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由于我国高等教育不合理的分类设置、单一的评估体系等原因,地方本科院校陷入发展困境。从欧洲高教结构调整的实践中,可以得出构建地方本科院校、管理队伍与师资队伍转型发展新常态的启示。
关键词 欧洲 高教实践 转型发展 启示
一、地方本科院校发展的困境
(一)办学定位趋同,惯性思维发展
众多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致力于向教学研究型或研究型大学目标靠拢,培养学术型拔尖创新人才,而学校自身又无坚实的办学基础和发展条件,发展困难重重。部分学校虽然定位明确,但惯性发展,尚处于“自发自为探索阶段”,尽管有强烈的转型愿望,但未找到突破口,困难较多,在实际办学中仍然沿袭传统本科办学思路。
(二)人才培养重理论,实践培养不够
地方本科院校的培养方案过于强调理论体系的完整,实训、生产实习等工程实践类教学环节的比例明显不足;不同类别、不同层次高校之间的课程体系差别很小;使用的教材大多是统一的“规划教材”,追求“宽口径、厚基础”而缺少个性,专业没有地方特色,没有行业特色,没有学校特色。
(三)学科专业无特色,脱离地方需求
地方本科院校办学的地方性、区域性特征不明显。一是有些专业学校转制与升本后,原有的专业结构与地方产业行业结构匹配度不高,要实现转型,需要的周期较长;二是现行本科专业目录的专业设置缺少灵活性,没有体现不同教育类型的特点;三是有些学校不顾所在城市和农村的经济基础、产业结构对人才的需要,没有切实研究地方经济发展对人才知识、能力、素质的新需求。
(四)师资队伍“重学历轻能力”,教师实践能力较低
地方本科院校普遍存在重学历,而忽视教师将理论转换为技术、将技术转换为现实生产力的专业实践能力。一方面,高校在人才引进上有过多的条框限制,另一方面,制度层面又不能有效引导教师进行必须的企业实践,工程实践能力得不到提高。
(五)科学研究“重学轻术”,服务地方能力较低
长期以来,我国“重学轻术”的学术文化,造成科学与技术发展的不平衡,出现科技发展的“短板效应”,并由此产生“搞科研的不管技术,搞技术的不管科研”的两分离现象。
二、欧洲高教结构调整的实践
(一)欧洲高教结构调整的特征
在新的工业革命和产业变革中,欧洲国家都及时从高等教育的层次和科类等方面对高等教育的形式进行了调整,前后经历了多元扩张、横向整合、纵向整合的三大阶段,使高等教育对社会经济发展和国家竞争力实现有力支撑,充分发挥了高等教育服务社会的功能。在多元扩张阶段,政府对高等教育的改革主要侧重于扩大办学规模;在横向整合阶段,侧重推动高等教育机构的横向合并与重组;在纵向整合阶段侧重于强化“双元”结构之间的联系。总体来看,其改革的主导力量是中央政府,目标是提高高等教育机构的管理效率、有效性和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服务能力。
(二)欧洲高等教育结构改革的经验
金融危机背景下的德国、瑞士、荷兰、芬兰、奥地利等国家能迅速走出困境,靠的是合理的高等教育结构和完整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支持,尤其是上世纪70年代兴起的应用技术大学所提供的人才资源和技术服务支撑,应用技术大学对实体经济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从瑞士、芬兰的高等教育结构改革来看,瑞士、芬兰作为最具全球竞争力的经济体,尽管国家人口较少、资源匮乏,但教育体系能够充分满足其经济发展需求,高等教育与职业培训整体发展水平较高。这些国家高等教育整体规模较小,改革阻力较小,能够针对经济发展变化及时调整教育结构。瑞士高等教育包括综合性大学和应用技术大学,其中综合性大学包括12所州立大学、2所联邦理工大学、14所师范大学,应用技术大学为9所。综合性大学开展基础研究和教学,主要培养理论和科学研究型人才,培养层次到博士;应用技术大学则重视实践性教学,突出应用性研究和开发,主要培养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层次到硕士。芬兰高等教育包括10所多学科的综合性大学和25所应用技术大学。应用技术大学与普通大学具有并立的法律地位,应用技术大学的引入助力芬兰在20世纪的最后十年,顺利完成了从资源要素驱动型经济向知识和创新驱动型经济的转型。从德国、英国的高等教育结构改革来看,德国1968年通过了《联邦共和国各州高等学校协定》,应用技术大学在工程师学校和高级专业学校合并的基础上得以建立,将当时部分基础较好的工程师学校、高级专业学校合并,在保持其办学总体特色的前提下创建应用技术大学。