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津卡·米拉诺夫原名津卡·昆奇(Zinka Kunc),1906年5月17日出生于克罗地亚的首都萨格勒布一个多子女的家庭,她是九个孩子中的第八个。由于各种原因日后只有大哥鲍茨达(Bozidar Kunc)和她长大成人。鲍茨达是这个家庭里最早学习音乐的孩子,后来他成了一位作曲家。受大哥的感染和影响,津卡也从小就爱上了音乐。她喜欢唱歌,有着一副得天独厚的好嗓子。大哥成了她走上音乐之路的启蒙老师,在他的指导下,津卡愉快地成长起来。她十五岁进入萨格勒布音乐学院接受系统的声乐训练,师从以演唱瓦格纳歌剧著称的女高音米尔卡·特尔尼娜(Milka Ternina,1863-1941)。在津卡崛起之前,特尔尼娜是克罗地亚在欧美歌坛上最知名的歌唱家,她出自奥匈帝国时期的维也纳音乐学院,自从在不莱梅歌剧院出演了瓦格纳的《尼伯龙根的指环》四联剧后就一直被当作是诠释瓦格纳歌剧的优秀戏剧女高音,还曾先后在拜罗伊特艺术节与美国大都会歌剧院演唱过《帕西法尔》和《唐豪瑟》。回到故乡萨格勒布之后,特尔尼娜就从事声乐教学,而津卡就是她一手栽培起来的最得意门生。不过,由于津卡的体质偏弱,她倒没有沿袭老师的戏路,被培养成一位瓦格纳歌剧专家,而是成了一名出色的抒情-戏剧女高音(spinto)歌唱家。
从萨格勒布音乐学院毕业后,津卡为了进一步寻求歌剧艺术的真谛又专程赴意大利,在米兰音乐学院拜卡皮(Campi)为师。这次的游学对于她日后成功驾驭意大利歌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927年 10月,年方二十一岁的津卡在卢布尔雅那(现斯洛文尼亚共和国首都)以威尔第歌剧《游吟诗人》里的莱奥诺拉完成了自己的舞台处女秀。为了这次人生的首演,她花了两年的时间去细细体味、雕琢,她说:“我和我的老师是一个音一个音地练,一句一句地唱,哪怕是一页乐谱都要唱上一百次。”功夫不负有心人,辛勤的心血和汗水换来的是成功的掌声和喝彩。随后她回到萨格勒布,在国立歌剧院举行了汇报演出,饰演的是《浮士德》里的玛格丽特。家乡的人民以最热烈的欢呼来迎接这位萨格勒布的女儿,未来的世界之星。
特尔尼娜不愧为津卡人生中的良师益友,即便是当学生已经毕业、站上了歌剧舞台,但每逢津卡有重要演出,她还是会不辞辛劳地赶往演出地点,为昔日的弟子压阵助威。1928年,津卡来到德国的德累斯顿,依然以莱奥诺拉现身于舞台。然而,特尔尼娜对那次演出并不满意,在演出结束后又对津卡作了一番有针对性的指导和建议,使之演技更加完善。此后,津卡就一直在萨格勒布和卢布尔雅那的歌剧院里担任主要女高音。在为期六年的时间里,她几乎已将自己日后在歌剧舞台上扬名的歌剧角色都唱了一个遍,为她来日的腾飞和崛起作了卓有成效的“暖场”和铺垫。
历练经年,羽翼渐丰的津卡再次出国演出了。1936年她来到捷克,与首都布拉格的新德国剧院签约。在那里,她使用德语演唱了意大利歌剧中的托斯卡、阿依达、阿梅莉娅和乔康达。也正是在那里,她美妙动人的歌喉打动了指挥家布鲁诺·瓦尔特,他觉得年轻的女高音以这种方式演唱意大利歌剧实在是一种莫大的浪费,于是把津卡举荐给了他的意大利同行托斯卡尼尼。托斯卡尼尼在听了津卡的试唱后觉得眼前的这位青年女高音果然才华出众,当即安排津卡在第二年的萨尔茨堡艺术节上担任由自己指挥的威尔第《安魂曲》的独唱,这不仅催生了录音史上的一个经典版本,更为津卡带来了国际声誉。
