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是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语文能力。而阅读课,则侧重于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语言文字,既要正确地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又要正确地理解课文的表达形式。这就要求我们把阅读课的重心转移到语文知识、语文能力上,把目光聚焦在语言文字上,在学生已有的基础上教得清晰一点、透彻一点、实在一点,给学生清晰明了的语文知识,发展学生的语文智能。学生是语文课堂的主体,我们的教学应始终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为中心,追求以生为本的课堂就是追求有效且高效的语文教学。
一、以生为本,精心制定教学目标
语文教材是由一篇篇的课文组成的,语文课堂的活动都是围绕着文本的解读展开的,能否深入解读文本,决定着词语的揣摩选点典型不典型、语文的品味有没有味、文意的理解透不透、篇章的把握准不准、艺术手法的鉴赏到位不到位等,而这些又决定着学生语文素养的高与低。因此,深入解读文本,也是语文教学自身的需要,学生语文素养提高的需要,语文教学必须立足文本,深入解读文本,随后在了解班级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制定出科学、正确、具体的教学目标。首先,制定目标时,我们心中要有课程标准的要求,了解各年段的训练重点。其次,在制定教学目标时,要注意系统性目标和课时性目标的有机整合。总之,一篇课文教学目标的制定,基本思路是:基于课文,紧扣单元要求,关注学生知识与能力的起点,体现一册书、一个学年或一个学段的要求,关联语文课程标准总目标,从而找准位置,合理分解,落实到课文教学中。
二、以生为本,整合优化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明确了,我就紧紧围绕新课程标准和高年段的训练重点“提高默读速度,学会浏览;体会词句的感情色彩和表达效果;揣摩表达顺序,体会思想感情,领悟表达方法;学会阅读叙事性作品、诗歌和说明性文章。”确定好教学内容了。例如,《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是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材上的一篇课文,结合这篇课文的教学,我来谈谈对教学内容的确定。
1.合理地整合教材,突出文中的主旨。在引导学生朗读感悟课文内容的时候,我为了能一下子抓住学生的情感,就出示了肖邦弥留之际说的那一段话,让学生朗读品味,抓住重点词语去体会表达效果,解决课后相关的两个小问题。这样一上课,学生都被肖邦那浓浓的爱国情怀感染了,学习的激情就被调动起来了,紧接着促使学生通过语言文字回到那难忘的师生深情送别的场面中,体会肖邦舍不得离开灾难深重的祖国和受苦受难的人民的思想感情。
2.适时地补充资料,更好地体会情感。《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一课中,学生感悟师生深情送别的第一个场面“咏唱送别”之时,就只写道:“他们站在路边,咏唱着埃斯内尔特地为肖邦谱写的送别曲《即使你远在他乡》。”孩子们一读而过,不能体会到其中的深深离别之情。于是我就补充了《即使你远在他乡》的具体内容,让学生深情地朗读,并说说假如你是他的同学你还会对他说些什么,从而使学生更好地体会他们的师生情和满腔的爱国热情。
3.巧妙的读写结合,激发学生想象表达。《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中有这样一句话:“他郑重地从老师手里接过盛满泥土的银杯,回首望了望远处的华沙城,然后登上马车,疾驰而去。”于是我抓住这里先引导学生了解这一段的写作手法:从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的细腻描写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人物的内心世界。紧接着,我设计了这样一个写的训练:……此时的肖邦泪水溢满眼眶,回首望了望远处的华沙城,文中描写了他的神态、动作,却没有写到肖邦的只言片语,你能读懂他的内心吗?他心里想些什么呢?请你用笔写一写。这时学生不仅体会到抓住语言、动作、神态等细节描写能更好更准确地表情达意,还能积极地感悟,运用语言文字表达自己的情感,真正让学生不仅能读出情感,更能写出内心!
