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中阶段要求学生在课内外加强探究性阅读,提升思维品质,提高阅读效率,让学生在阅读中开阔视野,体验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高语言文字运用能力与思想文化修养,丰富精神世界。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创设探究性的阅读情境,以此提升学生的探究性阅读的技能、实现阅读能力的有效提升,为语文教学的有效开展打好基础。
关键词:高中语文;探究性阅读;教学策略
陶渊明说:“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其可谓是“有效阅读”的实践者和最早倡导者。《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语文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在阅读中,体味大自然和人生的多姿多彩,激发珍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感情;感受艺术和科学中的美,提升审美境界。由此可见,高中语文有效阅读教育极其重要。
但是从山区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来看,高中学生阅读兴趣不浓,学校没有安排专门的阅读课。教师平时上课的教学内容多且杂。部分教师在上课前没有明确的教学目标,仅仅满足于完成所有教学的任务、教会学生知识,甚至是教学生记住一些考试重点。教师为了教学而教学,这样的教学忽略了阅读教学。而探究性阅读的教学策略对我们进一步拓展语文学科的内涵,充分发掘其内在价值,促进学生个性的全面、协调发展起了很大的作用。
鉴于以上的情况,笔者拟结合“强化探究性,提升思维品质,提高阅读效率”的探索,谈谈自己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一些比较实用的方法。
一、开展自主式探究阅读。培养阅读兴趣与能力
(一)教师要认同学生的认知能力
在现有的阅读教学中,教师教学的“面面俱到”是对学生认知能力的否认。高中生已经具有一定的提取重要信息能力及归纳分析文本能力,教师只要稍加引导、鼓励即可,不必采用划重点、分段落、析字词的方式。
(二)教师要认同学生的创造能力
高中生的创造能力具体表现为对文本不同角度、不同层次的感悟。俗话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教师应该通过参与对话,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和个性化阅读,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对于学生的阅读体验、感受和理解给予鼓励。
(三)教师要认同学生的实践能力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在点拨、引导学生的同时,鼓励学生遣词造句、表达情意,并给予一定的评价,也是对课堂知识一种有效的巩固。也就是说要从学生主体发展的内在需要出发,不干涉学生的阅读范围、角度和思路等,即由着学生“喜好”选择阅读对象。这种“我爱读书”探究性阅读的目的是锤炼学生的自主探究性阅读习惯和方法,打好基本功。比如笔者在教授《赤壁赋》这课时,由国画《赤壁赋》引出学生读懂苏轼的欲望,并设置问题:“他在想什么呢?”然后入题,快捷巧妙地激发了学生阅读的兴致。让学生在灵活运用精读、略读、带着问题对文本做出自己的分析判断,分享自己的阅读鉴赏心得。
二、通过合作式探究阅读,培养合作攻关与展示能力
学生有时候对阅读教学中模式化的教学流程表现出极大的厌烦,甚至选择忽略学习课堂知识或自作主张地阅读一些投其所好的文本,这极大地影响了阅读教学的效率。教师应担当好点拨者、启发者、激励者的角色。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体会、学习作者的遣词造句、表情达意的方法,引导学生独立思考、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引导学生将阅读和写作相结合等。比如,笔者在教授《诗经》中的名篇——《采薇》时,让学生小组赏析,由第一组组长汇报自学成果:第一层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运用哪些艺术手法表达这种情感?其他小组补充。前三章都先描写采薇,采薇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诗歌运用什么手法写出这种变化?笔者引导学生首先明确从“作”“柔”“刚”可读出采薇逐渐长大变老;运用了重章叠句手法。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再次明确时间在流逝,时序在更替,士兵征戍日久,其焦虑、痛苦的心情越来越重。第一章就能表达思乡之情,为什么还要写第二、第三章?突出思乡之切;重章叠句手法能强化情感表达。接着指名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让学生在阅读中认可教师的正确导向,进行创新性的学习,从而取得良好的阅读效果。
三、充分挖掘语文课程和课外阅读资源。将课堂演变为问题探究平台
高中要求学生针对高考阅读题进行探究性阅读训练。规范阅读和规范答题,是高中三学年的主要任务。因此,在不排除个性兴趣阅读的基础上,最好能把两者合理地结合起来。具体的做法是:
