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众所周知,音乐是用来表达人情感,反映现实生活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盲童由于先天或后天的原因,他们的视觉被无情地剥夺,这在一定程度上使得他们无法像普通人那样自由发展。尽管盲童无法像普通人那样用眼睛直观地看到事物,但是可以借助敏锐的听力来感知周围的事物。而且盲童的触觉也是相当灵敏的。对此,在组织音乐教学活动的时候,教师可以借助触摸、倾听等方式来引导盲童欣赏音乐。其中,打击乐器的使用可以较好地实现这一点。
关键词:打击乐器;小学音乐;盲童;教学;运用方法
随着素质教育教学活动的不断发展,音乐教学的素材在不断丰富。其中,打击乐器以其独有的特点,诸如品种多样、音色丰富等得到了广大师生的青睐,且成为小学音乐教学活动开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对于盲校的孩子来说,他们因为先天或后天等因素无法看到这个世界,但是上帝在关上了一扇门的同时还为他们打开了一扇窗。盲童不管是其听觉还是触觉等相较于普通人都较为灵敏。立足盲童自身的特点和打击乐器的特点,在盲校组织音乐教学活动的时候,教师可充分地发挥打击乐器的优势,引导盲童们在触摸、打击以及倾听中欣赏美妙的乐曲,为其音乐素养的养成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强化盲童情感体验
在音乐教学活动开展中有效地调动盲童的情感效应,不仅可以激发盲童对音乐的学习兴趣,还可以有效地实现音乐教学的价值,使盲童们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情感和思想。我借助打击乐器来组织音乐教学活动的时候,一般会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带领学生“赏乐”。比如,在上课之初,我会针对所要讲授的音乐内容,借助打击乐器来伴奏,使学生在体验的过程中自主地感知音乐中所蕴含的情感。在演奏结束之后,我会鼓励学生说一说,你所运用的打击乐器的音色有什么特点,加入打击乐器为乐曲伴奏时的心情如何……在欣赏乐曲的过程中,使学生对所使用的打击乐曲有一个感性的认知。
第二,鼓励学生“参与”。在传统的小学音乐教学活动开展中,教师一般采取示范演示的方式来指导学生如何使用打击乐器。但这种模仿的教学方式却不适合盲生,盲孩子无法用眼直观地学习,课堂参与意识还比较薄弱,对打击乐器的认知只是停留在对乐器音色的认识上。针对这一情况,我会给予学生参与的机会,鼓励他们自主地选择打击乐器,并进行节奏创编,在参与过程中体验到音乐的美妙。
第三,引导学生“入境”。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倡导,音乐教學活动的开展不仅是为了提高学生的音乐技能,更是要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盲生由于视力障碍,对音乐的理解力和想象力自然受到一些限制,这时,需要教师引导。我会借助多媒体将乐曲中所展现的画面用语言描绘给学生听,盲生可以借助其听觉来感知这一意境,从而加深对乐曲的理解。
二、优化课堂教学手段
1.让学生触摸乐器
要想用打击乐器演奏出一首美妙的乐曲,首先需要对其有一个全面的了解,了解所使用的打击乐是什么材质的、有什么特点等。当学生对打击乐器产生浓厚的兴趣时,才能充分调动孩子们的积极性。盲童由于无法直观地看到所使用的打击乐器是什么样子的,但是他们却可以利用灵敏的触觉来进行直观的感知。比如,在学习使用铃鼓的时候,我会以小组为主要形式向每一组的学生发放一个铃鼓,然后引导学生一个一个地触摸铃鼓。在触摸之后,他们需要回答以下几个问题:铃鼓是什么样子的,谁能说出它的材质是什么……学生用手观察后,自然会有一定的认识。鼓励他们在小组中交流、探讨。在遇到观点不同时,我发现不少学生会再次地进行观察。在对铃鼓有了一定认识之后,我会用语言引导学生自己拍打铃鼓,从声音和演奏方法等方面加深对铃鼓的认识。自我观察,小组合力探究加深了学生对打击乐的认识,激发孩子们对打击乐器的学习兴趣,有利于教学活动的开展。
2.让学生自主体验
不管是盲童还是普通的小学生,他们的天性都是对好玩的事情有着浓厚的兴趣。倘若在音乐教学活动开展中只是让学生坐在课堂上静静地聆听,这不但无法使学生真正地感受乐曲,甚至还会将其天性扼杀在摇篮之中。打击乐作为小学音乐教学的主要内容之一,不仅可以润色音乐课堂,还能培养孩子们的创新能力。打击乐可以演奏出长短、强弱不同的音,可以为歌曲创编不同的节奏,还可以进行音乐表演。我在组织教学活动的时候,会给孩子们体验和自主创编的机会,使他们在参与的过程中加深对乐曲的理解,体会参与的乐趣。比如,在教《大鹿》这一首歌曲的时候,为了让孩子们感受到“兔子遇到猎人和兔子被大鹿解救”,两种音乐情绪的对比,我让学生想象一下,当自己遇到危险的时候,自己是什么心理感受,然后挑选适合表现歌曲情绪的打击乐器来表现紧张的气氛。在兔子获救后心情又如何?创编什么样的节奏适合表现轻松愉悦的心情。如此,学生会立足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交流与体验,找到适合的打击乐器和演奏方式。
在盲校开展音乐课堂教学活动的时候,教师要立足盲童的特点,进行感官代偿,弥补盲生视觉缺陷,用触觉和听觉替代视觉功能。打击乐器进课堂不仅培养了盲生的音乐兴趣,提高了音乐教学的有效性,更使盲生的能力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参考文献:
[1]刘佳妮.巧用打击乐器,让小学音乐课堂更高效[J].新课程(小学),2017(10):186.
