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访美为“台湾问题”定调

来源 :文史博览·文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ws1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79年1月28日至2月5日,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邓小平访美9天,是中美关系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在这次出访活动中,邓小平就美国关注的“台湾问题”发表了谈话。然而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谈话竟然通过话筒同时外传……
  1979年1月28日,邓小平及夫人卓琳抵达华盛顿第一晚外出参加的首次活动,是到美国国家安全顾问、总统助理布热津斯基家出席一场非正规的“聚旧家宴”。
  在闲谈中,布热津斯基对邓小平说,为了达成中美关系的正常化,卡特总统在国会曾遇到困难,这尤其与参众两院议员中的援蒋势力故意制造的障碍有关。然后,他转问邓小平:“您在中国国内也遇到过类似的麻烦吗?”
  邓小平当时应声说:“有。”
  他的回答当然引起美方在场者的关注,都紧紧地盯住了邓小平。后来,奥克森伯格(卡特政府时期国家安全委员会负责亚太事务的顾问)提及此事时表示,他在一旁以为:“这将是一个令人高兴的夜晚,看他多么坦率!我们将可以了解中国在制定此项政策的过程中到底曾发生了什么事。”
  只是,邓小平停顿了一下,语带诙谐地说:“台湾有人反对我这样做。”此言一出,满座笑声。
  1月30日上午邓小平与卡特举行了会谈,之后,邓小平到美国国会山出席参议院议员们为他举办的欢迎午餐会。有几十名参议员及其他美国政要约200人参加。
  餐后,邓小平与参议院领袖们又进行了私下会谈。会谈在参议院民主党领袖伯德(他同时也是参议院的多数党领袖)的办公室举行。
  在会谈的半个钟头之内,参议员们的问题基本上都围绕着中国对台湾的未来政策,尤其是中国处理台湾问题的方式和态度而展开。
  那些被挡驾在办公室外面的中外记者都想尽快知道,门里面所谈的到底是些什么内容,因为哪怕是任何小道消息都有可能成为吸引人眼球的新闻。比如,在午餐开始前,负责这次接待餐饮的美国官员发现,餐桌上使用的筷子包装上标明有“台湾制造”字样,打开一看,更是狐疑满腹,因为出现在他面前的每只筷子上都刻着几个抢眼的中文字。联想到“台湾”与“中国”之间的对立和政治敏感性,他马上叫人找来认识中文的翻译,才弄清楚那不过是祝愿健康之类的祝福词。一场虚惊!
  果然,门外的记者们没有白等。参议院与邓小平的这次私下会谈,内容确实涉及台湾问题,而且在谈话的过程中,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竟然有一段谈话通过话筒同时外传。
  门外的记者们听到邓小平说:“有人关心我们将用什么方法解决台湾问题,在中美关系正常化的事情上,主要的是台湾回归祖国问题,正是因为此问题已告解决,才实现了关系正常化。我肯定你们已注意到我们不再用‘解放台湾’一词,而改称我们要解决台湾回归祖国、完成统一大业的问题。”邓小平还说,“若出现台湾回归祖国的一天,我们将尊重当前现实和台湾现有的制度。”邓小平的答话至此,就突然中断了,话筒关上了,但记者们都感觉有了收获,翌日新闻重点就围绕在这个话题上。
  事后,有参与会谈的议员向媒体透露说,邓小平在关于“是否将会采取和平方式解决台湾问题”的事情上,拒绝排除使用武力解决问题的可能性,但却提出了较为具体的“保证”。这位议员这样解释,邓小平曾告诉他们,只要台湾回归祖国并承认只有一个中国,“我们将容许台湾现存的制度及台湾人民现行的生活方式。台湾地方当局可以与外国保持人民与人民之间的关系,例如日本及美国等”。
  在谈到有关“使用武力”的问题时,这位议员再次引用邓小平在会谈时讲的话:“我们像你们一样,希望以和平方式解决此问题,但中国不能承诺不采用其他方式解决,因为如果我们作此承诺,将不利于和平统一。”
  这也就是当天参议员们所听到的台湾问题的底线。
  在同一日,新华社发消息加以补充。报道说,邓副总理后来对记者说:“我们一方面尊重台湾的现实,另一方面,我们一定要使台湾回归祖国的怀抱。在尊重台湾现实的情况下,我们要加快台湾回归祖国的速度。”
  其实关于“尊重台湾现实”,邓小平出发访美前,于1月14日就曾这样说过:“我们的立场,就是我们在台湾回归祖国问题上尊重台湾的现实,台湾的社会制度不变,台湾当局作为地方政府拥有军政权,台湾同胞的生活方式不变,生活水平不会降低。对台湾的一些领导人,我们可以考虑在中央人民政府里做适当的安排。如果台湾当局正视现实的话,可以先谈起来,进行一些来往,做一些了解。”
  关于“不能承诺不使用武力”,邓小平在访美前的1月9日接见美国客人时说:“我们不能承担不使用武力解决台湾问题的义务。我们如果承担了这个义务,等于把自己的手捆起来,蒋经国、台湾当局就有恃无恐,可能导致根本不同我们谈判,导致和平解决台湾问题成为不可能。所以,我们不能把自己的手捆起来,捆起来不利于用和平方式解决问题。统一台湾后,首先台湾的社会制度不变,生活方式不变。这是我们真实的政策。”
