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讲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的第10课“秦王扫六合”时我才深切理解了新教材改革的内涵。新一轮课程改革注意改变课程实施过程中过于强凋接受性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弊病,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的学习方式。它更加注重激发学生学习和探究历史的兴趣,培养学生学习和探究问题的能力。
在讲到秦始皇统一货币的问题时发生了这样一件事:我讲到战国时期货币制度很不统一,各国货币的种类、形状、大小、轻重都不尽相同。齐国、燕国使用的是刀形币,魏国、赵国、韩国使用的是铲形币,楚国使用的是蚁鼻钱,秦国使用的是圆形方孔钱。计算、折算颇为不便。秦统一后,于公元前221年下令废除六国旧货币,在全国统一使用圆形方孔钱。我提问学生“为什么把圆形方孔钱作为全国统一使用的货币?”我在备课时早就准备好了答案,即:(1)圆形方孔钱比较轻巧,中间有孔可以用绳子穿起来,携带方便。(2)形状符合中国古代天圆地方的说法。学生在我提出问题后开始思考并积极发言了,在得到我想要得到的两个答案后我很高兴,于是急着讲下一个问题。可是我发现还有几个学生举手准备发言,我担心让他们发言会耽误很多时间以至于后面的内容讲不完,于是不耐烦地说:“刚才的问题已经有了答案,由于时间关系就不请同学们发言了。”我看到那几位学生摇着头,叹着气遗憾而又无奈地放下了手,突然觉得这样做有点残忍,于是改口说:“那就再请最后一位同学发言。”话音刚落就有几位同学举手,一位学生说:“因为秦国原本使用的就是圆形方孔钱,秦统一后当然要用本国的货币。如果是楚国统一很可能就用蚁鼻钱了。”我听后觉得很有道理,表扬了这位学生。见还有人举着手于是又叫了一个学生发言,他说:“刀形币太大太重,不知道的人以为是武器呢,很有可能会吓着别人。”我觉得这种可能性也是有的,于是让他们畅所欲言,有的说如果用某一国的货币,其他国家的人肯定会不服气,不利于国家的统一和人民的团结。有的说刀形币太尖了可能会扎破手,刮破盛钱的袋子,圆形方孔钱边很光滑就不会造成伤害。有的说圆形方孔钱中间是空的,这样既可以减轻重量也可以节省原料。还有的说是为了教导国民做人要象圆形方孔钱一样外圆内方。听完学生的发言,我既惊喜又自责,惊喜的是没想到这些初一的小同学竟然思维这么活跃,知识面这么广,自责的是假如我光顾着赶进度不让他们发言,将会抹杀多少智慧的火花!对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又将会是多么大的打击呀!
从这节课中我真正理解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理解了什么叫以人为本。以前我在备课时教学过程设计的过于具体、详尽、死板而不给学生留有空间。需要学生回答什么问题,甚至连过渡语怎么说等等全设计好,而恰恰忽视了学生这个学习的主人,忽视考虑学生在学习本课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哪些问题和为解决这些问题采用哪些方法、途径以及学习资料的储备。在这样教案的导向作用下,学生很可能变成你的“操作工”而已。所以,我在以后在备课编写教案时,都要留一点空间,给学生思考、谈自己的看法、进行讨论,具有一定的灵活性,使实施中可根据课堂情景如学生的反应等及时调整教学计划。感谢学生给了我学习成长的机会。
收稿日期:2010-05-22
在讲到秦始皇统一货币的问题时发生了这样一件事:我讲到战国时期货币制度很不统一,各国货币的种类、形状、大小、轻重都不尽相同。齐国、燕国使用的是刀形币,魏国、赵国、韩国使用的是铲形币,楚国使用的是蚁鼻钱,秦国使用的是圆形方孔钱。计算、折算颇为不便。秦统一后,于公元前221年下令废除六国旧货币,在全国统一使用圆形方孔钱。我提问学生“为什么把圆形方孔钱作为全国统一使用的货币?”我在备课时早就准备好了答案,即:(1)圆形方孔钱比较轻巧,中间有孔可以用绳子穿起来,携带方便。(2)形状符合中国古代天圆地方的说法。学生在我提出问题后开始思考并积极发言了,在得到我想要得到的两个答案后我很高兴,于是急着讲下一个问题。可是我发现还有几个学生举手准备发言,我担心让他们发言会耽误很多时间以至于后面的内容讲不完,于是不耐烦地说:“刚才的问题已经有了答案,由于时间关系就不请同学们发言了。”我看到那几位学生摇着头,叹着气遗憾而又无奈地放下了手,突然觉得这样做有点残忍,于是改口说:“那就再请最后一位同学发言。”话音刚落就有几位同学举手,一位学生说:“因为秦国原本使用的就是圆形方孔钱,秦统一后当然要用本国的货币。如果是楚国统一很可能就用蚁鼻钱了。”我听后觉得很有道理,表扬了这位学生。见还有人举着手于是又叫了一个学生发言,他说:“刀形币太大太重,不知道的人以为是武器呢,很有可能会吓着别人。”我觉得这种可能性也是有的,于是让他们畅所欲言,有的说如果用某一国的货币,其他国家的人肯定会不服气,不利于国家的统一和人民的团结。有的说刀形币太尖了可能会扎破手,刮破盛钱的袋子,圆形方孔钱边很光滑就不会造成伤害。有的说圆形方孔钱中间是空的,这样既可以减轻重量也可以节省原料。还有的说是为了教导国民做人要象圆形方孔钱一样外圆内方。听完学生的发言,我既惊喜又自责,惊喜的是没想到这些初一的小同学竟然思维这么活跃,知识面这么广,自责的是假如我光顾着赶进度不让他们发言,将会抹杀多少智慧的火花!对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又将会是多么大的打击呀!
从这节课中我真正理解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理解了什么叫以人为本。以前我在备课时教学过程设计的过于具体、详尽、死板而不给学生留有空间。需要学生回答什么问题,甚至连过渡语怎么说等等全设计好,而恰恰忽视了学生这个学习的主人,忽视考虑学生在学习本课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哪些问题和为解决这些问题采用哪些方法、途径以及学习资料的储备。在这样教案的导向作用下,学生很可能变成你的“操作工”而已。所以,我在以后在备课编写教案时,都要留一点空间,给学生思考、谈自己的看法、进行讨论,具有一定的灵活性,使实施中可根据课堂情景如学生的反应等及时调整教学计划。感谢学生给了我学习成长的机会。
收稿日期:2010-0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