门,好不容易翻过一座山,我喘了一口气想歇一歇脚。可就在这时,我发现前面又是一座山(张开双臂扮演山)。(生翻“山”,师张开双臂再扮演山。)翻了一座,面前又来了一座山。(生气喘吁吁地翻山,说:“终于翻过去了。”)(师站在椅子上扮演山,生继续表演翻山。)(表演
  结束)
  师:现在看懂了没有,这首诗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生:不要为一时的成功而
  得意。
  生:不要高兴得太早。
  生:不要想着尽走捷径。
  生:读书就像翻一座座山。
  生:翻山时要坚持不懈。
  生:虽然困难很多,但是要勇于克服。
  师:作者写诗时可能没有那么多想法,但是给后人留下的感悟却很多。宋朝的诗人特别喜欢在诗中讲道理,但是他们会把这个道理讲得很有趣。
  (师板书:理趣 宋诗)
  师:这就是宋诗的理趣。一起再读一下这首诗。
  (生齐读)
  师:马上就要下课了,我们一起来唱唱古诗吧。
  (师播放音频,课件出示诗句。)
  长歌行(摘句)
  汉乐府
  百川东到海,
  |—— | |
  何时复西归。
  —— | ——
  少壮不努力,
  | | | | |
  老大徒伤悲。
  | | ———
  (师示范唱,生跟着唱。)
  师:这首诗中也包含着道理,不过,老师不讲,相信大家都能懂的。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下课!
  (作者单位:上海市建平实验小学)
  责任编辑 杨壮琴
其他文献
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进一步发展、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化和经济布局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企业重组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也是企业做大做强的战略选择。企业
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已得到了联合国的高度重视和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企业是否履行了社会责任逐渐成为国际社会对企业评价的重要内容之一。 1999年,由联合国前秘书长安南提出了
社区是居民生活居住集中的地方,每天出入人员和车辆较多,因此大多社区都采用半开放式松散管理,即虽有保安守卫大门,阻拦一些小商小贩进入,但对车辆和人员出入却无法严格控制
南极洲位于地球最南端,土地几乎都在南极圈内,四周濒(bīn)太平洋、印度洋和大西洋,是世界上地理纬度最高的一个洲。这片冰封大陆上的巨大冰冠,以及许多冰川、冰架,贮水量占
要在在目前的高考模式下想在生物上拿到高分,培养学生实验的探究意识成为新的课题。实验探究能力的提升有助于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有助于实验类题型的分析和解题。我想培养学生
国人常讲:内圣方能外王。文化与品牌亦可作如是观。文化是一个组织的内在灵魂,是一个组织对使命愿景价值观及其他系列理念的服膺与践行。一个优秀的企业,就是要创造一种能够
俗话说得好:先相信自己,然后别人才能相信你。我曾是一个自卑的男孩,是自信让我走出自卑的阴影。一次,我报名参加航模比赛,经过层层选拔,成为学校航模队的一员。就在沾沾自喜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普通预制空心楼板板问灌缝开裂问题,是一项长期困扰建筑业的质量通病,主要是由混凝土的干缩徐变、温差应力和空心板本身收缩徐变值偏大造成的。传统的空心板拼缝方式,板间主
雨伞说“既然人家把你举在头顶上,你就得为他遮风挡雨!”雨靴说“人家把全身重量都压在你的身上,你还管泥里水里”——我摘抄了特级教师尹顺林的题记作为我辅导奇奇的决 U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