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混凝土结构因为其具有耐火性、可塑性、耐久性、整体性好以及取材方便的优势成为现今建筑物多采用的建筑结构,应用于房屋建筑工程的设计和施工中。但是混凝土结构也存在缺点,比如重量大,在高层建筑和跨越式建筑结构中不易抗震,出现裂缝可能性高等缺点。本文对混凝土机构容易形成裂缝的原因进行了简单的分析,并针提出一些的预防措施,希望能够对于存在的问题起到辅助的作用,对房屋建设中选用混凝土结构的设计施工提供一些帮助。
关键词:混凝土结构;裂缝;预防措施
一、混凝土结构出现裂缝的原因
混凝土是一種轴心抗拉强度非常低的脆性材料,混凝土结构建筑在施工过程中,容易受到设计、材料、施工、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当环境温度发生变化、地基不均匀出现沉降等情况时,就容易产生裂缝,要根本解决混凝土中出现裂缝问题,还是需要先分析混凝土裂缝形成的原因。正确判断和分析混凝土结构裂缝的成因,能够有效地控制和减少混凝土结构产生裂缝。 以下几点是混凝土结构出现裂缝的常见原因。
1.设计出现问题
房建之前要做的就是建筑设计,其中可能出现:设计结构时需要开洞、留槽或断面突变而产生的应力集中所产生的结构裂缝;设计中构造钢筋配置过少或过粗等引起构件裂缝,如现浇主梁在主次梁交接处没有设附加箍筋或附加吊筋;设计中未充分考虑混凝土结构的收缩变形,比如采用的混凝土等级过高,造成用灰量过大,对收缩不利等情况都可能造成混凝土结构出现裂缝,需要在设计时重点注意。
2.混凝土材料选用及配合比
在选择建筑材料方面,也是经常会出现问题的。比如说有些施工人员想要省事省钱,所采用的建筑材料质量差,经常出现蜂窝麻面或者豆腐渣工程,所以必须严把材料的质量关。通常所见的因材料质量而引起的裂缝的原因,都是水泥、砂、石子等质量不合格,所以一定要选择合适合格的材料。
配合比是根据房屋建筑设计和所选用的混凝土的配合程度。配合比影响着混凝土的抗拉强度,是造成混凝土开裂不可忽视的原因。配合比不当通常是指水灰比大,骨料种类不佳,含砂率不适当,水泥用量过大,选用外加剂不当等。所以根据设计来选用材料比例,提高配合比才能避免房屋建筑出现裂缝。
3.施工工艺和混凝土养护
混凝土是一种人造混合材料,其质量好坏的一个重要标志是成型后混凝土的均匀性和密实程度。在施工工艺方面混凝土结构出现问题的范围很广,通常会出现问题的是:混凝土结构缩水,水分的缺失导致了混凝土形成裂缝;不规范的浇捣过程影响混凝土结构的密实程度,现场浇捣混凝土时,振捣时间过短,或振捣不到位,漏振、过振,都会影响混凝土的密实性和均匀性,导致混凝土结构产生裂缝;模板构造出现问题,漏水、漏浆、支撑刚度不够、地基下沉、过早拆摸等都可能造成混凝土开裂。因此混凝土的搅拌、运输、浇灌、振实各个工序中的任何缺陷和疏漏,都可能是裂缝产生的直接或间接原因
混凝土养护,其中早期养护对质量与裂缝的影响是非常大的。早期表面缺水干燥或温差较大,并且现场养护措施不到位,使得混凝土早期脱水,引起收缩裂缝。对大体积混凝土工程,没有两次抹面,也非常容易产生表面收缩裂缝。其实,养护是使混凝土正常硬化的重要手段。养护条件对裂缝的出现有着关键的影响。在标准养护条件下,混凝土硬化正常,不会开裂,但只适用于试块或是工厂的预制件生产,现场施工中不可能拥有这种条件。但是必须注意到,现场混凝土养护越接近标准条件,混凝土开裂可能性就越小。
二、预防混凝土结构出现裂缝的措施
对混凝土裂缝的控制方法,应该以预防为主,同时在施工过程做好过程控制, 尽量做到按设计和施工规范进行操作, 如果发现微小裂缝存在,应及早进行处理补救。根据混凝土裂缝成因,采取适当措施进行预防要比事后补救有效的多。也就是说采取以防为主的方法,归纳起来,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设计时注意考虑结构薄弱环节
房屋建设在设计上要注意到那些容易开裂的部位,如框架机构和剪力墙结构房屋中的现浇混凝土楼板易裂部位,框架梁在以下部位,当冬季停工春季再继续施工时,地下室在以下部位、深基与浅基、高低跨处等,应考虑到由于地基的差异沉降或结构原因而引起的薄弱环节,在设计中加以解决。重视对于构造钢筋的配置,特别是于楼面、墙板等薄壁构件更应注意构造钢筋的直径和数量的选择,在结构截面允许、配筋率不变而且浇筑方便的条件下,钢筋直径越细、间距越小则对预防开裂越有利。