萨尔茨堡艺术节上的一举成名惊动了大洋彼岸的美国。1937年,津卡来到美国,叩开了大都会歌剧院的大门。她饰演的歌剧角色没有变,依然是她最拿手的莱奥诺拉,只不过这一次她把自己的姓氏由津卡·昆奇变成了津卡·米拉诺夫。大凡从事表演艺术的演员都喜欢使用舞台上的艺名,甚至有不少人还干脆将艺名终生当作自己的姓名。不过津卡的这次更名则多少有些无奈的成分,当时的她已经结了两次婚,她的第二任丈夫是塞尔维亚裔的演员马尔科维奇,这位马尔科维奇的艺名就叫米拉诺夫。据津卡自己说,“昆奇”这个姓氏对于她即将加盟的气派宏大的大都会歌剧院来说显得缺乏吸引力和号召力,而且“昆奇”的读音也很容易被那些不谙斯拉夫语的美国人读错。当时负责与她签约的大都会官员埃里希·西蒙在1937年11月18日给大都会总经理助理的爱德华·齐格勒的海底电报中就表露了他对此的欣喜之情:“津卡·昆奇·马尔科维奇夫人通知我,她希望(在大都会亮相时)使用她丈夫的艺名米拉诺夫。谢天谢地!我自己就根本无法准确地读出她名字的英语读音。”
当她以津卡·米拉诺夫的姿态出现在美国听众的面前后,很快就在大都会站住了脚,自此之后她就一直是大都会歌剧院的首席戏剧性女高音。她的嗓音清澈优美,音质醇厚润泽,气息流畅自如,再加之吐字的清晰精准与表达的情真意挚,她成了这一时期美声唱法的杰出典范。米拉诺夫是以演唱威尔第歌剧《游吟诗人》里的莱奥诺拉成名的,在其一生的演唱生涯中她也同样以诠释威尔第歌剧里具有英雄气质的女性角色而著称于世。在她的演唱早期,声线还有些许尖锐刺耳之处,然而进入中年以后,她的音色愈发成熟诱人,在高音区能唱出华丽的连音(legato)和颤音(vibrato);而在中声区的声音更美,能唱出令人难忘的坚实浑厚而又饱满有力的声腔,这使得她饰演的威尔第歌剧中的两个莱奥诺拉(《游吟诗人》和《命运的力量》)、两个阿梅莉娅(《假面舞会》和《西蒙·博卡涅拉》)和阿依达等角色都给后人留下了难以磨灭的深刻印象,成为她演唱艺术中的经典。如她与美国男高音简·皮尔斯(Jan Peerce,1904-1984)合作的两次《假面舞会》(1944年大都会版、1955年大都会版)、与意大利男高音德·莫纳科合作的《命运的力量》(1953年新奥尔良歌剧院版)、与美国男高音麦克拉肯合作的《乔康达》(1957年大都会版)、与瑞典男高音比约林合作的《阿依达》(1955年罗马歌剧院版)、《托斯卡》(1957年罗马歌剧院版)、《游吟诗人》(1952年罗伯特·肖合唱团版)等都真实地记录下了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她在歌剧舞台上所展示的艺术风采。由于常年签约大都会歌剧院,米拉诺夫也成了RCA的专属艺员,她的绝大部分唱片都由RCA予以发行。但由于RCA唱片公司已于1987年被贝塔斯曼(BMG)收购,因而她的这些歌剧录音如今反倒是在由一些从事老版唱片翻录复制的独立品牌小公司发行的产品中更易觅得。 相较与那些大部头的歌剧全剧,由Nimbus发行的两张专辑则可谓是汇聚她声乐艺术精粹的代表性呈现。标题为《津卡·米拉诺夫演唱的威尔第》的一张(NI 7941)集中汇集了她演唱的《游吟诗人》《假面舞会》《命运的力量》和《阿依达》里的十一首著名咏叹调;而《津卡·米拉诺夫的音乐会》(NI7948)则展示了她演唱音乐会艺术歌曲的才华和功力。在二十一首歌曲中,既有巴洛克风格的意大利古典歌曲《我亲爱的》,又有浪漫派风格的舒曼的《月夜》《奉献》、勃拉姆斯的《摇篮曲》《在星期日早晨》和理查·施特劳斯的《呈献》《亲切的幻影》,更有一组很难听到的克罗地亚传统民歌和艺术歌曲,这其中就有她大哥鲍茨达创作的三首歌曲《渴望》(Longing)、《云雀振翅》(Quivering)和《空寂的世界》(The world is Empty)。
