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的姿态

来源 :作文周刊·高一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livers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活在世上,都要经历生老病死,都要从稚嫩走向成熟,这是自然规律。然而有些人不愿被自然主宰,于是便出现了两类极端:童心不泯之人与少年老成之人。
  童心不泯,意味着延长青春。年轻人无畏,总敢于探索未知;年轻人无知,总好奇地尝试新知;年轻人无虑,总纵情释放自己的天性。这种童心,往往会随年年刺骨的寒风消逝,而以孩子的视角观察世界。金岳霖先生年过花甲还和孩童玩得欢快,艾青先生同样为了喜爱的木雕,任性、固执得可爱。
  童心不泯确实好,续着被延长的童年,保持年轻的心态,隐去了人性的自私与丑恶,返回了淳朴的原初状态。
  与童心不泯相反,少年老成意味着提早进入纷繁的成人世界。一个人总是在拥有时恣意挥霍而欲望更多。正如恰值青春的我们总期望一夜之间变得成熟圆润。少年如顽石,只有经过世事沧桑后才能磨灭棱角,才能现出光彩,若少了必须经历的苦难,便是故作老成。读过几本书,写了几句似有哲理的话,便开始用嫌恶的心态看世界,用睥睨的眼神視他人,在本应当潇洒的年纪却严肃如老学究,实无异于没开花的水仙。我们渐渐长大,总有一日会讨厌从前违背本性而故作老成、为赋新词强说愁的自己。说到这便可看出上述两种人的共通处了:总有人扮成童心未泯,总有人装作少年老成。装童心未泯之人肤浅,童心不泯是心态而不是外在,不是打扮成妙龄少女就能于一夜之间重拾懵懂岁月的童真,此类人被判为“装嫩”,实在贴切。装作老成之人违背本心、违背自然,假装长大,只会让自己更加难堪。
  童心不泯与少年老成本都不是坏事,因为拥有不同的心态便拥有不同的人生。只有刻意而为的卖弄,才不明智,如林语堂先生所言,“倘一个人三十多岁还叫嚣着激进改革,那他不是呆子,便一定是捣乱分子,绝非未脱童心之人。”
其他文献
雪花像无数白色的小精灵,悠悠然从夜空中飞落到地球的脊背上。整个大地很快铺上了一条银色的地毯。  在远离热闹街道的一幢旧房子里,冬夜的静谧和淡淡的温馨笼罩着这一片小小的空间。火盆中燃烧的木炭偶尔发出的响動,更增浓了这种气氛。  “啊!外面下雪了。”坐在火盆边烤火的房间主人自言自语地嘟哝了一句。  “是啊,难怪这么静呢!”老伴儿靠在他身边坐着,将一双干枯的手伸到火盆上。  “这样安静的夜晚,我们的儿子
期刊
引子:  我们胸中若无吞云气象,眼里若无万千丘壑,笔下若无江海才情,脑间若无浩瀚知识,决计写不出好文章。大家的文章气象,奇峰出奇云,秀水含秀气,如百二秦关,又如霜天草木。文章气象的有无、作者格局的大小,实在可以作为评判文人和文章优劣高下的标准。  文章气象,个见以为有两种,一种是宇宙恢弘,一种是天地静穆。这两种,史书兼美。  先秦的文章我略微读了一些。《史记》从五帝本纪到周本纪其实也是先秦文字,至
期刊
来了一场战争,一个叫吕基的小伙子去问他是否能作为一个志愿者参战。  人人都对他赞扬有加。  吕基走到他们发步枪的地方,领了一把枪说:“现在我要出发了,去杀一个叫阿尔伯托的家伙。”  他们问他阿尔伯托是谁。  “一个敌人。”他回答,“我的一个敌人。”  他们跟他解释说他应该去杀某一类敌人,而不是他自己随便想杀谁就杀谁。  “怎么?”吕基说,“你们以为我是笨蛋吗?这个阿尔伯托正是那类敌人,是他们中的一
期刊
