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6月25日,石柱土家族自治县中益乡华溪村金溪组,天气晴好。
吃过晚饭,向朝月和妻子岳中秀沿着公路散步。太阳能路灯照得公路亮堂堂的,公路边“总书记来了咱家乡,我更要努力奔小康”的标语,格外醒目。用老两口的话说就是,现在的幸福生活,是以前做梦都没想到过的。
2019年4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中益乡实地了解脱贫攻坚工作情况时的殷殷嘱托,让大家铆足了干劲,在脱贫攻坚战场上感恩奋进、顽强作战。
目前,中益乡“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已得到解决,乡亲们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花大姐的翻身仗
6月23日,距离中益乡场镇约2公里的中益乡华溪村先锋组偏岩坝院落。
丝丝细雨中,潺潺溪水流过,一栋栋金黄色小楼掩映在茂密的森林中,不时传来几声鸟叫蝉鸣。
中午12点半,“有一家”农家乐,刚送走客人还来不及休息的花仁淑又忙着收拾起来。
56岁的花仁淑人称“花大姐”。因为丈夫患病,2014年,村里将花仁淑家评定为低保户。日子虽然过得清苦,但好歹是一个完整的家庭。2018年初夏,花仁淑的丈夫撒手人寰。
中年丧偶,让花仁淑很长一段时间都沉浸在痛苦中。
驻村工作队得知花仁淑家的具体情况后,将其纳入重点帮扶对象。华溪村第一书记汪云友更是频繁上门劝慰,费了不少力气,才将她带出一蹶不振的泥潭。
2019年,依托便捷的地理位置优势,村里支持村民发展农家乐,打造乡村旅游示范点。村里统一规划,农家乐的院坝整治费用农户自己出30%,剩下的由村里买单,8户村民当即举双手赞成。
花仁淑一度犹豫不决,在汪云友三番五次的鼓励下,她最终也开起了农家乐。
通过汪云友的牵线搭桥,重庆火锅天下宴博物馆成了花仁淑的帮扶责任人,餐桌椅凳、锅碗瓢盆,全部无偿资助。
今年“五一”假期,花仁淑家的“有一家”农家乐正式对外营业,楼上住宿,楼下吃饭。让花仁淑没想到的是,农家乐生意出奇的好,原本计划用一周的食材,开业第一天就卖光了。
接待、厨师、服务员,所有的活花仁淑一人包干,但终究还是忙不过来。因此,原本在县城务工的大女儿、大女婿也急忙赶回来帮忙。
“从开业到现在,游客几乎没断过档。和以前种地喂猪相比,现在收入大大提高了。”花仁淑掰着手指头,笑得合不拢嘴。
“我们目前只有3间客房,共5张床位,接待能力还是有限。”如今,尝到甜头的花仁淑准备扩大经营规模,把三楼也收拾出来,再多加两个房间。
随着农家乐生意日渐红火,大女儿和大女婿也辞去了工作回来一起打理。夫妻俩希望提升厨艺,让自家的饭菜更受顾客欢迎。
汪云友告诉花仁淑,偏岩坝院落拟打造华溪村游客集散地。正在忙碌的花仁淑拍了拍围裙,她暗下决心,要依靠农家乐打一个翻身仗。
“犟拐拐”的致富经
“只要心中有光,就不怕路長,要创造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6月24日,中益乡光明村上进组。提及如何因地制宜发展种植业走上致富路,45岁的谭万生情不自禁地重复着驻村第一书记谭祥华对他说过的话。
“犟拐拐”何以变致富能手?事情还得从26年前的一次事故说起。
19岁时,受打工潮影响,谭万生远赴广东的一家制鞋厂务工。然而,就在上班的第8天,他的右手被压模机轧断。他被送到医院后,右手从手肘处被截肢。
风华正茂的年纪,突然失去右手,谭万生如坠冰窟。两个月后,带着懊恼和悔恨,他坐上了返乡的班车。
回村后,谭万生整日躺在床上以泪洗面。从此,他一蹶不振,过上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
后来,两个姐姐相继出嫁,父母年龄也越来越大,谭万生不得不强打起精神,做些摆摊的小生意,可赚来的钱连基本生活开销都不能保障。
在无尽的迷茫中,谭万生别无他求,靠着每个月300多元的低保金生活。长此以往,他成了人尽皆知的“犟拐拐”,大家都像躲瘟神般避开他。
2017年8月,中益乡被确定为全市18个深度贫困乡镇之一,时任石柱土家族自治县交通委员会办公室主任的谭祥华被派驻光明村担任第一书记。
进驻光明村后,谭祥华没有忙着发表豪言壮语和描绘宏伟蓝图,而是带着笔记本走村串户,在与村民面对面交流中收集社情民意。
9月12日,对于谭万生来说,是一个值得铭记的日子。