2.选用适合混凝土,严格控制混凝土施工配合比
在房屋建设过程中,应该根据结构的要求选择合适的混凝土强度等级及水泥品种、等级,尽量避免采用早强高的水泥,应当选用优良的砂石原材料,材料要符合使用规范要求。泵送商品混凝土对原材料供应有很高的技术要求。砂石的含泥量对混凝土的抗拉强度与收缩影响很大。我国对含泥量的规定比较宽,但现在实际施工中还经常超标。因此在实际施工中,砂石骨料的粒径应尽可能大一些,严格控制含泥量,以达到在房屋建设中混凝土结构减少收缩的目的。根据混凝土强度等级和质量检验以及混凝土和易性的要求来确定配合比。严格控制水泥用量和水灰比以及砂石用量,减小空隙率和砂率以减少收缩量,提高混凝土抗裂强度。
3.提高施工工艺,注重工程养护
养护的目的是使混凝土正常硬化,强度增长,不受或少受外界影响。关键是设法让混凝土温度降低,降温过程中的注意缩小温差,以便减小温度应力,组织裂缝的产生。养护不好则对混凝土整体质量影响特别显著,将直接影响到混凝土的抗裂能力。常规养护方法是淋水,这个办法对一般混凝土结构,减小表面收缩,防止龟裂是非常有效的。但是对于大体积混凝土由于块体内外温度不一致,强度增长不同,常常是在强度增长慢的表面开裂,其养护就不能只满足于用常规方法。具体说,尽量推迟拆模时间,拆模之后要立即覆盖或及时回填,避开外界气候的影响,养护期应以混凝土强度增长最快的阶段为准,最好能长些。过早养护会影响混凝土的胶结能力;过迟养护,会导致干燥过快,则在表面上产生宽度小且不规则的收缩裂缝。养护措施要合理,应该采用麻袋覆盖浇水养护,以保证混凝土表面能够充分的湿润。
三、结束语
防止混凝土裂缝的产生,采用合理的设计文件、先进的机械化施工工艺、良好的施工组织、合理的施工工期是十分必要的。同时还应当在指导思想上克服小生产的分散施工模式,以专业化大生产及流水作业的方式来安排施工的每一个环节,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混凝土结构的施工,绝对安全是不可能达到的,而在混凝土结构建筑中要特别注意到结构裂缝这个问题,解决这个问题应该深入的分析其形成原因,并对其解决办法进行归类,以期早日解决隐患。
参考文献:
[1]江传良,冼巧玲.钢筋混凝土结构裂缝分析及其防治[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6,(01).
[2]李斌.混凝土裂缝的预防与处理[J].攀枝花学院学报,2016.(12):89-90
关键词:混凝土结构;裂缝;预防措施
一、混凝土结构出现裂缝的原因
混凝土是一種轴心抗拉强度非常低的脆性材料,混凝土结构建筑在施工过程中,容易受到设计、材料、施工、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当环境温度发生变化、地基不均匀出现沉降等情况时,就容易产生裂缝,要根本解决混凝土中出现裂缝问题,还是需要先分析混凝土裂缝形成的原因。正确判断和分析混凝土结构裂缝的成因,能够有效地控制和减少混凝土结构产生裂缝。 以下几点是混凝土结构出现裂缝的常见原因。
1.设计出现问题
房建之前要做的就是建筑设计,其中可能出现:设计结构时需要开洞、留槽或断面突变而产生的应力集中所产生的结构裂缝;设计中构造钢筋配置过少或过粗等引起构件裂缝,如现浇主梁在主次梁交接处没有设附加箍筋或附加吊筋;设计中未充分考虑混凝土结构的收缩变形,比如采用的混凝土等级过高,造成用灰量过大,对收缩不利等情况都可能造成混凝土结构出现裂缝,需要在设计时重点注意。
2.混凝土材料选用及配合比
在选择建筑材料方面,也是经常会出现问题的。比如说有些施工人员想要省事省钱,所采用的建筑材料质量差,经常出现蜂窝麻面或者豆腐渣工程,所以必须严把材料的质量关。通常所见的因材料质量而引起的裂缝的原因,都是水泥、砂、石子等质量不合格,所以一定要选择合适合格的材料。
配合比是根据房屋建筑设计和所选用的混凝土的配合程度。配合比影响着混凝土的抗拉强度,是造成混凝土开裂不可忽视的原因。配合比不当通常是指水灰比大,骨料种类不佳,含砂率不适当,水泥用量过大,选用外加剂不当等。所以根据设计来选用材料比例,提高配合比才能避免房屋建筑出现裂缝。
3.施工工艺和混凝土养护
