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幼儿双性化教育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及其在实践中的不断发展,幼儿双性化教育成为目前儿童性别教育的主导倾向之一。如果家长、教师不遵循幼儿性别社会化发展规律,一味的对其进行双性化教育,有可能会违背双性化教育的初衷,造成幼儿性别紊乱,甚至使其认为自己是另一种性别。幼儿双性化教育的时机问题应该受到大家的重视。
[关键词]:幼儿双性化教育 性别认同 性别稳定性 性别恒常性 时机
综述:
对幼儿进行“双性化教育”就是要消除角色刻板观念的束缚,教育儿童除了保持男女性别特质以外,还要两性兼容,即两性之间相互吸收对方的优点,完善自我的人格。
为了使该理念更好的为幼儿性别角色教育服务,促进幼儿个性充分发展,笔者对近十年来国内幼儿双性化教育相关研究成果的有关文献进行了阅读、筛选、分析、归纳,发现如下:
一、从2002年到2013年的十多年间,每年都有双性化教育相关成果,而且研究者不仅有各高校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领域的学者,还有一批幼儿园一线教师,除此还有就自己实施双性化教育进行轶事记录的一些家长,社会对双性化教育的关注程度可见一斑。研究内容从最初关于双性化教育的概念、意义、必要性研究,到与其他性别角色教育理念的争议研究,再到双性化教育理念在实践中应用的可能性研究,到在幼儿性别角色教育实践中运用双性化教育理念,再到实施幼儿双性教育中应该注意的问题等,遵循了“理论——实践——理论”这一发展规律。
二、有关双性化教育的大量研究,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了一定的研究基础。但是关于学校和家庭对幼儿进行双性化教育正确的时机的专门研究还相对较少,研究主要局限于家长和教师转变性别角色刻板印象观念、改变家庭教养方式、在学校和家庭建立一个两性平等的氛围等这些双性化教育方法上,如果在幼儿还没有形成其性别认同及性别恒常的时候进行双性化教育,只怕不仅不能达到促进儿童人格全面发展的目的,而且有可能会造成性别认同紊乱,甚至会走向性别刻板印象的另一个极端——认为自己是另一种性别,所以幼儿双性化教育的时机问题亟待解决。
随着双性化人格的优越性逐渐被人熟知,越来越多幼儿园教师及家长开始在日常教育中融入双性化教育的理念,教育男孩温柔体贴、不失风度、彬彬有礼;教育女孩坚强独立、积极上进、乐观宽容。可是如果不遵循幼儿性别概念的发展规律,在幼儿没有形成生理、心理性别认同,没有形成性别恒常性认知的情况下,家长、教师盲目的对其进行双性化教育,有可能会违背双性化教育的初衷,形成性别紊乱,甚至会使其认为自己是另一种性别。幼儿双性化教育的时机问题应该得到重视。笔者试从理论和实际两个方面就本问题进行论述。
一、对幼儿进行双性化教育应把握正确时机的理论依据。
儿童性别概念主要包括三个成分:性别认同、性别稳定性、性别恒常性。
1岁半—3岁是个体性别认同的发展阶段。性别认同不仅包括儿童对自己性别的正确标定,也包括对他人性别的正确认定。我国学者范珍桃(2005)等人的研究表明,虽然大多数幼儿3岁时已经能辨别自己的性别,但依然有50%的3岁幼儿不能辨别他人的性别。
4岁-5岁是个体性别稳定性的发展阶段。性别稳定性是指儿童对自己的性别不随其年龄、情境等的变化而改变这一性别特征的认识。我国学者范珍桃(2005)等人的研究表明:4岁左右,幼儿的性别稳定性出现,但是比较差;而绝大数5岁儿童已经能认识到,不管过去或将来,人的性别都是稳定不变的。
6-7岁是个体性别恒常性的发展阶段。性别恒常性是指儿童对一个人不管外表发生什么变化,而其性别保持不变的认识。由于儿童活动、外表或身体方面的特征是可见的,变化较大,使对这些方面反映的性别信息的判断复杂化,导致儿童的性别稳定性发展较早,性别恒常性出现较晚。
科尔伯格认为,性别恒常性的发展和物理守恒概念的发展是一致的,只有当儿童达到具体运算阶段(6-7岁),获得了守恒概念后,他们还形成了性别恒常性。
以上理论表面,个体对性别概念的认识存在一个学习的过程。在生理和社会性别发展期允许儿童暂时刻板,以完成性别认同。因为在该时期,儿童更多是从生理和社会层面出发理解性别,而较少思考心理性别的问题。4-5岁,儿童大多已经知道了自己的性别,之后就开始习得性别刻板印象。教育者应该尊重这种刻板,而不要过度纠正,这是性别角色概念形成的必经阶段。相反,如果个体不能获得良好的生理与社会性别认同,就容易在以后的发展过程中出现性别认同紊乱的现象。所以,对幼儿进行双性化教育应该把握正确的时机。
二、对幼儿进行双性化教育应把握正确时机的事实依据。
近十年来来,随着儿童人格双性化教育的发展,人们却发出了一个奇怪的现象:男孩一个个太软弱、没有一点男子气概;可女孩却越来越像假小子,不仅头发越来越短,衣服越来越男性化,就连行为也颇具男性特色。许多国家的研究数据表明,幼儿园和中小学男生不仅在语言、读写能力方面比女生落后,传统的男性优势学科如数学等,也渐渐由女生占据,在幼儿园和中小学,男生开始成为“新弱势群体”“,男孩问题”备受关注。甚至有人开始呼吁,要把男子汉教育、刚性教育纳入到幼儿园教育轨道。以上种种现象引起了很多研究者的思考——双性化教育还有哪些应该完善?
