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主体”意识对于学生的发展来说不可或缺。树立了“主体”意识的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呈现出的是极有个性、颇具思想的健康风貌。语文新课程标准就指出:通过高中语文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该在五个方面获得发展。而学生要从“积累·整合”递升至“发现·创新”,每一个层次、每一个阶段,都需要其主体意识的参与并发挥功效。拿“积累·整合”来说,它就要求学生能“根据自己的特点,扬长补短,逐步形成富有个性的语文学习方式”,能“根据需要,采用适当的方法解决阅读、交流中的问题”。若无主体意识的参与,何以知晓“自己的特点”?又何以“富有个性”?最基本的阶段尚且有此必要,更勿论“应用·拓展”中的“在语文应用中开阔视野,初步认识自己学习语文的潜能和倾向,根据需要和可能,在自己喜爱的领域有所发展”,“发现·创新”中的“对未知世界始终怀有强烈的兴趣和激情,敢于探异求新,走进新的学习领域,尝试新的方法,追求思维的创新、表达的创新”了,这些则要求学生有更强的主体意识,如此才能使能力获得综合的发展。
可是,语文学习中所应具有的主体意识现在在我们的不少学生身上却已严重匮乏,这突出表现在学习态度被动、学习目的盲目、学习方式机械、学习思维单一等。他们懒于思考、不善质疑、不懂创新,缺乏深度……
原因何在?
学生主体意识的树立需要教师的培养,需要时间的淬炼。而在应试教育的压力下,长期以来,我们的语文教师却将学生的主体意识置之一边,甚至形成了“我的学科我做主”的想法。教师较多青睐的,是学生“肯听”的学习态度和他们步步高的学习成绩,漠视了他们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忽视了培养他们在学习中的主体意识。长此以往,学生自然就依赖于教师发号施令了。而这,不利于塑造他们健全的人格、发展他们的综合能力;这不能为他们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这不能使他们适应未来学习、生活和工作的需要;这也就违背了语文课程的育人理念与价值追求,使语文学科的人文内涵丧失殆尽!
以上问题令人忧心,寻求解决之道尤显重要。结合对“中学语文主体性发展教学研究”课题的探索,我进行了以下实践尝试,以期能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使他们获得语文能力的综合、长远发展。
一、创造民主灵动的课堂空间
课堂,决不是老师炫耀自己个人才艺的舞台;学生,也决不应当成为教师老实而虔诚的陪衬。
可是,有些教师仍然喜欢照本宣科,或以自己的分析讲解代替学生的独立阅读,自以为这样才具学者风范,才见其学识功底。殊不知学生才是课堂真正的主人。那“万马齐喑”的局面,是新时代的课堂所应有的么?在这样没有自我的空间里,学生只觉耳不暇听,造成听觉疲劳,乃至对语文学习产生极强的厌烦心理。教师“苦劳”虽多,“功劳”却是甚少。有些教师在教学中无视学生闪现的思想火花,只是死板机械地施行自己的教学计划。教师按部就班,学生也只好亦步亦趋,乖乖地钻进教师事先设计好的圈圈里,说出教师想听到的“正确”答案,而且,在这过程中,“千万不要出什么乱子才好”。这样,学生即使得到了一些知识,也是被动的接受,更不要说学以致用了。
缺乏民主灵动的空间,学生至多成为别人的影子,任自己的脑袋成为别人的跑马场,任自己的嘴巴成为别人的传声筒——他们没有自主意识,能力发展有限。
新课标指出应“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状况,特别要重视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师应努力提高组织教学和引导学生学习的质量”。所以教师应充分利用课堂教学,还学生一个民主灵动的空间,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引导鼓励学生调动知识储备,联系生活经验,自主思考,敢于批判质疑,乐于创新。
我思,故我在。没有思考,就不能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没有思考,就不会发展、创新。课堂教学的每个环节有着内在的联系,而能使学生联系自我的经验,由浅入深地进行思考极为重要。因此教师应懂得“飞白”艺术,把准学生的“穴位”,使教学设计的每一环节既循序渐进,又灵活开放;既能点燃学生思考的火花,又给学生留有思考的余地。这样即使只是一个适时的点拨,也恰如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就拿导语设计这一环节来说,就应导之有术。譬如一位老师上《项脊轩志》,从朱自清先生的《背影》开始,直接以“亲情”为话题导入,这样先入为主,一开始就捆绑了学生的思维,圈住了学生自己思考的空间。如果我们换个角度导入,是不是会更好一些呢?譬如这样导入:
在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方魂牵梦萦的精神家园。如果说田园是陶渊明的精神家园,边城是沈从文的精神家园,那么,项脊轩便是归有光的精神家园了。在这个家园中,是什么令他念念不忘呢?