混凝土是一种人造混合材料,其质量好坏的一个重要标志是成型后混凝土的均匀性和密实程度。在施工工艺方面混凝土结构出现问题的范围很广,通常会出现问题的是:混凝土结构缩水,水分的缺失导致了混凝土形成裂缝;不规范的浇捣过程影响混凝土结构的密实程度,现场浇捣混凝土时,振捣时间过短,或振捣不到位,漏振、过振,都会影响混凝土的密实性和均匀性,导致混凝土结构产生裂缝;模板构造出现问题,漏水、漏浆、支撑刚度不够、地基下沉、过早拆摸等都可能造成混凝土开裂。因此混凝土的搅拌、运输、浇灌、振实各个工序中的任何缺陷和疏漏,都可能是裂缝产生的直接或间接原因
混凝土养护,其中早期养护对质量与裂缝的影响是非常大的。早期表面缺水干燥或温差较大,并且现场养护措施不到位,使得混凝土早期脱水,引起收缩裂缝。对大体积混凝土工程,没有两次抹面,也非常容易产生表面收缩裂缝。其实,养护是使混凝土正常硬化的重要手段。养护条件对裂缝的出现有着关键的影响。在标准养护条件下,混凝土硬化正常,不会开裂,但只适用于试块或是工厂的预制件生产,现场施工中不可能拥有这种条件。但是必须注意到,现场混凝土养护越接近标准条件,混凝土开裂可能性就越小。
二、预防混凝土结构出现裂缝的措施
对混凝土裂缝的控制方法,应该以预防为主,同时在施工过程做好过程控制, 尽量做到按设计和施工规范进行操作, 如果发现微小裂缝存在,应及早进行处理补救。根据混凝土裂缝成因,采取适当措施进行预防要比事后补救有效的多。也就是说采取以防为主的方法,归纳起来,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设计时注意考虑结构薄弱环节
房屋建设在设计上要注意到那些容易开裂的部位,如框架机构和剪力墙结构房屋中的现浇混凝土楼板易裂部位,框架梁在以下部位,当冬季停工春季再继续施工时,地下室在以下部位、深基与浅基、高低跨处等,应考虑到由于地基的差异沉降或结构原因而引起的薄弱环节,在设计中加以解决。重视对于构造钢筋的配置,特别是于楼面、墙板等薄壁构件更应注意构造钢筋的直径和数量的选择,在结构截面允许、配筋率不变而且浇筑方便的条件下,钢筋直径越细、间距越小则对预防开裂越有利。
2.选用适合混凝土,严格控制混凝土施工配合比
在房屋建设过程中,应该根据结构的要求选择合适的混凝土强度等级及水泥品种、等级,尽量避免采用早强高的水泥,应当选用优良的砂石原材料,材料要符合使用规范要求。泵送商品混凝土对原材料供应有很高的技术要求。砂石的含泥量对混凝土的抗拉强度与收缩影响很大。我国对含泥量的规定比较宽,但现在实际施工中还经常超标。因此在实际施工中,砂石骨料的粒径应尽可能大一些,严格控制含泥量,以达到在房屋建设中混凝土结构减少收缩的目的。根据混凝土强度等级和质量检验以及混凝土和易性的要求来确定配合比。严格控制水泥用量和水灰比以及砂石用量,减小空隙率和砂率以减少收缩量,提高混凝土抗裂强度。
3.提高施工工艺,注重工程养护
养护的目的是使混凝土正常硬化,强度增长,不受或少受外界影响。关键是设法让混凝土温度降低,降温过程中的注意缩小温差,以便减小温度应力,组织裂缝的产生。养护不好则对混凝土整体质量影响特别显著,将直接影响到混凝土的抗裂能力。常规养护方法是淋水,这个办法对一般混凝土结构,减小表面收缩,防止龟裂是非常有效的。但是对于大体积混凝土由于块体内外温度不一致,强度增长不同,常常是在强度增长慢的表面开裂,其养护就不能只满足于用常规方法。具体说,尽量推迟拆模时间,拆模之后要立即覆盖或及时回填,避开外界气候的影响,养护期应以混凝土强度增长最快的阶段为准,最好能长些。过早养护会影响混凝土的胶结能力;过迟养护,会导致干燥过快,则在表面上产生宽度小且不规则的收缩裂缝。养护措施要合理,应该采用麻袋覆盖浇水养护,以保证混凝土表面能够充分的湿润。
三、结束语
防止混凝土裂缝的产生,采用合理的设计文件、先进的机械化施工工艺、良好的施工组织、合理的施工工期是十分必要的。同时还应当在指导思想上克服小生产的分散施工模式,以专业化大生产及流水作业的方式来安排施工的每一个环节,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混凝土结构的施工,绝对安全是不可能达到的,而在混凝土结构建筑中要特别注意到结构裂缝这个问题,解决这个问题应该深入的分析其形成原因,并对其解决办法进行归类,以期早日解决隐患。
参考文献:
[1]江传良,冼巧玲.钢筋混凝土结构裂缝分析及其防治[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6,(01).
[2]李斌.混凝土裂缝的预防与处理[J].攀枝花学院学报,2016.(12):8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