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初中历史教学是学生形成历史观的重要时期,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教授学生历史知识,还要合理的运用历史人物典故、成语等,将这些蕴藏了浓厚古典文学气息的历史史料与历史教材内容相结合,以此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吸引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注意力,使学生积极的参与到课堂学习中,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和记忆所学历史知识,有效激活初中历史课堂。本文针对课堂教学中运用历史人物典故激活初中历史课程的有效方法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关键词:初中历史;人物典故;激活
引言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学的重点是让学生清楚的明白历史人物及事件内容。这就需要教师深入研究历史人物和事件发生的朝代及背景,并利用恰当的历史典故内容,向学生讲解有关历史知识,从中发挥出历史典故的应用价值和指导作用,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和记忆所学历史知识。所以,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引用丰富有趣的历史教学素材如成语、典故等,激起学生学习历史的热情,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审视、诠释及总结历史,有效培养学生的历史观,让学生感受历史文化的博大精深,更好的激活初中历史课堂。
一、引用历史人物典故,激起学生学习兴趣
在我国历史发展的长河中,涌现出了许许多多的优秀人物,他们或改变历史,或影响千年,他们的事迹流芳百世,体现了我国历史文化的非凡魅力。而历史人物典故具有深刻的寓意特点,其人物、事件的发生都体现了当时朝代的特点及背景,学生通过学习历史人物典故来了解我国的发展历史,让学生体会到我国历史文化发展的精神。所以,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引用历史人物典故,将教学内容与典故进行有机结合,学生通过了解和学习人物事件,讲解相关历史背景下的教学内容,让学生从中感受到真实的人物形象,以及鲜活具体的历史故事情节,将学生更好的带入到历史学习中,从而探寻历史发展的轨迹,从中更好的了解和掌握历史知识。通过这样引用历史人物典故的方法开展历史教学,不仅可以激起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还有助于学生改变以往枯燥、乏味的理论知识学习状态,推进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顺利开展。
例如,学生在学习“三国鼎立”这节内容时,为了吸引学生在课堂中的注意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教师需要改变以往单刀直入的教学方式,要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在教学过程中结合历史人物典故引出相关教学内容,指导学生进行深入的学习。三国时期出现的人物主要有刘备、关羽、张飞、诸葛亮、曹操、孙权等,而本节内容主要讲的是有关刘备、孙权、曹操两大战役,并讲解了诸葛亮在外交政策上的谋略。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借用相关的历史人物典故开展导入式教学,比如借用三顾茅庐的典故,让学生思考诸葛亮成为刘备的军师后,都是怎样的帮助刘备成就千秋大业的,进而引出课堂教学内容中诸葛亮为刘备设计了什么样的战略思想,帮其取得赤壁之战的胜利。利用这中巧借历史人物典故的方法,比以往传统的说教方法取得的教学效果更好,不仅符合初中学生的学习心理和特点,还能有效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让学生更加积极主动的投入到学习中,通过人物典故激发学生探究学习的欲望。
二、将历史人物和事件进行融合,突破教学内容中的难点
在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由于课本教学内容具有多样性及历史性的特点,加之其与学生的实际生活有着较大的差异性,这就导致学生在学习历史科目过程中出现一些难以理解和掌握的教学难点。基于此,教师在讲解有关历史人物的教学内容时,不能只是单纯的对历史人物进行教学,要将与历史人物相关的历史事件进行融合,利用二者间的内在联系,在所发生的历史事件上引导学生去学习及了解历史人物,以此突破历史人物的教学难点问题,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和学习历史知识。同时,在历史人物教学中引用历史事件进行教学,根据历史素材更好的发展学生的历史思维,并对历史人物做出正确无误的判断。
