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教学案例选取的要求

来源 :中学教学参考·文综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essiemaa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案例教学源出哈佛大学,案例教学是以案例为研究对象,以问题为导向,以探究为基础的课堂教学方式。高中地理引入案例教学,能建立起地理教学体系的自我更新机制,使其更具科学性和时代性。通过大量的实例使学生能够将上课与现实融合在一起去思考与行动,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讨论,要求学生从真实的角度考虑问题,它重视的是得出结论的学习过程,通过强化训练,使学生的思维不断创新和发展。
  为此,在高中案例教学过程中要充分注重案例的选择,笔者在多年尝试中,认为案例的选择要遵循下列一些要求。
  1.客观真实性要求
   案例的客观真实性决定了案例教学的客观真实性,案例不真实,就不能反映客观的存在,这样假设的条件也只能得到假设的结论。地理教学的实践指导意义也就不能凸显出来。
  地理学是有着丰富的基本理论、应用理论的基础性学科,又是一门与生产实践进一步紧密联系的应用性学科。地理学科在学生未来社会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在探究自然、了解自然特征上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持。现代科技的发展又让地理学在服务于人口和城市、工农业生产、交通、建筑业、环境的治理和保护、旅游、医学、航天和航空等等方面提供了更好的服务。因此在高中地理案例教学中,应用客观事实,做到理论与实际的生产生活相联系,才能让学生快速适应未来的生产和生活。
  2.目的性要求
   案例教学的目的是通过一个或几个独特而又具有代表性的典型事件,让学生在案例的阅读、思考、分析、讨论中,建立起一套适合自己的完整而又严密的逻辑思维方法和思考问题的方式,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比如在《流域的综合治理与开发》中以田纳西河为例的教学活动中,我们教给学生的应该首先是该流域为什么要治理,为什么要开发;其次是治理什么,开发什么;第三是怎样治理,怎样开发;第四是治理开发的成功经验是什么,有什么值得其他流域学习借鉴的地方。学生在一系列的阅读、思考、分析、讨论中发现了关于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的一般方法,即首先分析流域的自然地理特征和人文地理特征;其次找出该流域的不利因素和存在问题,以及有利条件和开发优势;再次在遵循因地制宜要求的基础上扬长避短,发展拥有地区特色的经济;最后在发展过程中要注意不断总结、不断提高,以实现地区生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在总结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的一般方法的基础上,我们对学生提出对我国长江流域的治理与开发的探讨,从而使学生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上有了明显的提高。
  传统的教学侧重于教师对知识的传授,现在则要求教师要侧重于对学生能力的训练和提高。案例教学通过典型案例,从特殊到一般的分析、归纳,再从一般到特殊的运用, 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了提高。
  3.时代性和科学性要求
   地理事物是发展变化的,某些地理现象甚至可以说是日新月异的。这就要求教师要经常地、广泛地收集来自各方面的地理信息,尽可能使自己的讲解符合客观实际。同时,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人类实践活动范围的扩大,地理科学研究也不断地取得新成果,出现新理论,这些都要求地理教学案例的选择要具有时代性和科学性。
  比如对《产业转移》的讲述,以珠江三角洲为例,在20世纪80年代珠江三角洲成为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产业移入地区,而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又成为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产业的移出区,时至今日已基本实现产业的升级。在短短的二三十年间,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产业移入和移出在形成的原因和对该地区的生态、经济、社会产生的影响则各不相同。
  
  通过对珠江三角洲产业转移的了解可以看出,案例的剖析一定要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才能客观地、科学地了解事物的发展变化。
  4.启发性要求
   案例教学,不存在绝对正确的答案,目的在于启发学生独立自主地去思考、探索,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启发学生掌握一套分析、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
  比如在《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以西北地区为例的教学活动中,对不同地区荒漠化形成分析、荒漠化的危害和荒漠化的治理上,学生在一系列的阅读、思考、分析、讨论中提出了很多建设性的意见。比如在讨论荒漠化的治理时,有些学生就说暑假时可以组织青年志愿者把旅游活动变成植树造林等环保活动。甚至有些学生说西北荒漠化不就是缺水吗,于是学着电影《不见不散》中葛优说:“如果把喜马拉雅山炸开形成一道五十公里的口子,世界屋脊还留着,把印度洋的暖风引到我们这里来,试想一想,那我们美丽青藏高原从此摘掉落后的帽子不算,还得变出多少个鱼米之乡!”有各种奇思妙想冒出来。
  启发性要求是案例教学中的灵魂,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迪学生的思想,提高学生的思维意识和能力。
  5.综合性要求
   案例内涵应较丰富,不能过于简单,案例的选择要有助于学生运用基本的理论知识、基础原理,以帮助学生学会审时度势、权衡应变、果断决策。案例教学的实施,需要学生综合运用各种知识和灵活的技巧来处理。
  比如在《流域的综合治理与开发》中以田纳西河为例的教学活动中,田纳西河流域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洪涝灾害和经济落后,根源是洪涝灾害。对于洪涝灾害的形成我们就要进行综合分析,有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自然原因又要从地理位置、流域内地形、气候、植被、河流水系特征、流域面积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归纳。人为原因则要从历史上工农业生产活动等方面加以分析。通过综合分析,找出形成的主要原因,学生也就能从中找到解决问题的对策。如地形落差大,由山地进入平原,流速突然降低,排水不畅,学生提出降速、减量可以通过筑坝拦水来解决,而降水季节变化大也可以通过筑坝拦水调节径流来解决,就这样通过综合、推理获得解决问题的办法。可见案例分析需要我们提供的材料要尽可能丰富,以便于学生获悉更多信息,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合理的分析、推断,以掌握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技巧。
