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经济在发展,社会在进步。当今世界,每天都有许多新鲜的事物诞生,同时一些陈旧的事物逐渐被淘汰,其中也包括我们的老祖先、老前辈流传下来的优秀传统习俗及穷尽几代人所悟出的特殊技艺。为了避免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随岁月流逝,我国制定了许多相关保护措施,例如:在各省市成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推荐一大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在各地建立“非遗”生态保护区试点。自厦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成立以来,已申报、确认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3批和代表性传承人80多位,挽救了一大批濒临消失的闽南传统文化及手工技艺。
但是。挽救只是开端,传承与发展才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主要任务。在党中央的重视和指挥下,相关主管部门与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团结协作,一系列新颖、行之有效的措施正逐步进入我们的日常生活,其中包括:举办非物质文化遗产日宣传活动、“非遗”进社区文艺演出、“非遗”展览、“非遗”讲座等。其中,“非遗进课堂”作为最直接、最根本的传承与保护措施。在全国各地进行了试点。社会各界特别是家长和老师对此褒贬不一。现谈谈本人对“非遗进课堂”的一些看法:
一、“非遗”进课堂的可行性
人对第一次接触的东西都特别感兴趣,尤其是青少年。青少年正处于人生起步阶段,空闲时间相对较多,精力旺盛,好奇心强,除了读书之外没有多余的思想负担。因而,当他们遇到不认识的事物时总是兴致勃勃,刨根问底:“这个是什么?”“为什么?”在不断的提问和解答中积累知识,逐渐成长。兴趣对于一个人的求学、工作过程,乃至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过程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如今,学生的课本越读越厚,内容越来越难,加上就业形势严峻,读书、学习和考试成了一系列不得不完成的任务。“学习”对学生来说完全无“兴趣”可言。沉重的压力导致大部分人长期处于紧张状态,身心俱疲,甚至产生厌学情绪。以上是当今各大学校学生所存在的普遍情况。为了调节这种不良状态,各个学校采取了相应措施,例如开设园艺班、美术班、书法班等,但收效甚微,主要原因是提不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了有效地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增长学生的知识广度,加深学生对家乡传统文化知识的了解,“非遗进课堂”成了一项一举多得的举措。“非遗进课堂”与开设普通的课外兴趣班不同,“非遗”培训班诸如闽南皮影戏、歌仔戏、高甲戏等表演类项目,既充满闽南文化气息又不失娱乐性。新颖、有趣的教学内容能充分带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与众不同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在上课时不仅仅是学,同时也可以尽情地欣赏和玩耍,达到劳逸结合、寓教于乐的效果。对于学生而言。“非遗”课是他们学海之中的一座小岛。可以安心休养、暂避风雨;假如他们舍不得离开,也可以选择留下。为这座小岛的美丽和富饶奉献出自己的力量。
二、“非遗”进课堂的有效性