这样,先避开“亲情”,在进入文本学习之后,再引导学生逐步去感悟作品的主要思想情感——“亲情”重温。这样做,先给学生设置一个悬念,激起他们思考的兴趣,无形之中,也给他们留下一个思考的空间。
再如,教学具有古典韵味的小诗《错误》,我就是这样导入的:
江南,沉淀着深深的诗一般的历史人文。忆江南,你会想起“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想起“三秋桂子、十里荷花”,想起“小桥流水人家”。还有那一代代的俊才杰士、红粉佳人飘行于江南的烟雨中。因此那里也飘出了一个个古老而美丽的故事,即使它们是错误的。现在,就让我们去聆听——台湾诗人郑愁予笔下那美丽的《错误》。
如此导入,贴近文本,创设了情境,既开启了学生思考之源,也为他们独立思考,树立主体意识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
要创造民主灵动的教学空间,方式还有多种。比如引导学生妙用比较法拓展思路;鼓励学生在比较抽象的语言符号上张开想象的翅膀;选取恰当的角度让学生开口讲课文故事,获得不同的体验,提高各种能力;让学生尝试课文情趣朗读、背诵、表演,使纸上的内容“活”起来;对于教参上的某些观点,引导学生说“不”;特别是在课堂引进现代教育手段后,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适时进行辅助教学,让音像资料等为语文课堂备添灵动…… 教师无论采用何种方式,都为了在课堂教学中,能为学生创造一个民主灵动的“场”;教师应该仅将自己的所知所感当作引玉之砖,以此鼓励学生多运用“拿来主义”,注重个性化的阅读,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从而学习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发展想象能力、思辨能力和批判能力。在这样的“场”中,也许一个鼓励的眼神,就能使他们不再“噤若寒蝉”;一句真诚的点评,就能使他们不再担忧、“贻笑大方”。如此,他们敢于“以我口说我思”,自主思考,乐于交流,展示自我。若课堂上意犹未尽,自然会延伸到课外。
二、开展丰富活泼的语文活动
语文学习的外延,就是生活的外延。培养主体意识、发展综合能力,功夫也在课外。有了课堂上的自主性,课后真实自由地表达“自我”也就水到渠成。而教师就要把握契机,及时为学生提供最恰当的表达形式,出文集、开辩论会、办演讲比赛等,形式活泼,内容丰富,以使之在活动中获得自我意识的结晶、能力的综合发展。
活动一:“我的”自创文集
拿写作来说,有些学生迫于压力,将写作视为严刑酷法甚至洪水猛兽。作文也因此成了“大而空”的“代圣人言”,或是“为文造情”的应个景儿。教师应恰当引导,使学生发现写作是表达“自我”的需要,是快乐的创造。有了自主思考的源头活水,学生多样化的写作就能波涛滚滚。我们不妨就课堂教学内容而因势利导,趁热打铁,布置课后探究性的写作,哪怕小到一两句话。由课文的整体思想或思想中的某一要点引申开去,形成一篇独立的新作品,学生会领悟到创造的乐趣。上过《错误》,有的学生调动自己的想象力刻画了心中“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形象:
绵长的春夜,你又坐在窗前,挑亮油灯,把真切的思念,一层一层地纳入鞋底。内心的希望在滋长蔓延,如春笋在雨后的季节里,幸福地拔节。当油灯燃到最后一刻,你唤着我的名字入梦。你的秋水和露水,汇聚成一条坚韧的长河,托起我起航的白帆;你的呓语与容颜,铺排着一道芬芳的路径,牵引我归来的步伐。
学了《归园田居》,有些学生便个性化地解读陶渊明:
世人皆以为你心满意足了,因为你已是出淤泥而不染的青莲。但几人能懂你“性本爱丘山”后的苦涩?几人能明白你“采菊东篱下”的况味?即便身体已远离了尘世的喧嚣,可你的心中不曾有弃苍生于不顾,只求一几之安乐的自私;你的灵魂,早已同天下苍生的生命相融。你无法像谢安那样担负起重振家族的重任;你更不能像杨雄一样恬不知耻地依附权贵,空留“子云亭”之志。因为你是陶渊明!是一个选择了孤寂的大贤!
