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中人影

来源 :文苑·经典美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fish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是1924年生,在北京一个大的四合院里关起门来长大的。我的祖父比较保守,他说:“女孩子就是不能让她到外面的学校去读书,一到外面读书,女孩子就学坏了。”可是女孩子也要读书,读什么呢?读《女诫》,学三从四德,因此对女子的教育是“新知识、旧道德”。我的祖父绝对没有想到我会到欧洲、美洲,在中国各地到处乱跑。家里人也都没有预想到,我会过这样一种生活。但不管过怎么样的生活,我保留的还是新知识与旧道德。
  我已经是九十多岁的人了,讲我自己的诗词,我说那是“镜中人影”。为什么叫“镜中人影”?我觉得这个题目是我教书七十多年来最难讲的一个题目,之前我从来没有讲过。我教书虽久,但我向来讲授的是古人的诗词。古人死无对证,就由着我“信口雌黄”,我可以随便发挥。现在有朋友提出来:“你现在九十多岁,我们只听到你讲古人的诗词,你什么时候也讲一讲自己的诗词吧。”
  其实自己的诗词是佛曰“不可说”,为什么不可说?现在西方有很多现代的理论,例如诠释学、接受美学、符号学等。当我讲古人的诗词,我就通过语言符号给它种种的诠释。在诠释中,就有我作为读者的接受,我有很多诠释的自由。现在讲自己的诗有几点难处:
  第一,我实在觉得我自己的诗也没有什么好,自己觉得不好的诗,还要给人家讲,这是第一个困难。古人的诗,我可以选择李白、杜甫、苏轼、辛弃疾的诗歌,我觉得哪个好就讲哪个。现在讲我自己,我就觉得小时候写的诗非常幼稚,这有什么好讲的。
  第二,我自己诗中的original meaning(最原始的意义),诗说的是什么,作者是最权威的。作者一说出来,那所有诠释的、接受的可能都不存在了。怎么能说这是我的original meaning,我不能这样说,这是一个很笨的方法。
  第三,我讲自己的诗,我是说它好,还是说它坏?我从来没有讲过自己的诗词,但是我已经九十多岁了,也应该做一个回顾了。一定要让我讲的话,我就把距离推远一点,这不见得真的是我,一方面,“镜中人影”就是镜子里面的一个影子,好像是我,又好像不是我;另一方面,时间早已超过半个世纪,真是有历史的距离。我现在就作为第三者,作为七十八年后的一个读者,来看我十几岁时所写的幼稚诗篇。其实我现在想一想,在现实之中确实有诠释的距离,因此是镜中的人影。
  一个朋友来做一个访谈,我忽然间觉悟:诗是“有诸中,形于外”,“情动于中而形于言”。因此,诗常常是不知不觉的,是你自己的本质、潜意识的一种流露。我小时候,老家的四合院能看到的景物就是:窗前的秋竹、大的荷花缸、菊花,然后看到花开的时候有很多蝴蝶、萤火虫在翩跹起舞。当时我没有任何的理想,也从来没有想过我要做一个诗人。
  一个小女孩一天到晚地背诗。诗歌就不止要背,还要吟诵。吟诵久了,你不用学平仄、押韵,自然就学会合辙押韵了。作诗不是很难,就像唱歌一样吟唱,吟唱的时候,那个声调跑到你的头脑、心灵里,你随着声调就写出来了,诗的感情是伴随着声调出来的。
  卢沟桥事变以后,我遭遇的第一个打击是我母亲的去世。在国仇家恨中,我的诗歌脱离了少女的情怀,而有了比较深的层次。
  抗战时期,北平沦陷后,老师教我们的诗词,其实里面都有很多爱国的思想。我的老师顾随先生写了一首小词,其中有一句“小红楼外万重山”,表面上说是红楼外有万重山,那个“万重山”代表的是什么?就是杜甫说的“国破山河在”。因此我的老师后来说“黄河尚有澄清日”,黄河就是千年一清,它也会有一个澄清的日子,“不信相逢尔许难”,我相信我们一定会胜利的。
  我从小是在苦难之中长大,我关怀国家人民的苦难,这种感情是我从小养成的。抗战进入第七年,我写过一首诗:
  莫漫挥戈忆鲁阳,孤城落日总堪伤。
  高丘望斷悲无女,沧海波澄好种桑。
  人去三春花似锦,堂空十载燕巢梁。
  经秋不动思归念,直把他乡作故乡。
  我在诗中说:屈原要为这个世界找一个理想的归宿,一个理想的救赎之策,他找到了吗?虽然他没找到,但何妨从现在做起,等到沧海变成桑田,要等到哪一年呢?现在就试一试在沧海之中种下桑田吧!我就是要在沧海之中种出桑田来……
  今年是2018年,我虚岁已经九十五岁了。在接近一个世纪的生活中,我觉得不管是祖国大陆、台湾,还是海外,我都亲身经历了很多事情。我不像写《城南旧事》的林海音以及写《洗澡》和《干校六记》的杨绛先生记忆力那么强。她们能够把许多故事、人物的细节都记得很清楚。
  我一生漂泊,现在回首从前,真是往事如烟、前尘若梦。很多详细的情况我都已经追忆不起来了。不过幸而我有一个作诗的习惯,我内心有什么感动,常常用诗词记写下来,我的诗词都是我当时非常真纯的感情。
其他文献
