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多媒体教学手段越来越普遍地应用到职高数学教学中,它以强大的功能和传统教学手段无法比拟的优势,给教学过程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但在实践中发现,运用多媒体教学并未达到预期的理想效果。为了解职高数学教师使用多媒体的能力,我们采取了全面的问卷调查,通过对大量资料的研究分析,为当前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的整合提供有益参考。
一、调查研究的方法
本次问卷对象是温州市职高学校的一线数学教师,共发放问卷128份,收回127份,有效问卷127份,回收率99.2% 。其调查研究的主要目的是了解我市职高数学教师使用多媒体能力,为此问卷设计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1)多媒体环境下,教学预期的效果;(2)在多媒体环境下,教学设计的内容;(3)在多媒体环境下,课件的主要来源;(4)在多媒体环境下,课堂的实施情况。
二、调查结果的分析
1.在多媒体环境下,教学预期的效果
在多媒体环境下,教学预期的效果方面问卷调查发现(见表1),数学教师对多媒体辅助教学功能普遍认识不足,这与教师教学指导思想有很大的关系。
折射的问题一:数学教师缺乏现代教育思想和教学理论作指导,依然承袭传统教学思想,简单地进行媒体替换,认为只要用了多媒体设备就可以提高教学效果。
2. 在多媒体环境下,教学设计的内容
在多媒体环境下,教学设计的内容问卷调查发现(见表2),在多媒体教学环境下,教学设计的内容不够明确,缺乏教学媒体优化组合设计思想。殊不知,多媒体设计不仅是优化教学过程和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环节,而且也是多媒体教学能够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
折射的问题二:数学教师信息化设计能力薄弱,不能有效地发挥多媒体性能,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
3. 在多媒体环境下,课件的主要来源
问卷调查发现(见表3)教师使用自制课件的比较少(17.9%),而能自制课件的教师有90.4%是常采用Powerpoint制作演示性文稿。象优秀的数学软件几何画板也只有少数教师会使用(15.3%)。
折射的问题三:大部分教师课件制作能力薄弱,缺乏把信息技能的支持,数学教师的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不强,导致其信息操作技能提高缓慢,从而影响到教师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的效果。
4.在多媒体环境下,教学的实施情况
问卷调查发现(见表4):教师对多媒体教学工具操作不熟练,影响教学各个环节有效的实施。比如不能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热情(27.8%);不能实时兼顾学生反应,并相应调整策略(26.2%);不能开展多样化的教学方式(17.7%)。
折射的问题四:在多媒体教学环境中,数学教师的课堂驾驭能力趋弱。
三、提高教师应用多媒体能力的对策
1.更新观念,正确处理教师、学生、媒体之间的关系
教师更新观念和正确处理教师、学生、媒体之间的关系是提高多媒体教学效果的基础。如果我们把学生视为实现教学效果的内因,那么教师就是这一活动的外因,而多媒体是教学活动中的中介。可以形象地打个比方:如果把数学教学比作一幕戏,学生是演员,教师是导演,多媒体就是道具。离开了演员的戏自然就不成其为戏,离开了导演的戏一定是一盘散沙,一片混乱,离开了道具就很难让演员进入角色。由此可见教师的工作就是努力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保障,教师要给学生足够的思考与解决问题的时间,切不可一切由教师(或媒体)代办。应当清醒地认识到多媒体辅助数学教学的立足点是“辅助”而不是替代,切不可将所有的环节都用计算机来完成。
2.注重培训,提高教师多媒体教学设计能力
多媒体技术在数学教学中若能发挥有效的作用,真正的力量源自于教师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通过培训主要解决数学教师操作计算机等信息工具和在数学教学中渗透传授信息技术技能的问题。在多媒体环境下,学习活动的设计、学习环境的设计、教学策略的设计,科学地安排数学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和要素,为学生自主学习、探究性学习和问题解决创设情境和条件。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能熟练地使用计算机,真正把计算机当作自己备课、授课、组织学生活动的工具,并且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从而引领学生积极掌握信息技术,灵活地、创造性地、有目的地将信息运用到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去。
3.注重积累,提高教师多媒体课件制作能力
多媒体教学效果的实现非常依赖于课件的质量,一个好的课件,能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反之也会事倍功半。从目前现状来看,教师的大部分课件源自网上,并以Powerpoint演示性文稿居多。这类课件无论从体现数学内容的特点上,还是交互功能上都是不能满足教学需求的,只有自行研发的课件才能把教师信息化教学设计真正融入课件中,这就需要教师加强实践积累,提高课件制作能力。
首先,多借鉴。借鉴是汇取百家之长,补一己之短,这是提高课件制作能力一种非常有效地手段。比如网上有一位教师上传了“怎样利用几何画板制作正方体的旋转”,在借鉴他的思路后,笔者把它应用在二面角等其他立体几何教学中,为学生创造三维的思维环境,大大提高了多媒体在立体几何中的教学效果。
其次,勤实践。在实践制作中我们会发现很多存在的问题,如选择哪一种教学软件、哪一种优化功能、哪一种变换模式能突破数学教学中的重、难点;能为抽象的数学知识提供思维材料,能做到图、文、声、像合理地与教学内容相结合;能让制作的课件使用方便、操控灵活,且通用性、共享性好等等。
第三,善反思。课件制作能力的提高与教师使用后的反思是密不可分的。每一课件只有在实践教学的检索后,才能评定它的教育价值、技术质量。教师要善于利用各种途径来捕捉课件在教学实践中出现的问题,总结课件的制作过程中得失与成败,对整个制作过程进行回顾、分析和审视,这提升教师课件制作能力的重要途径。
一、调查研究的方法
本次问卷对象是温州市职高学校的一线数学教师,共发放问卷128份,收回127份,有效问卷127份,回收率99.2% 。其调查研究的主要目的是了解我市职高数学教师使用多媒体能力,为此问卷设计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1)多媒体环境下,教学预期的效果;(2)在多媒体环境下,教学设计的内容;(3)在多媒体环境下,课件的主要来源;(4)在多媒体环境下,课堂的实施情况。
二、调查结果的分析