(一)引导学生在阅读的想象中超越文本
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再造想象,一是以课文词句为触媒,从中领会生活的情境;二是以课文的空白处为契机,以想象的情节去填补和丰满。这种阅读想象,不仅发展了学生的形象思维,培养了学生创新能力,而且加深学生对课文内蕴的理解,超越了文本。
(二)引导学生在阅读的范围上超越文本
教师要把课外阅读变成常规化,并且处理好课外阅读和课内阅读的关系。一是将课堂阅读延伸到课外。语文阅读教学不能局限于课本上的知识,而是要立足课内,放眼课外,以鼓励学生阅读与课文内容相似的文学作品为主,更要让学生涉猎课堂阅读未覆盖到的有利于自己的课外阅读。通过大量阅读加深学生的文化积淀,使学生形成一种稳定的审美倾向和价值判断,有助于形成健全的人格。二是将课外阅读引进课堂。课外阅读是出于主体的生命需要,可以为获取信息而读,为实用而读,为兴趣而读。而课内阅读带有一定的规定性和强制性,同时伴随着枯燥的文本分析和阅读训练,兴趣自然也就大减。三是教师把课外阅读的这种真实性引进课堂,使之成为阅读主体的真正需要。新课标要求课堂阅读教学坚持以人为本,注重人的发展,赋予它鲜明的人文性、创新性,使之向文化发展、向文学发展、向生活发展、向人的需要发展。它不仅需要广大教育者更新观念,而且需要在实践上有所突破。这样,高中阅读教学才能真正走上素质教育的轨道。例如,解读《烛之武退秦师》,教师需要关注具体的事件,以及燭之武等人的人物形象;解读《荷塘月色》,教师需要关注作者的情感,关注作者的情感变化,以及对于“月色下的荷塘”和“荷塘上的月色”的描写等。
笔者在《鸿门宴》这一文本讲授中,最基本的思路就是概括故事情节和分析人物形象。故事情节按照时间顺序概括,即“宴会前”“宴会中”和“宴会后”。人物形象的分析相对要复杂一些,需要结合具体的事件。但是,通过鸿门宴中项羽和刘邦的一系列表现,不难分析出他们各自的形象,即项羽刚愎自用、有勇无谋,刘邦则知人善任、能屈能伸。
但是,这是一种简单的贴标签式的人物形象分析,对于高中生来说过于简单。在阅读文本时,学生对于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基本不存在较大的疑问,但对诸如“项羽为何不杀刘邦”“项羽为何欣赏樊哙”以及“得知刘邦逃走后,项羽为何不追反而接受玉璧”等细节存在困惑。
笔者的教学设计立足于学生的疑问,将课堂演变为问题探究式课堂,文本被激活、学生被调动,课堂成为学生深入思考、大胆表达的舞台。学生不仅深入理解了项羽的心理,更掌握了文本解读的新的方法。
总之,高中语文教学中强化探究性阅读的策略教学是一项系统的、长期的任务。一个优秀的语文教师在课堂上表现的,绝不仅仅是教学方法,而是自身的职业素养。新的教学模式,对学生提出更高的要求。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自主思考、学会感知、教会掌握阅读的具体方法和技巧,真正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进一步优化语文阅读教学,不断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文素养。
关键词:高中语文;探究性阅读;教学策略
陶渊明说:“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其可谓是“有效阅读”的实践者和最早倡导者。《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语文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在阅读中,体味大自然和人生的多姿多彩,激发珍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感情;感受艺术和科学中的美,提升审美境界。由此可见,高中语文有效阅读教育极其重要。
但是从山区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来看,高中学生阅读兴趣不浓,学校没有安排专门的阅读课。教师平时上课的教学内容多且杂。部分教师在上课前没有明确的教学目标,仅仅满足于完成所有教学的任务、教会学生知识,甚至是教学生记住一些考试重点。教师为了教学而教学,这样的教学忽略了阅读教学。而探究性阅读的教学策略对我们进一步拓展语文学科的内涵,充分发掘其内在价值,促进学生个性的全面、协调发展起了很大的作用。
鉴于以上的情况,笔者拟结合“强化探究性,提升思维品质,提高阅读效率”的探索,谈谈自己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一些比较实用的方法。
一、开展自主式探究阅读。培养阅读兴趣与能力
(一)教师要认同学生的认知能力
在现有的阅读教学中,教师教学的“面面俱到”是对学生认知能力的否认。高中生已经具有一定的提取重要信息能力及归纳分析文本能力,教师只要稍加引导、鼓励即可,不必采用划重点、分段落、析字词的方式。
(二)教师要认同学生的创造能力
高中生的创造能力具体表现为对文本不同角度、不同层次的感悟。俗话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教师应该通过参与对话,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和个性化阅读,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对于学生的阅读体验、感受和理解给予鼓励。