这天,谭祥华在走访过程中了解到谭万生的情况,随即和他进行了一次长谈。从国家宏大的脱贫攻坚战略讲到中益乡千载难逢的脱贫机遇;从张海迪自强不息在轮椅上读书写书讲到附近沙子镇“一尺男儿”谭启树的创业故事。
谭祥华的开导让谭万生深受触动。当晚,谭万生破天荒地和父母一道下厨做饭。
第二天一大早,谭万生上街理发修面,还特意买了套迷彩服回家。临近中午,父母下地干活回家时,他早已做好了饭菜。
在一家人的欢声笑语中,谭万生向父母承诺,自己要做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看着儿子的转变,父母激动得热泪盈眶。
谭万生说到做到。几天后的一个上午,他将谭祥华和乡政府分管产业的负责人请进了他家的承包地,帮助他现场规划,以便充分利用撂荒地复垦生产。
翻地、播种、施肥……谭万生每天早出晚归。
县残联领导在获悉谭万生的情况后,安排他参加中益乡残疾人技能培训,更是激发了他摆脱贫困的内生动力。
2018年,谭万生种植的辣椒卖了4000多元,前胡等中药材收入5000多元,加上父亲就地打工、母亲种植蔬菜挣的钱,他家一年收入近3万元。
就这样,谭万生一家不仅一举脱贫,他还成了当地响当当的致富能手。
2019年,靠着在附近打零工赚来的2万余元,以及蔬菜种植、生猪养殖和土地流转占股的收入,谭万生彻底找回了自信,他不再惧怕将残疾的右手展示出来。 重新找到人生的价值所在,谭万生似乎有着使不完的劲儿。如今,他家种植的脆红李已经挂果,即将进入丰产期。
“就按每公斤6元的批发价,亩产1000公斤来说,保守估计,5亩脆红李每年就可增收3万元。”谭祥华对谭万生未来的生活充满信心。
老两口的心里话
中益乡华溪村金溪组,一栋老式土木房屋中,住着68岁的向朝月和老伴岳中秀,两个女儿早已出嫁。
6月25日,吃过晚饭,夫妻俩便出了门,趁着转晴后的好天气沿着公路溜达溜达。
“全靠党的政策好,驻村工作队更是设身处地为我们着想。特别是这个‘亮化’工程,让我们告别了黑灯瞎火的历史。”向朝月满脸喜色,言语间流露出无尽的感激。
2018年8月的一天,华溪村先锋组的一场民房大火,让汪云友当了一回“消防员”。费尽九牛二虎之力,大火总算被扑灭了,虽然没有人员伤亡,可留下的一堆灰烬,让他的心久久不能平静。消防部门现场勘察,认定起火原因系电线线路老化。
住房安全是“两不愁三保障”的重要目标。保护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解决农户家电线老化问题刻不容缓。可是,资金从哪来?这让汪云友犯了难。
在和村党支部书记王祥生等人商量后,汪云友最终拿出了“四个一点”的解决方案:爱心企业出一点电线;农户出一点钱购置开关、灯头、面板;驻村工作队出一点资金购买线管、线卡、胶带;当地电力公司出一点人工费。
为解决用电安全问题,驻村工作队找到了重庆三峡电缆(集团)有限公司党支部。出乎汪云友意料的是,没有费太多的口舌,公司负责人便爽快地答应了。没多久,共4.3万余米、价值30多万元的电线被送抵华溪村。
受益的远不止向朝月。包括他家在内,全村167户670间土木结构房屋的线路被全部更换,并进行了防火处理。
安全问题解决了,驻村工作队又发现,只要到了晚上,整个华溪村的村级公路沿线和所有农家院落都是漆黑一片。公路两旁没有路灯,村民院落没有照明,老人夜间上厕所也有困难。
随即,工作队联系上重庆辉腾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党支部,“帮忙免费安装路灯”的请求得到公司积极支持。一番紧锣密鼓的施工后,106盏太阳能路灯照亮了村民的夜间路。
2019年4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中益乡看望乡亲们,实地了解脱贫攻坚工作情况。
如今,一年多时间过去,在全乡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下,中益乡贫困人口由2018年底的46户121人减少为12户30人,贫困发生率由2018年底的1.72%降至0.43%;脱贫质量持續提升,已脱贫493户群众人均可支配收入增至10745元,较2018年增加1598元,增长17.5%。
与此同时,全乡基础设施、人居环境、产业结构明显改变,干部群众的精神面貌也发生了深刻变化。
“我们要感恩总书记,感谢共产党,要朝着好日子努力往前跑。”如今,早已甩掉“贫困帽”的向朝月老两口,脸上洋溢着喜悦,诉说着他们的心里话。
