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信息技术课堂的有效教学

来源 :现代教育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ptcw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信息技术教育在我国的广泛开展,为我国培养高素质的具有信息素养的现代化人才奠定了基础。但针对目前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学尚无固定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从如何增强学生信息素养,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的角度进行分析,阐述了自身从事信息技术教学的经验和体会,并借以与大家进行探究。
  【关键词】信息技术;有效教学
  
  回顾多年来信息技术教学的历程,总结教学过程中的经验,我认为信息技术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应把握好以下几点:
  1.抓住学生特点,精心运用教学方法
  信息技术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年龄特点、学习基础、学习兴趣和学习态度等情况,合理组织学生进行课堂教学和组织学生上机实践操作。信息技术课程既具有很高的理论性,又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它要求学生不仅要很好地掌握理论知识,而且还要把所学习到的知识应用到操作实践中去,并在操作实践中不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我们在组织教学形式时,要根据本节课的特点和学校硬件设施情况分配教师教学时间和学生练习时间,把教师教学和让学生进行分组自主讨论学习、学生巩固练习相结合。同时,我们要运用现代的教学手段和校园网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通过学习使他们学会学习的方法和提高获取知识的能力。
  1.1 以“任务驱动”贯穿教学过程。“任务驱动”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法,以探索问题来引动和维持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和动机。创建真实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带着真实的学习任务而自主地学习。
  “任务驱动”教学法符合探究式教学模式,适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信息技术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极富创造性、具有明显的时代发展性特点的课程。“任务驱动”教学法符合计算机系统的层次性和实用性,提出了由表及里、逐层深入的学习途径,便于学生循序渐进地学习信息技术的知识和技能。在信息技术课中体现“任务驱动”教学法,就是让学生在一个个典型的信息处理“任务”的驱动下展开教学活动,引导学生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完成一系列“任务”,从而得到清晰的思路、方法和知识的脉络,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用计算机处理信息的能力。目前,“任务驱动”教学法已经形成了“以任务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基本特征。
  1.2 推行协作学习法。协作学习(Collaborative Learning)是一种通过小组或团队的形式组织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策略。要求教师具有新型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以“学”为“主”,同时积极为学生创建协作学习环境。
  一位哲人曾说过:倘若你有一个苹果,我也有一个苹果,那么,你和我仍然是各有一个苹果。但是,倘若你有一个种思想,我也有一种思想,而我们彼此交流这些思想,那么,我们每个人将各有两种思想。基于此我们不难理解协作学习的价值。信息技术课本身是技术课,信息技术是一个大的概念,细化一下我们不难发现,乃是由一项项设置,一步步操作组成,很适于学生在协作学习中掌握。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创设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开放、互助、协作式的学习环境,既解决了教师难以面面俱到的问题,同时也增强了学生之间的友谊,提高了学习兴趣,也就提高的教学质量。
  1.3 运用案例教学法。目前我们的机房大多具备多媒体电子教室功能,我们要充分利用其展示功能,讲练结合,如在学习WINDOWS基本操作时,仅靠教师讲,学生很难理解,而利用极域多媒体电子教室软件中的广播教学,教师边讲边演示,学生就听得很明白、看得很清楚,更容易掌握;像在WORD学习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利用实例作品进行教学,向学生展示一些实践中做得较好的作品(word文档,图片等等),让学生在欣赏作品时得到感悟,引起共鸣。同时,教师可构建信息技术教育网站,将教案、课件和操作难点录成视频文件(可用“屏幕录象专家”)放在网站上,学生可根据自己的掌握情况来浏览网页和选取下载内容,使课堂教学与网上教学相结合。
  2.以人为本,培养学生非智力因素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经常对学生进行非智力因素培养,非常有利于信息技术的教学,有利于新课程培养目标的实现,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
  2.1 创设情境,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从心理学研究表明,当人对某一事物感兴趣时,认识就快;如果毫无兴趣,认识就慢,或者不予接受。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应利用各个教学环节,言传身教,培养学生具有积极健康的思想情感。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往往对直接接触计算机兴趣很大,愿意动手操作;而对于学习计算机原理,兴趣就小多了。鉴于此,教师可在教学中让学生通过操作机器来学习新知识。这样学生在信息技术课的学习中就会感到轻松、愉快,并保持较高的学习热情。
  2.2 启发引导,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锲而不舍,金石可镂”。正说明意志对一个人成功的作用。信息技术教学中,很重要一点就是教师必须有意识地通过各种途径,运用各种方法培养和锻炼学生的意志。比如,在计算机操作的学习活动中,学生自己动手操作,需要集中注意力,如果错按一个键,有时会影响到操作的执行,甚至前功尽弃。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认真操作,一丝不苟、持之以恒。在文字输入练习中,要达到既快速又准确,必须严格要求学生熟练的掌握计算机键盘指法并反复练习,坚持不懈,直至实现“盲打”,通过启发引导、严格要求,使学生在计算机操作过程中得到磨练,从而培养学生坚忍不拔的意志。
  2.3 关心学生,寓情感于教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时刻扮演着“管如严父、爱如慈母、亲如朋友”的三重角色。只有教师赋予学生真诚的关心和爱护,建立真挚的和谐的师生关系,才能成为学生巨大的学习动力而使学习效果明显提高。德国教育家底斯多惠曾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孩子们的心灵,恰如明亮清净的池水,需要教师投进一颗激情的石子,以荡起他们的情感的波涛,唤起他们求知的欲望,然后引导他们在盎然的情趣中完成学习任务。只有这样,才能促进认知的活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信息技术课是一门新兴的素质教育的重要课程,与其他学科相比,缺少现成的教学经验供我们借鉴,探索新的环境下的新型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培养具备一定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以及信息能力的学生,已是我们信息技术教师刻不容缓的责任。我们要不断挖掘潜力,把握契机,为中华民族的腾飞,搞好信息技术教学,促进素质教育,更好地承担起“教学育人”的重任。
  
