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学习靠的是学生的热情与心理认同感,高昂的情绪,学习效果倍增,低落的情绪,效果甚微,所以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只有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学习才不会成为学生的负担,让学生快乐的学习,实现素质教育的教学目标。所以教师要把握学生的心理特点,讲究教学艺术性,使枯燥的课堂教学形象生动,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关键词:初中数学;培养;学生兴趣
一、精心设计课堂开头
俗话说得好: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课堂的开头是整节课的基础,一个好的课堂开头,不但可以收到先声夺人之效,紧紧抓住学生的注意力,而且使学生有余味三日之感。
(一)、设置悬念法:受数学课特点的制约,学生往往认为其内容枯涩,加上刚上课学生的情绪和思想不稳定,如果平平而起,很难引起学生兴趣,这时教师可巧妙设置一个悬念,把学生的思想抓住,并由此拉开一堂课的序幕。
(二)、借题发挥法:这种方法多用于意外情况,因为教师面对的是许多具有复杂心理活动的学生,他们随时有可能使你难堪,这时教师要随机应变,充分发挥自己的教学机智,随机应变,借题发挥,变不利因素为有利因素。如有这样一堂数学课,我走上讲台,一看黑板没有檫,画了一些很不规范的圆圈和直线,当时教室里乱哄哄的,我认真审视了黑板,临时改变了教学计划,微笑着说:“几何作图应当规范化,不能这样信手涂画,不过这些圆圈画得很有意思,它体现了我们这节课所要学习的主要内容――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这节课不仅没出乱子,而且大大激发了同学们的学习兴趣。
二、力求课堂教学生动、有趣
1 注重课堂教学中的引入环节。如教学“七巧板”时,一开始就用事先准备好的七巧板拼出一些优美的图案,提出:这些图案是由哪些基本图形组成的?它们的边与边之间有什么关系?待他们思考回答后再进行总结。最后让他们自由合作进行制作,也拼出一些优美的图案。这样,通过简单的表演,把问题设置于适当的情境下,从而营造了一个生动有趣的学习环境。
2 充分让学生参与实践操作。在教学中,我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请他们做我的助手,一道准备实验器材、进行实验演示。通过实验操作,既规范了学生的劳动、行为习惯,又使他们在参与活动中认识“自我”,以产生兴趣和求知欲。
三、培养学生对数学兴趣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但是,我们不能让自己的教学为了兴趣而兴趣。作为学生个体,只有形成了比较稳定的兴趣,并让这个兴趣成为自觉的意识,让意识变成自己的行动,让行动变成自己的习惯,那这个“兴趣”才能持续发力,才可能成为最好的老师。换句话说,兴趣不是学生的昙花一现,而是学生成长的持久引擎;兴趣不是教师的应景之作,而是教师教学设计的必要坐标。站在这高度上,教师需要对课标了然于心,需要对学生智力和非智力因素发展情况――即兴趣点了如指掌,需要对自己的教学素材运用情况了然于胸。并且要善于捕捉兴趣点生成、加深、拓展的教学时机,持之以恒,一以贯之,才能使兴趣教学成为真正的有实效性的教学。
四、指导学习方法,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1 培养阅读习惯。如教学“角的度量与表示”时,可出示阅读题:我们以前用刻度尺测量线段的长短,那我们用什么来度量角的大小呢?角的表示方法有几种?表示的过程中应注意哪些问题?阅读完毕,或通过提问、或以评估的形式来检查阅读效果:或有计划地组织学习小组以讨论的形式探讨阅读内容。同时,鼓励学生在阅读中找出问题,并不失时机地表扬在阅读中有进步、有成绩的学生,使学生有获得成功之喜悦,从而产生兴趣,养成阅读的习惯。