吃过晚饭,向朝月和妻子岳中秀沿着公路散步。太阳能路灯照得公路亮堂堂的,公路边“总书记来了咱家乡,我更要努力奔小康”的标语,格外醒目。用老两口的话说就是,现在的幸福生活,是以前做梦都没想到过的。
2019年4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中益乡实地了解脱贫攻坚工作情况时的殷殷嘱托,让大家铆足了干劲,在脱贫攻坚战场上感恩奋进、顽强作战。
目前,中益乡“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已得到解决,乡亲们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花大姐的翻身仗
6月23日,距离中益乡场镇约2公里的中益乡华溪村先锋组偏岩坝院落。
丝丝细雨中,潺潺溪水流过,一栋栋金黄色小楼掩映在茂密的森林中,不时传来几声鸟叫蝉鸣。
中午12点半,“有一家”农家乐,刚送走客人还来不及休息的花仁淑又忙着收拾起来。
56岁的花仁淑人称“花大姐”。因为丈夫患病,2014年,村里将花仁淑家评定为低保户。日子虽然过得清苦,但好歹是一个完整的家庭。2018年初夏,花仁淑的丈夫撒手人寰。
中年丧偶,让花仁淑很长一段时间都沉浸在痛苦中。
驻村工作队得知花仁淑家的具体情况后,将其纳入重点帮扶对象。华溪村第一书记汪云友更是频繁上门劝慰,费了不少力气,才将她带出一蹶不振的泥潭。
2019年,依托便捷的地理位置优势,村里支持村民发展农家乐,打造乡村旅游示范点。村里统一规划,农家乐的院坝整治费用农户自己出30%,剩下的由村里买单,8户村民当即举双手赞成。
花仁淑一度犹豫不决,在汪云友三番五次的鼓励下,她最终也开起了农家乐。
通过汪云友的牵线搭桥,重庆火锅天下宴博物馆成了花仁淑的帮扶责任人,餐桌椅凳、锅碗瓢盆,全部无偿资助。
今年“五一”假期,花仁淑家的“有一家”农家乐正式对外营业,楼上住宿,楼下吃饭。让花仁淑没想到的是,农家乐生意出奇的好,原本计划用一周的食材,开业第一天就卖光了。
接待、厨师、服务员,所有的活花仁淑一人包干,但终究还是忙不过来。因此,原本在县城务工的大女儿、大女婿也急忙赶回来帮忙。
“从开业到现在,游客几乎没断过档。和以前种地喂猪相比,现在收入大大提高了。”花仁淑掰着手指头,笑得合不拢嘴。
“我们目前只有3间客房,共5张床位,接待能力还是有限。”如今,尝到甜头的花仁淑准备扩大经营规模,把三楼也收拾出来,再多加两个房间。
随着农家乐生意日渐红火,大女儿和大女婿也辞去了工作回来一起打理。夫妻俩希望提升厨艺,让自家的饭菜更受顾客欢迎。
汪云友告诉花仁淑,偏岩坝院落拟打造华溪村游客集散地。正在忙碌的花仁淑拍了拍围裙,她暗下决心,要依靠农家乐打一个翻身仗。
“犟拐拐”的致富经
“只要心中有光,就不怕路長,要创造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6月24日,中益乡光明村上进组。提及如何因地制宜发展种植业走上致富路,45岁的谭万生情不自禁地重复着驻村第一书记谭祥华对他说过的话。
“犟拐拐”何以变致富能手?事情还得从26年前的一次事故说起。
19岁时,受打工潮影响,谭万生远赴广东的一家制鞋厂务工。然而,就在上班的第8天,他的右手被压模机轧断。他被送到医院后,右手从手肘处被截肢。
风华正茂的年纪,突然失去右手,谭万生如坠冰窟。两个月后,带着懊恼和悔恨,他坐上了返乡的班车。
回村后,谭万生整日躺在床上以泪洗面。从此,他一蹶不振,过上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
后来,两个姐姐相继出嫁,父母年龄也越来越大,谭万生不得不强打起精神,做些摆摊的小生意,可赚来的钱连基本生活开销都不能保障。
在无尽的迷茫中,谭万生别无他求,靠着每个月300多元的低保金生活。长此以往,他成了人尽皆知的“犟拐拐”,大家都像躲瘟神般避开他。
2017年8月,中益乡被确定为全市18个深度贫困乡镇之一,时任石柱土家族自治县交通委员会办公室主任的谭祥华被派驻光明村担任第一书记。
进驻光明村后,谭祥华没有忙着发表豪言壮语和描绘宏伟蓝图,而是带着笔记本走村串户,在与村民面对面交流中收集社情民意。
9月12日,对于谭万生来说,是一个值得铭记的日子。
这天,谭祥华在走访过程中了解到谭万生的情况,随即和他进行了一次长谈。从国家宏大的脱贫攻坚战略讲到中益乡千载难逢的脱贫机遇;从张海迪自强不息在轮椅上读书写书讲到附近沙子镇“一尺男儿”谭启树的创业故事。