[2]柳青.巧用打击乐器 创建多彩课堂:浅谈打击乐器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运用[J].新校园(中旬),2016(1):97.
编辑 张珍珍
关键词:打击乐器;小学音乐;盲童;教学;运用方法
随着素质教育教学活动的不断发展,音乐教学的素材在不断丰富。其中,打击乐器以其独有的特点,诸如品种多样、音色丰富等得到了广大师生的青睐,且成为小学音乐教学活动开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对于盲校的孩子来说,他们因为先天或后天等因素无法看到这个世界,但是上帝在关上了一扇门的同时还为他们打开了一扇窗。盲童不管是其听觉还是触觉等相较于普通人都较为灵敏。立足盲童自身的特点和打击乐器的特点,在盲校组织音乐教学活动的时候,教师可充分地发挥打击乐器的优势,引导盲童们在触摸、打击以及倾听中欣赏美妙的乐曲,为其音乐素养的养成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强化盲童情感体验
在音乐教学活动开展中有效地调动盲童的情感效应,不仅可以激发盲童对音乐的学习兴趣,还可以有效地实现音乐教学的价值,使盲童们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情感和思想。我借助打击乐器来组织音乐教学活动的时候,一般会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带领学生“赏乐”。比如,在上课之初,我会针对所要讲授的音乐内容,借助打击乐器来伴奏,使学生在体验的过程中自主地感知音乐中所蕴含的情感。在演奏结束之后,我会鼓励学生说一说,你所运用的打击乐器的音色有什么特点,加入打击乐器为乐曲伴奏时的心情如何……在欣赏乐曲的过程中,使学生对所使用的打击乐曲有一个感性的认知。
第二,鼓励学生“参与”。在传统的小学音乐教学活动开展中,教师一般采取示范演示的方式来指导学生如何使用打击乐器。但这种模仿的教学方式却不适合盲生,盲孩子无法用眼直观地学习,课堂参与意识还比较薄弱,对打击乐器的认知只是停留在对乐器音色的认识上。针对这一情况,我会给予学生参与的机会,鼓励他们自主地选择打击乐器,并进行节奏创编,在参与过程中体验到音乐的美妙。
第三,引导学生“入境”。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倡导,音乐教學活动的开展不仅是为了提高学生的音乐技能,更是要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盲生由于视力障碍,对音乐的理解力和想象力自然受到一些限制,这时,需要教师引导。我会借助多媒体将乐曲中所展现的画面用语言描绘给学生听,盲生可以借助其听觉来感知这一意境,从而加深对乐曲的理解。
二、优化课堂教学手段
1.让学生触摸乐器
要想用打击乐器演奏出一首美妙的乐曲,首先需要对其有一个全面的了解,了解所使用的打击乐是什么材质的、有什么特点等。当学生对打击乐器产生浓厚的兴趣时,才能充分调动孩子们的积极性。盲童由于无法直观地看到所使用的打击乐器是什么样子的,但是他们却可以利用灵敏的触觉来进行直观的感知。比如,在学习使用铃鼓的时候,我会以小组为主要形式向每一组的学生发放一个铃鼓,然后引导学生一个一个地触摸铃鼓。在触摸之后,他们需要回答以下几个问题:铃鼓是什么样子的,谁能说出它的材质是什么……学生用手观察后,自然会有一定的认识。鼓励他们在小组中交流、探讨。在遇到观点不同时,我发现不少学生会再次地进行观察。在对铃鼓有了一定认识之后,我会用语言引导学生自己拍打铃鼓,从声音和演奏方法等方面加深对铃鼓的认识。自我观察,小组合力探究加深了学生对打击乐的认识,激发孩子们对打击乐器的学习兴趣,有利于教学活动的开展。
2.让学生自主体验
不管是盲童还是普通的小学生,他们的天性都是对好玩的事情有着浓厚的兴趣。倘若在音乐教学活动开展中只是让学生坐在课堂上静静地聆听,这不但无法使学生真正地感受乐曲,甚至还会将其天性扼杀在摇篮之中。打击乐作为小学音乐教学的主要内容之一,不仅可以润色音乐课堂,还能培养孩子们的创新能力。打击乐可以演奏出长短、强弱不同的音,可以为歌曲创编不同的节奏,还可以进行音乐表演。我在组织教学活动的时候,会给孩子们体验和自主创编的机会,使他们在参与的过程中加深对乐曲的理解,体会参与的乐趣。比如,在教《大鹿》这一首歌曲的时候,为了让孩子们感受到“兔子遇到猎人和兔子被大鹿解救”,两种音乐情绪的对比,我让学生想象一下,当自己遇到危险的时候,自己是什么心理感受,然后挑选适合表现歌曲情绪的打击乐器来表现紧张的气氛。在兔子获救后心情又如何?创编什么样的节奏适合表现轻松愉悦的心情。如此,学生会立足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交流与体验,找到适合的打击乐器和演奏方式。
在盲校开展音乐课堂教学活动的时候,教师要立足盲童的特点,进行感官代偿,弥补盲生视觉缺陷,用触觉和听觉替代视觉功能。打击乐器进课堂不仅培养了盲生的音乐兴趣,提高了音乐教学的有效性,更使盲生的能力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参考文献:
[1]刘佳妮.巧用打击乐器,让小学音乐课堂更高效[J].新课程(小学),2017(10):186.
[2]柳青.巧用打击乐器 创建多彩课堂:浅谈打击乐器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运用[J].新校园(中旬),2016(1):97.
编辑 张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