1.在多媒体环境下,教学预期的效果
在多媒体环境下,教学预期的效果方面问卷调查发现(见表1),数学教师对多媒体辅助教学功能普遍认识不足,这与教师教学指导思想有很大的关系。
折射的问题一:数学教师缺乏现代教育思想和教学理论作指导,依然承袭传统教学思想,简单地进行媒体替换,认为只要用了多媒体设备就可以提高教学效果。

2. 在多媒体环境下,教学设计的内容
在多媒体环境下,教学设计的内容问卷调查发现(见表2),在多媒体教学环境下,教学设计的内容不够明确,缺乏教学媒体优化组合设计思想。殊不知,多媒体设计不仅是优化教学过程和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环节,而且也是多媒体教学能够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
折射的问题二:数学教师信息化设计能力薄弱,不能有效地发挥多媒体性能,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

3. 在多媒体环境下,课件的主要来源
问卷调查发现(见表3)教师使用自制课件的比较少(17.9%),而能自制课件的教师有90.4%是常采用Powerpoint制作演示性文稿。象优秀的数学软件几何画板也只有少数教师会使用(15.3%)。
折射的问题三:大部分教师课件制作能力薄弱,缺乏把信息技能的支持,数学教师的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不强,导致其信息操作技能提高缓慢,从而影响到教师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的效果。

4.在多媒体环境下,教学的实施情况
问卷调查发现(见表4):教师对多媒体教学工具操作不熟练,影响教学各个环节有效的实施。比如不能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热情(27.8%);不能实时兼顾学生反应,并相应调整策略(26.2%);不能开展多样化的教学方式(17.7%)。
折射的问题四:在多媒体教学环境中,数学教师的课堂驾驭能力趋弱。
三、提高教师应用多媒体能力的对策
1.更新观念,正确处理教师、学生、媒体之间的关系
教师更新观念和正确处理教师、学生、媒体之间的关系是提高多媒体教学效果的基础。如果我们把学生视为实现教学效果的内因,那么教师就是这一活动的外因,而多媒体是教学活动中的中介。可以形象地打个比方:如果把数学教学比作一幕戏,学生是演员,教师是导演,多媒体就是道具。离开了演员的戏自然就不成其为戏,离开了导演的戏一定是一盘散沙,一片混乱,离开了道具就很难让演员进入角色。由此可见教师的工作就是努力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保障,教师要给学生足够的思考与解决问题的时间,切不可一切由教师(或媒体)代办。应当清醒地认识到多媒体辅助数学教学的立足点是“辅助”而不是替代,切不可将所有的环节都用计算机来完成。
2.注重培训,提高教师多媒体教学设计能力
多媒体技术在数学教学中若能发挥有效的作用,真正的力量源自于教师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通过培训主要解决数学教师操作计算机等信息工具和在数学教学中渗透传授信息技术技能的问题。在多媒体环境下,学习活动的设计、学习环境的设计、教学策略的设计,科学地安排数学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和要素,为学生自主学习、探究性学习和问题解决创设情境和条件。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能熟练地使用计算机,真正把计算机当作自己备课、授课、组织学生活动的工具,并且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从而引领学生积极掌握信息技术,灵活地、创造性地、有目的地将信息运用到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去。
3.注重积累,提高教师多媒体课件制作能力
多媒体教学效果的实现非常依赖于课件的质量,一个好的课件,能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反之也会事倍功半。从目前现状来看,教师的大部分课件源自网上,并以Powerpoint演示性文稿居多。这类课件无论从体现数学内容的特点上,还是交互功能上都是不能满足教学需求的,只有自行研发的课件才能把教师信息化教学设计真正融入课件中,这就需要教师加强实践积累,提高课件制作能力。
首先,多借鉴。借鉴是汇取百家之长,补一己之短,这是提高课件制作能力一种非常有效地手段。比如网上有一位教师上传了“怎样利用几何画板制作正方体的旋转”,在借鉴他的思路后,笔者把它应用在二面角等其他立体几何教学中,为学生创造三维的思维环境,大大提高了多媒体在立体几何中的教学效果。
其次,勤实践。在实践制作中我们会发现很多存在的问题,如选择哪一种教学软件、哪一种优化功能、哪一种变换模式能突破数学教学中的重、难点;能为抽象的数学知识提供思维材料,能做到图、文、声、像合理地与教学内容相结合;能让制作的课件使用方便、操控灵活,且通用性、共享性好等等。
第三,善反思。课件制作能力的提高与教师使用后的反思是密不可分的。每一课件只有在实践教学的检索后,才能评定它的教育价值、技术质量。教师要善于利用各种途径来捕捉课件在教学实践中出现的问题,总结课件的制作过程中得失与成败,对整个制作过程进行回顾、分析和审视,这提升教师课件制作能力的重要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