  收稿日期:2012-03-19
  
其他文献
【摘 要】综合性学习内容来源于:语文教材、家校生活、学科融合。虽然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在三上册才明确提出综合性学习的要求,出现学习内容及方法指导。但只要有丰富的活动内容,综合性学习在低段(1—2年级)即可进行。  【关键词】新课堂;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提出了“综合性学习”的目标,将“综合性学习”与“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并列
期刊
【摘 要】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要针对低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教学中,可以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自学能力,运用分析比较法、形象趣味法、观察体味法、创造学法等方法进行予以培养,促进学生的自学能力的提高。  【关键词】语文;自学;能力;培养     所谓自学能力,就是较少依赖别人的帮助,自己进行独立而有效的学习能力。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要从低年级抓起。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的自学能力?针对低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
期刊
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教材资源的横向联系,与其他学科的交叉渗透点,整合学科教学信息资源;语文学科渗透整合课的设计。正是语文渗透课研究的主要目标。新的课程标准提出的“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维目标,本身就是一种宏观教学目标的整合,客观上淡化了学科界限,为学科整合渗透提供了一个愿景。在实践中,我们注意到语文与其他学科在学科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等方面有很多相同或相似的目标,如培养学生的
期刊
【摘 要】如何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不让一个学生掉队,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一个不可忽视的艰巨任务,是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客观要求。转化后进生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需要全身心投入的一项工作,如何取得效果,爱心是关键、诚心是保证、耐心是前提。  【关键词】转化工作;爱心;诚心;耐心     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不让一个学生掉队,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一个不可忽视的艰巨任务,是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客观要求。苏
期刊
1.教材分析 教材编写中,借助米罗从平面到立体的抽象艺术,体现了“绘画——浮雕——圆雕”的知识线索  教材从米罗具有抽象意味的绘画作品入手,配合练习图例作为教材主体内容。从情意的角度考虑,米罗的作品从平面到立体,都具有富于童趣、色彩鲜艳、对比强烈、形式自由等特点,比较适合学生特定心理发展阶段的审美需要,易于使学生对雕塑的造型与表现产生学习的兴趣;从形式风格的角度考虑,米罗的艺术具有浪漫气质与游戏精
期刊
【摘 要】信息技术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极富创造性、具有明显的时代发展特点的课程。作为现代教育技术引入了以计算机为主的信息技术教学手段,如何充分利用它在教学中发挥作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本人通过这几年的信息技术教学实践过程中,发现让学生带着一定的任务去学习信息技术,也就是在学生上机操作实习时,给每个学生安排一定的任务,让他独立或协作完成,与上课时让学生自由操作练习相比,可说是收到了
期刊
语文是学好其它学科的基础。让孩子们学好母语,用好母语,是语文教学的根本,但是有些学生往往不喜欢语文,不爱上语文课。那如何让学生爱语文,体验到语文学习中的快乐,从而乐学语文呢?  对此,我有几点粗浅的看法。要让学生爱好语文,最好的办法就是激发学生的兴趣,才可以谈到爱好,才能更进一步的乐学,在语文教学过程中,牢牢地记住这一点,并且“因文而异”,想出一些有针对性的方法,以激发学生上语文课的兴趣,让孩子们
期刊
音乐教育以审美为核心,主要作用于人的情感世界。音乐教学的基本价值在于通过以聆听音乐、表现音乐和音乐创造活动为主的审美活动,使学生充分体验蕴涵于音乐形式中的美和丰富的情感。为了使音乐学科更加丰富多彩,如今已经让音乐和美术融合,戏剧、舞蹈、影视等也进入艺术课堂,使音乐教学成为一门多学科和综合性艺术课程。因此,我们必须把教材与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有机结合起来。比如说多媒体手段的合理应用,就会使使音乐课更显形
期刊
【摘 要】审美教育是中小学音乐教育的核心部分。它培养学生对美好音乐的热爱,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养成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并能起到启迪智慧,净化心灵,陶冶情操等作用。然而,我国当前的中小学音乐教育中,审美教育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贯彻,这就严重背离了音乐教育要“以音乐审美为核心”这一基本理念。针对当前现状,笔者对音乐审美教育的改革问题做了一些有益的探讨。  【关键词】中小学;音乐教育;审美教育;地位
期刊
中小学音乐教育是以音乐艺术为手段,在潜移默化之中,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和思想教育。音乐欣赏是音乐教学的一个重要部分,它就是学生自主地感知音乐形象,理解音乐语汇,同时也是通过想象对乐曲进行再创造的一种活动,对发展学生音乐创造力、想象力具有重要的作用。如何上好音乐欣赏课,充分调动学生的欣赏兴趣是一个非常难的课题。  纵观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由于受应试教学模式的束缚,课堂上仍徘徊在重教师讲解、重教材知识传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