1976年,经《德国高等教育法》得以确立应用技术大学在高等教育中的地位,经过半个世纪的发展,已占据德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当前,德国高等学校总数为421所,包括108所综合性大学,210所应用技术大学。英国政府1966年推出《应用技术学院和其他学院发展计划》白皮书,强调根据英国31类技艺发展非综合性大学的高等教育,应用技术学院教育由此引入,形成了“双元”结构的高等教育体系。1992年,英国议会通过了《继续教育和高等教育法案》,授予应用技术学院在命名和集资项目方面与大学同等的地位,所有符合条件的应用技术学院全部升格为大学,建立统一的高等教育体制。
三、欧洲高教实践对我国地方本科院校转型的启示
(一)构建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新常态
第一,处理好办学定位“顶天”与“立地”的关系。“顶天”就是做好顶层设计,围绕高等教育功能的完善、人才培养目标的确立,真正承担起历史使命、社会责任;“立地”就是立足办学实际,彰显学科科研优势,利用地域文化优势,发挥地方优势,推动地方经济社会文化发展。要进一步找准科学的办学定位,从同质化向多元化、多样化转型,围绕办学目标树品牌、创精品、出特色,为学校的持续发展提供核心支撑。第二,处理好自身规律与适应社会发展的关系。应顺势而为,遵循人才培养规律与高等教育规律,适应当下社会发展需求,破解分类不清、定位不明、特色不显、模式单一等问题,调整发展思路,加速转型发展。第三,处理好服务与引领的关系。应把优势变为助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有效资源和强大动力,做到“论文写在产品上、研究做在工程中、成果转化在企业里、价值体现在效益上”,将服务社会作为科学研究的立足点,适应区域现代产业体系建设需求,在决策咨询、技术服务、课题研究等方面形成特色优势和效益,实现校地协同创新、学科专业与地方产业有机对接。第四,处理好以学生为本与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关系。应以“以人为本”为导向,实现学生的理论与实践、知识与能力、专业素养与人文素养的有机结合,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深化教学改革,在教学内容、方法与平台建设上,注重专业素养与通识素质的培养,发挥师生之间的主导与主体作用,实现校地、校企的有机对接与深化协作。 (二)构建管理队伍转型发展新常态
第一,处理好创新与传统的关系。前瞻性、科学性、实用性的转型发展对策,必须有厚重的理论、多学科的视角和先进的方法作支撑,推进转型发展,应从加强研究、方法创新等方面提升能力、夯实基础。一是发挥科学研究实力雄厚的优势,重点支持一批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长远影响的研究项目,为提升应用对策研究水平提供坚实的理论支撑;二是着力推动跨学科研究,大力推进新兴学科发展,为应用对策研究提供更为有力的学科支撑;三是大力推动科研方法创新,吸收借鉴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推动资源共建共享,为转型发展提供有力的方法支撑和条件保障。第二,处理好主攻与防守的关系。出思想、谋战略、提对策,是管理人员的根本功能。必须紧紧围绕服务国家和区域发展战略,结合学校优势和特色,明确主攻方向。一是建立重大决策跟踪机制,及时提供动态监测、效果评估和信息反馈,加强战略研究,就未来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超前研究,提供决策储备;二是完善理论联系实际机制,选拔推荐优秀教师到企业挂职,参与政策咨询制定,推动教师在实践中增长才干;三是建立与需求对接的新模式,邀请校外工作部门直接参与、共同确定转型发展的重点任务,联合组建研究团队,从源头上解决科学研究与决策需求脱节的问题,完善专家建议报送机制,打造转型发展成果发布平台。第三,处理好改革与治理的关系。学校转型发展关键在于深化综合改革,创新体制机制,释放改革红利,激发教学科研潜能。一是完善评价制度,树立质量第一的评价导向,健全科学合理的分类评价标准,建立以政府、企业、社会团体等评价为主的多元评价机制,改进绩效评估,形成有进有退的动态管理体制;二是完善开放合作机制,大力推动协同创新,积极探索开放、集成、高效的新模式,组织多部门、多学科、多领域专家开展联合攻关;三是改进管理方式,创新管理理念,加强宏观指导,完善顶层设计,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建立健全政策指导到位、保障措施得力、有利于激发转型发展活力的管理机制。
