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听力是听和理解能力的总和, 是一种迅速正确的辨音解意、理解语意并对听到的信息作出反应的能力(G. Brown,1997)。 它需要听者不仅要有相关的语音、语调、词汇等方面的知识, 而且还要具有相关的社会文化知识。G. Brown(1997)也认为听力理解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 它涉及语言、认知、文化、社会知识等各种因素。
在中学英语教学和测试中,提高听力技能的根本途径在于多听并会听。多听, 需要教师提供好的听力材料及保证足够量的训练; 会听, 需要教师教会学生有效的学习方法。如果学生在每次听力训练中都能获取新的知识和感受, 他们便会对听感兴趣。只有在学生主动参与下, 听力训练才可能产生最好的效果。笔者将会从以下方面来阐述应对听力障碍的策略。
1.强化语音知识、克服语音障碍
克服语音障碍的策略在于加强平时英语朗读训练, 养成正确的英语发音、朗读习惯。在学习、记忆生词时, 学生应严格按照词的音标记忆生词。每学一个词语都应熟悉它的发音, 使每一个词语在记忆过程中都能形成语音和词义之间一种自然而然的联系。这样, 在听到这些语音符号时, 才能快速地反应出该词语的意义。
对于听力材料中比较典型的语音失去爆破的句子、连读的句子等,老师有意识地强调,以引起学生的注意并让他们模仿。由于课时有限,因此要求他们在掌握了一定的语音知识后,课外每天坚持朗读10至20分钟,先跟着课本配套磁带读,注意模仿语音、语调,把握朗读节奏,然后脱离磁带,背诵课文。
2.听说结合,相互促进
听和说对立统一, 既相互制约, 又相互促进和提高。听说两种技能的综合发展是非常重要的,听的能力的增强, 为流利而准确地表达创造了良好条件; 而说的能力的提高,又会反过来促进听力水平的提高。因此, 听力训练应采取听与说相结合的方法。老师可以利用课堂让学生进行对话训练,目的是使学生具有听懂较长内容和“弦外之音”的能力, 能够辨别习语、谚语、反语、重复、反问等, 根据上下文逻辑推理说者的真实含义,虽然语音比不上磁带中标准,却也达到了训练听力的目的。
3.加强基础知识训练, 丰富词汇
词汇是搭建语言的基础,要想迅速提高听力水平,听者必须有足够的词汇量,尤其要扩大积极词汇(对词义,用法和发音都熟悉的词汇)量。因此, 笔者要求学生每天读一篇英文文章,背5~10 个单词或短语,在阅读中抓住关键词分析,判断词义在语境中的细微差别,阅读水平的提高对于带动包括听力在内的其他技能的提高, 也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实践证明,大量的阅读不但增加了词汇量,也提高了学生听的能力,阅读能力直接影响着听的能力。对于外语教学中的听读相关性,蔺长旺通过实验提出了以下结论:外语教学中的阅读理解率与听力理解率直接相关,为正比例关系。
4.熟练掌握英语语法
英汉语言结构差异较大,如英语复合句中从句的位置比较灵活,而汉语通常按照事情发生的先后排列语序,在阅读时可以运用语法知识分析句子,但听音过程是快速的心理活动过程,需要在瞬间内完成。所以,学生必须熟练掌握有关的语法知识,了解英语语法结构的规律性,从而提高正确理解句子和段落乃至语篇的敏感性和准确性。在平时英语学习中培养观察、分析、总结英语语法规律的习惯, 深入准确理解不同时态、语法、句型所表示的不同含义, 此外, 熟悉英文不同文体的篇章结构, 尤其是连接词的用法及意义。
5.克服背景知识障碍
由于历史背景不同、地域的差异等多种因素, 以汉语为母语的民族与以英语为母语的民族思维方式必定有所区别。因此,了解必要的目标语国家的背景及文化知识,并在听的过程中运用背景知识排除“负迁移”的干扰,必将提高听力效果。学生在平时不断扩大自己的知识面,了解学习西方文化知识、地理、政治及民族文化知识。具体地说,平时阅读面要广,阅读材料要尽可能涉及英语国家的民族习惯、风土人情、历史、地理, 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内容,同时多利用电影、电视、网络等媒体,日积月累,知识面就会拓宽会加强,对于重要的事实或数据应该做些记录。
6.培养良好的听力习惯和听力技巧
1)培养学生预测能力。预测是理解听力材料的重要环节,是影响听力理解的一个重要技能。它是指借助标题、图例或题中的各个选项,对即将听的文章的主题和内容进行猜测。听录音前先读试题选项,根据已知信息猜测未知信息的答题技巧。