读过《边城》,有同学悟到“翠翠”的心有水晶般透明的“色彩”。更有一位同学竟就“翠翠”形象联想到新时代少女的风貌,最后呼吁:
哦,少女!但愿你不要太过保守,也不要太过张扬。因为你本身就是一片无须再装饰的霞。
……
学生一旦品尝到创造的乐趣,就会甘之若饴,不断尝试,从而形成自由表达“自我”的好思维、好习惯。
而更有意义的是,在学期伊始,经过共同商讨,学生们就赞同将自己以后每一次原创的得意之作都誊入自己精心挑选的笔记本上,美其名曰:“我的文集”。而这本文集还特殊在:由学生自己命名、自己作序。因此这项活动在一开始便激起了学生的写作兴趣,带有学生个体的鲜明印记,使一学期的写作活动都被赋予了系统性意义,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具有创造力。不仅如此,我们还定期进行文集交流、品评、推荐活动,在和谐的氛围中,他们相互展示、切磋和评价自己的写作成果,读写相长,其乐融融。
活动二:语文“营养早餐”
补充营养是身体更健康的需要。语文综合能力的健康发展也离不了汲取各种营养。补充语文营养的一天应从早读课开始。毋庸置疑,早读课重“读”。但我发现往往在早读课临近下课时,不少学生就注意力分散,读得不投入了,这样,早读课最后的宝贵的时间形同虚设。强迫、说教是意义甚微的,这时,为何不适时地加以调剂,鼓励他们补充语文的其他营养?——而且还是自己补,缺什么补什么。所以我利用早读课给学生另辟小活动——补充语文营养早餐。在小活动正式启动前,我专门作了指导,指出所要补充的语文营养就是指那些与语文学习有关的但目前同学们仍欠缺的知识,那些知识由于45分钟的语文课时间有限,从而无法被作为重点在课堂上展开学习、获取。最后商定如下:营养名称——读书心得、好书放漂、佳作鉴赏、文学典故、成语故事、名言要义、人物臧否、时事点评、新闻追踪、课文补要……时间 ——早读课下课前十分钟;参与方式 ——全班同学依学号轮流参与,每人五分钟,每次两位同学,依次走上讲台将头天已自主准备并整理好的知识介绍给在座的同学;参与要求——上台学生口语表达力求流畅、文明、恰当,仪态力求大方得体,可借助语调、语气、表情和手势等增强效果,关键的语句板书;在座的学生应善于倾听,获取重要信息并作个笔记。实践证明,这个活动使学生补充的营养不仅仅是语文知识的丰富、文化涵养的提升,由于在活动中注重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学生扩大阅读视野,自主地筛选、积累、整合、写、说、听、评等综合能力皆得以训练,可谓费力小,成效大。若能长期坚持,必能积沙成塔、聚腋成裘。
活动三:演讲开发潜能
人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在于他的潜能有没有被很好地开发出来。没有主体意识的学生,他连自己都不了解自己的能力状况,他的能力往往还处于沉睡状态。而教师若能借助有意义的活动注重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那么学生个体所特有的能力就会从沉睡中苏醒,潜能也得以开发。结合教学进度,我指导我所带的两班学生举行了一场较大规模的演讲赛事。在观摩了马丁·路德·金《我有一个梦想》的演讲录像、学生跃跃欲试后,活动按部就班地开展,参赛选手、评委与主持均由学生自由报名担任,演讲题由全体学生推荐并按投票支持率确定。首先初赛:两班分头进行,确定的演讲题分别是《爱,原来就在身边》和《我们该恨日本人吗?》,通过晋级制,最终每班各赛出八强选手共同参加复赛;复赛以“感恩教育”为主题,并由两班学生重新选定了评委,在全体同学的观摩下如期举行。在紧张而有趣的赛事中,我注意到本来就很活跃的学生显得更加自信,而那些平时“默默无闻”的学生一站上演讲台后就仿佛变成了另外一个人——有板有眼、声情并茂、个性鲜明、神采飞扬,感染打动了听众。其实,敢于走上演讲台,就是学生们对自己能力的一种发现、认识与肯定。而通过积极参与活动,他们的综合能力得到更高层次的发展。
三、尝试自我赏识的评价方式
成就感是帮助一个人不断成长,迈向成功的好友。若不断付出,却不被认可,或不懈耕耘,却没有收获,如此,学生就会长期困于挫败感中,自信心便灰飞烟灭。他们甚至自暴自弃,还谈何发展?谈何创造?谈何成功?