  地理研究的对象不是孤立的,各种地理事物彼此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渗透。因此,在案例选择和分析时要避免孤立片面地、绝对地阐述地理现象和问题,要用综合的观点来解决。
  6.突出实践性的要求
   地理学的实践性在教学中的主要表现:一是在学习地理知识的过程中,需要学生动手、动脑和进行实际操作;二是许多地理知识可在实践活动中获取或得到验证;三是大量的地理知识可直接用于指导生产和生活实践。课程标准在实施建议部分指出,教师要“指导学生开展观察、实践、探究和研究活动”,这是实现“重视对地理问题的探究”这一课程基本理念的重要途径和方法。课程标准中的活动建议共80多个,几乎全是实践内容,它包括地理演示、地理观测、地理考察、地理实验、地理制作、地理调查和地理专题研究等实践活动。
  案例都是实际生产和生活中的典型事例,利用案例教学使学生在校园内就能接触并学习到大量的社会实际问题,实现从理论到实践的快速转化。因此,在案例选择时应尽可能让学生开展一些有效的观察、调查、探究等实践活动,以实现地理教学对学生综合能力提高的要求。当然在案例选择时还要同时考虑所教学生的知识水平、审美水平、道德水平、兴趣、思维方式和活动能力等情况。
  在案例教学中,教师不仅是教师而且也是学生。一方面,教师是整个教学的主导者,掌握着教学进程,引导学生思考,组织讨论研究,进行总结、归纳;另一方面,在教学中通过共同研讨,不但可以发现自己的弱点,而且从学生那里可以了解到大量的感性材料。案例教学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学中,由于不断变换教学形式,学生大脑兴奋不断转移,注意力能够得到及时调节,有利于学生的精神始终维持最佳状态。案例教学生动具体、直观易学。案例教学的最大特点是它的真实性。由于教学内容是具体的实例,加之采用的是形象、直观、生动的形式,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易于学习和理解。案例教学能够集思广益。教师在课堂上不是“独唱”,而是和大家一起讨论思考,学生在课堂上也不是忙于记笔记,而是共同探讨问题。教师可以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决策能力和创新能力,满足时代对人才的需求。
  总之,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明确案例选取的基本要求,正确运用案例教学法,才能够真正实现教学相长。
  (责任编辑 庞丹丹)
其他文献
二次函数y=ax2 bx c (a≠0)是初中代数教材的重点和难点,也是初中数学的重要基础之一.本文结合自己实际教学工作,对二次函数教学的有关问题进行了一些思考.  一、 熟记图象性质,注意隐含条件   在初三数学课本中,对一元二次方程ax2 bx c=0 (a≠0)进行配方:  x2 bax ca=0, ①  (x b2a)2=b2-4ac4a2.  当b2-4ac≥0时,x b2
中储粮油脂粮库混凝土屋面渗水维修,在粮库内部采取了水性聚氨酯注浆堵漏的措施,在粮库屋面外部对原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层破损处进行了修补,基面采用聚合物防水砂浆修补,分
近日,国内金属屋面系统领军企业——江苏雅百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功跻身“2016中国上市公司品牌100强”并喜获金蝉奖“2016年度创新成长型企业”荣誉称号,以骄人的成绩为2016
“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标准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这种理念将从根本上改变学生“接受学习,机械记忆,被动模仿”的尴尬境地,摒弃置学生于依附地位,蔑视学生的人格尊严,践踏学生的自主性,贬低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扼杀学生的创新精神的“教师中心论”,构建起“以人为本”的核心态度价值观。这就要求我们要让学生在心灵的沟通和碰撞,理智的启迪和质疑的良好师生关系中得到相互尊重,相互信任,并能根据个人的意愿和
2017年5月22日,深圳福田香格里拉大酒店,全球屋面和建筑防水界翘首期盼的“2017(深圳)国际防水高端论坛暨第五届中国建筑防水(南方)专家论坛”精彩开讲。此次论坛由国际屋面联盟主
墨引1号(原代号99-22)、墨引2号(原代号99-36)是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和青海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共同承担国家"948"项目即《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CIMMYT)春小麦新品
创新能力是人们发现新问题,解决新问题,创造新事物的能力.创新能力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时代呼唤创新,一个国家创新能力对其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在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过程中教师应该做些什么呢?  一、 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  中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所面临的压力也越来越大.现在的高考制度也是只看分数,因而很多人忽视了创新而更加地关注学生的成绩.培养创新能力
“学案导学”是以学案为操作材料,以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以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和化学情感,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目的,注重学法指导,以“导学、诱思”为特点的教学策略体系。“学案导学”不同于传统教学,传统教学注重预习、上课、练习、复习,而在培养学生兴趣与能力方面做得不够,学案导学则改变传统讲授式的“要我学”为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式的“我要学”,从而使学生学会学习。一、设计化学“学案导学”所要遵循的原则1.“导学
基于三剪统一强度准则和弹脆塑性模型,考虑中间主应力、渗流、剪胀、软化和塑性区弹性模量等因素的影响,推导了含有5种因素综合影响的水工圆形隧洞塑性区位移解析解;通过算例
美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美育对于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念和审美能力,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具有重要的作用。”现行的课程标准把“健康高尚的审美观”作为教学目的之一,也说明美育符合当代全面发展学生素质的需要。既是如此,那么如何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美呢?    一、挖掘教材的内容美    语文是一门综合文化素养课,它不仅具有工具性,其美育功能也是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