“非遗”项目大多为实践操作类项目,理论含量相对较少。这就决定了许多“非遗”项目必须经过常年累月的练习和实践。以厦门的高甲戏、歌仔戏等戏剧表演类项目为例,所谓“台上十分钟,台下十年功”,只有从事过戏剧表演工作的人才能切身体会到这两句话的重量。要不是有强健的体魄,熟练的技术和对艺术的热爱,相信很难有人能在戏剧行业兢兢业业地奉献自己的光和热。如何培养具有这些潜质的演员?答案是:从娃娃抓起。小孩天性好奇、好动,精力旺盛、模仿力强,对刚接触的东西总是充满兴趣。因此容易传授技艺。更重要的是,小孩天真无邪,没有多余的生活包袱和思想负担,能全身心地投入日常的排练,从而渐渐喜欢上自己的行业,塑造出属于自己的表演风格。
当然,挑选少年演员从事文艺工作并不是“非遗”进课堂的专利,全国各地的艺校大多采取按年龄段招收学生的做法。但是艺校对于推动戏剧表演类“非遗”项目的传承和发展却有着相当的局限性,主要表现为:由于学校规模和师资配备限制,考上艺校的学生数量不多,加上专业课程的学业负担沉重。最后能实现自己演艺梦想的孩子寥寥无几。长此下去,必然导致某一门戏剧表演的演员越来越少,观众逐渐忽视,最终无人问津。“非遗”进课堂在吸取艺校优势做法的同时,避免了以上的局限性。与艺校传统的招生、教学方法不同,“非遗”进课堂更贴近群众、行之有效,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非遗”进课堂覆盖面广。“非遗”进课堂的对象是全体在校学生,这在数量上有了重大突破。不管学生资质如何,只要对演艺事业充满热情,肯问肯学,能吃苦耐劳,都有机会走上舞台去实现自己的梦想,这在一定程度上挖掘了一批潜在的演艺人才。假如学生对表演类项目确实不感兴趣。那么在“非遗”课上的所见所闻至少也能让他们了解到什么是地方戏剧,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为地方戏剧培养了一批潜在观众:第二、“非遗进课堂”的教学内容难度小。与艺校等专业院校的授课内容不同。“非遗”进课堂传授的只是基础课程。简单易懂的教学内容使学生能较快地掌握课程的根本,并轻松取得良好的成绩。学生们在精神上得到鼓励后,就有更大的动力去学习和探讨深层次的知识。相对于皮鞭和喝斥的威慑性,糖果与表扬的鼓励性更能被当代的家长和学生所接受:第三、“非遗”进课堂的宣传作用大。现在的孩子都是父母的掌上珠、心头肉,他们在学校吃了什么,做了什么,学了什么父母都要一一过问。因此“非遗”进课堂不仅仅是传授给学生相关知识或挖掘有潜力的人才。更重要的是通过学生将“非遗”知识传播给社会的主体——学生的家长。有了家长的理解和支持,“非遗”工作才有可能更快、更顺利地发展。
以上是“非遗”进课堂在戏剧类“非遗”项目里所起的作用,放在其他项目上道理相同。可见,“非遗”进课堂是“非遗”保护工作的一项重要举措,覆盖面广,行之有效。
三、“非遗”进课堂的创新性
1.“非遗”进课堂打破中国传统教育模式
中国传统教育向来是这样的模式:老师在讲台上讲课,学生在台下边听边记笔记。整个过程非常单调,可以概括为:老师教,学生学。从来不会有学生对老师的教学内容产生质疑,并在课堂上围绕“对”与“错”展开讨论。老师是整堂课不可或缺的主体,而学生仅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存在。“非遗”进课堂打破了中国传统的教育模式。在“非遗”课上,老师既要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要下台亲自为学生做示范。老师不再占有绝对优势。因为大部分时间学生是课堂的主角。厦门一中集美分校曾举办过几次答嘴鼓训练班,课堂上老师与学生互换位置,学生在台上演示,老师在旁边观看。小演员的语言或表情如果出现差错,老师马上从旁订正,整个教室洋溢着欢声笑语。让学生当主角,使他们了解到用知识充实自己的重要性,这就是“非遗”进课堂为我们传统教育的发展提供的一个重要思路。
2.“非遗”进课堂为学生提供了新的出路
不少家长对“非遗进课堂”持反对态度,主要理由有三个:第一,浪费时间:第二,传统文化的地域局限性大,不能广范围适用:第三。就算学会了某项技艺,对目前的应试教育没一点帮助。许多家长认为有时间不如进行课外补习或参加美术、书法、棋类等文化领域跨度较大的培训班。其实不然。“非遗”进课堂不仅教授学生传统文化知识和传统技艺,同时也传授学生自我谋生的手段。多学一门技艺使学生在自主创业和就业中多了一条出路。所谓“行行出状元”,只要肯努力、肯钻研,这条新的出路就会越走越宽。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任重而道远。我们在取得成绩的同时也收获许多经验和教训。目前,“非遗”进课堂尚存在几方面问题:第一,办班经费少:第二,师资力量薄弱:第三,家长不够重视。可见,政府的扶持固然重要,社会各界的支持与协作更是推进“非遗”保护工作的主要动力。只要人类的文明还在继续发展,“非遗”保护工作就不会停下脚步。让我们行动起来。共同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将老祖宗留下来的宝贵文化遗产代代相传下去,这是我们担负的责任。也是我们应尽的义务。