(三)构建教师队伍转型发展新常态
第一,处理好拥有与培养的关系。“双师型”师资队伍是办好应用型高校不可或缺的重要条件。德国应用技术大学之所以效果好、有名气,长盛不衰。原因之一就在于有一支素质过硬的“双师型”师资队伍。一方面,其师资队伍中的教授必须具有五年实践工作经验,且必须具有博士学位;另一方面,拥有一支高素质的兼职教师队伍。因此,必须加快培养“双师型”师资队伍。第二,处理好基础与应用的关系。应用科研是应用型高校区别于学术型高校和专科层次院校的基本特征之一,德国的许多应用技术大学,在科研上大有与学术型大学分庭抗礼之势,要实现向应用型高校转型,必须在应用性科研上下功夫。第三,处理好学科逻辑设计与社会需求设计的关系。在课程设置上,应淡化学科体系,充分体现岗位和职业需求,在课程设计上应根据行业企业需求、职业和岗位需求来设置。第四,处理好学校与企业的关系。教师要熟悉掌握校企合作办学的四个特点:一是市场性。它是校内学习与校外真实工作的具体结合;二是现代性。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现代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要求,学生在提高岗位适应能力的同时,也同步掌握了企业最先进的技术,实现了真正意义上专业理论与技能的紧密结合;三是职业性。学生在企业真实的工作场景中实现自我教育,激发学习热情,养成积极的工作态度、良好的职业道德,完成学习生活向职业生活的过渡;四是大众性。校企合作教育是在社会需求的推动下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其主要表现形式是人们的生存和求职愿望,因此,职业教育的大众化是满足需求的必然结果。
基金项目:湖北省教育厅2015年度科研重点项目“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路径与对策研究”(编号:d20152905)
(作者单位:黄冈师范学院)
关键词 欧洲 高教实践 转型发展 启示
一、地方本科院校发展的困境
(一)办学定位趋同,惯性思维发展
众多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致力于向教学研究型或研究型大学目标靠拢,培养学术型拔尖创新人才,而学校自身又无坚实的办学基础和发展条件,发展困难重重。部分学校虽然定位明确,但惯性发展,尚处于“自发自为探索阶段”,尽管有强烈的转型愿望,但未找到突破口,困难较多,在实际办学中仍然沿袭传统本科办学思路。
(二)人才培养重理论,实践培养不够
地方本科院校的培养方案过于强调理论体系的完整,实训、生产实习等工程实践类教学环节的比例明显不足;不同类别、不同层次高校之间的课程体系差别很小;使用的教材大多是统一的“规划教材”,追求“宽口径、厚基础”而缺少个性,专业没有地方特色,没有行业特色,没有学校特色。
(三)学科专业无特色,脱离地方需求
地方本科院校办学的地方性、区域性特征不明显。一是有些专业学校转制与升本后,原有的专业结构与地方产业行业结构匹配度不高,要实现转型,需要的周期较长;二是现行本科专业目录的专业设置缺少灵活性,没有体现不同教育类型的特点;三是有些学校不顾所在城市和农村的经济基础、产业结构对人才的需要,没有切实研究地方经济发展对人才知识、能力、素质的新需求。
(四)师资队伍“重学历轻能力”,教师实践能力较低
地方本科院校普遍存在重学历,而忽视教师将理论转换为技术、将技术转换为现实生产力的专业实践能力。一方面,高校在人才引进上有过多的条框限制,另一方面,制度层面又不能有效引导教师进行必须的企业实践,工程实践能力得不到提高。
(五)科学研究“重学轻术”,服务地方能力较低
长期以来,我国“重学轻术”的学术文化,造成科学与技术发展的不平衡,出现科技发展的“短板效应”,并由此产生“搞科研的不管技术,搞技术的不管科研”的两分离现象。
二、欧洲高教结构调整的实践
(一)欧洲高教结构调整的特征