先秦典籍《左传》中的辞令极具时代特色,其中用了很多委婉语,这种委婉含蓄的语言风格体现出了中华民族重礼的传统和特征。  卑己尊人  《左传》中体现卑己尊人特点的地方很多。首先是人和人之间用特定的称谓。《左传》辞令当中,敬称和谦称名目繁多,随着谈话者的身份地位和交际场合的变化而不断变换。敬称如“君”“吾子”“执事”等;谦称如“寡君”“小人”“下臣”等。《左传·僖公三十年》烛之武退秦师的辞令中出现了多处
期刊
你的梦想没有那么“高大上”,它那样平凡,那样渺小,那样低入尘埃……  保持道路干净,这便是你的梦想。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挥动扫帚,扫起灰尘,捡起纸屑。即使是冬日天尚未大亮,凉气袭人的清晨也亦是如此。即使汗流浃背,即便皮肤皲裂,也仍然坚持。  看到那扫完后变干净的街道,你不禁露出笑容,如冬日的太阳一般自然温暖。  你的梦想就是挥洒自己的汗水,将道路清扫干净,让走过的人们个个赞扬,心情舒畅。  你
期刊
语言连贯题在语文考试中占据着重要地位,综观高考试卷中的语言连贯题,我们发现其命题形式有三种:提供打乱了顺序的6句话重排;抽取一段文字中的连续的6句话重排;抽取一段文字中的不连续的几句话重排。为了更好地攻克语言连贯题,我们很有必要对此类试题进行一番专题练习。  如何快速地解答此类试题呢?下面我们就几个方面进行一些方法梳理:  一、由主到次排列法  由主要的说到次要的,这是我们说话的一般顺序,排序亦如
期刊
《读者》上曾刊登过这样一个小故事。  有一個小女孩出生不久,母亲便因病去世。父亲疼惜女儿,一直没有再娶。后来,女孩渐渐长大,问起母亲,父亲皆含蓄地说:母亲去远方游学,不久就会回家。女孩一直相信着,父亲独自操劳的艰辛可想而知,女孩五岁时,年轻的父亲就有了白发。  女孩六岁那年,父亲决定再娶,女子善良而温柔。父亲告诉女孩,明天早上,母亲就会回来。果然,次日清晨,女子拉着行李箱,风尘仆仆地推门而入,见到
期刊
清晨醒来,窝在被子里,在起与不起的纠结之中,无端地想起了老街的馄饨。  那家馄饨店在老街的尽头,店面很小,只卖馄饨这一种吃食。店铺显得有些老旧,除了一个挂在店门口的招牌就没有过多的装饰了,而店里的生意却是出奇的好。在无数个清晨的六点半,我背着双肩包,带着一丝还未消散的睡意,掀开厚重的雨帘,成为它每天最早的常客之一。  小店不过十来平方米,厨房与客人坐的地方没有隔开。我常常边打着哈欠边看店员们忙碌。
期刊
落日熔金,暮色四合,乘一叶扁舟,来到历史的彼岸:与苏轼探讨人生的渺茫与伟大,与陶潜共享戴月荷锄归的美好,与李煜分担愁如东流之水的感伤……用一纸墨香,览尽文化之深邃与灵动。  文化从那翻滚激荡的黄河开始,便根植于我们的心田,融入我们的基因中。那寓意吉祥的中国结,那元宵佳节的灯谜,那美轮美奂的华夏庭院……无一不是珍贵的传统元素,而伟大的中华民族也正因这博大精深的文化而愈发绚烂壮美。  把文化作为生命的
期刊
在他的《活法》一书中,稻盛和夫先生详细描述了他早年潜心解决某个生产制作难题的情景。创业之初,公司的某个陶瓷产品在炉中烧制后总是曲翘,样子很难看,在多次实验改进之后仍不如意。当时还是一名技术人员的稻盛和夫便打开实验炉的窥视孔仔细观察,想亲眼目睹它的变化过程。  果然,随着温度升高,产品像活物一样卷曲起来。在一旁屏息凝视的稻盛和夫多次产生一种冲动,想把自己的手伸进炉内,从上面将產品压住,校正它的翘曲。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