4.恰当地使用多媒体,体验情境。例如,肖邦得知华沙起义失败之后,把满腔的热血化成音符,写下了著名的《革命练习曲》。考虑到学生可能体会不到这一点,我就在网上搜集到这个曲子,课上就播放了这支曲子,让学生身临其境,去感受音乐的魅力,真正体会到肖邦对亡国的痛苦和对祖国前途的忧虑,体会到肖邦号召波兰人民起来呐喊和抗争的激情。这样真正让学生在课堂上获得多方面的知识和能力发展,切实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
三、以生为本,认真做好课后反馈
课后反馈是实施教学活动和完成教学任务的基本方式与重要手段,是打造高效课堂的重要环节,也是课堂的延续和拓展。没有课后反馈,也就谈不上课堂的高效与低效。课后反馈及时准确,将对课堂教学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反之,则起到阻碍作用。因此,重视对学生课后学习效果的跟踪观察、分析整合就显得尤为重要。
第一,我们要能通过家庭作业反馈来查漏补缺,了解教学效果,调整教学思路;学生通过家庭作业了解自己的学习效果,以便调整学习方法。教师在布置作业时要做到目的明确、份量适当、难易适度,注意联系生活实际,能启发学生思考。要兼顾全体学生的水平,提倡按学生水平分类布置作业。作业批改可采取教师批改、小组长批改和学生派对互改等形式进行。第二,我们要把上课的得失与感悟,通过随笔的形式写出来,做到“教学相长”。通过联系分析学生,全面了解学生,引导学生健康成长。
总之,我们要打造高效的课堂,提高教育质量,就必须牢固树立“以生为本”的理念,一切从学生的发展出发,关注教育细节,关注教学环节,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使自己成为学生发展的服务者。
一、以生为本,精心制定教学目标
语文教材是由一篇篇的课文组成的,语文课堂的活动都是围绕着文本的解读展开的,能否深入解读文本,决定着词语的揣摩选点典型不典型、语文的品味有没有味、文意的理解透不透、篇章的把握准不准、艺术手法的鉴赏到位不到位等,而这些又决定着学生语文素养的高与低。因此,深入解读文本,也是语文教学自身的需要,学生语文素养提高的需要,语文教学必须立足文本,深入解读文本,随后在了解班级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制定出科学、正确、具体的教学目标。首先,制定目标时,我们心中要有课程标准的要求,了解各年段的训练重点。其次,在制定教学目标时,要注意系统性目标和课时性目标的有机整合。总之,一篇课文教学目标的制定,基本思路是:基于课文,紧扣单元要求,关注学生知识与能力的起点,体现一册书、一个学年或一个学段的要求,关联语文课程标准总目标,从而找准位置,合理分解,落实到课文教学中。
二、以生为本,整合优化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明确了,我就紧紧围绕新课程标准和高年段的训练重点“提高默读速度,学会浏览;体会词句的感情色彩和表达效果;揣摩表达顺序,体会思想感情,领悟表达方法;学会阅读叙事性作品、诗歌和说明性文章。”确定好教学内容了。例如,《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是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材上的一篇课文,结合这篇课文的教学,我来谈谈对教学内容的确定。
1.合理地整合教材,突出文中的主旨。在引导学生朗读感悟课文内容的时候,我为了能一下子抓住学生的情感,就出示了肖邦弥留之际说的那一段话,让学生朗读品味,抓住重点词语去体会表达效果,解决课后相关的两个小问题。这样一上课,学生都被肖邦那浓浓的爱国情怀感染了,学习的激情就被调动起来了,紧接着促使学生通过语言文字回到那难忘的师生深情送别的场面中,体会肖邦舍不得离开灾难深重的祖国和受苦受难的人民的思想感情。
2.适时地补充资料,更好地体会情感。《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一课中,学生感悟师生深情送别的第一个场面“咏唱送别”之时,就只写道:“他们站在路边,咏唱着埃斯内尔特地为肖邦谱写的送别曲《即使你远在他乡》。”孩子们一读而过,不能体会到其中的深深离别之情。于是我就补充了《即使你远在他乡》的具体内容,让学生深情地朗读,并说说假如你是他的同学你还会对他说些什么,从而使学生更好地体会他们的师生情和满腔的爱国热情。
3.巧妙的读写结合,激发学生想象表达。《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中有这样一句话:“他郑重地从老师手里接过盛满泥土的银杯,回首望了望远处的华沙城,然后登上马车,疾驰而去。”于是我抓住这里先引导学生了解这一段的写作手法:从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的细腻描写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人物的内心世界。紧接着,我设计了这样一个写的训练:……此时的肖邦泪水溢满眼眶,回首望了望远处的华沙城,文中描写了他的神态、动作,却没有写到肖邦的只言片语,你能读懂他的内心吗?他心里想些什么呢?请你用笔写一写。这时学生不仅体会到抓住语言、动作、神态等细节描写能更好更准确地表情达意,还能积极地感悟,运用语言文字表达自己的情感,真正让学生不仅能读出情感,更能写出内心!
4.恰当地使用多媒体,体验情境。例如,肖邦得知华沙起义失败之后,把满腔的热血化成音符,写下了著名的《革命练习曲》。考虑到学生可能体会不到这一点,我就在网上搜集到这个曲子,课上就播放了这支曲子,让学生身临其境,去感受音乐的魅力,真正体会到肖邦对亡国的痛苦和对祖国前途的忧虑,体会到肖邦号召波兰人民起来呐喊和抗争的激情。这样真正让学生在课堂上获得多方面的知识和能力发展,切实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
三、以生为本,认真做好课后反馈
课后反馈是实施教学活动和完成教学任务的基本方式与重要手段,是打造高效课堂的重要环节,也是课堂的延续和拓展。没有课后反馈,也就谈不上课堂的高效与低效。课后反馈及时准确,将对课堂教学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反之,则起到阻碍作用。因此,重视对学生课后学习效果的跟踪观察、分析整合就显得尤为重要。
第一,我们要能通过家庭作业反馈来查漏补缺,了解教学效果,调整教学思路;学生通过家庭作业了解自己的学习效果,以便调整学习方法。教师在布置作业时要做到目的明确、份量适当、难易适度,注意联系生活实际,能启发学生思考。要兼顾全体学生的水平,提倡按学生水平分类布置作业。作业批改可采取教师批改、小组长批改和学生派对互改等形式进行。第二,我们要把上课的得失与感悟,通过随笔的形式写出来,做到“教学相长”。通过联系分析学生,全面了解学生,引导学生健康成长。
总之,我们要打造高效的课堂,提高教育质量,就必须牢固树立“以生为本”的理念,一切从学生的发展出发,关注教育细节,关注教学环节,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使自己成为学生发展的服务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