双性化人格是一种综合的人格类型:即在一个人身上同时具备男性与女性的兴趣、能力和爱好,尤其是心理气质方面具备男性与女性的长处与优点。需要特别之处的是:双性化,既不是性别错位,也不是同性一体的同义语。双性化人格的特征是:既独立又合作,既果断又沉稳,既敏感又豁达,既自信又谨慎,既热情又成熟。而双性化教育也是要求在教育儿童时,除了保持男女性别特质以外,还要相互吸收对方的优点,完善自我的人格。所以,双性化教育的目标本身是好的,但如果在实施过程中,不遵从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有可能就会适得其反,出现男孩危机或者女孩危机。
三、总结:
双性化教育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在日常生活中不断习得的,幼儿阶段正是个体形成性别认同、性别稳定、性别恒常的关键阶段,此时双性化教育的重点不应在于改变性别刻板,而是应该尊重刻板,在强化性别的基础上鼓励他们多向异性学习他们的优点。例如女孩子哭的时候可以对她说“你是女孩,很漂亮,哭起来就不好看了,应该像男孩那样勇敢一些”;男孩莽撞的时候可以对他说“你是男孩子,你很勇敢,但如果能像女孩子一样礼貌一些就更好了”等等。这种做法不仅能帮助他们获得性别认同、强化自身性别意识,而且也向他们传递了这样的信息:两性是平等的、都有值得骄傲的地方,有利于帮助他们习得双性化人格,完善自身人格,更好的适应社会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明红.学前儿童社会教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71-76.
[2]方俊明.性别差异与两性化人格[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1996,(3).
[3]李艳丽.关于幼儿性别认同教育的研究[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32(12):141-142.
[4]刘春琼.论双性化人格教育的教师准备[J].上海教育科研,2011(9):15-18.
[关键词]:幼儿双性化教育 性别认同 性别稳定性 性别恒常性 时机
综述:
对幼儿进行“双性化教育”就是要消除角色刻板观念的束缚,教育儿童除了保持男女性别特质以外,还要两性兼容,即两性之间相互吸收对方的优点,完善自我的人格。
为了使该理念更好的为幼儿性别角色教育服务,促进幼儿个性充分发展,笔者对近十年来国内幼儿双性化教育相关研究成果的有关文献进行了阅读、筛选、分析、归纳,发现如下:
一、从2002年到2013年的十多年间,每年都有双性化教育相关成果,而且研究者不仅有各高校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领域的学者,还有一批幼儿园一线教师,除此还有就自己实施双性化教育进行轶事记录的一些家长,社会对双性化教育的关注程度可见一斑。研究内容从最初关于双性化教育的概念、意义、必要性研究,到与其他性别角色教育理念的争议研究,再到双性化教育理念在实践中应用的可能性研究,到在幼儿性别角色教育实践中运用双性化教育理念,再到实施幼儿双性教育中应该注意的问题等,遵循了“理论——实践——理论”这一发展规律。
二、有关双性化教育的大量研究,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了一定的研究基础。但是关于学校和家庭对幼儿进行双性化教育正确的时机的专门研究还相对较少,研究主要局限于家长和教师转变性别角色刻板印象观念、改变家庭教养方式、在学校和家庭建立一个两性平等的氛围等这些双性化教育方法上,如果在幼儿还没有形成其性别认同及性别恒常的时候进行双性化教育,只怕不仅不能达到促进儿童人格全面发展的目的,而且有可能会造成性别认同紊乱,甚至会走向性别刻板印象的另一个极端——认为自己是另一种性别,所以幼儿双性化教育的时机问题亟待解决。
随着双性化人格的优越性逐渐被人熟知,越来越多幼儿园教师及家长开始在日常教育中融入双性化教育的理念,教育男孩温柔体贴、不失风度、彬彬有礼;教育女孩坚强独立、积极上进、乐观宽容。可是如果不遵循幼儿性别概念的发展规律,在幼儿没有形成生理、心理性别认同,没有形成性别恒常性认知的情况下,家长、教师盲目的对其进行双性化教育,有可能会违背双性化教育的初衷,形成性别紊乱,甚至会使其认为自己是另一种性别。幼儿双性化教育的时机问题应该得到重视。笔者试从理论和实际两个方面就本问题进行论述。
一、对幼儿进行双性化教育应把握正确时机的理论依据。