新课标明确语文课程评价“具有检查、诊断、反馈、激励和发展等多种功能,评价的各种功能都不能忽视,但首先应充分发挥其诊断、激励和发展的功能,重在激发学生提高语文素养的热情……”基于此,教师何不对学生的评价方式进行一种新的尝试?——创造机会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赏识,让他们在观照他人成败与正确评价自己的得与失、优与劣的基础上欣赏自己的耕耘与创造?这也是一个裨补缺漏,扬长避短,推陈出新,肯定自我,培养自信,聚积能量的过程。
比如在前面提到的自创文集活动中,近学期末,文集成果评定一事来临了。我并没有独揽评定权,而是放心地请学生自己推选评审组,自己开展评定工作。他们从推荐的文稿中精心评定出几十篇佳作。这些作品后来通过我们师生的共同努力最终汇编成册,以出书刊印的方式加以总结、表彰、推广。这种评价方式培养了学生的主体意识,还鼓励他们自己过了把“作家”瘾、“编辑”瘾。
再比如,开展演讲比赛或辩论会,我们可以通过事前准备将学生的表现摄制下来,事后回放给他们回顾、欣赏、总结,让他们自己评出自己的精彩瞬间。在这种评价过程中,同学们既能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与发展需求,又能切实品尝到语文学习带给自己的收获与喜悦。
更深远的意义是,他们学会了正确评价自己,在欣赏自己成长的同时,增强了学习的信心,探寻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途径。这无形中又使他们树立了更强的主体意识,更乐于在阅读与欣赏、表达与交流的实践中,自主地思考、有个性地表达、不断创造,从而形成主体性充分发挥,语文应用能力、审美能力、探究能力等得以综合发展的良性循环。
(作者单位:安徽省桐城中学)
可是,语文学习中所应具有的主体意识现在在我们的不少学生身上却已严重匮乏,这突出表现在学习态度被动、学习目的盲目、学习方式机械、学习思维单一等。他们懒于思考、不善质疑、不懂创新,缺乏深度……
原因何在?
学生主体意识的树立需要教师的培养,需要时间的淬炼。而在应试教育的压力下,长期以来,我们的语文教师却将学生的主体意识置之一边,甚至形成了“我的学科我做主”的想法。教师较多青睐的,是学生“肯听”的学习态度和他们步步高的学习成绩,漠视了他们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忽视了培养他们在学习中的主体意识。长此以往,学生自然就依赖于教师发号施令了。而这,不利于塑造他们健全的人格、发展他们的综合能力;这不能为他们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这不能使他们适应未来学习、生活和工作的需要;这也就违背了语文课程的育人理念与价值追求,使语文学科的人文内涵丧失殆尽!