诗曰:霞落青山晚照明,客居人间归欲行。掷笔幽谷我去也,文章万卷留后人。  徐霞客是伟大的旅行家,他一生足迹遍及现在全国的21个省 ,经30年撰成60万字的《徐霞客游记》。那么,他的最后一篇游记写于何处?这个问题很少有人注意。2018年11月8日,我到云南宾川县的鸡足山寻访古树,偶揭谜底。  徐霞客于明崇祯十一年(1638)12月22日来到鸡足山,住了30天,每天写一篇游记。后应丽江土司之邀下山,第
夏湾终于在阳光下真实呈现,有种不真切的梦幻感。“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从居住的小城到达故乡夏湾,沿一条笔直的高速公路,也就一个小时。即便这样,好像我总也不能成行,工作与生活交织如一张密密蛛网,我深陷其中。此地到彼地,小城到夏湾,我在其间奔波往返,哪一处都丢不下,又哪一处都安放不了我的焦虑。  高跟鞋踩过高高低低的土路,泥沙抚摸我的鞋跟。路边乡邻亲切唤我的小名,他们脸上憨厚拙朴的笑,扑面
我走的时候还年轻,二十来岁。不知我说过的话在以后多少年里有没有人偶尔提起;我做过的事会不会一年一年地影响着村里的人。那时我曾认为什么是最重要迫切的,并为此付出了多少青春时日。现在看来,我留在这个村庄里影响最深远的一件事,是打了这堵歪扭的土院墙。  我能想到在我走后的二十年里,这堵土墙每天晌午都把它的影子,从远处一点一点收回来,又在下午一寸寸地覆盖向另一个方向。它好像做着这样一件事:上午把黑暗全收回
那天  她有一种越南的宁静  她刚吸进去一口武汉  就迎春来到川外  美,长大了  是有用的……  為了  两天考试  一趟火车  (南京自古注定是个插曲)  看,我写给你诗的字体  比勤奋的姐妹还要年轻……  幻觉  夏天的身体竟没有汗水  有一天  在石婆婆巷口  我发现你挑选水果的手指  突然我不信人难免一死  失眠……  蜗牛脱壳;苦桃、老木、巴黎  我这颗心的楚国呀,真快  枣也诗无敌,
◎在1912年的秋冬,卡夫卡曾经完成过另一个版本的《变形记》,但当时由于和出版商复杂的交涉,并恰逢一战期间,被迫搁置。1915年,我们如今看到的新版《变形记》得以出版,但是其实当这篇小说在1915年完成发表的时候,卡夫卡对于它的完成仍感到不满意和不认可。  ◎ “卡夫卡式的”这个词已经被所有人熟知,它所表现的是在一种世界里,一个人的习惯、思维和行为都突然遭到蒙羞、产生绝望。虽然卡夫卡对这个故事并不
中华民族祖上留下的遗产丰厚,从有形至无形,有形资产大至长城故宫,小至针头线脑,处处蕴含民族精神;无形资产中国人原先不懂,外国人起个佶屈聱牙的名字,叫非物质文化遗产。早先中国人对物质的文化遗产都鄙视得要死,就別再提什么非物质的了。好在这些年有些幡然悔悟的意思,以提文化遗产为荣了。  我们不珍惜遗产由来已久。历史上我们是个多民族国家,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与渔猎民族竞相展现民族长处,轮流坐庄,使得中华民族
宁雨擅长写大场面,也善于抓住小细节。那些细致的描写、冷静的叙述一点点浸入人心,不由得令人感动。如果把一篇文章比作一场戏,宁雨文中那些看似无意写下的物象,都是身负重任的道具。而这“重任”的意义,就是为了让我们看到生活的表情。宁雨就是一个能够捕捉生活表情的作家。  煤火炉子早早封上了。插门,止灯,我和姥姥各自钻进一条紫花被。  月光被窗外的老槐拦着,只有星星点点漏进来。这星星点点的光亮,让夜的黑色更添
火车像在一口深井里走,窗外是贴得很近的嶙峋的石壁,怎么绕也绕不出去。这是我第一次乘坐火车的记忆,那一年的中秋前夕,在我六岁的印象中,和着“月亮月亮团团,火烧火龙船船”的儿歌,圆的不只是月亮,还有火车绕过的弯弯。  小孩子的印象往往是最直观的。云南铁路弯多道窄,加上地势起伏多变,坡道很多,火车如果不设计成窄轨,转弯就成了问题,车身重了上坡也会吃力。即便已经是比标准轨道一再缩微的滇越“米轨”、“寸轨”
小时候看过一部日本电影——《砂器》,讲战后日本东北部一对失去土地的父子。他们到处流浪,在雨地里赶路,在崎岖的山路上跋涉,在大雪飘飞的农舍前乞讨。有一个镜头让我印象深刻:大雪天里父亲讨来一碗粥,在砂锅里煮热让儿子喝,儿子推让让他先喝,他去尝试温度,结果嘴被烫起大泡,疼得原地乱跳,随后父子俩哈哈大笑……这个温暖的镜头让我哭了,现在也不知为何。  后来父亲得了麻风病,儿子被养父收留,又逃跑了。机缘巧合下
依附于人总要付出代价。  “从前有一匹马,它有一个危险而凶猛的敌人——狼,所以每天战战兢兢度日。在绝望之余,马突然想到要找一个强壮的盟友。于是它找到了人,它对人说,狼也是人的大敌,提出和人结盟的建议。人毫不犹豫接受了,并说只要马能跟他合作,将快腿交给他指挥,他们可以立刻去杀掉狼。马答应了这个条件,允许人将马缰和马鞍装在它身上。于是人就骑着马去猎狼,把狼给杀死了。马高兴地松了一口气,向人道谢,并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