但是。挽救只是开端,传承与发展才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主要任务。在党中央的重视和指挥下,相关主管部门与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团结协作,一系列新颖、行之有效的措施正逐步进入我们的日常生活,其中包括:举办非物质文化遗产日宣传活动、“非遗”进社区文艺演出、“非遗”展览、“非遗”讲座等。其中,“非遗进课堂”作为最直接、最根本的传承与保护措施。在全国各地进行了试点。社会各界特别是家长和老师对此褒贬不一。现谈谈本人对“非遗进课堂”的一些看法:
一、“非遗”进课堂的可行性
人对第一次接触的东西都特别感兴趣,尤其是青少年。青少年正处于人生起步阶段,空闲时间相对较多,精力旺盛,好奇心强,除了读书之外没有多余的思想负担。因而,当他们遇到不认识的事物时总是兴致勃勃,刨根问底:“这个是什么?”“为什么?”在不断的提问和解答中积累知识,逐渐成长。兴趣对于一个人的求学、工作过程,乃至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过程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如今,学生的课本越读越厚,内容越来越难,加上就业形势严峻,读书、学习和考试成了一系列不得不完成的任务。“学习”对学生来说完全无“兴趣”可言。沉重的压力导致大部分人长期处于紧张状态,身心俱疲,甚至产生厌学情绪。以上是当今各大学校学生所存在的普遍情况。为了调节这种不良状态,各个学校采取了相应措施,例如开设园艺班、美术班、书法班等,但收效甚微,主要原因是提不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了有效地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增长学生的知识广度,加深学生对家乡传统文化知识的了解,“非遗进课堂”成了一项一举多得的举措。“非遗进课堂”与开设普通的课外兴趣班不同,“非遗”培训班诸如闽南皮影戏、歌仔戏、高甲戏等表演类项目,既充满闽南文化气息又不失娱乐性。新颖、有趣的教学内容能充分带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与众不同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在上课时不仅仅是学,同时也可以尽情地欣赏和玩耍,达到劳逸结合、寓教于乐的效果。对于学生而言。“非遗”课是他们学海之中的一座小岛。可以安心休养、暂避风雨;假如他们舍不得离开,也可以选择留下。为这座小岛的美丽和富饶奉献出自己的力量。
二、“非遗”进课堂的有效性
“非遗”项目大多为实践操作类项目,理论含量相对较少。这就决定了许多“非遗”项目必须经过常年累月的练习和实践。以厦门的高甲戏、歌仔戏等戏剧表演类项目为例,所谓“台上十分钟,台下十年功”,只有从事过戏剧表演工作的人才能切身体会到这两句话的重量。要不是有强健的体魄,熟练的技术和对艺术的热爱,相信很难有人能在戏剧行业兢兢业业地奉献自己的光和热。如何培养具有这些潜质的演员?答案是:从娃娃抓起。小孩天性好奇、好动,精力旺盛、模仿力强,对刚接触的东西总是充满兴趣。因此容易传授技艺。更重要的是,小孩天真无邪,没有多余的生活包袱和思想负担,能全身心地投入日常的排练,从而渐渐喜欢上自己的行业,塑造出属于自己的表演风格。