例如,学生在学习“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这节内容时,为了突破教学内容中的难点,使学生更好的了解有关汉武帝的人物历史,教师可以将相关的历史事件融入教学内容中。为了让学生更好的了解和掌握汉武帝是利用怎样的政治手段巩固大一统的,教师可以根据“汉武帝维护中央集权制度、削减各诸王的势力”的事件开展教学;为了让学生更好的了解汉武帝是利用怎样的手段实现统一思想的,教师可以根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事件,讲解汉武帝接受大臣们的建议,广泛推广儒家思想的手段进行教学;同时,还可以结合有关汉朝的经济统一情况,如“国家统一铸钱币,国家垄断盐和铁”的相关历史事件进行教学。在讲解这些相关历史事件过程中,教师也要正确的引导学生对汉武帝巩固大一统大业所采取的措施进行总结,从中认识到在汉武帝时期一统王朝所取得历史进步和发展。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将人物教学与历史事件相结合,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教材中难点的知识内容,促进学生更好地学习历史文化知识,从中激活历史课堂的学习发展。
三、巧用历史人物典故设置相关问题
在初中教学阶段,学生的思维相对活跃,对于具有趣味性的事物很感兴趣,能极大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所以,在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历史典故的导入,利用其中人物及事件发生的朝代背景,使学生感受历史事件中所传达出的正确历史观念,以及体现出的思想和精神。从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出历史典故的教育意义和指导作用,通过设置相关历史问题,逐渐的引导学生真正的走入历史长河的发展轨迹中,并感受历史文化的非凡魅力,在学习历史过过程中形成正确的历史观。例如,在学“明朝的对外关系”这节内容时,教师利用郑和下西洋的历史事件,引出明朝对外关系的教学内容,并提出:“戚继光抗倭取得成功的原因?”带着问题引导学生学习历史内容,从中加深学生历史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结语
总之,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通过引用历史人物典故,激起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将历史人物和事件进行融合,突破教学内容中的难点;巧用历史人物典故设置相关问题等方法,以此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和掌握历史知识,有效的促进学生历史观的培养,进而激活初中历史教學课堂。
参考文献:
[1] 茅佩华.历史故事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探索[J].成才之路,2018(29):82.
[2] 李红英,薛翠玲.初中历史教学中历史故事应用探究[J].甘肃教育,2018(16):115.
[3] 李长宝.成语故事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J].青海教育,2018(Z1):50.
(作者单位:吉林省长春市农安县华家镇初级中学)
关键词:初中历史;人物典故;激活
引言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学的重点是让学生清楚的明白历史人物及事件内容。这就需要教师深入研究历史人物和事件发生的朝代及背景,并利用恰当的历史典故内容,向学生讲解有关历史知识,从中发挥出历史典故的应用价值和指导作用,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和记忆所学历史知识。所以,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引用丰富有趣的历史教学素材如成语、典故等,激起学生学习历史的热情,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审视、诠释及总结历史,有效培养学生的历史观,让学生感受历史文化的博大精深,更好的激活初中历史课堂。
一、引用历史人物典故,激起学生学习兴趣
在我国历史发展的长河中,涌现出了许许多多的优秀人物,他们或改变历史,或影响千年,他们的事迹流芳百世,体现了我国历史文化的非凡魅力。而历史人物典故具有深刻的寓意特点,其人物、事件的发生都体现了当时朝代的特点及背景,学生通过学习历史人物典故来了解我国的发展历史,让学生体会到我国历史文化发展的精神。所以,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引用历史人物典故,将教学内容与典故进行有机结合,学生通过了解和学习人物事件,讲解相关历史背景下的教学内容,让学生从中感受到真实的人物形象,以及鲜活具体的历史故事情节,将学生更好的带入到历史学习中,从而探寻历史发展的轨迹,从中更好的了解和掌握历史知识。通过这样引用历史人物典故的方法开展历史教学,不仅可以激起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还有助于学生改变以往枯燥、乏味的理论知识学习状态,推进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顺利开展。