儿童性别概念主要包括三个成分:性别认同、性别稳定性、性别恒常性。
1岁半—3岁是个体性别认同的发展阶段。性别认同不仅包括儿童对自己性别的正确标定,也包括对他人性别的正确认定。我国学者范珍桃(2005)等人的研究表明,虽然大多数幼儿3岁时已经能辨别自己的性别,但依然有50%的3岁幼儿不能辨别他人的性别。
4岁-5岁是个体性别稳定性的发展阶段。性别稳定性是指儿童对自己的性别不随其年龄、情境等的变化而改变这一性别特征的认识。我国学者范珍桃(2005)等人的研究表明:4岁左右,幼儿的性别稳定性出现,但是比较差;而绝大数5岁儿童已经能认识到,不管过去或将来,人的性别都是稳定不变的。
6-7岁是个体性别恒常性的发展阶段。性别恒常性是指儿童对一个人不管外表发生什么变化,而其性别保持不变的认识。由于儿童活动、外表或身体方面的特征是可见的,变化较大,使对这些方面反映的性别信息的判断复杂化,导致儿童的性别稳定性发展较早,性别恒常性出现较晚。
科尔伯格认为,性别恒常性的发展和物理守恒概念的发展是一致的,只有当儿童达到具体运算阶段(6-7岁),获得了守恒概念后,他们还形成了性别恒常性。
以上理论表面,个体对性别概念的认识存在一个学习的过程。在生理和社会性别发展期允许儿童暂时刻板,以完成性别认同。因为在该时期,儿童更多是从生理和社会层面出发理解性别,而较少思考心理性别的问题。4-5岁,儿童大多已经知道了自己的性别,之后就开始习得性别刻板印象。教育者应该尊重这种刻板,而不要过度纠正,这是性别角色概念形成的必经阶段。相反,如果个体不能获得良好的生理与社会性别认同,就容易在以后的发展过程中出现性别认同紊乱的现象。所以,对幼儿进行双性化教育应该把握正确的时机。
二、对幼儿进行双性化教育应把握正确时机的事实依据。
近十年来来,随着儿童人格双性化教育的发展,人们却发出了一个奇怪的现象:男孩一个个太软弱、没有一点男子气概;可女孩却越来越像假小子,不仅头发越来越短,衣服越来越男性化,就连行为也颇具男性特色。许多国家的研究数据表明,幼儿园和中小学男生不仅在语言、读写能力方面比女生落后,传统的男性优势学科如数学等,也渐渐由女生占据,在幼儿园和中小学,男生开始成为“新弱势群体”“,男孩问题”备受关注。甚至有人开始呼吁,要把男子汉教育、刚性教育纳入到幼儿园教育轨道。以上种种现象引起了很多研究者的思考——双性化教育还有哪些应该完善?
双性化人格是一种综合的人格类型:即在一个人身上同时具备男性与女性的兴趣、能力和爱好,尤其是心理气质方面具备男性与女性的长处与优点。需要特别之处的是:双性化,既不是性别错位,也不是同性一体的同义语。双性化人格的特征是:既独立又合作,既果断又沉稳,既敏感又豁达,既自信又谨慎,既热情又成熟。而双性化教育也是要求在教育儿童时,除了保持男女性别特质以外,还要相互吸收对方的优点,完善自我的人格。所以,双性化教育的目标本身是好的,但如果在实施过程中,不遵从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有可能就会适得其反,出现男孩危机或者女孩危机。
三、总结:
双性化教育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在日常生活中不断习得的,幼儿阶段正是个体形成性别认同、性别稳定、性别恒常的关键阶段,此时双性化教育的重点不应在于改变性别刻板,而是应该尊重刻板,在强化性别的基础上鼓励他们多向异性学习他们的优点。例如女孩子哭的时候可以对她说“你是女孩,很漂亮,哭起来就不好看了,应该像男孩那样勇敢一些”;男孩莽撞的时候可以对他说“你是男孩子,你很勇敢,但如果能像女孩子一样礼貌一些就更好了”等等。这种做法不仅能帮助他们获得性别认同、强化自身性别意识,而且也向他们传递了这样的信息:两性是平等的、都有值得骄傲的地方,有利于帮助他们习得双性化人格,完善自身人格,更好的适应社会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明红.学前儿童社会教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71-76.
[2]方俊明.性别差异与两性化人格[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1996,(3).
[3]李艳丽.关于幼儿性别认同教育的研究[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32(12):141-142.
[4]刘春琼.论双性化人格教育的教师准备[J].上海教育科研,2011(9):1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