以上问题令人忧心,寻求解决之道尤显重要。结合对“中学语文主体性发展教学研究”课题的探索,我进行了以下实践尝试,以期能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使他们获得语文能力的综合、长远发展。
一、创造民主灵动的课堂空间
课堂,决不是老师炫耀自己个人才艺的舞台;学生,也决不应当成为教师老实而虔诚的陪衬。
可是,有些教师仍然喜欢照本宣科,或以自己的分析讲解代替学生的独立阅读,自以为这样才具学者风范,才见其学识功底。殊不知学生才是课堂真正的主人。那“万马齐喑”的局面,是新时代的课堂所应有的么?在这样没有自我的空间里,学生只觉耳不暇听,造成听觉疲劳,乃至对语文学习产生极强的厌烦心理。教师“苦劳”虽多,“功劳”却是甚少。有些教师在教学中无视学生闪现的思想火花,只是死板机械地施行自己的教学计划。教师按部就班,学生也只好亦步亦趋,乖乖地钻进教师事先设计好的圈圈里,说出教师想听到的“正确”答案,而且,在这过程中,“千万不要出什么乱子才好”。这样,学生即使得到了一些知识,也是被动的接受,更不要说学以致用了。
缺乏民主灵动的空间,学生至多成为别人的影子,任自己的脑袋成为别人的跑马场,任自己的嘴巴成为别人的传声筒——他们没有自主意识,能力发展有限。
新课标指出应“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状况,特别要重视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师应努力提高组织教学和引导学生学习的质量”。所以教师应充分利用课堂教学,还学生一个民主灵动的空间,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引导鼓励学生调动知识储备,联系生活经验,自主思考,敢于批判质疑,乐于创新。
我思,故我在。没有思考,就不能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没有思考,就不会发展、创新。课堂教学的每个环节有着内在的联系,而能使学生联系自我的经验,由浅入深地进行思考极为重要。因此教师应懂得“飞白”艺术,把准学生的“穴位”,使教学设计的每一环节既循序渐进,又灵活开放;既能点燃学生思考的火花,又给学生留有思考的余地。这样即使只是一个适时的点拨,也恰如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就拿导语设计这一环节来说,就应导之有术。譬如一位老师上《项脊轩志》,从朱自清先生的《背影》开始,直接以“亲情”为话题导入,这样先入为主,一开始就捆绑了学生的思维,圈住了学生自己思考的空间。如果我们换个角度导入,是不是会更好一些呢?譬如这样导入:
在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方魂牵梦萦的精神家园。如果说田园是陶渊明的精神家园,边城是沈从文的精神家园,那么,项脊轩便是归有光的精神家园了。在这个家园中,是什么令他念念不忘呢?
这样,先避开“亲情”,在进入文本学习之后,再引导学生逐步去感悟作品的主要思想情感——“亲情”重温。这样做,先给学生设置一个悬念,激起他们思考的兴趣,无形之中,也给他们留下一个思考的空间。
再如,教学具有古典韵味的小诗《错误》,我就是这样导入的:
江南,沉淀着深深的诗一般的历史人文。忆江南,你会想起“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想起“三秋桂子、十里荷花”,想起“小桥流水人家”。还有那一代代的俊才杰士、红粉佳人飘行于江南的烟雨中。因此那里也飘出了一个个古老而美丽的故事,即使它们是错误的。现在,就让我们去聆听——台湾诗人郑愁予笔下那美丽的《错误》。
如此导入,贴近文本,创设了情境,既开启了学生思考之源,也为他们独立思考,树立主体意识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