尽管津卡·米拉诺夫受教于特尔尼娜,然而她毕生却甚少演出德国歌剧。她在1977年的一次访谈中谈到:“一位歌唱家应该有所为有所不为。我只力求在自己的保留剧目中做到最好。当年我在德累斯顿曾被逼着去唱瓦格纳和理查·施特劳斯的歌剧,但我大哥阻止了我,因为他认为我的嗓音太温柔圆润,根本不适合去唱那些大音量的德国歌剧。同样我也不能去唱威尔第歌剧《纳布科》和《麦克白》里的女主角,因为不少歌唱家就毁在这两个角色上。这就是为何我始终能保持良好的歌唱状态的原因。”米拉诺夫一生从未演唱过《蝴蝶夫人》,但当别人问起此事时,她却自信满满地回答:“是啊,假如我要唱的话,世界上将会诞生一位音色最为优美的巧巧桑!”
说到米拉诺夫,她与南斯拉夫领导人铁托的关系是一个绕不过去的话题,这也可以解释她为何在1947年事业正如日中天之际突然离开了大都会返回萨格勒布的原因。
铁托是南斯拉夫的杰出领导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他率领南斯拉夫各族人民英勇地抗击了德国法西斯的占领,并最终取得了祖国的独立和民族的解放。在他传奇性的一生中,他的“女人缘”也不错。他的第二任妻子赫尔塔·哈斯早已与他仳离,而在1946年伴随在他身旁的伴侣达沃尔扬卡又去世了。于是他的一个亲密助手伊凡·斯特沃(Ivan Stevo)就着手为自己的领袖物色一个志同道合的恋人。最早推荐给铁托的是从十七岁起就参加游击队的年轻漂亮的约万卡(Jovanka Broz,1924-1980),她后来一直在铁托位于贝尔格莱德的贝利·德沃官邸工作,但铁托却不喜欢姑娘那风风火火的个性,他更愿意有一位成熟又有风韵的女性相伴。于是斯特沃将在大都会红透半边天、且已于第二任丈夫离婚的津卡·米拉诺夫介绍给铁托。铁托同意了,让斯特沃代为转达自己的爱慕之情。身处大洋彼岸的米拉诺夫写信予以回复,除需要有时间更多地了解铁托外,她提出的唯一要求就是拥有继续在世界各地举行演出的完全自由。后来,两人在贝尔格莱德进行了一次私人会面,据说铁托同意不会限制她的演唱事业。尽管如此,这段感情最终还是未能像人们想象的那样延续下去,两人的恋情无疾而终。米拉诺夫后来嫁给了南斯拉夫的一名将军兼外交官,而铁托也在1952年4月迎娶了约万卡作为自己的第三任妻子,约万卡日后顺理成章地成为了南斯拉夫的第一夫人。
在返回欧洲的那段日子里,米拉诺夫在意大利的斯卡拉歌剧院、罗马歌剧院继续演唱威尔第、普契尼的歌剧,1950年当大都会新的当家人鲁道夫·宾(Rudolf Bing,1902-1997)开始执掌剧院后,米拉诺夫应他盛邀回到大都会,重续她与大都会的“艺术良缘”。一直到1966年,年满六十岁的米拉诺夫才在老的大都会歌剧院行将关闭的那个晚上举行了自己的告别演出。离开舞台后她主要从事声乐教学。在此后长达二十多年的教学中,她教出的得意弟子有黑人女高音格蕾丝·邦布里(Grace Bumbry,1937- )和美国次女高音雷金娜·雷斯尼克(Regina Resnik,1922- ),还有两位出色的克罗地亚女高音米尔卡·斯托亚诺维奇(Milka Stojanovic)和杜勃拉沃卡·佐博维奇(Dubravka Zubovic)。因为她虽然身在异国,可心中念念不忘的仍是生于兹长于兹的故国,和她心中难以割舍的人民。