当然,挑选少年演员从事文艺工作并不是“非遗”进课堂的专利,全国各地的艺校大多采取按年龄段招收学生的做法。但是艺校对于推动戏剧表演类“非遗”项目的传承和发展却有着相当的局限性,主要表现为:由于学校规模和师资配备限制,考上艺校的学生数量不多,加上专业课程的学业负担沉重。最后能实现自己演艺梦想的孩子寥寥无几。长此下去,必然导致某一门戏剧表演的演员越来越少,观众逐渐忽视,最终无人问津。“非遗”进课堂在吸取艺校优势做法的同时,避免了以上的局限性。与艺校传统的招生、教学方法不同,“非遗”进课堂更贴近群众、行之有效,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非遗”进课堂覆盖面广。“非遗”进课堂的对象是全体在校学生,这在数量上有了重大突破。不管学生资质如何,只要对演艺事业充满热情,肯问肯学,能吃苦耐劳,都有机会走上舞台去实现自己的梦想,这在一定程度上挖掘了一批潜在的演艺人才。假如学生对表演类项目确实不感兴趣。那么在“非遗”课上的所见所闻至少也能让他们了解到什么是地方戏剧,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为地方戏剧培养了一批潜在观众:第二、“非遗进课堂”的教学内容难度小。与艺校等专业院校的授课内容不同。“非遗”进课堂传授的只是基础课程。简单易懂的教学内容使学生能较快地掌握课程的根本,并轻松取得良好的成绩。学生们在精神上得到鼓励后,就有更大的动力去学习和探讨深层次的知识。相对于皮鞭和喝斥的威慑性,糖果与表扬的鼓励性更能被当代的家长和学生所接受:第三、“非遗”进课堂的宣传作用大。现在的孩子都是父母的掌上珠、心头肉,他们在学校吃了什么,做了什么,学了什么父母都要一一过问。因此“非遗”进课堂不仅仅是传授给学生相关知识或挖掘有潜力的人才。更重要的是通过学生将“非遗”知识传播给社会的主体——学生的家长。有了家长的理解和支持,“非遗”工作才有可能更快、更顺利地发展。
以上是“非遗”进课堂在戏剧类“非遗”项目里所起的作用,放在其他项目上道理相同。可见,“非遗”进课堂是“非遗”保护工作的一项重要举措,覆盖面广,行之有效。
三、“非遗”进课堂的创新性
1.“非遗”进课堂打破中国传统教育模式
中国传统教育向来是这样的模式:老师在讲台上讲课,学生在台下边听边记笔记。整个过程非常单调,可以概括为:老师教,学生学。从来不会有学生对老师的教学内容产生质疑,并在课堂上围绕“对”与“错”展开讨论。老师是整堂课不可或缺的主体,而学生仅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存在。“非遗”进课堂打破了中国传统的教育模式。在“非遗”课上,老师既要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要下台亲自为学生做示范。老师不再占有绝对优势。因为大部分时间学生是课堂的主角。厦门一中集美分校曾举办过几次答嘴鼓训练班,课堂上老师与学生互换位置,学生在台上演示,老师在旁边观看。小演员的语言或表情如果出现差错,老师马上从旁订正,整个教室洋溢着欢声笑语。让学生当主角,使他们了解到用知识充实自己的重要性,这就是“非遗”进课堂为我们传统教育的发展提供的一个重要思路。
2.“非遗”进课堂为学生提供了新的出路
不少家长对“非遗进课堂”持反对态度,主要理由有三个:第一,浪费时间:第二,传统文化的地域局限性大,不能广范围适用:第三。就算学会了某项技艺,对目前的应试教育没一点帮助。许多家长认为有时间不如进行课外补习或参加美术、书法、棋类等文化领域跨度较大的培训班。其实不然。“非遗”进课堂不仅教授学生传统文化知识和传统技艺,同时也传授学生自我谋生的手段。多学一门技艺使学生在自主创业和就业中多了一条出路。所谓“行行出状元”,只要肯努力、肯钻研,这条新的出路就会越走越宽。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任重而道远。我们在取得成绩的同时也收获许多经验和教训。目前,“非遗”进课堂尚存在几方面问题:第一,办班经费少:第二,师资力量薄弱:第三,家长不够重视。可见,政府的扶持固然重要,社会各界的支持与协作更是推进“非遗”保护工作的主要动力。只要人类的文明还在继续发展,“非遗”保护工作就不会停下脚步。让我们行动起来。共同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将老祖宗留下来的宝贵文化遗产代代相传下去,这是我们担负的责任。也是我们应尽的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