例如,学生在学习“三国鼎立”这节内容时,为了吸引学生在课堂中的注意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教师需要改变以往单刀直入的教学方式,要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在教学过程中结合历史人物典故引出相关教学内容,指导学生进行深入的学习。三国时期出现的人物主要有刘备、关羽、张飞、诸葛亮、曹操、孙权等,而本节内容主要讲的是有关刘备、孙权、曹操两大战役,并讲解了诸葛亮在外交政策上的谋略。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借用相关的历史人物典故开展导入式教学,比如借用三顾茅庐的典故,让学生思考诸葛亮成为刘备的军师后,都是怎样的帮助刘备成就千秋大业的,进而引出课堂教学内容中诸葛亮为刘备设计了什么样的战略思想,帮其取得赤壁之战的胜利。利用这中巧借历史人物典故的方法,比以往传统的说教方法取得的教学效果更好,不仅符合初中学生的学习心理和特点,还能有效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让学生更加积极主动的投入到学习中,通过人物典故激发学生探究学习的欲望。
二、将历史人物和事件进行融合,突破教学内容中的难点
在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由于课本教学内容具有多样性及历史性的特点,加之其与学生的实际生活有着较大的差异性,这就导致学生在学习历史科目过程中出现一些难以理解和掌握的教学难点。基于此,教师在讲解有关历史人物的教学内容时,不能只是单纯的对历史人物进行教学,要将与历史人物相关的历史事件进行融合,利用二者间的内在联系,在所发生的历史事件上引导学生去学习及了解历史人物,以此突破历史人物的教学难点问题,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和学习历史知识。同时,在历史人物教学中引用历史事件进行教学,根据历史素材更好的发展学生的历史思维,并对历史人物做出正确无误的判断。
例如,学生在学习“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这节内容时,为了突破教学内容中的难点,使学生更好的了解有关汉武帝的人物历史,教师可以将相关的历史事件融入教学内容中。为了让学生更好的了解和掌握汉武帝是利用怎样的政治手段巩固大一统的,教师可以根据“汉武帝维护中央集权制度、削减各诸王的势力”的事件开展教学;为了让学生更好的了解汉武帝是利用怎样的手段实现统一思想的,教师可以根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事件,讲解汉武帝接受大臣们的建议,广泛推广儒家思想的手段进行教学;同时,还可以结合有关汉朝的经济统一情况,如“国家统一铸钱币,国家垄断盐和铁”的相关历史事件进行教学。在讲解这些相关历史事件过程中,教师也要正确的引导学生对汉武帝巩固大一统大业所采取的措施进行总结,从中认识到在汉武帝时期一统王朝所取得历史进步和发展。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将人物教学与历史事件相结合,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教材中难点的知识内容,促进学生更好地学习历史文化知识,从中激活历史课堂的学习发展。
三、巧用历史人物典故设置相关问题
在初中教学阶段,学生的思维相对活跃,对于具有趣味性的事物很感兴趣,能极大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所以,在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历史典故的导入,利用其中人物及事件发生的朝代背景,使学生感受历史事件中所传达出的正确历史观念,以及体现出的思想和精神。从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出历史典故的教育意义和指导作用,通过设置相关历史问题,逐渐的引导学生真正的走入历史长河的发展轨迹中,并感受历史文化的非凡魅力,在学习历史过过程中形成正确的历史观。例如,在学“明朝的对外关系”这节内容时,教师利用郑和下西洋的历史事件,引出明朝对外关系的教学内容,并提出:“戚继光抗倭取得成功的原因?”带着问题引导学生学习历史内容,从中加深学生历史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结语
总之,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通过引用历史人物典故,激起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将历史人物和事件进行融合,突破教学内容中的难点;巧用历史人物典故设置相关问题等方法,以此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和掌握历史知识,有效的促进学生历史观的培养,进而激活初中历史教學课堂。
参考文献:
[1] 茅佩华.历史故事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探索[J].成才之路,2018(29):82.
[2] 李红英,薛翠玲.初中历史教学中历史故事应用探究[J].甘肃教育,2018(16):115.
[3] 李长宝.成语故事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J].青海教育,2018(Z1):50.
(作者单位:吉林省长春市农安县华家镇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