在新的工业革命和产业变革中,欧洲国家都及时从高等教育的层次和科类等方面对高等教育的形式进行了调整,前后经历了多元扩张、横向整合、纵向整合的三大阶段,使高等教育对社会经济发展和国家竞争力实现有力支撑,充分发挥了高等教育服务社会的功能。在多元扩张阶段,政府对高等教育的改革主要侧重于扩大办学规模;在横向整合阶段,侧重推动高等教育机构的横向合并与重组;在纵向整合阶段侧重于强化“双元”结构之间的联系。总体来看,其改革的主导力量是中央政府,目标是提高高等教育机构的管理效率、有效性和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服务能力。
(二)欧洲高等教育结构改革的经验
金融危机背景下的德国、瑞士、荷兰、芬兰、奥地利等国家能迅速走出困境,靠的是合理的高等教育结构和完整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支持,尤其是上世纪70年代兴起的应用技术大学所提供的人才资源和技术服务支撑,应用技术大学对实体经济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从瑞士、芬兰的高等教育结构改革来看,瑞士、芬兰作为最具全球竞争力的经济体,尽管国家人口较少、资源匮乏,但教育体系能够充分满足其经济发展需求,高等教育与职业培训整体发展水平较高。这些国家高等教育整体规模较小,改革阻力较小,能够针对经济发展变化及时调整教育结构。瑞士高等教育包括综合性大学和应用技术大学,其中综合性大学包括12所州立大学、2所联邦理工大学、14所师范大学,应用技术大学为9所。综合性大学开展基础研究和教学,主要培养理论和科学研究型人才,培养层次到博士;应用技术大学则重视实践性教学,突出应用性研究和开发,主要培养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层次到硕士。芬兰高等教育包括10所多学科的综合性大学和25所应用技术大学。应用技术大学与普通大学具有并立的法律地位,应用技术大学的引入助力芬兰在20世纪的最后十年,顺利完成了从资源要素驱动型经济向知识和创新驱动型经济的转型。从德国、英国的高等教育结构改革来看,德国1968年通过了《联邦共和国各州高等学校协定》,应用技术大学在工程师学校和高级专业学校合并的基础上得以建立,将当时部分基础较好的工程师学校、高级专业学校合并,在保持其办学总体特色的前提下创建应用技术大学。1976年,经《德国高等教育法》得以确立应用技术大学在高等教育中的地位,经过半个世纪的发展,已占据德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当前,德国高等学校总数为421所,包括108所综合性大学,210所应用技术大学。英国政府1966年推出《应用技术学院和其他学院发展计划》白皮书,强调根据英国31类技艺发展非综合性大学的高等教育,应用技术学院教育由此引入,形成了“双元”结构的高等教育体系。1992年,英国议会通过了《继续教育和高等教育法案》,授予应用技术学院在命名和集资项目方面与大学同等的地位,所有符合条件的应用技术学院全部升格为大学,建立统一的高等教育体制。
三、欧洲高教实践对我国地方本科院校转型的启示
(一)构建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新常态
第一,处理好办学定位“顶天”与“立地”的关系。“顶天”就是做好顶层设计,围绕高等教育功能的完善、人才培养目标的确立,真正承担起历史使命、社会责任;“立地”就是立足办学实际,彰显学科科研优势,利用地域文化优势,发挥地方优势,推动地方经济社会文化发展。要进一步找准科学的办学定位,从同质化向多元化、多样化转型,围绕办学目标树品牌、创精品、出特色,为学校的持续发展提供核心支撑。第二,处理好自身规律与适应社会发展的关系。应顺势而为,遵循人才培养规律与高等教育规律,适应当下社会发展需求,破解分类不清、定位不明、特色不显、模式单一等问题,调整发展思路,加速转型发展。第三,处理好服务与引领的关系。应把优势变为助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有效资源和强大动力,做到“论文写在产品上、研究做在工程中、成果转化在企业里、价值体现在效益上”,将服务社会作为科学研究的立足点,适应区域现代产业体系建设需求,在决策咨询、技术服务、课题研究等方面形成特色优势和效益,实现校地协同创新、学科专业与地方产业有机对接。第四,处理好以学生为本与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关系。应以“以人为本”为导向,实现学生的理论与实践、知识与能力、专业素养与人文素养的有机结合,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深化教学改革,在教学内容、方法与平台建设上,注重专业素养与通识素质的培养,发挥师生之间的主导与主体作用,实现校地、校企的有机对接与深化协作。 (二)构建管理队伍转型发展新常态