1989年5月30日,津卡·米拉诺夫以八十三岁高龄病逝于纽约。
从萨格勒布音乐学院毕业后,津卡为了进一步寻求歌剧艺术的真谛又专程赴意大利,在米兰音乐学院拜卡皮(Campi)为师。这次的游学对于她日后成功驾驭意大利歌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927年 10月,年方二十一岁的津卡在卢布尔雅那(现斯洛文尼亚共和国首都)以威尔第歌剧《游吟诗人》里的莱奥诺拉完成了自己的舞台处女秀。为了这次人生的首演,她花了两年的时间去细细体味、雕琢,她说:“我和我的老师是一个音一个音地练,一句一句地唱,哪怕是一页乐谱都要唱上一百次。”功夫不负有心人,辛勤的心血和汗水换来的是成功的掌声和喝彩。随后她回到萨格勒布,在国立歌剧院举行了汇报演出,饰演的是《浮士德》里的玛格丽特。家乡的人民以最热烈的欢呼来迎接这位萨格勒布的女儿,未来的世界之星。
特尔尼娜不愧为津卡人生中的良师益友,即便是当学生已经毕业、站上了歌剧舞台,但每逢津卡有重要演出,她还是会不辞辛劳地赶往演出地点,为昔日的弟子压阵助威。1928年,津卡来到德国的德累斯顿,依然以莱奥诺拉现身于舞台。然而,特尔尼娜对那次演出并不满意,在演出结束后又对津卡作了一番有针对性的指导和建议,使之演技更加完善。此后,津卡就一直在萨格勒布和卢布尔雅那的歌剧院里担任主要女高音。在为期六年的时间里,她几乎已将自己日后在歌剧舞台上扬名的歌剧角色都唱了一个遍,为她来日的腾飞和崛起作了卓有成效的“暖场”和铺垫。
历练经年,羽翼渐丰的津卡再次出国演出了。1936年她来到捷克,与首都布拉格的新德国剧院签约。在那里,她使用德语演唱了意大利歌剧中的托斯卡、阿依达、阿梅莉娅和乔康达。也正是在那里,她美妙动人的歌喉打动了指挥家布鲁诺·瓦尔特,他觉得年轻的女高音以这种方式演唱意大利歌剧实在是一种莫大的浪费,于是把津卡举荐给了他的意大利同行托斯卡尼尼。托斯卡尼尼在听了津卡的试唱后觉得眼前的这位青年女高音果然才华出众,当即安排津卡在第二年的萨尔茨堡艺术节上担任由自己指挥的威尔第《安魂曲》的独唱,这不仅催生了录音史上的一个经典版本,更为津卡带来了国际声誉。
萨尔茨堡艺术节上的一举成名惊动了大洋彼岸的美国。1937年,津卡来到美国,叩开了大都会歌剧院的大门。她饰演的歌剧角色没有变,依然是她最拿手的莱奥诺拉,只不过这一次她把自己的姓氏由津卡·昆奇变成了津卡·米拉诺夫。大凡从事表演艺术的演员都喜欢使用舞台上的艺名,甚至有不少人还干脆将艺名终生当作自己的姓名。不过津卡的这次更名则多少有些无奈的成分,当时的她已经结了两次婚,她的第二任丈夫是塞尔维亚裔的演员马尔科维奇,这位马尔科维奇的艺名就叫米拉诺夫。据津卡自己说,“昆奇”这个姓氏对于她即将加盟的气派宏大的大都会歌剧院来说显得缺乏吸引力和号召力,而且“昆奇”的读音也很容易被那些不谙斯拉夫语的美国人读错。当时负责与她签约的大都会官员埃里希·西蒙在1937年11月18日给大都会总经理助理的爱德华·齐格勒的海底电报中就表露了他对此的欣喜之情:“津卡·昆奇·马尔科维奇夫人通知我,她希望(在大都会亮相时)使用她丈夫的艺名米拉诺夫。谢天谢地!我自己就根本无法准确地读出她名字的英语读音。”