要创造民主灵动的教学空间,方式还有多种。比如引导学生妙用比较法拓展思路;鼓励学生在比较抽象的语言符号上张开想象的翅膀;选取恰当的角度让学生开口讲课文故事,获得不同的体验,提高各种能力;让学生尝试课文情趣朗读、背诵、表演,使纸上的内容“活”起来;对于教参上的某些观点,引导学生说“不”;特别是在课堂引进现代教育手段后,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适时进行辅助教学,让音像资料等为语文课堂备添灵动…… 教师无论采用何种方式,都为了在课堂教学中,能为学生创造一个民主灵动的“场”;教师应该仅将自己的所知所感当作引玉之砖,以此鼓励学生多运用“拿来主义”,注重个性化的阅读,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从而学习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发展想象能力、思辨能力和批判能力。在这样的“场”中,也许一个鼓励的眼神,就能使他们不再“噤若寒蝉”;一句真诚的点评,就能使他们不再担忧、“贻笑大方”。如此,他们敢于“以我口说我思”,自主思考,乐于交流,展示自我。若课堂上意犹未尽,自然会延伸到课外。
二、开展丰富活泼的语文活动
语文学习的外延,就是生活的外延。培养主体意识、发展综合能力,功夫也在课外。有了课堂上的自主性,课后真实自由地表达“自我”也就水到渠成。而教师就要把握契机,及时为学生提供最恰当的表达形式,出文集、开辩论会、办演讲比赛等,形式活泼,内容丰富,以使之在活动中获得自我意识的结晶、能力的综合发展。
活动一:“我的”自创文集
拿写作来说,有些学生迫于压力,将写作视为严刑酷法甚至洪水猛兽。作文也因此成了“大而空”的“代圣人言”,或是“为文造情”的应个景儿。教师应恰当引导,使学生发现写作是表达“自我”的需要,是快乐的创造。有了自主思考的源头活水,学生多样化的写作就能波涛滚滚。我们不妨就课堂教学内容而因势利导,趁热打铁,布置课后探究性的写作,哪怕小到一两句话。由课文的整体思想或思想中的某一要点引申开去,形成一篇独立的新作品,学生会领悟到创造的乐趣。上过《错误》,有的学生调动自己的想象力刻画了心中“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形象:
绵长的春夜,你又坐在窗前,挑亮油灯,把真切的思念,一层一层地纳入鞋底。内心的希望在滋长蔓延,如春笋在雨后的季节里,幸福地拔节。当油灯燃到最后一刻,你唤着我的名字入梦。你的秋水和露水,汇聚成一条坚韧的长河,托起我起航的白帆;你的呓语与容颜,铺排着一道芬芳的路径,牵引我归来的步伐。
学了《归园田居》,有些学生便个性化地解读陶渊明:
世人皆以为你心满意足了,因为你已是出淤泥而不染的青莲。但几人能懂你“性本爱丘山”后的苦涩?几人能明白你“采菊东篱下”的况味?即便身体已远离了尘世的喧嚣,可你的心中不曾有弃苍生于不顾,只求一几之安乐的自私;你的灵魂,早已同天下苍生的生命相融。你无法像谢安那样担负起重振家族的重任;你更不能像杨雄一样恬不知耻地依附权贵,空留“子云亭”之志。因为你是陶渊明!是一个选择了孤寂的大贤!
读过《边城》,有同学悟到“翠翠”的心有水晶般透明的“色彩”。更有一位同学竟就“翠翠”形象联想到新时代少女的风貌,最后呼吁:
哦,少女!但愿你不要太过保守,也不要太过张扬。因为你本身就是一片无须再装饰的霞。
……
学生一旦品尝到创造的乐趣,就会甘之若饴,不断尝试,从而形成自由表达“自我”的好思维、好习惯。
而更有意义的是,在学期伊始,经过共同商讨,学生们就赞同将自己以后每一次原创的得意之作都誊入自己精心挑选的笔记本上,美其名曰:“我的文集”。而这本文集还特殊在:由学生自己命名、自己作序。因此这项活动在一开始便激起了学生的写作兴趣,带有学生个体的鲜明印记,使一学期的写作活动都被赋予了系统性意义,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具有创造力。不仅如此,我们还定期进行文集交流、品评、推荐活动,在和谐的氛围中,他们相互展示、切磋和评价自己的写作成果,读写相长,其乐融融。
活动二:语文“营养早餐”
补充营养是身体更健康的需要。语文综合能力的健康发展也离不了汲取各种营养。补充语文营养的一天应从早读课开始。毋庸置疑,早读课重“读”。但我发现往往在早读课临近下课时,不少学生就注意力分散,读得不投入了,这样,早读课最后的宝贵的时间形同虚设。强迫、说教是意义甚微的,这时,为何不适时地加以调剂,鼓励他们补充语文的其他营养?——而且还是自己补,缺什么补什么。所以我利用早读课给学生另辟小活动——补充语文营养早餐。在小活动正式启动前,我专门作了指导,指出所要补充的语文营养就是指那些与语文学习有关的但目前同学们仍欠缺的知识,那些知识由于45分钟的语文课时间有限,从而无法被作为重点在课堂上展开学习、获取。