2)要培养学生听录音时排除杂念、专心的好习惯。在听力训练过程中, 做到一心一意地倾听听力材料, 全神貫注地捕捉每一个音节,集中注意力理解每一个意群所表达的意思, 迅速地了解一句话的真正意思, 做到聽、思、忆同时完成。
3)要使学生养成快速记笔记的好习惯,尤关键词、重要的细节、数字等,要边听边记,因为听力过程中经常出现虽然听得明明白白就是没记住的情况,短时记忆的储存功能不可能只通过大脑记忆,有限的时间和紧张的情绪使得大脑工作缓慢,因而有必要辅以手写记录加深记忆。值得强调的是,记笔记的时候只抓关键信息或大意就可以了,比如与选项有关的数字,时间等。
4)要培养学生抓关键词和主题句的能力。一篇听力材料可能有好几句话,但关键的往往只有一个词或是句子,抓住了它也就抓住了精髓。所以帮助他们学会把握语篇的重点和大意, 区分主要信息和次要信息,抓住关键词和主题句可以有效地提高听力水平。
著名语言学家Rivers指出:“听并不是一种被动的技能, 甚至并不像人们传统地认为是一种接受的技能, 听是一种创造性的技能。”本文从实际出发分析了影响英语听力的因素并提出了一些策略。笔者认为,听力水平的提高是一个循序渐进的发展过程,要由易到难,由少而多,有点及面,反复循环,不能急于求成。教师只要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听力训练, 帮助其克服听力障碍,形成有效的策略, 就一定能提高学生的听力能力。
参考文献:
[1] Brown, G,The Nature of Comprehension [J], 外语教学与研究,1997(4)。
[2]孟宪忠,英语语音学[M],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88。
[3] Harmer, J. The Practice of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M], London: Longman,1991。
[4]宝建东 听力策略在英语听力理解中的作用[J], 石家庄法商职业学院教学与研究(综合版) 第3卷 第3期,2007年7月。
[5]莫京静, 英语听力教学分析[J], 国外外语教学,1999(1)。
[6]胡文仲,高一虹.外语教学与文化[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7。
在中学英语教学和测试中,提高听力技能的根本途径在于多听并会听。多听, 需要教师提供好的听力材料及保证足够量的训练; 会听, 需要教师教会学生有效的学习方法。如果学生在每次听力训练中都能获取新的知识和感受, 他们便会对听感兴趣。只有在学生主动参与下, 听力训练才可能产生最好的效果。笔者将会从以下方面来阐述应对听力障碍的策略。
1.强化语音知识、克服语音障碍
克服语音障碍的策略在于加强平时英语朗读训练, 养成正确的英语发音、朗读习惯。在学习、记忆生词时, 学生应严格按照词的音标记忆生词。每学一个词语都应熟悉它的发音, 使每一个词语在记忆过程中都能形成语音和词义之间一种自然而然的联系。这样, 在听到这些语音符号时, 才能快速地反应出该词语的意义。
对于听力材料中比较典型的语音失去爆破的句子、连读的句子等,老师有意识地强调,以引起学生的注意并让他们模仿。由于课时有限,因此要求他们在掌握了一定的语音知识后,课外每天坚持朗读10至20分钟,先跟着课本配套磁带读,注意模仿语音、语调,把握朗读节奏,然后脱离磁带,背诵课文。
2.听说结合,相互促进
听和说对立统一, 既相互制约, 又相互促进和提高。听说两种技能的综合发展是非常重要的,听的能力的增强, 为流利而准确地表达创造了良好条件; 而说的能力的提高,又会反过来促进听力水平的提高。因此, 听力训练应采取听与说相结合的方法。老师可以利用课堂让学生进行对话训练,目的是使学生具有听懂较长内容和“弦外之音”的能力, 能够辨别习语、谚语、反语、重复、反问等, 根据上下文逻辑推理说者的真实含义,虽然语音比不上磁带中标准,却也达到了训练听力的目的。
3.加强基础知识训练, 丰富词汇