谭祥华的开导让谭万生深受触动。当晚,谭万生破天荒地和父母一道下厨做饭。
第二天一大早,谭万生上街理发修面,还特意买了套迷彩服回家。临近中午,父母下地干活回家时,他早已做好了饭菜。
在一家人的欢声笑语中,谭万生向父母承诺,自己要做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看着儿子的转变,父母激动得热泪盈眶。
谭万生说到做到。几天后的一个上午,他将谭祥华和乡政府分管产业的负责人请进了他家的承包地,帮助他现场规划,以便充分利用撂荒地复垦生产。
翻地、播种、施肥……谭万生每天早出晚归。
县残联领导在获悉谭万生的情况后,安排他参加中益乡残疾人技能培训,更是激发了他摆脱贫困的内生动力。
2018年,谭万生种植的辣椒卖了4000多元,前胡等中药材收入5000多元,加上父亲就地打工、母亲种植蔬菜挣的钱,他家一年收入近3万元。
就这样,谭万生一家不仅一举脱贫,他还成了当地响当当的致富能手。
2019年,靠着在附近打零工赚来的2万余元,以及蔬菜种植、生猪养殖和土地流转占股的收入,谭万生彻底找回了自信,他不再惧怕将残疾的右手展示出来。 重新找到人生的价值所在,谭万生似乎有着使不完的劲儿。如今,他家种植的脆红李已经挂果,即将进入丰产期。
“就按每公斤6元的批发价,亩产1000公斤来说,保守估计,5亩脆红李每年就可增收3万元。”谭祥华对谭万生未来的生活充满信心。
老两口的心里话
中益乡华溪村金溪组,一栋老式土木房屋中,住着68岁的向朝月和老伴岳中秀,两个女儿早已出嫁。
6月25日,吃过晚饭,夫妻俩便出了门,趁着转晴后的好天气沿着公路溜达溜达。
“全靠党的政策好,驻村工作队更是设身处地为我们着想。特别是这个‘亮化’工程,让我们告别了黑灯瞎火的历史。”向朝月满脸喜色,言语间流露出无尽的感激。
2018年8月的一天,华溪村先锋组的一场民房大火,让汪云友当了一回“消防员”。费尽九牛二虎之力,大火总算被扑灭了,虽然没有人员伤亡,可留下的一堆灰烬,让他的心久久不能平静。消防部门现场勘察,认定起火原因系电线线路老化。
住房安全是“两不愁三保障”的重要目标。保护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解决农户家电线老化问题刻不容缓。可是,资金从哪来?这让汪云友犯了难。
在和村党支部书记王祥生等人商量后,汪云友最终拿出了“四个一点”的解决方案:爱心企业出一点电线;农户出一点钱购置开关、灯头、面板;驻村工作队出一点资金购买线管、线卡、胶带;当地电力公司出一点人工费。
为解决用电安全问题,驻村工作队找到了重庆三峡电缆(集团)有限公司党支部。出乎汪云友意料的是,没有费太多的口舌,公司负责人便爽快地答应了。没多久,共4.3万余米、价值30多万元的电线被送抵华溪村。
受益的远不止向朝月。包括他家在内,全村167户670间土木结构房屋的线路被全部更换,并进行了防火处理。
安全问题解决了,驻村工作队又发现,只要到了晚上,整个华溪村的村级公路沿线和所有农家院落都是漆黑一片。公路两旁没有路灯,村民院落没有照明,老人夜间上厕所也有困难。
随即,工作队联系上重庆辉腾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党支部,“帮忙免费安装路灯”的请求得到公司积极支持。一番紧锣密鼓的施工后,106盏太阳能路灯照亮了村民的夜间路。
2019年4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中益乡看望乡亲们,实地了解脱贫攻坚工作情况。
如今,一年多时间过去,在全乡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下,中益乡贫困人口由2018年底的46户121人减少为12户30人,贫困发生率由2018年底的1.72%降至0.43%;脱贫质量持續提升,已脱贫493户群众人均可支配收入增至10745元,较2018年增加1598元,增长17.5%。
与此同时,全乡基础设施、人居环境、产业结构明显改变,干部群众的精神面貌也发生了深刻变化。
“我们要感恩总书记,感谢共产党,要朝着好日子努力往前跑。”如今,早已甩掉“贫困帽”的向朝月老两口,脸上洋溢着喜悦,诉说着他们的心里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