  邓小平在同一场合中还说:“台湾拥有它自己的权力,台湾的武装可以不解除,只是它要把‘中华民国’的旗帜去掉。”他甚至这样说,“如果台湾人民感到它的现行制度要保持一百年,可以。”
  (责任编辑 建文)
其他文献
摘要:教育学本土化是在全球化、国际化时代下提出的命题,其含义常与教育学中国化混同使用。本文通过对中国化与本土化内涵的梳理,发现本土化包含着两种意义:一是“化为本土的”,这是从外及内的“本土化”,从这个方面来理解,教育学中国化与本土化是一致的。二是“本土生化”是“由内到外”的“本土化”,此种本土化具有中国(特色) 教育学的内涵。在辨析了中国化与本土化含义的基础上,分析全球化背景之下,探讨中国教育学本
饥饿的乡村  1977年冬天,胡耀邦挥着思想解放的大旗冲撞突围的时候,另外一个人,万里,也在遥远的皖南乡下不停奔波。他在20世纪80年代成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委员长,从而屡屡成为世人关注的焦点。但在那个冬天,他只是安徽省的省委第一书记,此刻穿着一件棉袄,坐着一辆吉普车,从芜湖到徽州,又从徽州到池州,考察民情。随行的官员们跟着他风尘仆仆跑了3000公里十几个县区,全都疲惫不堪,想要回家了,
1948年,中央选派了21名中央领导人和烈士的子女赴苏留学,简称“4821”,高岗长子高毅(高岗与前妻杨芝芳唯一的孩子)就是其中之一。  在北京海淀一处住宅区,记者见到了高毅。满头银发的他与其说中文不好(注:以前记者约访他时,他总以中文不好,拒绝记者的采访),倒不如说他不善于与人打交道,问两句,答一句,或者一个字解决问题,要么就用俄语征求老伴儿意见。有一半俄罗斯血统的老伴宋丽达对记者说:我妈妈是苏
蛇为何称“小龙”  爬行类动物蛇,人们既熟悉,又惧怕。因为它形态丑陋、狰狞,有攻击性,且部分还携带致命毒液,故而便成了阴险、狠毒的代名词。在“佛口蛇心”、“牛鬼蛇神”、“蛇蝎心肠”等等成语中,蛇的形象都是负面的。然而,在中国古老的民俗文化中,蛇曾经是美好的象征,是受人崇拜的形象,是华夏民族最早的图腾之一。  在古老的传说神话中,人类的始祖伏羲氏、女娲氏都是人面蛇身,他们两神的交合便产生了人。在出土
2013年2月,朝鲜进行了爆炸当量预计为1万吨的第三次核试验,亚洲局势再次引起全世界的高度关注,作为唯一遭受过核武器打击的日本也再次回归人们的视野。然而一直以来,国际社会传言美国在二战末期向日本投掷了三颗原子弹,只爆炸了两颗。有人说日本人把未爆炸的第三颗交给了苏联,但是否真的存在这么一颗原子弹呢?真相需要时间来解答。可以确定的是,二战结束以来,日本在私下始终没有放弃拥有核武器的努力。  据最新解密
摘要:中医是中国文化的瑰宝,中医文化源远流长,金庸在《鹿鼎记》中用了大量篇幅介绍中医文化,将中医学知识融入故事情节中,让读者在品读故事的同时,也能够了解部分中医文化。本文将从闵福德英译版本中选取例子,解读《鹿鼎记》中提及的中医穴位、经脉学说和五行学说,并分析总结使用到的直译、意译、省译等翻译方法。  关键词:中医文化;《鹿鼎记》;翻译方法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近年来,公款浪费名目繁多,花样不断创新,诸如公车私用、公款吃喝、公费旅游、建造豪华办公大楼和政绩形象工程等,行政奢侈浪费已到了触目惊心的地步, “一根烟二两油,一顿饭一头牛,屁股底下坐栋楼”,这句顺口溜生动地表达了老百姓对某些政府部门奢侈浪费现象的厌恶。  “浪费之风务必狠刹!”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新华社一份《网民呼吁遏制餐饮环节“舌尖上的浪费”》的材料上作出批示,要求大力弘扬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优
1948年下半年,美国已经看出中共在大陆的胜利只是个时间问题,美国担心,一旦国民党政权退到台湾,则台湾很可能遭到和大陆同样的命运:落入共产党之手。为此,美国作出决定,策划“台独”,幕后掌控台湾。要达到这一目的,必须阻止败离大陆的国民党人特别是蒋介石退台。  1948年秋,美驻台总领事克伦茨与当时的台湾省主席魏道明进行接触。魏道明向克伦茨表示:如果美国能提供1000万美元的贷款,作为美国对台“心理支
摘要:藏学研究是专门研究藏族社会历史和文化形态的综合性学科。本文运用CiteSpace引文空间分析软件,以中国知网收录的以“藏学”为主题词的2602篇文献为样本,通过绘制关键词共现聚类视图与突发性关键词时序列表,得出我国藏学研究核心热点以“西藏”“藏传佛教”“吐蕃”等内容为主。藏学研究领域突发性关键词包含“日光城”“农奴制度”“于式玉”等。本文通过梳理藏学研究热点与突发性关键词为藏学领域的后续探索
湖南邵阳隆回县境内山地多,尤其是北面崇山峻岭,山洞密布,溪涧纵横,古树参天,是各种山禽野兽藏身的好场所,野猪、麂羊、狐狸、野兔、刺猬、竹鼠、山鸡时有出没。1954年农历四月下旬在七江镇杨家山的高坝凼,有村民还打过一只200多斤的华南虎。  近日,笔者走访了当年参加打虎的猎人匡光升,他今年85岁,依然鹤发童颜,身子硬朗,年轻时是著名猎手,能追上飞跑的猎狗,人称“飞毛腿”,在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