当她以津卡·米拉诺夫的姿态出现在美国听众的面前后,很快就在大都会站住了脚,自此之后她就一直是大都会歌剧院的首席戏剧性女高音。她的嗓音清澈优美,音质醇厚润泽,气息流畅自如,再加之吐字的清晰精准与表达的情真意挚,她成了这一时期美声唱法的杰出典范。米拉诺夫是以演唱威尔第歌剧《游吟诗人》里的莱奥诺拉成名的,在其一生的演唱生涯中她也同样以诠释威尔第歌剧里具有英雄气质的女性角色而著称于世。在她的演唱早期,声线还有些许尖锐刺耳之处,然而进入中年以后,她的音色愈发成熟诱人,在高音区能唱出华丽的连音(legato)和颤音(vibrato);而在中声区的声音更美,能唱出令人难忘的坚实浑厚而又饱满有力的声腔,这使得她饰演的威尔第歌剧中的两个莱奥诺拉(《游吟诗人》和《命运的力量》)、两个阿梅莉娅(《假面舞会》和《西蒙·博卡涅拉》)和阿依达等角色都给后人留下了难以磨灭的深刻印象,成为她演唱艺术中的经典。如她与美国男高音简·皮尔斯(Jan Peerce,1904-1984)合作的两次《假面舞会》(1944年大都会版、1955年大都会版)、与意大利男高音德·莫纳科合作的《命运的力量》(1953年新奥尔良歌剧院版)、与美国男高音麦克拉肯合作的《乔康达》(1957年大都会版)、与瑞典男高音比约林合作的《阿依达》(1955年罗马歌剧院版)、《托斯卡》(1957年罗马歌剧院版)、《游吟诗人》(1952年罗伯特·肖合唱团版)等都真实地记录下了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她在歌剧舞台上所展示的艺术风采。由于常年签约大都会歌剧院,米拉诺夫也成了RCA的专属艺员,她的绝大部分唱片都由RCA予以发行。但由于RCA唱片公司已于1987年被贝塔斯曼(BMG)收购,因而她的这些歌剧录音如今反倒是在由一些从事老版唱片翻录复制的独立品牌小公司发行的产品中更易觅得。 相较与那些大部头的歌剧全剧,由Nimbus发行的两张专辑则可谓是汇聚她声乐艺术精粹的代表性呈现。标题为《津卡·米拉诺夫演唱的威尔第》的一张(NI 7941)集中汇集了她演唱的《游吟诗人》《假面舞会》《命运的力量》和《阿依达》里的十一首著名咏叹调;而《津卡·米拉诺夫的音乐会》(NI7948)则展示了她演唱音乐会艺术歌曲的才华和功力。在二十一首歌曲中,既有巴洛克风格的意大利古典歌曲《我亲爱的》,又有浪漫派风格的舒曼的《月夜》《奉献》、勃拉姆斯的《摇篮曲》《在星期日早晨》和理查·施特劳斯的《呈献》《亲切的幻影》,更有一组很难听到的克罗地亚传统民歌和艺术歌曲,这其中就有她大哥鲍茨达创作的三首歌曲《渴望》(Longing)、《云雀振翅》(Quivering)和《空寂的世界》(The world is Empty)。
尽管津卡·米拉诺夫受教于特尔尼娜,然而她毕生却甚少演出德国歌剧。她在1977年的一次访谈中谈到:“一位歌唱家应该有所为有所不为。我只力求在自己的保留剧目中做到最好。当年我在德累斯顿曾被逼着去唱瓦格纳和理查·施特劳斯的歌剧,但我大哥阻止了我,因为他认为我的嗓音太温柔圆润,根本不适合去唱那些大音量的德国歌剧。同样我也不能去唱威尔第歌剧《纳布科》和《麦克白》里的女主角,因为不少歌唱家就毁在这两个角色上。这就是为何我始终能保持良好的歌唱状态的原因。”米拉诺夫一生从未演唱过《蝴蝶夫人》,但当别人问起此事时,她却自信满满地回答:“是啊,假如我要唱的话,世界上将会诞生一位音色最为优美的巧巧桑!”