词汇是搭建语言的基础,要想迅速提高听力水平,听者必须有足够的词汇量,尤其要扩大积极词汇(对词义,用法和发音都熟悉的词汇)量。因此, 笔者要求学生每天读一篇英文文章,背5~10 个单词或短语,在阅读中抓住关键词分析,判断词义在语境中的细微差别,阅读水平的提高对于带动包括听力在内的其他技能的提高, 也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实践证明,大量的阅读不但增加了词汇量,也提高了学生听的能力,阅读能力直接影响着听的能力。对于外语教学中的听读相关性,蔺长旺通过实验提出了以下结论:外语教学中的阅读理解率与听力理解率直接相关,为正比例关系。
4.熟练掌握英语语法
英汉语言结构差异较大,如英语复合句中从句的位置比较灵活,而汉语通常按照事情发生的先后排列语序,在阅读时可以运用语法知识分析句子,但听音过程是快速的心理活动过程,需要在瞬间内完成。所以,学生必须熟练掌握有关的语法知识,了解英语语法结构的规律性,从而提高正确理解句子和段落乃至语篇的敏感性和准确性。在平时英语学习中培养观察、分析、总结英语语法规律的习惯, 深入准确理解不同时态、语法、句型所表示的不同含义, 此外, 熟悉英文不同文体的篇章结构, 尤其是连接词的用法及意义。
5.克服背景知识障碍
由于历史背景不同、地域的差异等多种因素, 以汉语为母语的民族与以英语为母语的民族思维方式必定有所区别。因此,了解必要的目标语国家的背景及文化知识,并在听的过程中运用背景知识排除“负迁移”的干扰,必将提高听力效果。学生在平时不断扩大自己的知识面,了解学习西方文化知识、地理、政治及民族文化知识。具体地说,平时阅读面要广,阅读材料要尽可能涉及英语国家的民族习惯、风土人情、历史、地理, 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内容,同时多利用电影、电视、网络等媒体,日积月累,知识面就会拓宽会加强,对于重要的事实或数据应该做些记录。
6.培养良好的听力习惯和听力技巧
1)培养学生预测能力。预测是理解听力材料的重要环节,是影响听力理解的一个重要技能。它是指借助标题、图例或题中的各个选项,对即将听的文章的主题和内容进行猜测。听录音前先读试题选项,根据已知信息猜测未知信息的答题技巧。
2)要培养学生听录音时排除杂念、专心的好习惯。在听力训练过程中, 做到一心一意地倾听听力材料, 全神貫注地捕捉每一个音节,集中注意力理解每一个意群所表达的意思, 迅速地了解一句话的真正意思, 做到聽、思、忆同时完成。
3)要使学生养成快速记笔记的好习惯,尤关键词、重要的细节、数字等,要边听边记,因为听力过程中经常出现虽然听得明明白白就是没记住的情况,短时记忆的储存功能不可能只通过大脑记忆,有限的时间和紧张的情绪使得大脑工作缓慢,因而有必要辅以手写记录加深记忆。值得强调的是,记笔记的时候只抓关键信息或大意就可以了,比如与选项有关的数字,时间等。
4)要培养学生抓关键词和主题句的能力。一篇听力材料可能有好几句话,但关键的往往只有一个词或是句子,抓住了它也就抓住了精髓。所以帮助他们学会把握语篇的重点和大意, 区分主要信息和次要信息,抓住关键词和主题句可以有效地提高听力水平。
著名语言学家Rivers指出:“听并不是一种被动的技能, 甚至并不像人们传统地认为是一种接受的技能, 听是一种创造性的技能。”本文从实际出发分析了影响英语听力的因素并提出了一些策略。笔者认为,听力水平的提高是一个循序渐进的发展过程,要由易到难,由少而多,有点及面,反复循环,不能急于求成。教师只要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听力训练, 帮助其克服听力障碍,形成有效的策略, 就一定能提高学生的听力能力。
参考文献:
[1] Brown, G,The Nature of Comprehension [J], 外语教学与研究,1997(4)。
[2]孟宪忠,英语语音学[M],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88。
[3] Harmer, J. The Practice of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M], London: Longman,1991。
[4]宝建东 听力策略在英语听力理解中的作用[J], 石家庄法商职业学院教学与研究(综合版) 第3卷 第3期,2007年7月。
[5]莫京静, 英语听力教学分析[J], 国外外语教学,1999(1)。
[6]胡文仲,高一虹.外语教学与文化[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