2 培养讨论的习惯。教师通过有针对性、合理性的提问,引发学生进入教学所创设的教学情境,引发他们积极探讨数学知识,逐步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讨论的习惯。特别是一题多解的题目或需要分类讨论的问题,如在教学“绝对值”、“列方程解应用题”等时,就有很多需要分类讨论的题目:还有在探索规律这一节的教学中,也可以让学生进行分组讨论。由此引导学生三五人一组进行讨论,归纳出相应的方法和规律。
3 培养观察能力。学生对图形、对实验的观察特别感兴趣,缺点是思维被动、目的不明确,这就需要教师引导他们有的放矢、积极主动地去观察。可采取边观察、边提问、边引导学生对变化原因、条件、结果进行讨论;也可以创设教学情境把学生带入较熟悉的环境中去观察。如在教学“平行”前。要求学生认真观察现实生活中有关于平行的实物,上新课时着重提问几个学生,并根据他们的观察、分析的情况逐步导出平行及其性质。这样能使学生体会观察所带来的收获与兴奋,自觉养成观察的习惯。
4 培养小结习惯。根据新教材的要求,在实际教学中或让学生上讲台进行小结评比,或以板报的形式张贴几个学生的小结,或在课余时间对互帮互助小组双方的小结进行评比,慢慢过渡到课时小结。
另外,还可以以讲故事的形式、质疑的形式、列举生活中数学现象的形式引人教学,以简单明了、深入浅出的开课调整学生的心理状态,激发他们的讲学习兴趣。
五、展示闪光点,激活学生的求知欲
根据新教材的提示与要求,我经常利用课余时间开展数学兴趣小组活动,举办数学知识猜谜、小制作比赛、拼图游戏等等。丰富多彩的课余活动生动有趣、吸引力强,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发展他们的个性特点和创造力,也可以挖掘学生的潜能,在他们的闪光点上做文章,让他们领略成功的喜悦,感覺路就在脚下。这样他们就会兴趣盎然、信心百倍地去继续追求成功。特别要给学生多打气,多鼓励他们,要充分肯定其动手能力,找到成功的地方给予表扬,使其心理在表扬中受到振动,开始对学习数学感兴趣。这时就要趁热打铁,教导他们上课要认真听讲、行为要规范。做个好学生,引导他们逐步学好数学。
参考文献:
[1] 钟文琴.从兴趣入手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有效性《数学教学通讯:教师阅读》 2010 第2期
[2] 张维.初中数学兴趣教学琐谈《青海教育》 2005 第7期
[3] 杨欣.初中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陕西教育》 2009 第9期
(作者单位:石家庄市第五十中学)
关键词:初中数学;培养;学生兴趣
一、精心设计课堂开头
俗话说得好: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课堂的开头是整节课的基础,一个好的课堂开头,不但可以收到先声夺人之效,紧紧抓住学生的注意力,而且使学生有余味三日之感。
(一)、设置悬念法:受数学课特点的制约,学生往往认为其内容枯涩,加上刚上课学生的情绪和思想不稳定,如果平平而起,很难引起学生兴趣,这时教师可巧妙设置一个悬念,把学生的思想抓住,并由此拉开一堂课的序幕。
(二)、借题发挥法:这种方法多用于意外情况,因为教师面对的是许多具有复杂心理活动的学生,他们随时有可能使你难堪,这时教师要随机应变,充分发挥自己的教学机智,随机应变,借题发挥,变不利因素为有利因素。如有这样一堂数学课,我走上讲台,一看黑板没有檫,画了一些很不规范的圆圈和直线,当时教室里乱哄哄的,我认真审视了黑板,临时改变了教学计划,微笑着说:“几何作图应当规范化,不能这样信手涂画,不过这些圆圈画得很有意思,它体现了我们这节课所要学习的主要内容――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这节课不仅没出乱子,而且大大激发了同学们的学习兴趣。
二、力求课堂教学生动、有趣
1 注重课堂教学中的引入环节。如教学“七巧板”时,一开始就用事先准备好的七巧板拼出一些优美的图案,提出:这些图案是由哪些基本图形组成的?它们的边与边之间有什么关系?待他们思考回答后再进行总结。最后让他们自由合作进行制作,也拼出一些优美的图案。这样,通过简单的表演,把问题设置于适当的情境下,从而营造了一个生动有趣的学习环境。
2 充分让学生参与实践操作。在教学中,我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请他们做我的助手,一道准备实验器材、进行实验演示。通过实验操作,既规范了学生的劳动、行为习惯,又使他们在参与活动中认识“自我”,以产生兴趣和求知欲。