说到米拉诺夫,她与南斯拉夫领导人铁托的关系是一个绕不过去的话题,这也可以解释她为何在1947年事业正如日中天之际突然离开了大都会返回萨格勒布的原因。
铁托是南斯拉夫的杰出领导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他率领南斯拉夫各族人民英勇地抗击了德国法西斯的占领,并最终取得了祖国的独立和民族的解放。在他传奇性的一生中,他的“女人缘”也不错。他的第二任妻子赫尔塔·哈斯早已与他仳离,而在1946年伴随在他身旁的伴侣达沃尔扬卡又去世了。于是他的一个亲密助手伊凡·斯特沃(Ivan Stevo)就着手为自己的领袖物色一个志同道合的恋人。最早推荐给铁托的是从十七岁起就参加游击队的年轻漂亮的约万卡(Jovanka Broz,1924-1980),她后来一直在铁托位于贝尔格莱德的贝利·德沃官邸工作,但铁托却不喜欢姑娘那风风火火的个性,他更愿意有一位成熟又有风韵的女性相伴。于是斯特沃将在大都会红透半边天、且已于第二任丈夫离婚的津卡·米拉诺夫介绍给铁托。铁托同意了,让斯特沃代为转达自己的爱慕之情。身处大洋彼岸的米拉诺夫写信予以回复,除需要有时间更多地了解铁托外,她提出的唯一要求就是拥有继续在世界各地举行演出的完全自由。后来,两人在贝尔格莱德进行了一次私人会面,据说铁托同意不会限制她的演唱事业。尽管如此,这段感情最终还是未能像人们想象的那样延续下去,两人的恋情无疾而终。米拉诺夫后来嫁给了南斯拉夫的一名将军兼外交官,而铁托也在1952年4月迎娶了约万卡作为自己的第三任妻子,约万卡日后顺理成章地成为了南斯拉夫的第一夫人。
在返回欧洲的那段日子里,米拉诺夫在意大利的斯卡拉歌剧院、罗马歌剧院继续演唱威尔第、普契尼的歌剧,1950年当大都会新的当家人鲁道夫·宾(Rudolf Bing,1902-1997)开始执掌剧院后,米拉诺夫应他盛邀回到大都会,重续她与大都会的“艺术良缘”。一直到1966年,年满六十岁的米拉诺夫才在老的大都会歌剧院行将关闭的那个晚上举行了自己的告别演出。离开舞台后她主要从事声乐教学。在此后长达二十多年的教学中,她教出的得意弟子有黑人女高音格蕾丝·邦布里(Grace Bumbry,1937- )和美国次女高音雷金娜·雷斯尼克(Regina Resnik,1922- ),还有两位出色的克罗地亚女高音米尔卡·斯托亚诺维奇(Milka Stojanovic)和杜勃拉沃卡·佐博维奇(Dubravka Zubovic)。因为她虽然身在异国,可心中念念不忘的仍是生于兹长于兹的故国,和她心中难以割舍的人民。
1989年5月30日,津卡·米拉诺夫以八十三岁高龄病逝于纽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