最后商定如下:营养名称——读书心得、好书放漂、佳作鉴赏、文学典故、成语故事、名言要义、人物臧否、时事点评、新闻追踪、课文补要……时间 ——早读课下课前十分钟;参与方式 ——全班同学依学号轮流参与,每人五分钟,每次两位同学,依次走上讲台将头天已自主准备并整理好的知识介绍给在座的同学;参与要求——上台学生口语表达力求流畅、文明、恰当,仪态力求大方得体,可借助语调、语气、表情和手势等增强效果,关键的语句板书;在座的学生应善于倾听,获取重要信息并作个笔记。实践证明,这个活动使学生补充的营养不仅仅是语文知识的丰富、文化涵养的提升,由于在活动中注重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学生扩大阅读视野,自主地筛选、积累、整合、写、说、听、评等综合能力皆得以训练,可谓费力小,成效大。若能长期坚持,必能积沙成塔、聚腋成裘。
活动三:演讲开发潜能
人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在于他的潜能有没有被很好地开发出来。没有主体意识的学生,他连自己都不了解自己的能力状况,他的能力往往还处于沉睡状态。而教师若能借助有意义的活动注重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那么学生个体所特有的能力就会从沉睡中苏醒,潜能也得以开发。结合教学进度,我指导我所带的两班学生举行了一场较大规模的演讲赛事。在观摩了马丁·路德·金《我有一个梦想》的演讲录像、学生跃跃欲试后,活动按部就班地开展,参赛选手、评委与主持均由学生自由报名担任,演讲题由全体学生推荐并按投票支持率确定。首先初赛:两班分头进行,确定的演讲题分别是《爱,原来就在身边》和《我们该恨日本人吗?》,通过晋级制,最终每班各赛出八强选手共同参加复赛;复赛以“感恩教育”为主题,并由两班学生重新选定了评委,在全体同学的观摩下如期举行。在紧张而有趣的赛事中,我注意到本来就很活跃的学生显得更加自信,而那些平时“默默无闻”的学生一站上演讲台后就仿佛变成了另外一个人——有板有眼、声情并茂、个性鲜明、神采飞扬,感染打动了听众。其实,敢于走上演讲台,就是学生们对自己能力的一种发现、认识与肯定。而通过积极参与活动,他们的综合能力得到更高层次的发展。
三、尝试自我赏识的评价方式
成就感是帮助一个人不断成长,迈向成功的好友。若不断付出,却不被认可,或不懈耕耘,却没有收获,如此,学生就会长期困于挫败感中,自信心便灰飞烟灭。他们甚至自暴自弃,还谈何发展?谈何创造?谈何成功?
新课标明确语文课程评价“具有检查、诊断、反馈、激励和发展等多种功能,评价的各种功能都不能忽视,但首先应充分发挥其诊断、激励和发展的功能,重在激发学生提高语文素养的热情……”基于此,教师何不对学生的评价方式进行一种新的尝试?——创造机会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赏识,让他们在观照他人成败与正确评价自己的得与失、优与劣的基础上欣赏自己的耕耘与创造?这也是一个裨补缺漏,扬长避短,推陈出新,肯定自我,培养自信,聚积能量的过程。
比如在前面提到的自创文集活动中,近学期末,文集成果评定一事来临了。我并没有独揽评定权,而是放心地请学生自己推选评审组,自己开展评定工作。他们从推荐的文稿中精心评定出几十篇佳作。这些作品后来通过我们师生的共同努力最终汇编成册,以出书刊印的方式加以总结、表彰、推广。这种评价方式培养了学生的主体意识,还鼓励他们自己过了把“作家”瘾、“编辑”瘾。
再比如,开展演讲比赛或辩论会,我们可以通过事前准备将学生的表现摄制下来,事后回放给他们回顾、欣赏、总结,让他们自己评出自己的精彩瞬间。在这种评价过程中,同学们既能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与发展需求,又能切实品尝到语文学习带给自己的收获与喜悦。
更深远的意义是,他们学会了正确评价自己,在欣赏自己成长的同时,增强了学习的信心,探寻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途径。这无形中又使他们树立了更强的主体意识,更乐于在阅读与欣赏、表达与交流的实践中,自主地思考、有个性地表达、不断创造,从而形成主体性充分发挥,语文应用能力、审美能力、探究能力等得以综合发展的良性循环。
(作者单位:安徽省桐城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