第一,处理好创新与传统的关系。前瞻性、科学性、实用性的转型发展对策,必须有厚重的理论、多学科的视角和先进的方法作支撑,推进转型发展,应从加强研究、方法创新等方面提升能力、夯实基础。一是发挥科学研究实力雄厚的优势,重点支持一批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长远影响的研究项目,为提升应用对策研究水平提供坚实的理论支撑;二是着力推动跨学科研究,大力推进新兴学科发展,为应用对策研究提供更为有力的学科支撑;三是大力推动科研方法创新,吸收借鉴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推动资源共建共享,为转型发展提供有力的方法支撑和条件保障。第二,处理好主攻与防守的关系。出思想、谋战略、提对策,是管理人员的根本功能。必须紧紧围绕服务国家和区域发展战略,结合学校优势和特色,明确主攻方向。一是建立重大决策跟踪机制,及时提供动态监测、效果评估和信息反馈,加强战略研究,就未来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超前研究,提供决策储备;二是完善理论联系实际机制,选拔推荐优秀教师到企业挂职,参与政策咨询制定,推动教师在实践中增长才干;三是建立与需求对接的新模式,邀请校外工作部门直接参与、共同确定转型发展的重点任务,联合组建研究团队,从源头上解决科学研究与决策需求脱节的问题,完善专家建议报送机制,打造转型发展成果发布平台。第三,处理好改革与治理的关系。学校转型发展关键在于深化综合改革,创新体制机制,释放改革红利,激发教学科研潜能。一是完善评价制度,树立质量第一的评价导向,健全科学合理的分类评价标准,建立以政府、企业、社会团体等评价为主的多元评价机制,改进绩效评估,形成有进有退的动态管理体制;二是完善开放合作机制,大力推动协同创新,积极探索开放、集成、高效的新模式,组织多部门、多学科、多领域专家开展联合攻关;三是改进管理方式,创新管理理念,加强宏观指导,完善顶层设计,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建立健全政策指导到位、保障措施得力、有利于激发转型发展活力的管理机制。
(三)构建教师队伍转型发展新常态
第一,处理好拥有与培养的关系。“双师型”师资队伍是办好应用型高校不可或缺的重要条件。德国应用技术大学之所以效果好、有名气,长盛不衰。原因之一就在于有一支素质过硬的“双师型”师资队伍。一方面,其师资队伍中的教授必须具有五年实践工作经验,且必须具有博士学位;另一方面,拥有一支高素质的兼职教师队伍。因此,必须加快培养“双师型”师资队伍。第二,处理好基础与应用的关系。应用科研是应用型高校区别于学术型高校和专科层次院校的基本特征之一,德国的许多应用技术大学,在科研上大有与学术型大学分庭抗礼之势,要实现向应用型高校转型,必须在应用性科研上下功夫。第三,处理好学科逻辑设计与社会需求设计的关系。在课程设置上,应淡化学科体系,充分体现岗位和职业需求,在课程设计上应根据行业企业需求、职业和岗位需求来设置。第四,处理好学校与企业的关系。教师要熟悉掌握校企合作办学的四个特点:一是市场性。它是校内学习与校外真实工作的具体结合;二是现代性。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现代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要求,学生在提高岗位适应能力的同时,也同步掌握了企业最先进的技术,实现了真正意义上专业理论与技能的紧密结合;三是职业性。学生在企业真实的工作场景中实现自我教育,激发学习热情,养成积极的工作态度、良好的职业道德,完成学习生活向职业生活的过渡;四是大众性。校企合作教育是在社会需求的推动下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其主要表现形式是人们的生存和求职愿望,因此,职业教育的大众化是满足需求的必然结果。
基金项目:湖北省教育厅2015年度科研重点项目“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路径与对策研究”(编号:d20152905)
(作者单位:黄冈师范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