三、培养学生对数学兴趣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但是,我们不能让自己的教学为了兴趣而兴趣。作为学生个体,只有形成了比较稳定的兴趣,并让这个兴趣成为自觉的意识,让意识变成自己的行动,让行动变成自己的习惯,那这个“兴趣”才能持续发力,才可能成为最好的老师。换句话说,兴趣不是学生的昙花一现,而是学生成长的持久引擎;兴趣不是教师的应景之作,而是教师教学设计的必要坐标。站在这高度上,教师需要对课标了然于心,需要对学生智力和非智力因素发展情况――即兴趣点了如指掌,需要对自己的教学素材运用情况了然于胸。并且要善于捕捉兴趣点生成、加深、拓展的教学时机,持之以恒,一以贯之,才能使兴趣教学成为真正的有实效性的教学。
四、指导学习方法,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1 培养阅读习惯。如教学“角的度量与表示”时,可出示阅读题:我们以前用刻度尺测量线段的长短,那我们用什么来度量角的大小呢?角的表示方法有几种?表示的过程中应注意哪些问题?阅读完毕,或通过提问、或以评估的形式来检查阅读效果:或有计划地组织学习小组以讨论的形式探讨阅读内容。同时,鼓励学生在阅读中找出问题,并不失时机地表扬在阅读中有进步、有成绩的学生,使学生有获得成功之喜悦,从而产生兴趣,养成阅读的习惯。
2 培养讨论的习惯。教师通过有针对性、合理性的提问,引发学生进入教学所创设的教学情境,引发他们积极探讨数学知识,逐步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讨论的习惯。特别是一题多解的题目或需要分类讨论的问题,如在教学“绝对值”、“列方程解应用题”等时,就有很多需要分类讨论的题目:还有在探索规律这一节的教学中,也可以让学生进行分组讨论。由此引导学生三五人一组进行讨论,归纳出相应的方法和规律。
3 培养观察能力。学生对图形、对实验的观察特别感兴趣,缺点是思维被动、目的不明确,这就需要教师引导他们有的放矢、积极主动地去观察。可采取边观察、边提问、边引导学生对变化原因、条件、结果进行讨论;也可以创设教学情境把学生带入较熟悉的环境中去观察。如在教学“平行”前。要求学生认真观察现实生活中有关于平行的实物,上新课时着重提问几个学生,并根据他们的观察、分析的情况逐步导出平行及其性质。这样能使学生体会观察所带来的收获与兴奋,自觉养成观察的习惯。
4 培养小结习惯。根据新教材的要求,在实际教学中或让学生上讲台进行小结评比,或以板报的形式张贴几个学生的小结,或在课余时间对互帮互助小组双方的小结进行评比,慢慢过渡到课时小结。
另外,还可以以讲故事的形式、质疑的形式、列举生活中数学现象的形式引人教学,以简单明了、深入浅出的开课调整学生的心理状态,激发他们的讲学习兴趣。
五、展示闪光点,激活学生的求知欲
根据新教材的提示与要求,我经常利用课余时间开展数学兴趣小组活动,举办数学知识猜谜、小制作比赛、拼图游戏等等。丰富多彩的课余活动生动有趣、吸引力强,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发展他们的个性特点和创造力,也可以挖掘学生的潜能,在他们的闪光点上做文章,让他们领略成功的喜悦,感覺路就在脚下。这样他们就会兴趣盎然、信心百倍地去继续追求成功。特别要给学生多打气,多鼓励他们,要充分肯定其动手能力,找到成功的地方给予表扬,使其心理在表扬中受到振动,开始对学习数学感兴趣。这时就要趁热打铁,教导他们上课要认真听讲、行为要规范。做个好学生,引导他们逐步学好数学。
参考文献:
[1] 钟文琴.从兴趣入手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有效性《数学教学通讯:教师阅读》 2010 第2期
[2] 张维.初中数学兴趣教学琐谈《青海教育》 2005 第7期
[3] 杨欣.初中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陕西教育》 2009 第9期
(作者单位:石家庄市第五十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