(三)教师要认同学生的实践能力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在点拨、引导学生的同时,鼓励学生遣词造句、表达情意,并给予一定的评价,也是对课堂知识一种有效的巩固。也就是说要从学生主体发展的内在需要出发,不干涉学生的阅读范围、角度和思路等,即由着学生“喜好”选择阅读对象。这种“我爱读书”探究性阅读的目的是锤炼学生的自主探究性阅读习惯和方法,打好基本功。比如笔者在教授《赤壁赋》这课时,由国画《赤壁赋》引出学生读懂苏轼的欲望,并设置问题:“他在想什么呢?”然后入题,快捷巧妙地激发了学生阅读的兴致。让学生在灵活运用精读、略读、带着问题对文本做出自己的分析判断,分享自己的阅读鉴赏心得。
二、通过合作式探究阅读,培养合作攻关与展示能力
学生有时候对阅读教学中模式化的教学流程表现出极大的厌烦,甚至选择忽略学习课堂知识或自作主张地阅读一些投其所好的文本,这极大地影响了阅读教学的效率。教师应担当好点拨者、启发者、激励者的角色。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体会、学习作者的遣词造句、表情达意的方法,引导学生独立思考、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引导学生将阅读和写作相结合等。比如,笔者在教授《诗经》中的名篇——《采薇》时,让学生小组赏析,由第一组组长汇报自学成果:第一层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运用哪些艺术手法表达这种情感?其他小组补充。前三章都先描写采薇,采薇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诗歌运用什么手法写出这种变化?笔者引导学生首先明确从“作”“柔”“刚”可读出采薇逐渐长大变老;运用了重章叠句手法。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再次明确时间在流逝,时序在更替,士兵征戍日久,其焦虑、痛苦的心情越来越重。第一章就能表达思乡之情,为什么还要写第二、第三章?突出思乡之切;重章叠句手法能强化情感表达。接着指名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让学生在阅读中认可教师的正确导向,进行创新性的学习,从而取得良好的阅读效果。
三、充分挖掘语文课程和课外阅读资源。将课堂演变为问题探究平台
高中要求学生针对高考阅读题进行探究性阅读训练。规范阅读和规范答题,是高中三学年的主要任务。因此,在不排除个性兴趣阅读的基础上,最好能把两者合理地结合起来。具体的做法是:
(一)引导学生在阅读的想象中超越文本
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再造想象,一是以课文词句为触媒,从中领会生活的情境;二是以课文的空白处为契机,以想象的情节去填补和丰满。这种阅读想象,不仅发展了学生的形象思维,培养了学生创新能力,而且加深学生对课文内蕴的理解,超越了文本。
(二)引导学生在阅读的范围上超越文本
教师要把课外阅读变成常规化,并且处理好课外阅读和课内阅读的关系。一是将课堂阅读延伸到课外。语文阅读教学不能局限于课本上的知识,而是要立足课内,放眼课外,以鼓励学生阅读与课文内容相似的文学作品为主,更要让学生涉猎课堂阅读未覆盖到的有利于自己的课外阅读。通过大量阅读加深学生的文化积淀,使学生形成一种稳定的审美倾向和价值判断,有助于形成健全的人格。二是将课外阅读引进课堂。课外阅读是出于主体的生命需要,可以为获取信息而读,为实用而读,为兴趣而读。而课内阅读带有一定的规定性和强制性,同时伴随着枯燥的文本分析和阅读训练,兴趣自然也就大减。三是教师把课外阅读的这种真实性引进课堂,使之成为阅读主体的真正需要。新课标要求课堂阅读教学坚持以人为本,注重人的发展,赋予它鲜明的人文性、创新性,使之向文化发展、向文学发展、向生活发展、向人的需要发展。它不仅需要广大教育者更新观念,而且需要在实践上有所突破。这样,高中阅读教学才能真正走上素质教育的轨道。例如,解读《烛之武退秦师》,教师需要关注具体的事件,以及燭之武等人的人物形象;解读《荷塘月色》,教师需要关注作者的情感,关注作者的情感变化,以及对于“月色下的荷塘”和“荷塘上的月色”的描写等。
笔者在《鸿门宴》这一文本讲授中,最基本的思路就是概括故事情节和分析人物形象。故事情节按照时间顺序概括,即“宴会前”“宴会中”和“宴会后”。人物形象的分析相对要复杂一些,需要结合具体的事件。但是,通过鸿门宴中项羽和刘邦的一系列表现,不难分析出他们各自的形象,即项羽刚愎自用、有勇无谋,刘邦则知人善任、能屈能伸。
但是,这是一种简单的贴标签式的人物形象分析,对于高中生来说过于简单。在阅读文本时,学生对于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基本不存在较大的疑问,但对诸如“项羽为何不杀刘邦”“项羽为何欣赏樊哙”以及“得知刘邦逃走后,项羽为何不追反而接受玉璧”等细节存在困惑。
笔者的教学设计立足于学生的疑问,将课堂演变为问题探究式课堂,文本被激活、学生被调动,课堂成为学生深入思考、大胆表达的舞台。学生不仅深入理解了项羽的心理,更掌握了文本解读的新的方法。
总之,高中语文教学中强化探究性阅读的策略教学是一项系统的、长期的任务。一个优秀的语文教师在课堂上表现的,绝不仅仅是教学方法,而是自身的职业素养。新的教学模式,对学生提出更高的要求。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自主思考、学会感知、教会掌握阅读的具体方法和技巧,真正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进一步优化语文阅读教学,不断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文素养。